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热塑性复合材料管及接头内压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彭传远 付新钰 +1 位作者 师梦科 包兴先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109,共6页
大口径复合管端部连接接头在高内压作用下可能出现接头拔脱现象,有必要针对内压作用下的复合管和端部接头进行失效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复合管和扣压式接头的数值模型,通过UVERM子程序定义多种复合材料失效准则对复合管失效... 大口径复合管端部连接接头在高内压作用下可能出现接头拔脱现象,有必要针对内压作用下的复合管和端部接头进行失效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复合管和扣压式接头的数值模型,通过UVERM子程序定义多种复合材料失效准则对复合管失效压力进行预测,并开展内压失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失效准则对爆破压力预测结果影响很大;扣压量是影响复合管接头结构强度的重要因素;复合管扣压式接头的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可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的接头选配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管 端部接头 内压承载力 失效准则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连接研究进展
2
作者 檀财旺 刘浩然 +3 位作者 苏健晖 张雪妍 陈波 宋晓国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6-104,共19页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CFRTP)作为新一代轻量化结构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比强度、比模量及抗疲劳特性,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替代传统金属构件的战略材料。通过实现CFRTP与航空...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CFRTP)作为新一代轻量化结构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比强度、比模量及抗疲劳特性,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替代传统金属构件的战略材料。通过实现CFRTP与航空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可靠连接,可使结构件整体减重达30%~40%,同时兼具金属的高导热性和复合材料的耐腐蚀优势,这对提升飞行器推重比和燃油效率具有显著价值。由于异种材料之间理化性能差异较大,在生产过程中混合应用多种轻量化材料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金属与CFRTP连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包括连接工艺、连接机制以及界面调控方法。首先介绍了金属/CFRTP主要连接工艺与研究进展,进一步概括了热连接界面改性的原理,并分别展开论述了金属与CFRTP界面机械嵌合调控与界面化学键合调控两种调控方法。最后,系统梳理并总结了当前金属与CFRTP连接研究进展与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为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的轻量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异种材料连接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连接 界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磨削温度对表面质量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红哲 周顺 +3 位作者 鲍永杰 陈晨 贾煜鑫 殷国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8-1445,共8页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切削热敏感,为了更好地研究磨削温度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磨削温度场仿真模型,以获取不同铺层方向以及磨削参数下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而探究磨削温度与表面质量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温度场仿真模...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切削热敏感,为了更好地研究磨削温度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磨削温度场仿真模型,以获取不同铺层方向以及磨削参数下的温度分布特征,进而探究磨削温度与表面质量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温度场仿真模型有效的预测了磨削温度,误差小于12.37%;磨削热主要沿纤维方向传导,导致不同铺层方向材料表面的磨削温度呈现明显的差异;当磨削温度超过80℃时,磨削表面树脂涂覆现象明显,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磨削温度 温度场仿真 热传导 表面质量 热损伤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纹CF/PEEK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温高应变率压缩失效机理
4
作者 于鑫涛 张发 +3 位作者 高鑫 张旭 潘忠祥 曹淼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49,共15页
本文基于多尺度力学方法提出一种预测平纹CF/PEEK复合材料在高温场和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力学响应和失效机制的方法。首先,基于复合材料内纤维、纤维束以及基体的真实几何结构和空间分布建立相应的微观、介观和宏观尺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 本文基于多尺度力学方法提出一种预测平纹CF/PEEK复合材料在高温场和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力学响应和失效机制的方法。首先,基于复合材料内纤维、纤维束以及基体的真实几何结构和空间分布建立相应的微观、介观和宏观尺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固化纤维束内纤维的典型空间分布特征建立微观力学模型,通过周期性边界条件扩展至介观尺度纤维束的力学性能参数,从而预测纤维束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失效模式;其次,建立介观尺度平纹交织结构单胞模型,得到复合材料内单层板力学性能,建立微结构与宏观尺度性能之间等效性连接;最后,分别测试得到温度场与动态压缩性能参数,创建与宏观试件等大的均质化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分析预测试件整体的冲击力学响应与失效模式,揭示平纹CF/PEEK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温度场耦合下的动态压缩效应。本研究可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服役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压缩 应变速率效应 温度效应 多尺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综述
5
作者 高雅 宋旭杰 +5 位作者 肖林林 任雁 李国强 张晶莹 王朵朵 王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39-742,共4页
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材料的力学性能也越来越重要。其增强相的种类不同以及复合材料制备的方式和参数不同均会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绿色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以... 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材料的力学性能也越来越重要。其增强相的种类不同以及复合材料制备的方式和参数不同均会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绿色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连接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新型增强相的种类,分析了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同时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连接技术及其力学性能进行阐述,并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绿色纤维 纤维增强 连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层合板翘曲缺陷识别与优化
