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I——正压模式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周霞琼 端义宏 朱永禔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 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 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的集合平均预报与控制试验的预报水平相接近。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试验表明,约有60 %~70 %个例的集合路径预报得到改进。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当环境引导气流较弱时,进行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预报结果的改善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方法 正压原始方程模式 初始结构 台风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被引量:35
2
作者 袁金南 万齐林 +1 位作者 黄燕燕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利用3种不同模式的初始资料,通过它们生成得到16个不同的初始场,分别对2004年南海及其周边地区9个热带气旋个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最后筛选得到了7个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由此初步探讨了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的生成方法。结果表... 利用3种不同模式的初始资料,通过它们生成得到16个不同的初始场,分别对2004年南海及其周边地区9个热带气旋个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最后筛选得到了7个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由此初步探讨了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的生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模式的初始资料生成得到初值集合成员的方法用于集合预报,对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一些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初值生成 南海热带气旋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黄小刚 费建芳 陆汉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8-478,共11页
构建了一个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系统,通过积云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9个不同组合,采用MM5模式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短时预报。对预报结果使用“镜像法”得到18个初始成员,为同化提供初始背景集合。将人... 构建了一个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系统,通过积云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9个不同组合,采用MM5模式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短时预报。对预报结果使用“镜像法”得到18个初始成员,为同化提供初始背景集合。将人造台风作为观测场,同化后的结果作为集合预报的初值,通过不同参数组合的MM5模式进行集合预报。对2003-2004年16个台风个例的分析表明,初始成员产生方法能够对热带气旋的要素场、中心强度和位置进行合理扰动。同化结果使台风强度得到加强,结构更接近实际。基于同化的集合路径预报结果要优于未同化的集合预报。使用“镜像法”增加集合成员提高了预报准确度,路径预报误差在48小时和72小时分别低于200 km和25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 路径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晨稀 梁旭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593,共8页
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MPP)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2005年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方法。结果表明:BGM方法的集合预报... 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MPP)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2005年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方法。结果表明:BGM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好于控制试验结果,其中对强度较弱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更好。MPP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不如控制试验结果,但对初始时刻强度达到台风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较好,集合预报相对于控制试验的改进效果明显。基于BGM方法和MPP方法集合预报的不同特点,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形成扰动成员,这一综合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好于单一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BGM方法和MPP方法的系统发散度总体上都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热带气旋 路径 增长模繁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方法在广西热带气旋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小燕 赵华生 +2 位作者 黄颖 林开平 何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196,共13页
