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骆俊朋 胡鸿涛 +4 位作者 郭晨阳 肖金成 黎海亮 姚全军 孟艳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热化疗灌注与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B组常温下化疗灌注与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比较介入前,介入术后3 d和30 d患者...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热化疗灌注与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B组常温下化疗灌注与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比较介入前,介入术后3 d和30 d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变化;介入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治疗后30 d行CT平扫结合多期增强或MRI扫描,依据RECIST1.0标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每间隔4~6周重复治疗1次,第3次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总生存期。结果 A、B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治疗后3 d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B组高于A组(P<0.01),但治疗后30 d两组较治疗前均无大变化;而A、B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近期疗效评价A组总有效率75.0%,B组3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患者外周CD3,活化T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及B组均明显提高,而CD8百分率比治疗前及B组均明显下降;B组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0个月,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化疗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热化疗灌注 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对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以及肝癌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伟 王兴远 周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对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以及肝癌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接...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对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以及肝癌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常规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以及肝癌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1)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观察组血清DKK1、TK1、HIF-1α的mRNA和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促凋亡基因:观察组肝癌组织中MTS1、Caspase-3和Bax的mRNA和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凋亡抑制基因:观察组肝癌组织中Plk1、Bcl-2和Survivn的mRNA和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有助于抑制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热化疗灌注 恶性生物学行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肝癌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肖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29-831,834,共4页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肝癌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肝癌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常规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黏附分子含量以及Th细胞含量。结果:(1)肿瘤标志物:观察组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胸苷激酶1(TK1)、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含量低于对照组;(2)黏附分子:观察组患者血P-选择素(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D44v含量低于对照组;(3)Th细胞含量:观察组患者的Th1细胞含量、Th1/Th2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Th2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能够更为有效杀灭肝癌细胞、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黏附分子含量,同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Th1细胞含量,是治疗肝癌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热化疗灌注 肿瘤标志物 黏附分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波 张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常温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ALT、AST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LT、AS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对照组的ALT、AST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观察组与对照组ALT、AST又恢复治疗前水平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30d的BUN、Crea比较差异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比值和NK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d,观察组的CD3^+、NK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D8^+,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的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热化疗灌注联合卡铂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损害较小,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并能显著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疗灌注 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术后免疫细胞和PD-L1的影响
5
作者 张泽天 王铜玲 +3 位作者 杨婕琳 吴娜 梁娜 田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4-1121,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拟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血免疫细胞及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证实PD-L1对AEGJ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HIPEC治疗后免疫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 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拟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血免疫细胞及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证实PD-L1对AEGJ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HIPEC治疗后免疫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进展期AEGJ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联合HIPEC患者46例。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AEGJ术后辅助HIPEC患者的血免疫细胞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EGJ组织中PD-L1表达,应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观察免疫细胞与PD-L1水平对AEGJ患者预后的预测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截至2022年6月30日,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率(CSS)为28.26%,无疾病复发率(RFS)为45.65%,中位CSS和RFS分别为31个月和24个月。