6
作者 冯梦尧 信春玲 +5 位作者 任峰 翟玉娇 许文翀 马驰原 马宇飞 何亚东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4,共5页
基于纤维铺放成型生产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所出现的翘曲缺陷,运用合理表征方法,并运用形态学原理搭建无接触视觉测量平台对其进行识别,通过设计不同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优化,并探究翘曲度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并进一步对翘曲缺陷进行优化。结果表... 基于纤维铺放成型生产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所出现的翘曲缺陷,运用合理表征方法,并运用形态学原理搭建无接触视觉测量平台对其进行识别,通过设计不同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优化,并探究翘曲度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并进一步对翘曲缺陷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接触视觉测量平台可以精准识别翘曲度,热风枪温度由300℃升到500℃,翘曲缺陷减小;翘曲度与拉伸性能呈负相关。通过加热模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翘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纤维铺放成型 翘曲缺陷 边缘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璐 张代军 +2 位作者 李军 栗付平 陈祥宝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1,共13页
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韧性、可焊接、可回收性和短成型周期,在航空航天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高熔点树脂的加工难度限制了复杂构件的制造。电阻焊接技术通过焦耳热效应实现界面熔融连接,避免了机械连接和胶接的缺点,成... 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韧性、可焊接、可回收性和短成型周期,在航空航天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高熔点树脂的加工难度限制了复杂构件的制造。电阻焊接技术通过焦耳热效应实现界面熔融连接,避免了机械连接和胶接的缺点,成为热塑性复合材料连接的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电阻焊接的基本原理、关键工艺参数的优化策略,加热元件的改进方法,以及大尺寸焊接技术(顺序电阻焊接和连续电阻焊接)的应用进展。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改进加热元件,可显著提高焊接接头强度。为了实现电阻焊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对工艺稳定性、焊接接头可靠性、大尺寸焊接等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电阻焊接 工艺优化 电阻加热元件 大尺寸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铺丝技术的CF/PAEK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退火工艺
8
作者 辛志博 江梦茹 +6 位作者 肖涵 赵威 张翰林 朱垠晓 杨方鸿 王成博 段玉岗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针对CF/PAEK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成型工艺中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铺放后真空辅助原位退火(vacuum-assisted in-situ annealing,VIA)工艺。针对自动铺放成型后的层合板开展VIA工艺实验,通过调控原位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制备CF/PAEK复... 针对CF/PAEK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成型工艺中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铺放后真空辅助原位退火(vacuum-assisted in-situ annealing,VIA)工艺。针对自动铺放成型后的层合板开展VIA工艺实验,通过调控原位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制备CF/PAEK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分别研究VIA工艺参数对成型温度场、翘曲变形、孔隙率、结晶度和层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IA工艺可以为样件提供均匀的温度场,消除结晶梯度,使样件翘曲程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直至消除;当退火温度超过树脂熔融温度,可以降低CF/PAEK预浸料或自动纤维铺放(AFP)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孔隙,孔隙率降至1.97%,同时大幅提升层间性能,使样件层间剪切强度达到64.7 MPa,相比未经过VIA的样件提升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自动铺丝 原位成型 CF/PAEK 原位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激光原位成型工艺调控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毅 虞筱琛 +1 位作者 祝颖丹 陈刚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51,共8页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原位成型技术是热塑性复合材料主要的先进成型工艺,针对其工艺参数的调控和成型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原位成型技术是热塑性复合材料主要的先进成型工艺,针对其工艺参数的调控和成型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激光原位成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激光加热温度、压辊压力、成型速度等工艺对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性能和缺陷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针对热塑性复合材料激光原位成型工艺多为试验研究,有待开展多工艺参数耦合协同仿真分析及复杂曲面成型工艺研究,为激光原位成型工程应用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激光原位成型 工艺参数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变温单点飞切去除特性
10
作者 鲍永杰 殷国运 +3 位作者 郑植 杨宇星 陈晨 程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25,共10页
基于切削温度模拟与单点飞切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力热变化规律及其去除特性,分析不同纤维角度和切削温度下CFRTP去除过程和损伤特点.采用单点飞切试验开展CFRTP表面损伤特性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纤维方向和材... 基于切削温度模拟与单点飞切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力热变化规律及其去除特性,分析不同纤维角度和切削温度下CFRTP去除过程和损伤特点.采用单点飞切试验开展CFRTP表面损伤特性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纤维方向和材料加热温度,分析切削力热的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对材料去除的影响.当飞切速度从3 m/s增大到7 m/s时,切向力和法向力分别增大130.60%和147.80%;当飞切深度从0.05 mm增加到0.10mm时,切向力和法向力分别增大72.44%和58.13%;当纤维角度从0°增大到30°、45°、60°、90°时,切向力分别增大12.50%、37.50%、75.00%、137.50%.CFRTP在20.0℃下以剪切破坏为主,在高温下以拉伸破坏为主且易出现分层和纤维拉拔现象.随切削温度升高,热塑性树脂软化,CFRTP层间强度和承载性能降低,切削力下降,有效切断的纤维数量降低,加工表面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 单点飞切试验 切削温度模拟 去除特性 金刚石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极限试验研究
11
