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沥青固化反应机理及施工控制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红明 曾国东 +2 位作者 徐伟 李水金 周志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947,共7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环氧沥青(N-EA)的微观形貌,探索分析N-EA的固化反应特性及热塑性热固性转变机理,研究最佳混合树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掺量N-EA混合料的容留温度、容留时间和强度发展规律等施工控制性能.结...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环氧沥青(N-EA)的微观形貌,探索分析N-EA的固化反应特性及热塑性热固性转变机理,研究最佳混合树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掺量N-EA混合料的容留温度、容留时间和强度发展规律等施工控制性能.结果表明:37%混合树脂掺量为N-EA热塑性热固性转变临界点;38%混合树脂掺量N-EA形成交联网络结构,环氧树脂为连续相,表现为热固性;50%混合树脂掺量N-EA形成均匀、密实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沥青在环氧树脂中起增韧作用;N-EA混合料的容留温度和容留时间控制范围较宽,在165~185℃容留温度下最长容留时间可达3.0h;N-EA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弯拉模量和变形性能,175℃容留温度下综合性能较佳;在N-EA混合料未完全固化前,40℃下养生4d,其马歇尔稳定度高于50kN,达到开放交通的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微观形貌 固化反应 热塑性热固性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对PEI改性环氧树脂单向复合材料形态的影响(英文)
2
作者 L.Bonnaud 赵建青 +2 位作者 贾德民 J.P.Pascaul H.Sautereau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 .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 ,在某一转化率 (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 )时体系发生相转变 .体系...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 .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 ,在某一转化率 (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 )时体系发生相转变 .体系最终的形态由相转变速率和环氧树脂反应速率所控制 .本文作者研究了两种增强纤维 (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对不同环氧树脂 /聚醚酰亚胺体系形态形成的影响 .结果发现体系中纤维的存在不会影响基体相分离过程 ,但会改变体系的最终形态 ;形态的变化与纤维的品种关系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I 改性 环氧树脂 热塑性增韧热固性树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醚酰亚胺 脆性 材料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