PD-L1阳性率为52.17%,PD-L1阳性和PD-L1阴性患者的RFS率和CSS率分别为16.67%、77.27%和54.17%、90.91%,前者的中位RPS和CSS明显短于后者(12个月vs 37个月)和(24个月vs 37个月)。本研究共检测出22种免疫细胞,与CPS<1组相比,CPS≥1组中CD8^(+)T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和静息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而M2型巨噬细胞在前者中显著低于后者(0.013±0.012 vs 0.033±0.003,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D8^(+)T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均可预测AEGJ患者治疗的预后(AUC分别为0.690和0.69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D8^(+)T细胞可能是AEGJ患者治疗后的保护因子[HR=0.590,95%CI(0.248~0.708)],而M2型巨噬细胞可能作为AEGJ患者治疗后的风险因素[HR=6.448,95%CI(1.440~9.165)]。PD-L1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HIPEC辅助治疗可能调控M2型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功能,其中M2型巨噬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这种免疫细胞的增多可能是影响AEGJ术后辅助HIPEC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新辅助放化疗 腹腔灌注化疗 M2型巨噬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萧雪英 黄雨琳 +1 位作者 李燕梅 王浩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1-767,共7页
目的:构建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为促进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工具。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的方法构建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条目池,并通过2轮... 目的:构建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为促进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工具。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循证的方法构建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条目池,并通过2轮专家函询,修订和确立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结果:第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48,指标内容重要性协调系数为0.225(P<0.05)。构建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围术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客观、科学,可以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质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灌注化疗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护理管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局部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常晓峰 王焕民 +5 位作者 王佳荣 孟德光 秦红 杨维 成海燕 朱志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的腹腔局部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观察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的腹腔局部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及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6例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既往治疗经过、治疗方案以及本中心(北京与保定两个病区)手术、热灌注、术后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6例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患儿均为单侧病变,5例行根治性瘤肾切除术,1例行保留肾脏肿瘤剥除术。4例直接接受手术,参考COG分期,其中2例为Ⅲ期,行化疗+放疗;2例为Ⅱ期,予以化疗;另2例术前予以化疗,参考SIOP分期,术后诊断为Ⅱ期,术后仅行化疗。初次复发时间最短为术后1.5个月,最长为术后10个月,其中3例为原位复发,2例为腹盆腔单发种植病灶,1例为肠系膜多发病变。在治疗过程中,6例复发部位均位于腹盆腔,未见远处转移,且均接受了手术切除;5例进行了局部放疗;6例术后均采用了强于初次化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6例在本中心治疗过程中均接受了细胞减灭术+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中、术后均未见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4(2,32)个月,其中4例长期生存,2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局部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预后差,在化疗的辅助下,CRS+HIPEC可以最大程度杀灭可能残存的肿瘤细胞,更有利于肿瘤局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减灭术 腹腔灌注化疗 肾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福 任宝清 +1 位作者 郭晨媛 黄博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67-1272,共6页
目的:探究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180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HIPEC组(... 目的:探究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180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HIPEC组(n=53)和对照组(n=127),其中HIPEC组53例,对照组127例。采用1∶1比例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来平衡两组间的混杂因素,成功匹配到48对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早期转移情况。结果:HIPEC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EA有明显下降(P<0.05)。CRC术后早期的总体转移率为17.65%,HIPEC组与对照组术后早期总体转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0%vs.26.19%,P<0.05)。结论:CRC术中行HIPEC是安全、可行的,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洛铂作为灌注液无明显不良反应。术中HIPEC可有效预防CRC术后的早期转移,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灌注化疗 洛铂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序贯腹腔-静脉滴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转化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疗效分析—HIPEC 02研究单中心数据 被引量:4
9
作者 蔡明志 李斌 +9 位作者 吴亮亮 丁学伟 王学军 柯彬 刘勇 王晓娜 王宝贵 邓靖宇 张汝鹏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84-689,共6页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腹膜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期很难超过1年[2]。REGATTA研究已证实,对包括腹膜转移在内的伴有单一不可治愈因素的晚期胃癌患者,行姑息手术序贯...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腹膜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患者预后极差,生存期很难超过1年[2]。REGATTA研究已证实,对包括腹膜转移在内的伴有单一不可治愈因素的晚期胃癌患者,行姑息手术序贯化疗无法提高生存时间[3]。腹膜转移的治疗通常参照晚期胃癌,以全身化疗为主,但由于存在“血-腹膜”屏障,单纯系统化疗很难充分作用于腹膜转移灶[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腹腔灌注化疗 腹腔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腹腔热灌注化疗序贯腹腔-静脉滴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转化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疗效分析—HIPEC 02研究单中心数据
