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VS中热带气旋结构及其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万齐林 何溪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3,共7页
利用TOVS资料分析了2000年几个热带气旋的结构,发现与经典概念模型所描述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水平结构上,非对称结构呈多样性,高度场的低层低值中心(或高层高值中心)与温度场的高值中心并不一定重合;(2)在垂直结... 利用TOVS资料分析了2000年几个热带气旋的结构,发现与经典概念模型所描述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水平结构上,非对称结构呈多样性,高度场的低层低值中心(或高层高值中心)与温度场的高值中心并不一定重合;(2)在垂直结构上,高度场的低层低值距平与高层高值距平的配置也呈多样性,特别是存在上、下层距平中心倾斜,或高层只是处于高压区的边缘,不存在明显的高值距平中心与热带气旋相对应。 还参照TOVS中的热带气旋结构,进行了修订热带气旋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中人造台风模型(台风BOGUS)结构的研究,发现修订后的台风BOGUS能够更好地与环境场协调,并且能对热带气旋的路径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方面说明了台风BOGUS的结构对其路径预报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利用TOVS资料中的热带气旋结构能改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这也为台风BOGUS的修订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结构 台风BOGUS 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MI反演的水汽凝结物对热带气旋潜热结构分布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小娟 黎伟标 陈淑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923,共15页
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Tropical RainfallMeasuring Mission)微波成像仪TMI(TRMM Microwave Imager)2A12水汽凝结物(Hydrometeor)反演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地区从1998~2009年的236个热带气旋个例的1776个"快照"(snapshot)... 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Tropical RainfallMeasuring Mission)微波成像仪TMI(TRMM Microwave Imager)2A12水汽凝结物(Hydrometeor)反演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地区从1998~2009年的236个热带气旋个例的1776个"快照"(snapshot)的水汽凝结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水汽凝结物的时空变化与热带气旋强度演变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TMI2A12水汽凝结物资料显示出了热带气旋内部的细致结构及变化特征,水汽凝结物的峰值集中于数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的热带气旋眼壁及云墙区;在热带气旋发展过程中,随着热带气旋强度的增强,水汽凝结物增多且往其中心靠拢,从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水汽凝结物的大值中心基本上集中在距离热带气旋中心约50 km区域,而且强度越强的热带气旋,水汽凝结物的大值中心与热带气旋中心的距离越近;在热带气旋消亡的过程中,水汽凝结物不断减弱且往外围扩散,逐渐扩展到远离中心的区域;(2)热带气旋强度与水汽凝结物的分布关系密切,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200 km范围内的水汽凝结物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200 km以外的外围水汽凝结物含量存在负相关;(3)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水汽凝结物的变化存在时间差,水汽凝结物的变化超前于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在热带气旋迅速发展之前数小时,热带气旋中心0~50 km环状区域的水汽凝结物含量就已经提前增加了,在热带气旋减弱前数小时到十数小时,即使热带气旋还处于它强度的鼎盛时期,其中心0~50 km环状区域的水汽凝结物含量就已经提前显著减少了,这种水汽凝结物的变化超前于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的现象,可能是热带气旋强度预报的潜在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结构 热带气旋强度 TMI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对模式台风的影响及其动力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还珠 陈德辉 滕俏彬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文章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以下简称台风模式),在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下的数值试验及其结果的诊断分析.对1992年第10号热带气旋和1996年第8号热带气旋个例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预报热... 文章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以下简称台风模式),在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下的数值试验及其结果的诊断分析.对1992年第10号热带气旋和1996年第8号热带气旋个例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预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登陆地点,且考虑复杂物理过程的台风模式较简单过程的模式能更好地描述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高低层的热力状况.研究还发现,500或700hPa湿位涡第一项MPV1负值中心的绝对值大小的变化可反映热带气旋的强弱;且850hPa上升运动最大中心的位置对未来6~12h热带气旋的移向有较好的指示作用.通过对热带气旋中心附近三维热力结构及流场配置分析发现,强上升运动→暖湿空气凝结→潜热释放→气温上升→高层辐散流出→地面气压下降→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加剧的正反馈机制可能是促使热带气旋向辐合上升区移动的动力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数值预报模式 物理过程参数化 热带气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