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迹风在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栋梁 梁旭东 端义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应用美国NCAR/PSU中尺度模式MM5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同化窗口为6h,对初始时刻和6h后的云迹风进行同化。同化前对云迹风资料进行了简单的类似ECMWF初值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对2002年8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进行了22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同化云迹风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一定改善,12,24,36和48h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降低5%,12%,10%和7%,但同化云迹风的作用与初始气旋强度有关。选择初始中心海平面气压960hPa作为强、弱气旋的分类标准,则11个较强气旋平均路径误差12h减小了13%,12h以后的预报误差减小率维持在20%以上。而对于11个较弱气旋,平均路径误差反而略有增加,说明同化云迹风资料对不同初始强度的气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强度较强的热带气旋往往具有较为深厚的垂直结构,因此受高层大气流场的影响更明显;同时,较弱热带气旋的云迹风观测相对稀少且凌乱,并且更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因此对于较弱的热带气旋,当模式变量与模式或变量之间在同化后不够协调的话,就会产生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云迹风 应用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尺度模式MM5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四维变分同化 西北太平洋 ECMWF 2002年 海平面气压 风资料 资料反演 同化试验 NCAR 质量控制 检验方法 平均距离 气旋强度 分类标准 预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作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业务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万齐林 谢玲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72-279,共8页
以欧州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采用EEOFS展开选取“典型场”作为数值预报产品的信息,以统计释用方法研究建立的,可以应用于南海区的热带气旋路径业务预报方法。该方法于1994年台汛期参加由广东省气象局主持的“关于热带气... 以欧州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采用EEOFS展开选取“典型场”作为数值预报产品的信息,以统计释用方法研究建立的,可以应用于南海区的热带气旋路径业务预报方法。该方法于1994年台汛期参加由广东省气象局主持的“关于热带气旋预报业务预试验项目”,进行了9个台风的共14次预报试验,平均误差24h为187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路径 数值预报 业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预报能力的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蔡亲波 陈景耀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5-47,共3页
作者利用1995年6—10月影响南中国海的10个热带气旋实况资料以及500hPa天气图,对日本地面24小时数值预报和ECMWF500hPa数值预报产品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日本的... 作者利用1995年6—10月影响南中国海的10个热带气旋实况资料以及500hPa天气图,对日本地面24小时数值预报和ECMWF500hPa数值预报产品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日本的24小时地面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的路径趋势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它对路径稳定的热带气旋预报能力较好,对热带气旋的突变转折预报能力较差。(2)ECMWF500hPa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利用它来预报热带气旋的移动趋势、转折突变、登陆区域都有较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热带气旋 路径 检验分析 预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VS中热带气旋结构及其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万齐林 何溪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3,共7页
利用TOVS资料分析了2000年几个热带气旋的结构,发现与经典概念模型所描述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水平结构上,非对称结构呈多样性,高度场的低层低值中心(或高层高值中心)与温度场的高值中心并不一定重合;(2)在垂直结... 利用TOVS资料分析了2000年几个热带气旋的结构,发现与经典概念模型所描述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水平结构上,非对称结构呈多样性,高度场的低层低值中心(或高层高值中心)与温度场的高值中心并不一定重合;(2)在垂直结构上,高度场的低层低值距平与高层高值距平的配置也呈多样性,特别是存在上、下层距平中心倾斜,或高层只是处于高压区的边缘,不存在明显的高值距平中心与热带气旋相对应。 还参照TOVS中的热带气旋结构,进行了修订热带气旋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中人造台风模型(台风BOGUS)结构的研究,发现修订后的台风BOGUS能够更好地与环境场协调,并且能对热带气旋的路径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方面说明了台风BOGUS的结构对其路径预报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利用TOVS资料中的热带气旋结构能改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这也为台风BOGUS的修订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结构 台风BOGUS 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趋势数值预报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琴 朱永褆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给出了一个嵌套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谱模式中的套网格模式,用于预报热带气旋路径趋势;提出了一种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时距为24小时的预报场为基础的“接力预报”方法;设计了五种不同的“接力预报”方案;并对8507号和850... 给出了一个嵌套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谱模式中的套网格模式,用于预报热带气旋路径趋势;提出了一种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时距为24小时的预报场为基础的“接力预报”方法;设计了五种不同的“接力预报”方案;并对8507号和8509号两个热带气旋就各种不同预报方案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本模式对热带气旋路径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对疑难路径也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为开展热带气旋的路径趋势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文中还对影响热带气旋路径趋势的一些主要因子结合各预报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模式尽早投入业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路径 数值预报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在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钟元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4-322,共9页