10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46-846,共1页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腹膜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患者预后极差。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也广泛应用于治疗胃癌腹膜转移,其可以通过化疗和温热治疗,更加直接地作用于腹腔转移灶。2024年第5...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腹膜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患者预后极差。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也广泛应用于治疗胃癌腹膜转移,其可以通过化疗和温热治疗,更加直接地作用于腹腔转移灶。2024年第51卷第13期《中国肿瘤临床》胃癌诊治进展专栏-短篇交流栏目刊发了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撰写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序贯腹腔-静脉滴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转化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疗效分析—HIPEC 02研究单中心数据》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灌注化疗 替吉奥 胃癌腹膜转移 腹腔转移 转移部位 转化治疗 静脉滴注 肿瘤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13
11
作者 李雁 周云峰 +15 位作者 梁寒 王华庆 郝继辉 朱正纲 万德森 钦伦秀 崔书中 季加孚 徐惠绵 魏少忠 许洪斌 锁涛 杨树军 谢丛华 杨肖军 杨国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8-206,共9页
1概述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原发性腹膜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易形成腹膜表面肿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通常称为腹膜癌病(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简称腹膜癌),... 1概述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原发性腹膜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易形成腹膜表面肿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通常称为腹膜癌病(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简称腹膜癌),目前临床上将其定义为广泛转移,常采取姑息治疗,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约6个月[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减灭术 腹腔灌注化疗 腹膜肿瘤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詹宏杰 梁寒 +2 位作者 王宝贵 刘洪敏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30-1733,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D2根治术后随机分为HIPEC(实验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12个疗程。测定...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D2根治术后随机分为HIPEC(实验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术后4周均予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12个疗程。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肝肾功能的变化,分析比较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7 d的外周血白蛋白(32.34±2.23)g/L较术前(46.45±4.81)g/L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Ⅱ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0.0%(P>0.05),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5%和35.9%(P>0.05),Ⅲa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和58.3%(P>0.05),Ⅲ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和27.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1.0个月(95%Cl:36.1~65.9个月)、20.0个月(95%Cl:12.0~2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c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和20%(P>0.05)。结论:术中HIPEC可提高Ⅲb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灌注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0
13
作者 娄雪玲 张占薪 +3 位作者 张喜红 程艳 范素珍 姚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郑州人民医院从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晚期卵巢癌的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郑州人民医院从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晚期卵巢癌的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2次(顺铂80 mg),术后给予TC/T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TC/T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腹水量、术后化疗疗程、疗效、复发与死亡、生存率等数据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中的各项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对于患者的疗效较常规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 晚期卵巢癌 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4
作者 任春振 曹军丽 +4 位作者 胡宗兰 张丽娇 郭志军 王欣 付占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5年5月~2009年2月收治的9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50例(治疗组)和单纯静脉化疗组40例(...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5年5月~2009年2月收治的9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50例(治疗组)和单纯静脉化疗组40例(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化疗,观察两组的肿瘤控制率、腹水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肿瘤控制率(CR+PR)分别为72%和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的腹水控制率(CR+PR)分别为80%和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和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结论: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优于单纯静脉化疗,且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腹腔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邓海军 魏志刚 +3 位作者 甄莉 李国新 黄祥成 卿三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术中及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2004年收治的8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术后采用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41例只行术后静脉化疗,比...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术中及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2004年收治的8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术后采用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41例只行术后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毒副反应、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及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45%和15.90%,低于对照组的43.90%及39.0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0%和59.09%,高于对照组的78.05%和34.1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围手术期热灌注化疗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灌注化疗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祖龙 吴印兵 +2 位作者 唐鸿生 王俞 崔书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50-2952,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腹水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患者有3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单纯静脉化疗加腹腔抽液治疗的患者有30例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腹水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患者有3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单纯静脉化疗加腹腔抽液治疗的患者有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以明显控制恶性腹水,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恶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腹腔游离癌细胞杀灭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姬忠贺 孙建华 +3 位作者 武海涛 张倩 彭开文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63-968,共6页
