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统计特征的异同分析
1
作者
王宇泽
徐腾飞
+1 位作者
王岩峰
魏泽勋
《海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9,共13页
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在地形和背景环流特征方面均具有相似性,且均存在较为活跃的中尺度涡运动。本文基于卫星高度计观测,对这两个海域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成于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的...
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在地形和背景环流特征方面均具有相似性,且均存在较为活跃的中尺度涡运动。本文基于卫星高度计观测,对这两个海域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成于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的中尺度涡数量均随其生命周期增长近似指数衰减,平均以0.2 m/s的速度向西或西南移动,但前者的平均半径更大,后者的平均振幅更强。在季节变化方面,涡动能均在北半球春季最小,在秋季最大,但热带东南印度洋涡旋生成数在夏−秋季最多,而南海北部在冬−春季最多。在年际变化方面,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涡旋活动均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影响,在厄尔尼诺年涡动能更强,而拉尼娜年涡动能更弱,但ENSO影响这两个海域中尺度涡的机制略有不同,前者主要通过调制印尼贯穿流,从而抑制或增强该海域斜压不稳定能量实现,而后者主要通过改变南海局地风场,从而产生风应力旋度异常实现。此外,热带东南印度洋中尺度涡还受到印度洋偶极子的影响,而南海北部中尺度涡则与印度洋偶极子之间相关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东南印度洋
南海北部
中尺度涡
统计特征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年际变化联系的年代际改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奔奔
管兆勇
张萌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3-761,共9页
采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OLR (out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以及NCEP/NCAR、CM AP月平均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西北太平洋(125°~140°E,10°~20°N)与热带东南印度洋(90°~105°E,5°~15...
采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OLR (out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以及NCEP/NCAR、CM AP月平均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西北太平洋(125°~140°E,10°~20°N)与热带东南印度洋(90°~105°E,5°~15°S)对流活动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异常的联系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20世纪80—90年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有显著的负相关,其后转变为正相关。合成分析表明,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正相关时,两地区均存在反气旋性环流,低层辐散、高层辐合,对流活动弱,不利于降水产生,有降水负异常;当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负相关时,两地区环流异常存在明显差别,热带东南印度洋有正的海温异常,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有上升运动,对流活动强,有降水正异常,而热带西北太平洋则相反。热带西北太平洋和热带东南印度洋之间的斜向垂直环流圈将这两个地区联系起来,并决定了这两个地区对流活动负相关关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西北太平洋
热带东南印度洋
对流活动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统计特征的异同分析
1
作者
王宇泽
徐腾飞
王岩峰
魏泽勋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49584)。
文摘
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在地形和背景环流特征方面均具有相似性,且均存在较为活跃的中尺度涡运动。本文基于卫星高度计观测,对这两个海域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成于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的中尺度涡数量均随其生命周期增长近似指数衰减,平均以0.2 m/s的速度向西或西南移动,但前者的平均半径更大,后者的平均振幅更强。在季节变化方面,涡动能均在北半球春季最小,在秋季最大,但热带东南印度洋涡旋生成数在夏−秋季最多,而南海北部在冬−春季最多。在年际变化方面,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涡旋活动均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影响,在厄尔尼诺年涡动能更强,而拉尼娜年涡动能更弱,但ENSO影响这两个海域中尺度涡的机制略有不同,前者主要通过调制印尼贯穿流,从而抑制或增强该海域斜压不稳定能量实现,而后者主要通过改变南海局地风场,从而产生风应力旋度异常实现。此外,热带东南印度洋中尺度涡还受到印度洋偶极子的影响,而南海北部中尺度涡则与印度洋偶极子之间相关较弱。
关键词
热带东南印度洋
南海北部
中尺度涡
统计特征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Keywords
southeastern tropical Indian Ocea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esoscale eddy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seasonal varia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分类号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年际变化联系的年代际改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奔奔
管兆勇
张萌萌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3-76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330425)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2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采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OLR (outing longwave radiation)资料以及NCEP/NCAR、CM AP月平均资料,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西北太平洋(125°~140°E,10°~20°N)与热带东南印度洋(90°~105°E,5°~15°S)对流活动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异常的联系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20世纪80—90年代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有显著的负相关,其后转变为正相关。合成分析表明,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正相关时,两地区均存在反气旋性环流,低层辐散、高层辐合,对流活动弱,不利于降水产生,有降水负异常;当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负相关时,两地区环流异常存在明显差别,热带东南印度洋有正的海温异常,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有上升运动,对流活动强,有降水正异常,而热带西北太平洋则相反。热带西北太平洋和热带东南印度洋之间的斜向垂直环流圈将这两个地区联系起来,并决定了这两个地区对流活动负相关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
热带
西北太平洋
热带东南印度洋
对流活动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Keywords
tropical Northwest Pacific
tropical Southeast India Ocean
convective activity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terdecadal change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热带东南印度洋和南海北部中尺度涡统计特征的异同分析
王宇泽
徐腾飞
王岩峰
魏泽勋
《海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热带西北太平洋与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年际变化联系的年代际改变
张奔奔
管兆勇
张萌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