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烟叶热失重特性及燃烧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君 刘珊 +5 位作者 胡安福 储国海 徐清泉 尹洁 曾世通 孙世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1-1375,共5页
为考察烟叶原料加热状态下的热失重及燃烧特性,采用热失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技术分析了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和不同产地烟叶原料的热失重特性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1提高升温速率不改变烟叶的热失重特性,但可加快烟叶... 为考察烟叶原料加热状态下的热失重及燃烧特性,采用热失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技术分析了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和不同产地烟叶原料的热失重特性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1提高升温速率不改变烟叶的热失重特性,但可加快烟叶的质量损失,有利于烟气的快速释放;2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的热失重特性具有明显差异,烤烟和香料烟存在4个热失重阶段,白肋烟只存在3个热失重阶段,其中烤烟和香料烟产生烟气和香味物质主要在第2和第3热失重阶段,白肋烟主要在第2热失重阶段,并且烤烟和香料烟相应的失重率高于白肋烟;3各烟叶均存在挥发物燃烧阶段(200~400℃)和炭化物燃烧阶段(400~600℃),并分别对应于各烟叶的后两个失重阶段;4烤烟两个燃烧阶段的着火温度分别在250~280℃和420~460℃之间,白肋烟和香料烟均分别在230~240℃和410~4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失重分析(TG) 差示扫描量分析(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失重分析仪选型与优化使用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丽 浦群 +1 位作者 郑娜 胡激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46,共4页
从仪器管理的角度,对不同型号的3台热重分析仪的基线、重复性、维护便利性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悬挂式热重分析仪基线漂移范围在30μg以内,而水平式热重分析仪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最佳。对于有大批样品量的测试平台,建议选择带有... 从仪器管理的角度,对不同型号的3台热重分析仪的基线、重复性、维护便利性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悬挂式热重分析仪基线漂移范围在30μg以内,而水平式热重分析仪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最佳。对于有大批样品量的测试平台,建议选择带有抓手式自动进样器的热重分析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分析 基线 数据重现性 维护便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阻胺光稳定剂的热失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汪辉亮 陈文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9-223,共5页
使用热失重分析仪对TMP,PMP,TMPM,GW540,Tinvin770等小分子型受阻胺光稳定剂、TMPM的均聚物PTMPM和PMPM的均聚物PPMPM、一系列具有不同单体配比的PDS,TMPM和PMPM分别与MMA,St,MAA,AA共聚得到的共聚物等受阻胺类光稳定剂进行了... 使用热失重分析仪对TMP,PMP,TMPM,GW540,Tinvin770等小分子型受阻胺光稳定剂、TMPM的均聚物PTMPM和PMPM的均聚物PPMPM、一系列具有不同单体配比的PDS,TMPM和PMPM分别与MMA,St,MAA,AA共聚得到的共聚物等受阻胺类光稳定剂进行了热失重分析(TG).实验发现小分子型的受阻胺光稳定剂的热稳定性均较差,它们的热稳定顺序是TMP<PMP<TMPM<GW540<Tinuvin770,聚合物型的受阻胺光稳定剂一般比小分子型的热稳定性要好,各种不同单体配比的PDS的热分解情况介于PTMPM和聚苯乙烯(PS)之间,随PDS中苯乙烯单体的质量分数的增加,PES中TMPM组分的分解温度逐渐升高.TMPM和PMPM分别与MMA,St,MAA,AA的共聚物均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分析 光稳定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粘土的制备与X-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何凌云 文九巴 张玉清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对膨润土及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处理 ,制备出有机改性粘土 ,并通过X -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比较了膨润土及凹凸棒土有机改性前后的层间距和热失重性能变化 ,结果表明 ,改性后有机阳离子已和粘土发生了离子交换作用 ,同时使层间距变大 ... 对膨润土及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处理 ,制备出有机改性粘土 ,并通过X -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比较了膨润土及凹凸棒土有机改性前后的层间距和热失重性能变化 ,结果表明 ,改性后有机阳离子已和粘土发生了离子交换作用 ,同时使层间距变大 ;同等条件下 ,有机化膨润土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改性前要高。经有机改性的粘土可用作聚合物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无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性粘土 X-射线衍射 失重分析 膨润土 凹凸棒土 阳离子 纳米复合材料 填料 插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增材制造树脂熔模热失重特性分析
5
作者 郭辰光 李源 +1 位作者 李威力 谢华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8,共5页