目的: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探索腹膜癌细胞学根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5例腹膜转移癌患者HIPEC前、后的腹腔灌洗液(或腹水)样本,分别行腹腔灌洗液细胞学(pe... 目的: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探索腹膜癌细胞学根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5例腹膜转移癌患者HIPEC前、后的腹腔灌洗液(或腹水)样本,分别行腹腔灌洗液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检查;普通RT-PCR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CEA m RNA、CK20 m RNA;化学发光法检测HIPEC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分析各项指标HIPEC前、后的变化特点。结果:HIPEC前、后PLC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3.3%vs.24.4%(P<0.001);CEA m RNA阳性率分别为97.8%vs.84.4%(P=0.058);CK20 m RNA阳性率HIPEC前、后均为95.6%(P=1.000)。分别有32.5%和30.0%的患者HIPEC后CEA m RNA表达量、CK20 m RNA表达量较HIPEC前显著下降(均P<0.001)。HIPEC前、后CEA、CA125、CA19-9阳性率分别为50.0%vs.23.6%(P=0.016)、52.6%vs.47.4%(P=0.409)、36.8%vs.26.3%(P=0.121)。结论:HIPEC可有效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为实现腹膜癌的细胞学根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癌 腹腔游离癌细胞 腹腔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8
作者 白赛曦 崔书中 +3 位作者 巴明臣 唐鸿生 屠以诺 王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88-2490,共3页
目的:探讨精确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在中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BR-TRG-I型高精度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对我院2009年12月... 目的:探讨精确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在中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BR-TRG-I型高精度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5例中晚期CRC患者行HIPC。每例患者治疗3次。灌注液为生理盐水(3~5L),治疗温度43℃,灌注时间90min,灌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灌注后毒副反应。灌注后1周评估患者病情缓解情况,进行KP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腹水变化及肿瘤进展状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HIPC,成功率为100%。灌注治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得到了较大改善,治疗后2周的KPS评分较治疗前上升10—30分,平均升高(17.60±7.79)分(P〈0.01)。10例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9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有效率100%。25例患者中,失访病例4例,死亡12例,存活9例,中位生存期(18.00±9.87)个月。结论:精确HIPC作为中晚期CRC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安全可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预防和治疗CRC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灌注化疗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洪波 汪欣 +1 位作者 刘斯 王鹏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2,共4页
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方案,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而术后癌灶复发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其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的... 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方案,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而术后癌灶复发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其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长期临床实践表明预防性运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明显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率并提高其5年生存率,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总体临床疗效方面的作用明确。本文旨在对中国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进展期 腹腔灌注化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呼吸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鹏飞 李天佐 +2 位作者 赵斌江 关雷 苏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呼吸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癌热灌注化疗的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40~7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VT10 ml/kg;B组为VCV+... 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呼吸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膜癌热灌注化疗的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40~70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VT10 ml/kg;B组为VCV+低PEEP组,VT6ml/kg,PEEP 5cm H_2O;C组为VCV+高PEEP组,VT6ml/kg,PEEP 10cm H_2O;术中调整RR维持PETCO2 35~45 mm Hg。于气管插管后5 min(T_1)、腹腔热灌注化疗开始前(T2)、化疗结束时(T_3)、气管拔管前(T4)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和平均气道压(Pmean),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_(dyn))。并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及死腔率(VD/VT)。记录术后7d内肺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T_1~T_4时B、C组Ppeak、Pplat、A-aDO_2和RI明显降低,OI和VD/VT明显升高(P<0.05);T_2~T_4时B、C组Pmean明显降低,Cdyn和PaO_2明显升高(P<0.05)。与T_1比较,T_2~T_4时A组Ppeak、Pplat和Pmean明显升高,C_(dyn)明显降低(P<0.05);T_3时B组Ppeak和Pplat明显升高(P<0.05),T_2~T_4 Pmean明显升高(P<0.05),T3、T4时C_(dyn)明显降低(P<0.05);T_2~T_4时C组Ppeak、Pplat和Pmean明显升高(P<0.05),T_3、T_4时Cdyn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T4时三组PaO_2和OI明显降低,A-aDO_2、RI和VD/VT明显升高(P<0.05)。术后7d内B、C组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6ml/kg)联合PEEP(5cm H_2O)通气可以显著改善腹膜癌患者术中热灌注期间肺功能,降低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机械通气 灌注化疗 肺功能 呼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