作者 亓昌 武鹏程 +1 位作者 盈亮 杨姝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3,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极限,旨在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的工艺设计和失效行为预测提供参考。首先,采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单向带,按照[0/90]4的铺层方式,通过热模压制备厚度为1.80 mm... 本研究探讨了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极限,旨在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的工艺设计和失效行为预测提供参考。首先,采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单向带,按照[0/90]4的铺层方式,通过热模压制备厚度为1.80 mm的GFRP层板;其次,基于Nakajima成型极限试验,对比了钟形试样与改型缺口试样的失效形式;最后,确定了适用于GFRP层板成型极限研究的试样,并通过构建成型极限曲线表征了其成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样宽度的增加,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由单轴拉伸向双轴拉伸转变;试样表现出三种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纤维拉伸断裂、纤维拔出断裂以及弯曲剪切耦合断裂;试样呈现脆性断裂特征,且在断裂前未出现颈缩现象,需通过散点分布构建成型极限曲线;与传统钟形试样相比,缺口试样更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极限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Nakajima试验 成型极限曲线 试样改型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12
作者 戴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5-122,共18页
随着航空工业对轻量化、绿色化制造需求的提升,热塑性复合材料凭借高强度、可回收性及高效成型的特性,逐渐成为替代传统金属材料的主要选择。焊接技术作为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一体化装配的核心手段,相较于机械连接与胶接,具有减少纤维损... 随着航空工业对轻量化、绿色化制造需求的提升,热塑性复合材料凭借高强度、可回收性及高效成型的特性,逐渐成为替代传统金属材料的主要选择。焊接技术作为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一体化装配的核心手段,相较于机械连接与胶接,具有减少纤维损伤、提升结构完整性等显著优势,因此受到了业界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热塑性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感应焊接、超声波焊接和传导焊接5类技术的工艺原理、研究进展及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实例,最后展望了热塑性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的未来发展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激光焊接 电阻焊接 感应焊接 超声波焊接 传导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专题序言
13
作者 陈祥宝 张代军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冲击、可回收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加工等特性,成为航空装备等领域实现轻量化与高性能化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新一代低熔融温度、低熔体黏度聚芳醚酮树脂的研发成功,以及热塑...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冲击、可回收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加工等特性,成为航空装备等领域实现轻量化与高性能化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新一代低熔融温度、低熔体黏度聚芳醚酮树脂的研发成功,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激光加热原位成型等创新技术的问世,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日渐清晰,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在航空装备主承力结构、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可展开柔性热塑性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浩 周泽鹏 +5 位作者 白江波 戈嗣诚 贾贺 李晓波 陈迪 徐昊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6,共10页
传统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常以柔性薄膜材料为主,存在展开后结构刚度较小、表面存在褶皱、需要补气维持内压等问题。相较于薄膜材料,柔性复合材料成型后刚度和强度高、表面品质好、可以依靠自身刚度维持外形,在空间可展开结构领域有很好应... 传统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常以柔性薄膜材料为主,存在展开后结构刚度较小、表面存在褶皱、需要补气维持内压等问题。相较于薄膜材料,柔性复合材料成型后刚度和强度高、表面品质好、可以依靠自身刚度维持外形,在空间可展开结构领域有很好应用优势和潜力。对此,文章以一种芳纶热塑性复合材料为对象,研究其拉伸力学性能。首先,开展了芳纶纱线和芳纶热塑性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获取了纱线和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强度和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观察发现两者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然后,构建了芳纶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单胞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模拟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下损伤过程。最后,将预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对比,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的损伤过程揭示了芳纶热塑性复合材料拉伸破坏机理。研究结果可为柔性热塑性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开结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展开 芳纶热塑性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非线性本构 细观力学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人元 周腾 +3 位作者 王宏伟 龙雪彬 张道海 秦舒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8-1664,1678,共8页
由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的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研发绿色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迫在眉睫。天然植物纤维具有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特点,在当前强调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备受关注,在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 由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的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研发绿色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迫在眉睫。