由于对光固树脂增材制备熔模热解特性认识不足,导致树脂光固成型熔模产生软化、翘曲、气化现象,陶瓷浆料外壳开裂损伤。为了研究熔模成型树脂DM8505与ABSLike材料的热稳定性,开展熔模成型光固树脂的热解残余灰分实验与热失重实验。... 由于对光固树脂增材制备熔模热解特性认识不足,导致树脂光固成型熔模产生软化、翘曲、气化现象,陶瓷浆料外壳开裂损伤。为了研究熔模成型树脂DM8505与ABSLike材料的热稳定性,开展熔模成型光固树脂的热解残余灰分实验与热失重实验。结果表明,DM8505树脂热解残余灰分含量为0.8813%-0.9108%,ABSLike树脂热解残余灰分含量为0.3312%-0.3379%;温升在214.2~413.8℃范围内,DM8505光敏树脂光固成型试件的质量损失不受升温速率变化影响,试件在10%/min速率升温时,其热质量损失最大;温升在287.7—449.2℃范围内,ABSLike光敏树脂光固成型试件热失重现象明显,试件质量由98.1%递减到16.6%,且25℃/min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量达到最大;叠层厚度对试件热失重特性的影响有限,ABSLike光固树脂更适用于基于树脂光固成型的快速熔模精铸铸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成型 失重分析 裂解灰分 熔模精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解动力学的有机硅凝胶封装绝缘剩余寿命评估方法
6
作者 王伟 李贝 +2 位作者 王健 任瀚文 李庆民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5-2305,共11页
随着电能变换装备大量投入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电领域,功率器件封装绝缘的劣化状态与寿命评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采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可为封装绝缘剩余寿命评估提供新的解决途径。该文首先推导出有机硅凝胶的微观热解动力学表征模型,建... 随着电能变换装备大量投入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发电领域,功率器件封装绝缘的劣化状态与寿命评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采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可为封装绝缘剩余寿命评估提供新的解决途径。该文首先推导出有机硅凝胶的微观热解动力学表征模型,建立了剩余寿命与温度积分P(u)、热解活化能E及绝缘失效温度T_f三个状态参量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了高效求解模型状态参量的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温度积分算法在整个积分区间内的精度都优于现有温度积分结果,改进Flynn-Wall-Ozawa法可使活化能的计算精度提升2%。同时,由微观判定法得出有机硅凝胶样品的绝缘失效温度为453℃,此时失重率仅为3.4%,明显低于国标推荐的5%失重率,有助于建立更为合理的寿命失效判据。评估结果指出,温度对封装绝缘的影响较为显著,运行温度每升高10℃,绝缘寿命减少约60%。最后,通过有机硅凝胶加速热老化实验证明了使用该文所提模型进行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封装绝缘的剩余寿命预测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绝缘 失重分析 活化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炭层结构的热失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佩佩 张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丙烯(PP)/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不同燃烧时间燃烧残余物断面的微观形貌,利用热失重分析方法对不同燃烧时间形成的皮层和蜂窝层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与炭渣结构特征相关联。结果表明,在燃烧5...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丙烯(PP)/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不同燃烧时间燃烧残余物断面的微观形貌,利用热失重分析方法对不同燃烧时间形成的皮层和蜂窝层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与炭渣结构特征相关联。结果表明,在燃烧55 s后开始形成表面层,至190 s时形成皮层和蜂窝层结构,而且随燃烧的进行PP不断分解,皮层中PP含量不断减少,形成的含碳蒙脱土片层增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起到了阻燃作用。蜂窝层中蒙脱土含量相比有机物的较少,热稳定性较皮层差,但它扩充了炭层的体积,也有一定的阻燃作用,正是皮层和蜂窝层的组合对复合材料起到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阻燃 炭层结构 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失重分析对聚合物发泡剂ADC发气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王晓东 花蕾 +1 位作者 董爱娟 罗李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7,共6页
根据偶氮二甲酰胺(ADC)热分解第一阶段(200~240℃)的分解方程式,建立ADC的分解过程与发气过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ADC的热失重(TG)曲线转变为TG发气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发泡剂ADC的TG发气曲线和排水集气法测定的发气曲线,得出两种... 