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法在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91
1
作者 李春梅 罗晓玲 +1 位作者 刘锦銮 何健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应用于广东省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模式中,利用1949~2003年登陆和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的特征参数、气象资料、直接经济损失和造成的灾情损失等资料,对参与评估的指标进行分层,分为中心最低气压、地理综... 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应用于广东省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模式中,利用1949~2003年登陆和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的特征参数、气象资料、直接经济损失和造成的灾情损失等资料,对参与评估的指标进行分层,分为中心最低气压、地理综合参数、风综合参数、雨综合参数4个亚评估指标和17个单项评估分指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别,最后建立“热带气旋综合影响指数”。并用“热带气旋综合影响指数”对热带气旋灾害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评判,定量地估算出热带气旋的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并可以与实际灾情调查资料相联系,评估防灾减灾的实际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热带气旋灾害影响 评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热带气旋灾害评估方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文 赵珊珊 +1 位作者 万仕全 封国林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4-512,共9页
基于历史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广东省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风雨及其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地区受TC大风影响最为频繁,但TC经济灾损率和受灾频次在粤西和粤东较重。根据广东省TC风雨和直接经济... 基于历史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广东省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风雨及其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地区受TC大风影响最为频繁,但TC经济灾损率和受灾频次在粤西和粤东较重。根据广东省TC风雨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广东分为粤西、粤东、珠三角和粤北4个区域,进而利用演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广东省各区域TC经济灾损率评估模型。该评估模型模拟的TC经济灾损率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0.66以上,基于该模型对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61以上(显著性水平ɑ=0.05)。这表明,基于演化建模方法建立的广东省各区域评估模型在广东省TC灾害评估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灾害评估 县域单元 经济灾损率 人口受灾率 演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热带气旋灾害保险气象指数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珍珠 陈慧华 +1 位作者 柳晔 李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利用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C)资料、水稻发育期资料及广东省水稻生育期间TC致灾风险等级及其减产率,借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TC在水稻不同发育期登陆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水稻TC灾害保险赔付触发值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在早稻和晚稻后... 利用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C)资料、水稻发育期资料及广东省水稻生育期间TC致灾风险等级及其减产率,借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TC在水稻不同发育期登陆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水稻TC灾害保险赔付触发值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在早稻和晚稻后期、台风在早稻和晚稻中期或后期登陆;当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在双季稻后期登陆时,水稻TC灾害保险气象指数分别为5、6、7、8,每667 m2赔付金额分别为20、24、28、32元;台风在双季稻中期和后期登陆时,水稻TC灾害保险气象指数分别为6、9,每667 m2赔付金额分别为24、36元。设计水稻热带气旋灾害保险气象指数,为开展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热带气旋灾害 气象指数 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GIS的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城 黎鑫 +3 位作者 杜洋 李明 谢勇 夏际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9,共13页
针对热带气旋灾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文章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出了一种新的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从客观历史数据中自动挖掘灾害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以概率形式进... 针对热带气旋灾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文章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出了一种新的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从客观历史数据中自动挖掘灾害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并以概率形式进行表达和推理,从而对不确定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基于1980—2016年中国东南沿海三省(广东、福建、浙江)的热带气旋灾害历史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实验,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3个方面共计12个评估指标作为模型输入,直接经济损失量化为灾害风险等级作为模型输出,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模型。然后利用2017—2021年热带气旋灾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评估预测的准确率为80.75%。模型预测的极低、低、中、高和极高风险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7.72%、8.45%、18.58%、16.52%和19.12%,风险预测值的区划结果在空间形态上与实际灾害损失分布高度一致。此外,还将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应用于“莫兰蒂”台风灾害个例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模型评估出的灾害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区域与实际灾情报告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本研究建立的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信度,为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途径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灾害 风险评估 东南沿海三省 贝叶斯网络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灾害影响下的城市韧性提升紧迫度评估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杜金莹 唐晓春 徐建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8,共11页
