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热化学液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宋春财 王刚 胡浩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248,共7页
随着化石燃料可开采量的减少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燃烧过程对环境的低污染性,CO2的净零排放等特性日益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生物质转化技术可分为生物法和... 随着化石燃料可开采量的减少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由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燃烧过程对环境的低污染性,CO2的净零排放等特性日益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生物质转化技术可分为生物法和热化学转化法,后者主要有气化、热解、高压液化及与煤共处理等工艺。其中生物质热化学液化由于比气化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液体产物,操作温度比热解低,因而作为一项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工艺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近五年来生物质热化学液化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热化学液化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市污水厂污泥直接热化学液化制油过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品晶 邵立明 +1 位作者 李国建 吴蔚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2-386,共5页
城市污水厂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二次污染物.以直接热化学液化技术处理此种污泥是其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之一,直接热化学液化过程具有处理与能源利用双重性质.文中介绍了以间歇反应釜对其进行实验室研究的一些结果,... 城市污水厂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二次污染物.以直接热化学液化技术处理此种污泥是其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之一,直接热化学液化过程具有处理与能源利用双重性质.文中介绍了以间歇反应釜对其进行实验室研究的一些结果,发现在反应温度250~300℃的范围内,每千克挥发性固体(VS)可得油0.4~0.44kg,相应的有机质转化率为70%~80%,过程能量消费比小于1,指示过程为净得能的.处理过程废水COD约40g·L-1,但具有类似于城市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可回流污水厂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污泥制油 直接热化学液化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壳的热化学液化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5
3
作者 郑云武 黄元波 +1 位作者 郑志锋 顾继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125,154,共5页
以聚乙二醇/丙三醇(m(聚乙二醇)∶m(丙三醇)=4∶1)为液化剂,研究了硫酸催化橡胶籽壳粉在多元醇体系的液化反应,探讨了不同反应因素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同时通过反应时间与液化率的关系,揭示了液化产物的性质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 以聚乙二醇/丙三醇(m(聚乙二醇)∶m(丙三醇)=4∶1)为液化剂,研究了硫酸催化橡胶籽壳粉在多元醇体系的液化反应,探讨了不同反应因素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同时通过反应时间与液化率的关系,揭示了液化产物的性质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8%、反应温度150℃、V(液化剂)∶m(橡胶籽壳)=4 mL∶1 g、液化反应时间90 min时,其液化产率高达94.32%。同时,橡胶籽壳液化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活化能Ea=20.60 kJ/mol,指前因子A=3.659 8 s-1,ΔH=17.09 kJ/mol,ΔS=-245.34 J/mol,ΔG=120.91 kJ/mol,表明体系较易进行,在外界供能的前提下,体系的有序性发生了变化,反应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协同的过渡态,体系变得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壳 热化学液化 多元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化学液化制油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雪娟 卢治琳 +1 位作者 邓梅 黄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6-1190,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污泥热化学液化制油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热化学液化、超临界液化和共液化三大类,分析总结污泥种类、溶剂类型以及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阐明了该技术的难点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污泥 热化学液化 制油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热化学催化液化及生物油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邹树平 吴玉龙 +3 位作者 杨明德 陈镇 李春 童军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1-1576,共6页
