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念珠菌尿路感染氟康唑耐药的危险因素及疗效评价
1
作者 阳嘉仪 胡琴 +3 位作者 宋超 吴安华 李春辉 黄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0-966,共7页
目的探讨热带念珠菌尿路感染氟康唑耐药的危险因素,并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尿路热带念珠菌感染患者。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探讨热带念珠菌尿路感染氟康唑耐药的危险因素,并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尿路热带念珠菌感染患者。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据对氟康唑是否耐药将患者分为氟康唑耐药组和氟康唑敏感组。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氟康唑耐药的危险因素,并对氟康唑耐药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纳入198例患者,检出的热带念珠菌中133株(67.2%)对氟康唑敏感,65株(32.8%)耐药,MIC值≥128μg/mL者占耐药株的63.1%(41株)。相比氟康唑敏感组,氟康唑耐药组肺部感染的比例较高(P=0.019)。肺部感染(OR=3.282)是尿路热带念珠菌感染氟康唑耐药的危险因素,而泌尿系统梗阻(OR=0.269)是尿路热带念珠菌感染氟康唑耐药的保护性因素。两组间不同抗菌药物种类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疗效分析显示,含氟康唑≤200 mg/d剂量方案、含氟康唑≥400 mg/d剂量方案及单用氟胞嘧啶治疗氟康唑耐药株的有效率分别为66.7%(6/9)、83.3%(5/6)、100%(6/6),其他药物单用或多药序贯治疗方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0%(3/5)。治疗有效组患者中检出热带念珠菌后移除导尿管的比例高于治疗无效组(P<0.001)。结论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性与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梗阻、合并肺部感染相关。治疗氟康唑耐药株引起的尿路感染,应尽早拔除导尿管;除提高氟康唑剂量外,还可考虑单用氟胞嘧啶等其他抗真菌药物或多药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尿路感染 氟康唑 耐药性 氟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质谱技术在热带念珠菌ERG11位点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燕 朱红霞 +3 位作者 康海全 郭毅 徐银海 孙静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75-2580,共6页
目的探讨核酸质谱技术在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相关基因ERG11突变位点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唑类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11月分离的热带念珠菌菌株,对同一菌株进行Sanger测序和... 目的探讨核酸质谱技术在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相关基因ERG11突变位点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唑类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11月分离的热带念珠菌菌株,对同一菌株进行Sanger测序和核酸质谱检测ERG11基因A395T和C461T的突变情况。以Sanger测序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核酸质谱技术检测位点突变的性能。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核酸质谱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出ERG11的A395T和C461T的4种基因型,各突变位点均可产生特异产物峰且无相互干扰。在88株热带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中,A395T位点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100%、100%、97.3%;C461T位点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100%、100%、96.0%。Kappa检验显示核酸质谱技术与测序方法一致性强。结论核酸质谱技术检测ERG11位点突变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通量灵活的特性,是真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唑类耐药 ERG11基因 核酸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热带念珠菌关节炎(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晓蓉 何静松 +3 位作者 叶琇锦 郑伟燕 吴文俊 林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15-1218,共4页
恶性血液病伴发念珠菌性关节炎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一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和外周血粒细胞缺乏期间并发膝关节炎。多次关节腔积液培养均为热带念珠菌,确诊为热带念珠菌性关节炎。根据体外细菌药敏试验,先后选用伊曲康... 恶性血液病伴发念珠菌性关节炎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一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和外周血粒细胞缺乏期间并发膝关节炎。多次关节腔积液培养均为热带念珠菌,确诊为热带念珠菌性关节炎。根据体外细菌药敏试验,先后选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治疗4-5周,治疗有效,但停药后4-6周复发。后改用氟康唑静脉滴注治疗8周并用两性霉素B关节腔冲洗获治愈。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念珠菌性关节炎虽极为罕见,但在免疫力低下患者中仍有可能发生,宜选用有效药物进行足量、足疗程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关节炎 急性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CGA-N12对腹腔注射热带念珠菌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瑞芳 李超楠 +3 位作者 陆志方 张慧茹 张瑞玲 刘政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CGA-N12为嗜铬粒蛋白A的N端65-76位氨基酸组成的衍生肽,前期研究表明,CGA-N12具有特异性抗念珠菌活性,尤其对临床病原真菌热带念珠菌拮抗活性最强。为研究CGA-N12体内抗真菌活性,建立了热带念珠菌深部感染小鼠模型,分别用每日15mg/kg和3... CGA-N12为嗜铬粒蛋白A的N端65-76位氨基酸组成的衍生肽,前期研究表明,CGA-N12具有特异性抗念珠菌活性,尤其对临床病原真菌热带念珠菌拮抗活性最强。为研究CGA-N12体内抗真菌活性,建立了热带念珠菌深部感染小鼠模型,分别用每日15mg/kg和30mg/kg的CGA-N12对小鼠进行治疗,并设每日15mg/kg伊曲康唑治疗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通过测定治疗后小鼠存活率、体重变化、肾脏载菌量,以及组织器官病理变化,判断CGA-N12对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每日15 mg/kg和30mg/kg的CGA-N12治疗14d后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小鼠肾脏载菌量分别降低97.6%和99.1%,小鼠存活率分别提高40%和45%,体重分别增加1.3g和5.9g,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增加,而与治疗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病理切片观察,每日15mg/kg和30mg/kg的CGA-N12对组织器官的病变均有明显改善,并且没有出现伊曲康唑治疗后产生的肝小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肾出血现象。结果表明,CGA-N12对热带念珠菌深部感染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CGA-N12 热带念珠菌 体内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膜蛋白分别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晟利 闫闯 王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胞内蛋白及膜蛋白,研究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血链球菌膜蛋白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参照Fujimura[1]方法分离血链球菌胞内蛋白有效成分,使之作用于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并以激光共聚焦显...