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及其育种利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段民孝
刘新香
+5 位作者
张华生
王元东
邢锦丰
张雪原
杨海涛
赵久然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06,共4页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和拓宽现有种质基础已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者的共识。针对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地区存在光敏性、需要时间长、过程缓慢等问题,以温带种质为受体、热带种质为供体,进行了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研究...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和拓宽现有种质基础已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者的共识。针对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地区存在光敏性、需要时间长、过程缓慢等问题,以温带种质为受体、热带种质为供体,进行了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研究。通过利用冬季南繁、南北区域种植,结合玉米DH(Doubled Haploid)育种技术,经2年4个世代得到可以在温带利用的新材料,既可以直接用于选育新品种,也可以作为新材料扩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实践证明,研究的方法切实可行有效,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带
亚热带
玉米
种质
光敏性
DH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杂优潜势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何海军
寇思荣
+2 位作者
周玉乾
王振军
王国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7期10-12,共3页
以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沈137、齐205、黄C、8085泰和我国近年来生产上应用的骨干温带玉米自交系掖478、Mo17、自330、黄早四、丹340、综31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配置组合,研究了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
以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沈137、齐205、黄C、8085泰和我国近年来生产上应用的骨干温带玉米自交系掖478、Mo17、自330、黄早四、丹340、综31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配置组合,研究了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及杂优潜势。试验结果表明,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平均一般配合力效应值(0.071)较温带自交系的平均配合力效应值(-0.047)高;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与温带自交系杂交,基因加性效应及互作效应加强,产生较高的杂种优势。热/温组合的SCA平均值(0.385)明显较热/热组合(0.108)和温/温组合(-1.620)高,45个组合中SCA达显著水平的共有9个,其中热/温组合8个,温/温组合1个,热/热组合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选择一般配合力好,优良等位基因多态性高的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与温带自交系杂交,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
亚热带
种质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在温带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3
作者
金枚
康慧仁
程富荣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热带亚热带种质
资源
温带地区
利用
亲本繁殖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治先
张发军
+4 位作者
孟昭东
韩静
郭庆法
汪黎明
巩东营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49-51,共3页
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贫乏、遗传基础狭窄早已引起玉米育种界的关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叶片持绿性好 ,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 ,提高抗逆性和生产潜力等不可多得的异源种质。采用现代玉米育种手段和途径 ,...
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贫乏、遗传基础狭窄早已引起玉米育种界的关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叶片持绿性好 ,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 ,提高抗逆性和生产潜力等不可多得的异源种质。采用现代玉米育种手段和途径 ,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育种材料中 ,经过改良、创新 ,构建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带亚热带种质
育种材料
杂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代秀云
于明彦
+3 位作者
许明学
柳迎春
夏远峰
刘爱华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4期49-50,共2页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发展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玉米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从多样性中心系统地引进优良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经...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发展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玉米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从多样性中心系统地引进优良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经过系统改良有适合商业育种使用的较丰富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种质
种质
改良
玉米
利用
遗传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代秀云
杨春梅
董亚琳
《农业与技术》
2011年第1期22-23,共2页
热带、亚热带种质经过系统改良有适合商业育种使用的较丰富的种质资源。且与温带种质在性状上有较大的互补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和利用价值,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研究热带、亚热带种质抗逆性遗...
热带、亚热带种质经过系统改良有适合商业育种使用的较丰富的种质资源。且与温带种质在性状上有较大的互补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和利用价值,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研究热带、亚热带种质抗逆性遗传,寻找控制目标性状基因的标记,建立高效率的定向改良技术,创造一批优良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种质
玉米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及其育种利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段民孝
刘新香
张华生
王元东
邢锦丰
张雪原
杨海涛
赵久然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06,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200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玉米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KJCX20170112)
+1 种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JNKYT201603)资助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适宜区域的研究”(QNJJ201418)。
文摘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和拓宽现有种质基础已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者的共识。针对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地区存在光敏性、需要时间长、过程缓慢等问题,以温带种质为受体、热带种质为供体,进行了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研究。通过利用冬季南繁、南北区域种植,结合玉米DH(Doubled Haploid)育种技术,经2年4个世代得到可以在温带利用的新材料,既可以直接用于选育新品种,也可以作为新材料扩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实践证明,研究的方法切实可行有效,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进程。
关键词
玉米
热带
亚热带
玉米
种质
光敏性
DH育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杂优潜势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何海军
寇思荣
周玉乾
王振军
王国华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7期10-12,共3页
基金
甘肃省中青年基金项目(Ys021-A21-012)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以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的优良玉米自交系沈137、齐205、黄C、8085泰和我国近年来生产上应用的骨干温带玉米自交系掖478、Mo17、自330、黄早四、丹340、综31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配置组合,研究了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及杂优潜势。试验结果表明,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平均一般配合力效应值(0.071)较温带自交系的平均配合力效应值(-0.047)高;含热带、亚热带血缘玉米自交系与温带自交系杂交,基因加性效应及互作效应加强,产生较高的杂种优势。热/温组合的SCA平均值(0.385)明显较热/热组合(0.108)和温/温组合(-1.620)高,45个组合中SCA达显著水平的共有9个,其中热/温组合8个,温/温组合1个,热/热组合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选择一般配合力好,优良等位基因多态性高的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与温带自交系杂交,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热带
、
亚热带
种质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Keywords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germplasm
Inbred lines
General combing ability(GCA)
Special combing ability(SCA)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在温带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3
作者
金枚
康慧仁
程富荣
机构
甘肃张掖市先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热带亚热带种质
资源
温带地区
利用
亲本繁殖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治先
张发军
孟昭东
韩静
郭庆法
汪黎明
巩东营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49-51,共3页
基金
农业部948引进项目!"优良玉米自交系和种质资源的引进
改良与利用"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项目编号 :农业部 9710 0 5
文摘
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贫乏、遗传基础狭窄早已引起玉米育种界的关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叶片持绿性好 ,是拓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 ,提高抗逆性和生产潜力等不可多得的异源种质。采用现代玉米育种手段和途径 ,把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育种材料中 ,经过改良、创新 ,构建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玉米
热带亚热带种质
育种材料
杂交利用
分类号
S513.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代秀云
于明彦
许明学
柳迎春
夏远峰
刘爱华
机构
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4期49-50,共2页
文摘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发展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玉米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从多样性中心系统地引进优良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经过系统改良有适合商业育种使用的较丰富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种质
种质
改良
玉米
利用
遗传基础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代秀云
杨春梅
董亚琳
机构
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
四平农业工程学校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1年第1期22-23,共2页
文摘
热带、亚热带种质经过系统改良有适合商业育种使用的较丰富的种质资源。且与温带种质在性状上有较大的互补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和利用价值,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研究热带、亚热带种质抗逆性遗传,寻找控制目标性状基因的标记,建立高效率的定向改良技术,创造一批优良育种材料。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种质
玉米育种
应用
分类号
S513.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及其育种利用研究
段民孝
刘新香
张华生
王元东
邢锦丰
张雪原
杨海涛
赵久然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杂优潜势研究
何海军
寇思荣
周玉乾
王振军
王国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在温带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金枚
康慧仁
程富荣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研究进展
刘治先
张发军
孟昭东
韩静
郭庆法
汪黎明
巩东营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代秀云
于明彦
许明学
柳迎春
夏远峰
刘爱华
《农业与技术》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代秀云
杨春梅
董亚琳
《农业与技术》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