利用多维尺度分析可以从一系列数据集的相似性信息中发掘其中的潜在结构信息,并通过样本点间的相似度构建相似矩阵,再将相似矩阵映射到低维欧氏距离空间获取新的特征的能力。论文以1980—2015年共36年的广西热带气旋逐日降水量为基础,... 利用多维尺度分析可以从一系列数据集的相似性信息中发掘其中的潜在结构信息,并通过样本点间的相似度构建相似矩阵,再将相似矩阵映射到低维欧氏距离空间获取新的特征的能力。论文以1980—2015年共36年的广西热带气旋逐日降水量为基础,综合考虑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预报因子,采用多维尺度分析的预报因子信息数据挖掘技术,以进化计算的遗传算法,生成期望输出相同的多个神经网络个体,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人工智能集合预报模型,进行遗传—神经网络的广西热带气旋降水集合预报模型研究。遗传—神经网络的集成个体的输入因子是通过选出相关程度较高的数值预报产品的物理量场格点因子,同时网络的输出是通过多维尺度降维方法对初选预报因子群进行合理的降维处理来实现的。通过对2011—2015年影响广西的22个热带气旋共94个独立样本的试验预报的统计结果表明,对于暴雨以上量级的预报,广西89站的预报平均TS评分达到了0.3;同区域同样本的对比分析表明,新预报模型5年的TS评分比欧洲细网格的TS评分提高了15%以上;进一步对大量级的降雨落区的预报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案的预报效果比欧洲中心的预报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降水预报 数值预报产品 多维尺度 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n方法在热带气旋路径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见 杨宇红 +1 位作者 张诚忠 郑宏翔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引入k nn方法 ,结合经过预报实践检验、应用证明效果较好的预报因子 ,制作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系统 ,运行效果良好 ,可以应用到日常预报业务中。
关键词 k-nn方法 热带气旋 路径 预报效果 相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客观综合集成预报方法的研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玲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0-33,共4页
在正确评估我国现有发报的7种客观预报方法性能的基础[1],分别对西北太平洋、东海、南海3个责任海区,采用典型相关、条件概率组合、新回归系数估计法等多种统计模型,建立包括数值预报产品在内的热带气旋路径的综合集成预报方法。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路径 集成预报 数值预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聚类分型方法作盛夏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宇 孔宁谦 陈润珍 《海洋预报》 2008年第3期81-85,共5页
本文对1960~2002年盛夏在南海海域活动的热带气旋进行分析,引入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欧洲气象中心(ECMWF)500hPa层位势高度场的格点资料进行形势分类,用计算机自动寻找最佳相似组合,进行天气形势分类,然后选取与热... 本文对1960~2002年盛夏在南海海域活动的热带气旋进行分析,引入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欧洲气象中心(ECMWF)500hPa层位势高度场的格点资料进行形势分类,用计算机自动寻找最佳相似组合,进行天气形势分类,然后选取与热带气旋路径密切相关的环流场、物理量动力因子及自身特性因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盛夏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型 盛夏 南海热带气旋 路径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方法的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棣荣 王镇铭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9-354,共6页
本文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客观预报方法进行了评估 。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客观预报 评估 移动路径 灾害性天气系统 预报时效 气候学持续性预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相似的登陆热带气旋降水之动力-统计集合预报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晨晨 任福民 +3 位作者 邱文玉 李国平 吴立广 蒋贤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7,共9页
数值天气预报(NWP)过去几十年在热带气旋(TC)预报方面的最大进步是越来越准确的路径预报。对于登陆TC降水的预报,目前以数值模式为代表的技术手段预报能力还十分有限。围绕动力-统计结合之方法研究,初步发展了登陆热带气旋降水(LTP)预... 数值天气预报(NWP)过去几十年在热带气旋(TC)预报方面的最大进步是越来越准确的路径预报。对于登陆TC降水的预报,目前以数值模式为代表的技术手段预报能力还十分有限。围绕动力-统计结合之方法研究,初步发展了登陆热带气旋降水(LTP)预报的一种新方法:基于路径相似的登陆热带气旋降水之动力统计集合预报(LTP_DSEF)模型。该方法主要分为五步:TC路径预报、相似路径TC识别、其他特征相似性的判别、TC降水集合预报和最佳预报方案选择;涉及两个关键技术:TC降水分离的客观天气图分析法(OSAT)和TC路径相似面积指数(TSAI)。LTP DSEF模型对2012-2016年影响华南地区出现最大日降水量≥100 mm的21个TC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对登陆TC过程降水的预报结果优于动力模式。登陆TC过程降水≥50 mm情况下,建模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TS评分均高于动力模式(EC、GFS、T639)相应的最好表现。对LTP_DSEF模型三个最佳方案的参数取值分析显示,起报时刻参数设定为最临近影响时刻即TC对陆地产生降水的前一天12:00 UTC、集合参数取最大值时预报效果稳定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热带气旋 定量降水预报(QPF) 路径相似 动力统计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路径的集合预报样本优选对热带气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霁杭 高郁东 万齐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9,共13页
集合预报是从一定误差范围内的一组初值出发,这组初值(样本)代表了大气状态的概率分布,集合预报中集合样本的好坏严重影响分析质量。质量较差样本进入集合预报中难免会降低集合预报的整体质量。由于集合样本是模拟大气可能状态的概率分... 集合预报是从一定误差范围内的一组初值出发,这组初值(样本)代表了大气状态的概率分布,集合预报中集合样本的好坏严重影响分析质量。质量较差样本进入集合预报中难免会降低集合预报的整体质量。由于集合样本是模拟大气可能状态的概率分布,因此样本的优选是提高分析质量的关键。通过对集合样本优胜劣汰来分析样本优选对模拟效果的影响。由于台风预报中台风路径的模拟至关重要,因此样本优选的方案为将样本模拟的路径信息与观测的台风报文路径相比较后,保留误差较低的样本,剔除误差较高的样本,从而提升样本的整体质量。但过多的样本被替换将导致集合离散度的大幅下降,因此替换样本的数量要适度。研究结果表明样本优选极可能有利于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模拟的改进,其中对"妮妲"路径误差的改进为4%~13%,对"鲇鱼"路径误差的改进为11%~28%,对"妮妲"的强度误差改进为5%~37%,"鲇鱼"的强度误差改进为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样本优选 观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扰动组合的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燕 陈葆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2-1021,共10页