根据1989-2018年共30a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灾次比、热带气旋登陆等级以及多年平均降雨量,构建热带气旋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珠江三角洲地区热带气旋灾害的危险性,研究发现其空间格局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的"T"字型... 根据1989-2018年共30a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灾次比、热带气旋登陆等级以及多年平均降雨量,构建热带气旋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珠江三角洲地区热带气旋灾害的危险性,研究发现其空间格局呈现从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的"T"字型格局;从社会、经济、生态、组织4个层面韧性选取22个指标构建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韧性,研究发现其空间格局呈现明显的高韧性"中心极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韧性提升紧迫度=危险性指数/城市韧性指数"的测度方法,评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韧性提升紧迫度。综合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38.24%的地区属于城市韧性提升高紧迫度及较高紧迫度地区,空间上呈现"3组团"的格局,通过分析影响城市韧性的具体指标因子,发现导致城市韧性提升高紧迫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发展落后、生态条件不善、组织保障不足3个方面,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城市韧性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灾害 危险性指数 城市韧性指数 城市韧性提升紧迫度 提升策略 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对南方水稻产量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广东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析
6
作者 陈风波 张梨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54-65,共12页
【目的】量化因热带气旋导致的水稻产量损失,认识热带气旋灾害对农户生计和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减少热带气旋灾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和提升热带气旋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提供数据支撑与政策依据。【方法】运用2020—2022年广东省水稻种植户的混... 【目的】量化因热带气旋导致的水稻产量损失,认识热带气旋灾害对农户生计和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减少热带气旋灾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和提升热带气旋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提供数据支撑与政策依据。【方法】运用2020—2022年广东省水稻种植户的混合截面数据,利用Tobit模型和2SLS模型,基于农户地块数据,从微观层次分析热带气旋导致水稻倒伏的影响和水稻倒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热带气旋灾害在1%显著水平上导致水稻倒伏,即当热带气旋过境时水稻倒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广东2020、2021、2022年连续3年农户调查数据来看,由热带气旋引起的倒伏率占全部倒伏率的22.9%;水稻倒伏率每增加10%,水稻产量大约下降2.9%。热带气旋对同一地区不同农户及不同地块上的水稻倒伏及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沿海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要强于内陆地区。【结论】广东热带气旋灾害导致水稻倒伏,进而对水稻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危及粮食安全。为减少热带气旋灾害对广东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提出如下政策启示: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确保因热带气旋导致的洪水能迅速排除;培育耐淹或抗倒伏的水稻品种,并在沿海地区进行推广;做好灾害性气候信息传达,加强热带气旋灾害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保险政策,提高赔付标准和赔付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热带气旋灾害 TOBIT模型 工具变量法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特征分析及灾害损失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丑洁明 班靖晗 +2 位作者 董文杰 胡川叶 代如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本文基于1990~2015年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分析了影响广东省TC的时空特征、灾情年际变化以及灾害强度特征等。并利用灾害指标核算出灾害损失的经济价值,改进综合灾情指数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26年来登陆... 本文基于1990~2015年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分析了影响广东省TC的时空特征、灾情年际变化以及灾害强度特征等。并利用灾害指标核算出灾害损失的经济价值,改进综合灾情指数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26年来登陆广东省的TC共93个(占登陆我国TC总数的29.6%),其中有67个对广东省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影响广东省TC频次整体随时间变化不大,强度低的TC频次随年际呈现较为明显地减少变化趋势,而强度高的TC频次呈现较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粤西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受TC侵袭频次明显高于粤东和粤北地区;热带气旋各项灾情指标造成的经济损失(以2015年为可比价)均在1997年出现转折,经济损失急速下滑;各项损失相对值与TC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正相关关系,低强度等级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综合灾情指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年际减小趋势,而高强度等级的热带气旋变化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灾害 损失 综合灾情指数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