根据偶氮二甲酰胺(ADC)热分解第一阶段(200~240℃)的分解方程式,建立ADC的分解过程与发气过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ADC的热失重(TG)曲线转变为TG发气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发泡剂ADC的TG发气曲线和排水集气法测定的发气曲线,得出两种测定方法测得ADC的起发温度、最大发气速率温度、终止发气温度等数据非常接近,两条曲线与拟合曲线的对比Adjusted R-Square分别达到0.9937和0.91543,因此,在ADC热分解第一阶段(200~240℃),ADC的TG发气曲线可以通过TG曲线计算得到,并可以替代传统的排水集气法测定的发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偶氮二甲酰胺 发气量 失重分析 发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墨污泥的化学组成与热解特性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武书彬 孔晓英 +2 位作者 谢国辉 唐爱民 陈港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借助于元素分析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热失重分析仪及其他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对广州造纸厂废纸制浆车间脱墨污泥的化学元素组成、热分解特性等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旨在为脱墨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化学组成 造纸工业 固体废弃物 脱墨污泥 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脱水污泥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新宇 杨家宽 +6 位作者 宋健 时亚飞 虞文波 郦超 何姝 吴旭 梁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2-981,共10页
利用TG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热分析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原始污泥及调理脱水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污泥的TG(Thermogravimetric)和DTG失重曲线.实验发现,不同调理脱水污泥热解特性复杂,且热解动力学在不同转化... 利用TG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热分析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原始污泥及调理脱水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污泥的TG(Thermogravimetric)和DTG失重曲线.实验发现,不同调理脱水污泥热解特性复杂,且热解动力学在不同转化率下对应的动力学反应也不同.并利用M-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模型和Discrete DAEM(Discrete distribute activation energy model)模型对不同调理污泥进行了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非等温热解过程包含3个失重阶段;升温速率影响污泥热解特征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失重曲线向高温区滑移.利用上述模型计算的动力学参数变化趋势表明所采用的Fenton及赤泥复合调理对污泥热解特性有很大影响,Fenton调理有助于污泥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破坏,影响热解反应中的形核过程,进而影响热解动力学变化趋势;赤泥调理后,赤泥更容易与破坏的污泥细小颗粒结合,增加了污泥热解反应数量,影响整个污泥热解过程.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污泥热解由多步反应组成,整个热解过程动力学参数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脱水污泥 失重分析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沥青的热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谢鸿峰 戴杰 +3 位作者 刘承果 袁钻如 王治流 程镕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研究了环氧沥青的固化行为,玻璃化转变和热稳定性,并与纯沥青进行了比较。DSC研究表明,环氧沥青的121℃等温固化反应属于自催化反应,自制的环氧沥青要比进口的环氧沥青固化速度快。经过环氧...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研究了环氧沥青的固化行为,玻璃化转变和热稳定性,并与纯沥青进行了比较。DSC研究表明,环氧沥青的121℃等温固化反应属于自催化反应,自制的环氧沥青要比进口的环氧沥青固化速度快。经过环氧树脂固化后,沥青的玻璃化温度升高,在高温时出现的熔融峰消失。TGA结果表明,在热失重达到1%时,环氧沥青的热稳定性要高于纯沥青的热稳定性,并且自制环氧沥青的热稳定性要高于进口环氧沥青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聚合物改性沥青 差示扫描量 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腐殖化模拟中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及热失重特征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恒 刘文汇 +3 位作者 李玉成 王杰 腾格尔 马亮帮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3-780,共8页
用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失重分析法对从蓝藻腐殖化过程中提取的胡敏酸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藻好氧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碳、有机氮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好氧阶段大于厌氧阶段。至模拟实验结束,C/N比由最初的5.939升至9.9... 用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失重分析法对从蓝藻腐殖化过程中提取的胡敏酸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藻好氧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碳、有机氮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好氧阶段大于厌氧阶段。至模拟实验结束,C/N比由最初的5.939升至9.962,趋近于其中所含胡敏酸的C/N比10.93。胡敏酸的红外光谱解析显示,不同处理阶段样品胡敏酸在波数(2920+2850)/1630(脂肪碳/芳碳)处吸收峰面积比分别为1.23,2.73,0.78,0.83,芳碳含量增加,表明厌氧过程有助于胡敏酸结构的芳构化。热失重分析显示发酵生成的胡敏酸有两个明显失重峰值290℃和340℃,主要是非核部分脂肪侧链及氢键结合OH的裂解,说明蓝藻发酵生成的胡敏酸主要以脂肪族为主,结构相对于土壤胡敏酸较为简单。结合样品中可溶性有机质族组分中饱和烃与芳香烃含量的比较,厌氧处理中芳香烃组分成倍增加,亦说明胡敏酸芳构化程度增高,为腐泥型干酪根早期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胡敏酸 红外光谱 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失重-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超 贾德民 +1 位作者 何慧 郭宝春 《绝缘材料》 CAS 2006年第6期31-34,共4页