首先对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预报因子的预报能力,提高了模式的预报技巧并拓展了有效预报时效。继而对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若干统... 首先对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预报因子的预报能力,提高了模式的预报技巧并拓展了有效预报时效。继而对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中若干统计释用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构造热带气旋路径客观预报模式时,采用大样本资料和完全预报方法,细心构造反映各种天气系统特征和物理量场的预报因子,应用多时刻NWP产品并对NWP产品进行统计订正。对多种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集成等技术是提高预报技巧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路径 客观预报 统计释用技术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数值模式业务试验性能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黄伟 端义宏 +1 位作者 薛纪善 陈德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8-587,共10页
在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开发的GRAPES基础上,建立了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系统(GRAPES-TCM)。并对2002、2003年热带气旋进行了一系列时间为48 h的路径后报试验,对2004年的热带气旋路径进行准业务预报。针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分析表明,... 在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开发的GRAPES基础上,建立了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系统(GRAPES-TCM)。并对2002、2003年热带气旋进行了一系列时间为48 h的路径后报试验,对2004年的热带气旋路径进行准业务预报。针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分析表明,GRAPES-TCM对热带气旋路径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比较了2004年GRAPES-TCM准业务预报同北京数值预报和日本数值预报的结果,GRAPES-TCM的预报结果比北京的好,与日本数值预报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GRAPES-TCM计算的总的热带气旋24、48 h平均距离误差大约为150、250 km。GRAPES-TCM计算的热带气旋路径的平均距离误差随着其初始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台风级的热带气旋路径的24 h平均距离误差仅为111 km,48 h平均距离误差也在210 km左右,与此同时,预报的强热带风暴的24和48 h平均距离误差则为166.6和242.6 km。GRAPES-TCM后报的"突然转向"和"突然变速"热带气旋的平均距离误差24 h达到280 km,48 h则在300 km左右,超过其总的平均距离误差。对于"回旋"路径的热带气旋也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对不同分辨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提高GRAPES-TCM的分辨率可为稍长时间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提供更为可靠的结果,2004年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48 h平均距离误差不到20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 路径预报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被引量:35
8
作者 袁金南 万齐林 +1 位作者 黄燕燕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利用3种不同模式的初始资料,通过它们生成得到16个不同的初始场,分别对2004年南海及其周边地区9个热带气旋个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最后筛选得到了7个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由此初步探讨了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的生成方法。结果表... 利用3种不同模式的初始资料,通过它们生成得到16个不同的初始场,分别对2004年南海及其周边地区9个热带气旋个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最后筛选得到了7个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由此初步探讨了南海热带气旋初值集合成员的生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模式的初始资料生成得到初值集合成员的方法用于集合预报,对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一些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初值生成 南海热带气旋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方法研究I——正压模式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周霞琼 端义宏 朱永禔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 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 选择1979~1993年间的热带气旋为试验个例,通过扰动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和初始结构,构造集合成员, 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并初步探讨预报成员的集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定位误差影响路径预报,但扰动初始位置的集合平均预报与控制试验的预报水平相接近。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试验表明,约有60 %~70 %个例的集合路径预报得到改进。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当环境引导气流较弱时,进行扰动热带气旋初始结构的集合预报,预报结果的改善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方法 正压原始方程模式 初始结构 台风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小刚 费建芳 陆汉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8-478,共11页