基于GRAPES-TCM开展多种扰动组合的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技术研究,将LAF和BGM方法结合起来构建集合初始小扰动,即采用LAF引入最初的小扰动,并考虑不同物理过程的组合,同时利用BGM法分别对热带气旋涡旋场和环境场进行扰动,构造集合成员,... 基于GRAPES-TCM开展多种扰动组合的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技术研究,将LAF和BGM方法结合起来构建集合初始小扰动,即采用LAF引入最初的小扰动,并考虑不同物理过程的组合,同时利用BGM法分别对热带气旋涡旋场和环境场进行扰动,构造集合成员,对热带气旋进行72 h预报。对2008年西北太平洋16个热带气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24,48和72 h的集合平均预报误差分别为231.48,386.40和632.03 km。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预报误差和集合离散度均有所增加,散点分布也随之扩展,离散度与平均误差的比值>1的样本所占比例由24 h的53.8%逐渐下降至72 h的41.8%。多数样本的预报误差与离散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但也有少量样本出现小预报误差大离散度或大预报误差小离散度的情况。此外,针对不同的热带气旋或热带气旋不同的预报时段,集合预报和确定性预报各有优劣。整体来看,集合预报的预报性能相当于或优于确定性预报的比率约为66.2%。集合预报的样本数在预报中后期较确定性预报明显增多,反映出随着积分时间的延长,集合预报的适用性和优势性得到显现。集合预报中出现的小概率事件不容忽视,应当意识到这种预报的不确定性和小概率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及相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热带气旋 性能分析 GRAPES-T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动态集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德隽 史久恩 吕玉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用模糊贴近度的判据,对若干个热带气旋路径的客观预报方法建立动态的集成方案。经过2年的预报试验,表明它的总体预报水平较好。
关键词 模糊贴近度 热带气旋 集成预报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元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共6页
采用MCE(Multi CriteriaEvaluation)方法 ,在台风路径客观综合预报方法研究与业务实验中 ,根据多家预报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提出最佳客观综合预报结果以供决策者及预报员参照。取得初步结果 :(1)对 9711号台风进行了MCE客观综... 采用MCE(Multi CriteriaEvaluation)方法 ,在台风路径客观综合预报方法研究与业务实验中 ,根据多家预报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提出最佳客观综合预报结果以供决策者及预报员参照。取得初步结果 :(1)对 9711号台风进行了MCE客观综合决策方法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 9711号台风生命史中几个关键点的预报 ,即登陆预报、台风转向北上预报及出海转向预报等以及全程预报 ,MCE方法取得较佳预报结果。 (2 )在综合平台上对近 10年的疑难路径台风和 2 0 0 0年全年台风进行了MCE方法试验及多种预报结论的对比分析研究。MCE方法预报误差检验结果较好。 (3 )所提出的模拟预报员预报思维的联想智能模拟方法 ,以及可操作综合预警平台 ,为台风路径预报 ,包括分析、学习、回忆、对比、推理、联想直到形成综合预报结论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MCE方法 台风路径预报 登陆预报 自反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路径集成预报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逍懿 郝坤 史振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86,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路径集成预报方法。该方法以长短期记忆深度网络为模型构架,利用前4个时刻(24 h,间隔6 h)及当前时刻的TC路径记录,以及由不同环境因素所计算的方向预报因子作为输入,分别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路径集成预报方法。该方法以长短期记忆深度网络为模型构架,利用前4个时刻(24 h,间隔6 h)及当前时刻的TC路径记录,以及由不同环境因素所计算的方向预报因子作为输入,分别直接预报和间接(通过预报移动速度)预报路径,集成两者预报结果实现时效为24 h的TC路径预报。试验部分使用不同环境因素所对应方向预报因子进行预报,进而探究在该模型中影响TC路径预报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经纬向风场所计算的方向预报因子对模型预报性能提升较为明显,而海表温度、高度的方向预报因子对性能提升相对较小。此外,将不同方向预报因子的预报模型进一步集成,可以提升预报精度。上述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向预报因子、集成方法在TC路径预报问题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集成预报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方向预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持续法作盛夏南海热带气旋强度和路径预报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宁谦 陈润珍 蔡敏 《海洋预报》 2006年第2期52-55,共4页
本文把热带气旋强度和路径变化的惯性作用及气候变化规律结合起来,建立预报模式,作盛夏南海热带气旋强度和路径预报,经1996-2002年试报,效果较好,可供热带气旋预报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强度 路径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集合预报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庆红 张春喜 +1 位作者 张中锋 万齐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1-706,共6页