采用聚丙烯接枝共聚物为相容剂,制得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形成了纳米结构。通过热失重-红外分析联用的方法研究了聚丙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纳米复合材料的10%热失重温度与聚丙烯相比... 采用聚丙烯接枝共聚物为相容剂,制得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形成了纳米结构。通过热失重-红外分析联用的方法研究了聚丙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纳米复合材料的10%热失重温度与聚丙烯相比分别提高50℃左右,10%热失重分解时间滞后300 s左右。这说明蒙脱土片层在热分解的过程中有限制聚合物碳碳键断裂产生的挥发性分解产物从复合材料中逃逸的作用和吸附分解产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失重-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蒙脱土结合水的热分析定量研究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明毅 刘洋洋 +1 位作者 谢刚 赵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2,共6页
随着水化的进行,黏土矿物在不同的水化阶段所吸附的水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他们和黏土的连结形式不同。国内外相关学者更多地考虑不同结合水类型及含量的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黏土吸附水、研究不同吸附水类型及含量... 随着水化的进行,黏土矿物在不同的水化阶段所吸附的水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他们和黏土的连结形式不同。国内外相关学者更多地考虑不同结合水类型及含量的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黏土吸附水、研究不同吸附水类型及含量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可以为建立力-化学耦合模型提供定量化修正。在假设钠蒙脱土矿物颗粒为六面体的前提下,结合其微观吸水特性,建立钠蒙脱土结合水含量与总吸附含水量的幂函数关系模型。并用热失重分析法测定室温吸水样、风干含水样、室温吸附样及等温吸附样等钠蒙脱土含水样的吸附水类型及含量。将实验数据与模型求解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相对误差之乘积与相对误差之几何平均值均近似等于1,因此所建立的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蒙脱土 黏土水化 结合水 定量分析 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6]芳烃热解及热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丁然 卢林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在氮气氛围中,利用热失重分析方法对杯[6]芳烃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了反应过程对应的活化能以及最优机理函数方程。结果表明,对叔丁基杯[6]芳烃由于叔丁基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初始热... 在氮气氛围中,利用热失重分析方法对杯[6]芳烃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了反应过程对应的活化能以及最优机理函数方程。结果表明,对叔丁基杯[6]芳烃由于叔丁基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初始热分解温度同杯[6]芳烃相比提前约160℃,此之后的分解过程同杯[6]芳烃基本一致(即发生桥联的亚甲基断裂与母体苯环的热裂解),整体上残炭量杯[6]芳烃略高10%;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依据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方法求出的杯[6]芳烃反应活化能分别是387.87 kJ/mol和376.28 kJ/mol,对叔丁基杯[6]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3.56 kJ/mol和240.97 kJ/mol;依据Coats⁃Redfern方法求出杯[6]芳烃热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2/5,反应级数n=2/5,对应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对叔丁基杯[6]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热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1/2,反应级数n=1/2,对应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6]芳烃 芳烃 失重分析 升温速率 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酚醛树脂印刷电路板的热解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文贤 陈烈强 关国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仪研究了废旧酚醛树脂电路板的热解特征,结果表明,热失重曲线有两个主要快速失重阶段(270℃—350℃,350℃—480℃),通过裂解气相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主要裂解产物为苯酚、溴酚、二氧化碳、对甲苯酚、邻异丙烯基苯酚... 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仪研究了废旧酚醛树脂电路板的热解特征,结果表明,热失重曲线有两个主要快速失重阶段(270℃—350℃,350℃—480℃),通过裂解气相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主要裂解产物为苯酚、溴酚、二氧化碳、对甲苯酚、邻异丙烯基苯酚、邻甲苯酚、对异丙基苯酚、糠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路板 酚醛树脂 热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电路板真空热解 被引量:45