构建了一个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系统,通过积云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9个不同组合,采用MM5模式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短时预报。对预报结果使用“镜像法”得到18个初始成员,为同化提供初始背景集合。将人... 构建了一个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系统,通过积云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9个不同组合,采用MM5模式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短时预报。对预报结果使用“镜像法”得到18个初始成员,为同化提供初始背景集合。将人造台风作为观测场,同化后的结果作为集合预报的初值,通过不同参数组合的MM5模式进行集合预报。对2003-2004年16个台风个例的分析表明,初始成员产生方法能够对热带气旋的要素场、中心强度和位置进行合理扰动。同化结果使台风强度得到加强,结构更接近实际。基于同化的集合路径预报结果要优于未同化的集合预报。使用“镜像法”增加集合成员提高了预报准确度,路径预报误差在48小时和72小时分别低于200 km和25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 路径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bogus初值”热带气旋数值预报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闫敬华 丁伟钰 徐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 ,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 (TC)初值 ,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 ,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 ,对热带气旋路径、强度、结构等有更为精细和准确的预报。用 2 0 0 1年所有影响华南的TC实例 ,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本方案可以较好地预报TC的生成 ;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 ,对疑难路径及局地效应反映较为细致 ,路径预报误差随时效增大不显著 ;强度趋势预报指示意义强 ,准确率较高 ;尤其是能很好地反映TC的云、雨、风等的非对称结构、螺旋结构等特征的时空演化 ,对TC中尺度结构的刻画能力和预报可用性较强。显示了方案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 ,也意味着”非bogus初值”方案应该作为未来TC数值预报发展的一个主要技术方向。分析表明目前条件下本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因初始信息的不足 ,当在TC过弱、初生或远离大陆等情况下 ,常会出现初始场中TC位置和强度与实况偏差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数值预报 初值 预报准确率 人造台风 四维同化 TC 明目 精细 初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及热带气旋路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金南 宋丽莉 +3 位作者 黄燕燕 陈子通 刘春霞 丁伟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3,共7页
采用平滑滤波和柱形滤波技术,从背景场中分离出初始涡旋环流和大尺度环境场,然后把分离出的涡旋环流进行平移和再植入到观测位置,最终得到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针对2006—2007年7个热带气旋共23个时次,采用背景场直接加入热带气旋bo... 采用平滑滤波和柱形滤波技术,从背景场中分离出初始涡旋环流和大尺度环境场,然后把分离出的涡旋环流进行平移和再植入到观测位置,最终得到一种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针对2006—2007年7个热带气旋共23个时次,采用背景场直接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和背景场进行初始涡旋重定位后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2种方案,分别进行了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背景场进行初始涡旋重定位后加入热带气旋bogus模型的方案模拟的24和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平均误差都相对较小,初始涡旋重定位方法可以减小热带气旋模式因热带气旋初始位置偏差而引起的误差,有助于提高热带气旋模式的路径预报水平,有较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初始涡旋重定位 滤波和平移 热带气旋路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业务运行结果及改进模式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建峰 蒋贤安 +1 位作者 殷鹤宝 徐一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4-61,共8页
统计分析了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在1996年、1997年利 1998年三年业务运行的结果;系统地与主观预报和日本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同个例同时次的比较;对模式边界层物理过程中摩擦拖曳系数以及二次台风Bogus技术、三... 统计分析了东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在1996年、1997年利 1998年三年业务运行的结果;系统地与主观预报和日本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同个例同时次的比较;对模式边界层物理过程中摩擦拖曳系数以及二次台风Bogus技术、三维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和资料同化等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实现了间歇资料同化处理的业务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边界层 台风 气旋预报 气旋路径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晨稀 梁旭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593,共8页
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MPP)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2005年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方法。结果表明:BGM方法的集合预报... 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MPP)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2005年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方法。结果表明:BGM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好于控制试验结果,其中对强度较弱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更好。MPP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不如控制试验结果,但对初始时刻强度达到台风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较好,集合预报相对于控制试验的改进效果明显。基于BGM方法和MPP方法集合预报的不同特点,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形成扰动成员,这一综合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好于单一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BGM方法和MPP方法的系统发散度总体上都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热带气旋 路径 增长模繁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路径强度预报──SAPC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夏江 曾琮 +1 位作者 许永锞 吴洁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52,共8页