综合考虑了数值天气预报过程中的两种不确定性:初值和模式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个拥有20个成员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来模拟1997年热带气旋Danny的路径和对流系统.发现模拟气旋路径的集合平均误差在12h以后比所有成员的误差都小.通过考察... 综合考虑了数值天气预报过程中的两种不确定性:初值和模式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个拥有20个成员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来模拟1997年热带气旋Danny的路径和对流系统.发现模拟气旋路径的集合平均误差在12h以后比所有成员的误差都小.通过考察模拟结果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敏感性,发现两种不确定性在模拟中都很重要,但不同的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贡献是不同的.初值的不确定性主要影响模式积分的前12h,模式的不确定性在整个积分过程中始终存在.不确定性最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气旋附近的强天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不确定性 初值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与偏差修正的热带气旋强度集合预报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小刚 费建芳 +1 位作者 陆汉城 韩锐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7,共9页
采用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和偏差修正方法的集合预报技术来研究热带气旋的强度预报问题。集合预报系统考虑初值误差和模式误差,利用MM5中尺度模式,采用Anthes-kuo、Grell和Betts-Miller等积云参数化方案和High-resolutionBlackada... 采用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和偏差修正方法的集合预报技术来研究热带气旋的强度预报问题。集合预报系统考虑初值误差和模式误差,利用MM5中尺度模式,采用Anthes-kuo、Grell和Betts-Miller等积云参数化方案和High-resolutionBlackadar、Burk-Thompson、MRF等边界层过程的9组不同的组合,分别进行45、60和75 min的短时预报。对9个预报结果采用"镜像法",得到18个集合成员。将蓝金涡旋作为同化的观测场,18个集合成员作为集合Kalman滤波的初始背景集合,采用ENSRF算法和逐点局地分析算法进行同化。同化后的结果作为集合预报的初值,预报过程对模式参数采用前述9种组合,进行72小时预报。通过求取偏差系数对预报结果进行修正,减小模式系统误差。选2003—2004年16个台风过程作为预报个例,讨论偏差修正前后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相对于非同化的集合预报对路径预报的改进效果优于强度预报。平均而言通过偏差修正,强度集合预报的潜力得到挖掘,绝对误差明显减小,通过偏差修正减小了强度集合预报均值的误差,进而使得预报概率密度函数均值向理论值靠近,从而提高了概率预报的精度和合理性,因此基于集合预报的偏差修正分析方法,是改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水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强度预报 偏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5年ECMWF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的检验及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国杰 沙天阳 程正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7-283,共7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检验分析了ECMWF 2009—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集合平均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集合预报对路径的预测能力逐年提高,对强度预报整体偏弱。随着热带气旋强度增强,集合预报对移速和移向的预测能力提高,而移向预报偏左、移速... 本文从四个方面检验分析了ECMWF 2009—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集合平均预报性能。结果表明:集合预报对路径的预测能力逐年提高,对强度预报整体偏弱。随着热带气旋强度增强,集合预报对移速和移向的预测能力提高,而移向预报偏左、移速预报偏慢、强度预测偏弱的现象较明显。将影响热带气旋的引导气流分为偏强、中等、偏弱三类,引导气流偏弱时热带气旋移动偏慢,因此移向预报的不确定性大;而引导气流偏强时热带气旋移向明确,只是移速预报不稳定。进入南海的三类路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对西行、西北行两类的移速、移向预报效果较好,而西行后北折的预报较差,在热带气旋北折前,移向预报发散度很大,向北转折后移向趋于稳定,移速预报的误差相对较大。这几种情形的检验结果,在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的业务应用中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 集合预报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迹风在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栋梁 梁旭东 端义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应用美国NCAR/PSU中尺度模式MM5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同化窗口为6h,对初始时刻和6h后的云迹风进行同化。同化前对云迹风资料进行了简单的类似ECMWF初值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对2002年8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进行了22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同化云迹风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一定改善,12,24,36和48h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降低5%,12%,10%和7%,但同化云迹风的作用与初始气旋强度有关。选择初始中心海平面气压960hPa作为强、弱气旋的分类标准,则11个较强气旋平均路径误差12h减小了13%,12h以后的预报误差减小率维持在20%以上。而对于11个较弱气旋,平均路径误差反而略有增加,说明同化云迹风资料对不同初始强度的气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强度较强的热带气旋往往具有较为深厚的垂直结构,因此受高层大气流场的影响更明显;同时,较弱热带气旋的云迹风观测相对稀少且凌乱,并且更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因此对于较弱的热带气旋,当模式变量与模式或变量之间在同化后不够协调的话,就会产生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云迹风 应用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尺度模式MM5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四维变分同化 西北太平洋 ECMWF 2002年 海平面气压 风资料 资料反演 同化试验 NCAR 质量控制 检验方法 平均距离 气旋强度 分类标准 预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