天然植物纤维具有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特点,在当前强调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备受关注,在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用天然植物纤维复合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已经逐步发展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该文总结了天然植物纤维结构和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天然植物纤维增强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热塑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应用进展,展望了天然植物纤维与可降解塑料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热塑性复合材料 高分子聚合物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娜 柯红军 +3 位作者 汪东 许晓洲 李丽英 王国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基于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制,系统总结了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别讨论了不同碳纤维改性处理方法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改... 基于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制,系统总结了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别讨论了不同碳纤维改性处理方法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是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有效途径。最后对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改性 热塑性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金属加热元件提高碳纤维/聚苯硫醚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强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涣翔 赵刚 徐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91,共10页
以使用碳纤维为增强体,聚苯硫醚为树脂基体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arbon Fiber Polyphenylene Sulfide,CF/PPS)热塑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电阻焊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加热元件(304不锈钢金属网)进... 以使用碳纤维为增强体,聚苯硫醚为树脂基体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arbon Fiber Polyphenylene Sulfide,CF/PPS)热塑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电阻焊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加热元件(304不锈钢金属网)进行改性。在探索最佳工艺参数时,使用了田口试验方法,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了在CF/PPS电阻焊试验最佳参数(电流为42 A,压力为2.0 MPa,时间为10 s)下的最大单搭接剪切强度(Lap Shear Strength,LSS)为24.5 MPa。运用硅烷偶联剂对加热元件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聚苯硫醚与金属网之间的黏附性。与加热元件未进行任何处理的焊接接头相比,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加热元件的焊接接头搭接剪切强度为31.1 MPa,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聚苯硫醚热塑性复合材料 电阻焊接 田口方法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田亮 徐吉峰 +3 位作者 郭瑾 梁治国 徐燕 任学冲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8-133,共16页
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损伤容限性能,具有较大的结构减重潜力,并且具有可焊接成型和可回收再利用的特性,是实现航空结构绿色发展、航空碳减排的新型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技术、... 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损伤容限性能,具有较大的结构减重潜力,并且具有可焊接成型和可回收再利用的特性,是实现航空结构绿色发展、航空碳减排的新型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技术、成型技术、焊接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种类和特点,分析了其关键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基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特点,分析了不同制造工艺的适用对象,提出了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于民机主承力结构的工艺选择建议。回顾了民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研究进展,结合国外技术研发经验展望了国内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研究的发展模式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民用飞机材料 预浸料技术 成型技术 焊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嵌件注射成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津烁 何继敏 +2 位作者 张文武 张禹 周麒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82,共5页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嵌件注射成型工艺通过结合连续和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势,提升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生产效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嵌件注射成型工艺特点及应...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嵌件注射成型工艺通过结合连续和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优势,提升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生产效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嵌件注射成型工艺特点及应用,综述了材料体系、界面改性、工艺参数对嵌件注射成型制件界面结合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嵌件注射成型复合材料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界面性能的方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件注射成型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性能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二次成型研究进展及工艺难点
20
作者 毕冉 姚佳楠 +3 位作者 郝杰 欧秋仁 胡楠 刘刚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4-147,共14页
近年来,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环境性及可回收的利用潜力,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多种成型工艺方法实现其结构部件制备。其中二次成型是一种可以将预制件与注塑过程结合起... 近年来,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环境性及可回收的利用潜力,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多种成型工艺方法实现其结构部件制备。其中二次成型是一种可以将预制件与注塑过程结合起来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热塑性复合材料独有的成型工艺方式,并因其结构及材料设计的多样性、工艺灵活性等特点,逐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基于二次成型全工艺过程,介绍其研究进展,工艺过程包括材料体系、预制件的制造及预处理、注塑、结构后处理,以及该工艺所涉及的数值模拟手段和联用方式,并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工艺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二次成型 轻量化 工艺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