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图和聚类分析黑龙江7个产地紫苏梗中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振艳 张微 宋耀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共8页
以黑龙江7个种植区紫苏梗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等方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7个种植区紫苏梗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介于(1.610±0.075)~(4.665±0.082)g/100 g;鲜味氨基酸... 以黑龙江7个种植区紫苏梗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等方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7个种植区紫苏梗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介于(1.610±0.075)~(4.665±0.082)g/100 g;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0.69%~32.41%、36.33%~39.45%、25.50%~28.28%和9.05%~9.44%;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分别35.77%~37.86%和50.88%~55.73%,氨基酸评分系数在65.3~74.3;聚类热图按照氨基酸含量将7个种植区的紫苏梗划分为3大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排名前2位的紫苏梗产地为伊春嘉荫和牡丹江东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梗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和GC-IMS分析食用油对熟炕马铃薯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夏兰欣 周贵华 +4 位作者 王广 王海波 宋波涛 吴承金 程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6-245,共10页
以恩施马尔科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料,利用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和漆油5种食用油对马铃薯进行炕制加工,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发现,GC-MS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 以恩施马尔科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料,利用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和漆油5种食用油对马铃薯进行炕制加工,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发现,GC-MS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吡嗪类、酯类和酮类等,漆油炕制马铃薯的挥发性成分与其他4种食用油的有显著差异,未检测到吡嗪类化合物,而其他4种食用油炕制的马铃薯均是醛类、吡嗪类占主导地位,在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中醛类、吡嗪类约占80%~88%,花生油炕制马铃薯风味物质含量最高,热图聚类和PLS-DA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均表明大豆油和玉米油炕制马铃薯挥发性成分较为相似,VIP分析结果显示2-乙基-(5或6)-甲基吡嗪、反,反-2,4-庚二烯醛等8种成分对炕制马铃薯的风味影响最大。GC-IMS鉴定出了46种挥发性成分,对GC-IMS测定数据进行主成分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大豆油和玉米油炕制马铃薯中挥发性化合物较为相似,这与GC-MS聚类结果相呼应,由此可见GC-MS和GC-IMS均可很好区分不同食用油熟炕的马铃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炕 马铃薯 食用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离子迁移谱 主成分分析 热图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研究掺入不同比例玉米油对橄榄辣椒油风味的影响
3
作者 杨芳 王珍妮 +2 位作者 谭雨婷 姚坤龙 贾洪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58,共9页
为分析掺入不同比例玉米油对橄榄辣椒油风味的影响,文章采用感官评分、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辣椒油样品的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种辣椒油的色泽和滋味无显著性... 为分析掺入不同比例玉米油对橄榄辣椒油风味的影响,文章采用感官评分、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辣椒油样品的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种辣椒油的色泽和滋味无显著性差异,但香气差异显著(P<0.05),其中GLY1香气最佳,GLY2和GLY6香气和谐。通过GC-IMS共检测出8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中醇类、酯类、酸类、醛类、杂环类和酮类化合物在6种辣椒油中的相对含量较高。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出异丁醛、丙酮、乙酸-D、乙酸甲酯等29种VOCs为6种辣椒油的关键风味差异标志物(VIP>1.0)。OPLS-DA的因子载荷结果与热图聚类分析、感官评价结果一致。因此,GC-IMS结合OPLS-DA和热图聚类分析能将6种辣椒油进行有效区分。该研究结果可为橄榄辣椒油的鉴伪和风味多样化辣椒油产品的生产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热图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10种鲜食梨中矿质元素及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振艳 陈晓婷 +2 位作者 朱金峰 孔婉莹 裴芳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5-201,共7页
为比较我国10种主栽品种鲜食梨矿质元素的差异,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进行8种矿质元素(钠、镁、钾、钙、锰、铁、铜、锌)的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热图、主成分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鲜... 为比较我国10种主栽品种鲜食梨矿质元素的差异,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进行8种矿质元素(钠、镁、钾、钙、锰、铁、铜、锌)的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热图、主成分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鲜食梨中矿质元素差异明显,变异系数范围比较大为:21.2%~96.2%之间,各矿质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为钾(K)>镁(Mg)>钠(Na)>钙(Ca)>铁(Fe)>锰(Mn)>铜(Cu)>锌(Zn);相关分析表明,钙元素和锰元素之间存在极为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热图表明10种资源梨可以划分为3大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分由高到底依次为:‘丰水梨’、‘南国梨’、‘香梨’、‘丑梨’、‘水晶梨’、‘茄梨’、‘秋月梨’、‘皇冠梨’、‘雪花梨’、‘蜂蜜脆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矿质元素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