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胞内蛋白及膜蛋白,研究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及血链球菌膜蛋白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参照Fujimura[1]方法分离血链球菌胞内蛋白有效成分,使之作用于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并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的变化。参照碳酸钠梯度离心法[2]提取膜蛋白,观察其对热带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结果:在胞内蛋白作用下,24h内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明显变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并且12h效果最为显著(P<0.05)。膜蛋白作用下的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厚度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热带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血链球菌膜蛋白对热带念珠菌及其生物膜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胞内蛋白 血链球菌膜蛋白 热带念珠菌 生物膜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菌体形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晟利 李慧 +3 位作者 佟忠山 赵英男 夏雪 董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的抑制作用及形态学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分别作用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下80r/min振荡培养。培养12h时,以平板菌落...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的抑制作用及形态学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分别作用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下80r/min振荡培养。培养12h时,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血链素的抑菌活性;每2h测1次各组菌悬液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血链素对C.a及C.t生长曲线的影响。在血链素对C.a及C.t的作用过程中,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菌体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在1g/L血链素作用后菌落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生长曲线在6~14h发生显著改变,对数生长期被推迟8h。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孢子及菌丝表面出现"盘状凹陷"形态。结论:血链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血链素使C.a及C.t的对数生长期推迟。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C.a及C.t的菌体形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菌体形态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感染热带念珠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绪华 邢健强 +1 位作者 陈海 陈梨萍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反应体系对热带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从14例真菌感染的眼部病变处取材并根据真菌菌落外观、菌丝、孢子及菌细胞形态进行菌种鉴定,采用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纸片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别提取14株眼...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反应体系对热带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从14例真菌感染的眼部病变处取材并根据真菌菌落外观、菌丝、孢子及菌细胞形态进行菌种鉴定,采用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纸片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别提取14株眼部感染热带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依次用随机引物OPA-18、OPE-18、RSD-6、OPG-10对其进行PCR扩增,图谱分析后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绘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 14株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依次为50.00%、85.71%、100.00%和100.00%。采用引物OPG-10和RSD-6构建的RAPD-PCR体系可以扩增出质量较好的带谱,多态性位点依次为71.42%和72.41%。采用引物OPG-10进行RAPD-PCR产物构建的亲缘关系聚类图中,对两性霉素B敏感的第1、2、3、4、5、6株热带念珠菌与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第14株热带念珠菌聚成一簇,而其余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第7、8、9、10、11、12、13株聚成一簇。采用引物RSD-6进行RAPD-PCR产物构建的亲缘关系聚类图中,对两性霉素B敏感的第1、2、3、4、5、6株聚成一簇,而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第7、8、9、10、11、12、13、14株聚成一簇。结论采用引物RSD-6构建的RAPD-PCR反应体系可以较好地进行热带念珠菌的分子分型,对两性霉素B敏感株和耐药株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基因分型 两性霉素B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念珠菌所致阴茎皮肤溃疡伴窦道形成1例
8
作者 周文泉 桑红 +1 位作者 高建平 倪容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皮肤溃疡 窦道 阴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念珠菌外排泵耐药的研究
9
作者 李劲松 宋诗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5-567,共3页
目的研究耐氟康唑热带念珠菌临床株F c30的外排泵耐药机制。方法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外排泵基因m d r1 mRNA水平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耐药株F c30的m d r1基因mRNA灰度比值约为敏感株F c17的2.3倍。结论与敏感株相比,耐氟康唑热带... 目的研究耐氟康唑热带念珠菌临床株F c30的外排泵耐药机制。方法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外排泵基因m d r1 mRNA水平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耐药株F c30的m d r1基因mRNA灰度比值约为敏感株F c17的2.3倍。结论与敏感株相比,耐氟康唑热带念珠菌F c30外排泵基因m d r1过度表达与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氟康唑耐药 MD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念珠菌耐药性与伊曲康唑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蒋振 朱永泽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9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的应用情况以及与热带念珠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省人民医院2007~2009年伊曲康唑的用药频度,以及热带念珠菌对其的耐药率,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热带念珠菌是...