SAPC──逐段相似气候持续性热带气旋路径、强度预报方法,既考虑了热带气旋的气候持续性规律,又考虑了与现时热带气旋状态特别相似的历史热带气旋路径、强度变化规律,用不同的相似条件和权重,把气候路径、相似路径和持续性路径... SAPC──逐段相似气候持续性热带气旋路径、强度预报方法,既考虑了热带气旋的气候持续性规律,又考虑了与现时热带气旋状态特别相似的历史热带气旋路径、强度变化规律,用不同的相似条件和权重,把气候路径、相似路径和持续性路径作了有机的统一.该方法克服了预报路径的大曲率变化,考虑了随时间、地点变化的热带气旋的气侯规律,根据热带气旋的现时状态,即可随时制作路径、强度预报.历史资料检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路径 强度 预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卫星云图变分同化初始场对热带气旋路径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学忠 沙文钰 端义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的东海热带气旋预报模式,讨论用卫星亮温资料变分同化初始温度场及相对湿度场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400~925 hPa模式层的温度场、相对湿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分同化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预报有较好的实用...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的东海热带气旋预报模式,讨论用卫星亮温资料变分同化初始温度场及相对湿度场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400~925 hPa模式层的温度场、相对湿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分同化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预报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上海 台风 东海 热带气旋预报模式 卫星亮温资料 变分同化 相对湿度场 移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式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订正及其集成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晖 陈国民 万日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678,共12页
提供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有很多,并已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为提高对模式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定量应用能力,分析2010—2012年7个业务数值模式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发现预报误差不仅受到模式热带气... 提供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有很多,并已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为提高对模式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定量应用能力,分析2010—2012年7个业务数值模式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发现预报误差不仅受到模式热带气旋初始强度误差的显著影响,还与热带气旋及其所处环境的初始状况有密切关系,包括热带气旋初始强度、尺度、移速、环境气压、环境风切变、热带气旋发展潜势等。根据这些因子与各模式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误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误差的统计预估模型,并通过逐个热带气旋滚动式建模来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误差预估的模式订正预报比模式直接输出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有显著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热带气旋强度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案相对气候持续性预报方法在12 h有28%的正技巧,在24—72 h则稳定在15%—20%,具有业务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强度 数值模式 误差订正 集成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彩福 谭杰 徐海坡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8,共9页
对中央气象台近10年的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结论进行全面普查,结果表明;预报质量受定位误差和路径类别影响显著;年预报误差不稳定,5年平均预报误差有减小的趋势;在预报误差总量中,偏西误差占的份额最大。预报质量和预报偏差都... 对中央气象台近10年的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结论进行全面普查,结果表明;预报质量受定位误差和路径类别影响显著;年预报误差不稳定,5年平均预报误差有减小的趋势;在预报误差总量中,偏西误差占的份额最大。预报质量和预报偏差都有显著的季度差异。在弄清其在什么条件下预报准确率较高、在什么条件下预报有规律性偏差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对中央气象台未来24h预报位置的订正预报方法。用2000年资料试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带气旋 预报准确率 定位误差 预报误差 路径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南川”在2010年三个热带气旋异常路径中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莉娜 马雷鸣 +2 位作者 曾智华 黄伟 王栋梁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1-431,共11页
2010年历史上罕见地有了第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号强台风"圆规"和第8号热带低压"南川"在40 h内相继生成,且之后移动路径异常。通过对国内外六个业务数值模式对这3个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能力进行分析,... 2010年历史上罕见地有了第6号强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号强台风"圆规"和第8号热带低压"南川"在40 h内相继生成,且之后移动路径异常。通过对国内外六个业务数值模式对这3个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尽管业务模式对热带气旋路径大致趋势具备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于转向点、登陆点的预报仍与实况有较大差距。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预报难点在于模式对作为3个热带气旋间连接纽带的"南川"与"狮子山"、"圆规"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描述。结合环境场特点及双台风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分析发现"南川"与"狮子山"可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而与"圆规"可能发生了半直接相互作用。进一步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近年来发展的GRAPES-TCM台风模式进行了以"南川"为核心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初步证明了这3个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存在,并提出了"南川"对"狮子山"和"圆规"路径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相互作用 台风业务预报 数值试验 GRAPES—T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n方法在热带气旋路径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见 杨宇红 +1 位作者 张诚忠 郑宏翔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引入k nn方法 ,结合经过预报实践检验、应用证明效果较好的预报因子 ,制作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系统 ,运行效果良好 ,可以应用到日常预报业务中。
关键词 k-nn方法 热带气旋 路径 预报效果 相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