17
作者 彭绍洪 陈烈强 +1 位作者 甘舸 蔡明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20-2726,共7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废旧电路板进行了低真空条件下的热分解实验.研究了混合废旧电路板在真空下的降解特性、热解动力学以及热解条件对热解产品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真空和氮气条件下电路板热解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真空...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废旧电路板进行了低真空条件下的热分解实验.研究了混合废旧电路板在真空下的降解特性、热解动力学以及热解条件对热解产品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真空和氮气条件下电路板热解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真空降低了电路板热解的表观活化能,提高了热解产物的挥发性,减少了二次裂解反应,因而真空有利于提高液体产品的产率,降低气体和固体产品的产率.废旧电路板的真空热解液体产品主要由酚、烷基酚、双酚A、水以及各种溴酚构成,液体中总溴高达13·47%,其中一半左右以有机溴的形式存在,因此液体产品适合用于分离提取化工原料而不宜用于作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废旧电路板 解动力学 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V防污闪涂层老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0
18
作者 王天 卢明 +2 位作者 景冬冬 王爱国 王麒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室温硫化硅橡胶(RTV)防污闪涂层的老化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憎水性测量、电气性能测试(泄漏电流和污闪电压)以及RTV防污闪涂层的理化特性分析(热失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TSC分析、SEM分析、小角度X-ray分析以及气相色... 介绍了国内外室温硫化硅橡胶(RTV)防污闪涂层的老化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憎水性测量、电气性能测试(泄漏电流和污闪电压)以及RTV防污闪涂层的理化特性分析(热失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TSC分析、SEM分析、小角度X-ray分析以及气相色谱分析等),其中RTV防污闪涂层的理化特性分析具有实验用量少、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精确度高及可定量分析RTV涂层的老化程度等优点,成为目前RTV涂层老化程度检测中最为有效、可靠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老化 泄漏电流 失重分析 傅里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2-萘普生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彩荣 石晓华 +1 位作者 王海峰 蒋登高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2-446,共5页
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DTA-TGA)技术和差动扫描(DSC)技术研究了DL-2-萘普生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DTA-TGA分析表明DL-2-萘普生在((250.72~296.87)±4.88)℃之间发生热分解反应,结合DSC分析表明DL... 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DTA-TGA)技术和差动扫描(DSC)技术研究了DL-2-萘普生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DTA-TGA分析表明DL-2-萘普生在((250.72~296.87)±4.88)℃之间发生热分解反应,结合DSC分析表明DL-2-萘普生的熔点为(158.16±0.6)℃,熔融热为(140.57±2.10)J·g-1。运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和动力学参数,其热分解反应为二级反应机理,表观活化能为E=201.558 kJ·mol-1,指前因子A=7.52×1024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2-萘普生 分解 非等温分解反应动力学 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聚乳酸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宇辰 黄震 +2 位作者 冯梅 潘茜 王艺儒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75-78,共4页
采用热重法研究了聚乳酸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30K/min,温度范围为室温~1250K,并利用TGA曲线分析了聚乳酸的热降解特点。结果表明,热分解反应最剧烈的温度介于550~660K之间,热分解动力学分析表明,该热分解... 采用热重法研究了聚乳酸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30K/min,温度范围为室温~1250K,并利用TGA曲线分析了聚乳酸的热降解特点。结果表明,热分解反应最剧烈的温度介于550~660K之间,热分解动力学分析表明,该热分解过程为一级反应。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可以通过动力学模型加以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失重分析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