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的应用情况以及与热带念珠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省人民医院2007~2009年伊曲康唑的用药频度,以及热带念珠菌对其的耐药率,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热带念珠菌是该院分离率较高的真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46.8%~76.9%,与伊曲康唑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3,P<0.05)。结论该院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伊曲康唑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热带念珠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雨璐 王中新 沈继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6-539,共4页
25株临床分离的热带念珠菌通过ATB FUNGUS 3试条分类为对氟康唑(FCA)敏感的菌株和耐药的菌株,使用ABI 7300荧光定量分析仪扩增外排基因CDR1、MDR1和靶酶基因ERG11,用2-ΔΔCT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敏感菌株和... 25株临床分离的热带念珠菌通过ATB FUNGUS 3试条分类为对氟康唑(FCA)敏感的菌株和耐药的菌株,使用ABI 7300荧光定量分析仪扩增外排基因CDR1、MDR1和靶酶基因ERG11,用2-ΔΔCT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的高表达率。结果显示MDR1和ERG11基因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1基因的高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带念珠菌对FCA耐药与外排基因MDR1和靶酶基因ERG11的高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氟康唑耐药 CDR1 MDR1 ERG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念珠菌β-葡聚糖合成酶KRE9基因原核表达及其比活力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政伟 李瑞芳 张瑞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8-634,共7页
【目的】原核表达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 MYA-3404)β-葡聚糖合成酶(KRE9),并进行酶比活力测定,为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热带念珠菌DNA,PCR扩增KRE9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KRE9后转化大肠杆菌(E... 【目的】原核表达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 MYA-3404)β-葡聚糖合成酶(KRE9),并进行酶比活力测定,为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热带念珠菌DNA,PCR扩增KRE9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KRE9后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通过IPTG诱导表达及组氨酸(His)标签纯化树脂亲和柱纯化获得融合蛋白KRE9,并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显色法测定其比活力。【结果】克隆获得的KRE9基因全长816 bp,编码271个氨基酸,与参考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2547984)的相似性高达99.75%。将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KRE9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通过诱导表达及纯化获得重组蛋白KRE9,经SDS-PAGE检测,发现其纯度较高,大小约35 k D。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KRE9能与抗His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重组蛋白KRE9比活力为9.169×10~4U/mg。【结论】重组蛋白KRE9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β-葡聚糖合成酶活性,可用于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合成酶(KRE9) 热带念珠菌 原核表达 纯化 比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LDI-TOF MS平台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鉴别三唑耐药热带念珠菌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金宇 张可 +1 位作者 夏翠萍 王中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1-804,共4页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平台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快速鉴别三唑(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和敏感的热带念珠菌。方法从临床各类标本中收集191株热带念珠菌,其中71株为三唑耐药热带念珠菌,120...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平台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快速鉴别三唑(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和敏感的热带念珠菌。方法从临床各类标本中收集191株热带念珠菌,其中71株为三唑耐药热带念珠菌,120株为三唑敏感热带念珠菌。使用MALDI-TOF MS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Mann-Whitney U-test及随机森林(RF)算法获得的重要性评分对耐药株及敏感株的质荷比特征进行分类和选择。利用RF算法及径向基函数核非线性支持向量机(RBF-SVM)构建分类模型,计算相同实验数据下RBF-SVM模型和RF模型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F1值及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模型鉴别性能。结果所有菌株经过MALDI-TOF MS平台分析后共得到76个独特的质谱峰。其中,通过特征降维处理后选择6个峰3481、7549、6500、3048、6892、2596 m/z作为模型建立的特征峰。RBF-SVM模型和RF模型的准确度均为0.84,AUC分数分别为0.9305、0.9273。结论机器学习算法结合MALDI-TOF MS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可作为一种快速区分三唑耐药热带念珠菌和三唑敏感菌株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机器学习算法 热带念珠菌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感染组织中念珠菌 被引量:11
14