以杜氏盐藻为原料,乙二醇为液化介质、浓硫酸为催化剂进行热化学液化反应。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RSA),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杜氏盐藻液化产率的数学模型。回归分析表明,液化温度、停留时间与催化剂用量及其交互作用... 以杜氏盐藻为原料,乙二醇为液化介质、浓硫酸为催化剂进行热化学液化反应。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RSA),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杜氏盐藻液化产率的数学模型。回归分析表明,液化温度、停留时间与催化剂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液化都有显著影响。以液化产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揭示了各参数交互关系。通过响应面优化,求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4%,液化温度170℃,停留时间33min,在此条件下液化率达到97.05%。基于生物油广泛应用的目的,对产物生物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FT-IR、^(13)C-NMR、GC-MS等技术对生物油的主要组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油的主要成分为苯并呋喃酮30.43%、C14~C18有机酸甲酯23.25%和C14~C18有机酸羟乙基酯27.89%。生物油由于高的含氧量,需要进一步改性才能高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热化学催化液化 生物油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类废弃物的热化学催化液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梦亮 王华 +1 位作者 常如波 刘滇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对纤维类废弃物热化学催化液化反应各反应物的用量比例、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测定了最优条件下液化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纤维类废弃物在浓硫酸/苯酚(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的混合催化体系中,当温度为160℃,时间为70min时的液化效果... 对纤维类废弃物热化学催化液化反应各反应物的用量比例、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初步测定了最优条件下液化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纤维类废弃物在浓硫酸/苯酚(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的混合催化体系中,当温度为160℃,时间为70min时的液化效果最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红外光谱仪的分析结果表明,液化产物中甲基和亚甲基等基团的振动加强,以及存在麦草纤维素的单体葡萄糖的衍生物,液化反应破坏了纤维类废弃物的晶格结构,从而打破了生物利用的禁锢,使其易被微生物降解.利用液化产物进行混合菌株发酵培养,其真蛋白含量可达到30.74%;其酒精含量可达到19.0%(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类废弃物 热化学催化液化 红外光谱(IR)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厂污泥在亚/超临界丙酮中的液化行为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华军 袁兴中 +3 位作者 曾光明 李辉 游俏 周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利用直接热化学液化技术,在1000mL的反应釜中,考察了液化温度、污泥/溶剂配比(R1)、催化剂以及溶剂填充率(R2)对污水厂污泥在亚/超临界丙酮中的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约300℃条件下,污泥液化较为彻底,过低或过高的温度液化效果反而较... 利用直接热化学液化技术,在1000mL的反应釜中,考察了液化温度、污泥/溶剂配比(R1)、催化剂以及溶剂填充率(R2)对污水厂污泥在亚/超临界丙酮中的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约300℃条件下,污泥液化较为彻底,过低或过高的温度液化效果反而较差.当温度超过340℃时,丙酮溶剂参与反应能力增强,促进油产率的增加,至380℃时油产率保持稳定.在其他液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现污泥在R1为10/200、R2为20%、添加5%剂量的NaOH作为催化剂,获得较好的液化效果.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分析表明,生物油的主要成分是含氮杂环、羧酸、酯、酮等化合物,主要的官能团包括胺基、羟基、烷基和羰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污泥 直接热化学液化 亚/超临界丙酮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盐催化剂对制革污泥热解制油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桂菊 白丽萍 +3 位作者 王昶 贾青竹 李越洋 张琳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2,共6页
为考察催化剂对制革污泥热解制油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不同钠盐催化条件下制革污泥的微分热重(DTG)曲线。利用自行设计的直接热化学污泥油化试验装置,调查钠盐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制革污泥油化产物分布和油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 为考察催化剂对制革污泥热解制油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不同钠盐催化条件下制革污泥的微分热重(DTG)曲线。利用自行设计的直接热化学污泥油化试验装置,调查钠盐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制革污泥油化产物分布和油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钠盐催化剂均使污泥热解反应向低温区移动,钠盐的催化作用大小依次为Na2CO3>Na2SO4>NaCl,从DTG曲线分析可知,钠盐催化剂的最佳投加量为污泥量的2%(以钠离子计);在直接热化学液化法制革污泥油化试验中,催化剂碳酸钠的投加量为污泥量的2%时,可获得较大的油产率(41.01%)。通过GC/MS分析,制革污泥热解得到油产品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柴油相近。能量衡算分析得出:在试验条件下,能量回收率可达53.25%,系统为能量产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污泥 催化热解 直接热化学液化 油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可再生能源文献信息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良虹 黄亚晶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国内可再生能源文献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 地热泵循环工质 生物质热化学液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
1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城市污水厂污泥 有机物去除率 环境工程学 生活污水深度处理 厌氧反应器 环境科学 直接热化学液化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洗浴污水 环保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