作者 狄梅 涂平 +1 位作者 李若瑜 王端礼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为了探索原位杂交在感染组织中鉴定念珠菌种属的应用,采用探针O20对实验小鼠白念珠菌感染组织和可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组织病理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并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探针O20可特异性检出组织中白... 为了探索原位杂交在感染组织中鉴定念珠菌种属的应用,采用探针O20对实验小鼠白念珠菌感染组织和可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组织病理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并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探针O20可特异性检出组织中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致。由此可见,原位杂交为组织中确定真菌和鉴定真菌种属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探针 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感染组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慧霞 樊尚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69-1070,共2页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 药物治疗 阴道炎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晟利 夏雪 +2 位作者 董雪 葛文玉 赵英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苏并传代血链球菌标准...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苏并传代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通过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其作用于1×106 cfu/mL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80r/min振荡培养。1)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C.a及C.t最小抑制浓度(MIC);2)运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的方法[1],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A值,计算C.a及C.t的疏水率;3)分别向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菌悬液中装载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链素作用后的C.a及C.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25g/L;血链素对等量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5g/L。2)血链素作用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细胞表面疏水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链素的作用下,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降低。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细胞表面疏水性 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策略对念珠菌血症及其他类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对随机研究进行的患者水平的定量分析
17
作者 Andes DR Safdar N +2 位作者 Baddley JW 王洪亮 汪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0-400,共1页
近2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白念珠菌已成为第4位最常见的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虽然对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感染的预防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念珠菌血症相关住院率和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病死率接近50%。虽然有许多抗真... 近2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白念珠菌已成为第4位最常见的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虽然对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感染的预防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念珠菌血症相关住院率和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病死率接近50%。虽然有许多抗真菌药物可供选择,但最佳治疗方案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各项临床研究中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念珠菌血症患者及其他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血症 侵袭性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流行病学研究 念珠菌 血流感染 最佳治疗方案 随机研究 住院率 热带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皮肤真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融冰 杜文金 黄引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71,共3页
通过对采自广东省 7个发生皮肤真菌病兔场的 146份病料的直接镜检 ,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 ,初步鉴定病原真菌有 2个属 3个种和 4个型即 :石膏样毛癣菌 (Ⅰ型 ,Ⅲ型 ,Ⅴ型 ) ,黄癣菌 (许兰氏原型 )及念珠菌属的热带念珠菌 ,未分类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石膏样毛癣菌 黄癣菌 热带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亳州市长毛兔被毛真菌菌相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长城 杨改华 +2 位作者 李福宝 修建 杨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2,共2页
为了弄清安徽省亳州市长毛兔的皮肤病病原真菌及常见腐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通过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和鉴定对该市五户70只长毛兔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分离出腐生真菌5个属,分别为链孢霉属、曲霉属、木霉属、青霉属和根霉属;皮肤病病原菌... 为了弄清安徽省亳州市长毛兔的皮肤病病原真菌及常见腐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通过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和鉴定对该市五户70只长毛兔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分离出腐生真菌5个属,分别为链孢霉属、曲霉属、木霉属、青霉属和根霉属;皮肤病病原菌3个种,分别为热带念珠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本次调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兔 真菌 皮肤真菌病 菌相 热带念珠菌 犬小孢子菌 石膏样小孢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在鸸鹋真菌性气管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朱云芸 胥哲 +4 位作者 焦思敏 罗毅 丁楠 普天春 刘秉祺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7期36-39,共4页
圈养禽类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进行明确诊断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文章以北京动物园1例患病鸸鹋为研究对象,在内窥镜引导下,使用纤支气管活检钳于气管深部至主支气管采集气管膜附着物,并对附着物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圈养禽类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进行明确诊断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文章以北京动物园1例患病鸸鹋为研究对象,在内窥镜引导下,使用纤支气管活检钳于气管深部至主支气管采集气管膜附着物,并对附着物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原菌为阿萨希丝孢酵母菌及热带念珠菌。采用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与伊曲康唑联合用药,并配合雾化进行治疗。患病鸸鹋经治疗已痊愈。文章通过记录并分析患病鸸鹋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为禽类相关疾病诊断提供参考,并进一步完善园内禽类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鸸鹋 内窥镜 真菌性气管炎 阿萨希丝孢酵母菌 热带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