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滤分离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雨茜 唐元晖 +3 位作者 任书平 王晓琳 武浩宇 林亚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近年来,纳滤(Nanofiltration,NF)分离技术广泛应用在物料分离、水处理等领域.对NF分离机理的认识是能够准确预测NF分离性能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回顾了用于解读和预测NF分离性能的非平衡热力学模型、结构模型及其他模型.结... 近年来,纳滤(Nanofiltration,NF)分离技术广泛应用在物料分离、水处理等领域.对NF分离机理的认识是能够准确预测NF分离性能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回顾了用于解读和预测NF分离性能的非平衡热力学模型、结构模型及其他模型.结构模型包括细孔模型、固定电荷模型、空间电荷模型、静电位阻模型、道南位阻模型与道南位阻-介电排斥模型等.总结了各模型的特点、发展及其在NF分离机理解读和性能预测方面的应用.随着分析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未来NF分离机理和理论的研究应着重于将结构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相结合,针对各种复杂的NF分离体系开展膜分离性能预测和膜材料的设计优化,以期能进一步推动NF膜的精准构筑,从而拓展其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分离机理 平衡热力学模型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可控合成四钛酸钾衍生物 被引量:5
2
作者 何明 冯新 +3 位作者 陆小华 吉晓燕 暴宁钟 谢敬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27-31,共5页
利用四钛酸钾(K2Ti4O9)离子交换平衡热力学模型预测了获得K2Ti4O9纯相衍生物的最优条件,并以K2Ti4O9晶须为前驱体,以目标产物的固相Ti与K摩尔比为控制目标,通过调节离子交换过程中溶液平衡pH值和用K+选择性电极控制液相K+浓度,成功合成... 利用四钛酸钾(K2Ti4O9)离子交换平衡热力学模型预测了获得K2Ti4O9纯相衍生物的最优条件,并以K2Ti4O9晶须为前驱体,以目标产物的固相Ti与K摩尔比为控制目标,通过调节离子交换过程中溶液平衡pH值和用K+选择性电极控制液相K+浓度,成功合成出纯相的水合四钛酸H2Ti4O9·1 2H2O、TiO2晶须、K2Ti8O17晶须、K2Ti6O13晶须,用实验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控制了离子交换中间产物的固相化学组成,就可以控制最后产物的形式,初步探索了反应过程中组成和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钛酸钾 衍生物 离子交换 水合 热力学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干涉法在空气间隙放电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旋 曾嵘 +1 位作者 庄池杰 陈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73-2078,共6页
空气间隙放电现象物理过程复杂,利用先进手段对其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Mach-Zehnder干涉仪放电参数测量系统,利用干涉条纹图像可推算测试区域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可得到温度、粒子密度等热物理参... 空气间隙放电现象物理过程复杂,利用先进手段对其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Mach-Zehnder干涉仪放电参数测量系统,利用干涉条纹图像可推算测试区域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可得到温度、粒子密度等热物理参数。以空气电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尖–板电极交流电弧(约0.1 A)和电焊机直流电弧(30 A)进行诊断实验,建立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得到其温度和电子密度等参数的径向分布,前者的弧心温度约为3 000~6 000 K,后者的弧心温度约为12 000 K。另外,还初步得到了空气间隙放电通道的干涉条纹图像。实验结果验证了激光干涉法在空气放电参数测量研究中的可行性,为该方法在长空气间隙放电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法 MACH-ZEHNDER干涉仪 空气电弧 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 电弧温度 长空气间隙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电通道温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祥超 周中山 +1 位作者 陈则煌 陈璞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44-1549,共6页
针对自然界闪电通道温度特性研究的诸多局限性,通过将原子光谱理论与局部热力学平衡(LTE)模型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采用雷电冲击平台(ICGS)模拟闪电通道放电,对模拟闪电通道中红外波段光谱(930nm)与可见光波段光谱(648.2nm... 针对自然界闪电通道温度特性研究的诸多局限性,通过将原子光谱理论与局部热力学平衡(LTE)模型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采用雷电冲击平台(ICGS)模拟闪电通道放电,对模拟闪电通道中红外波段光谱(930nm)与可见光波段光谱(648.2nm)的光谱能量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为:当模拟闪电通道电流为5~50kA时,红外波段与可见光波段谱线的发光强度峰值与闪电通道电流呈正相关;闪电通道温度在6140.8~10424K范围内变化,闪电通道内电流与其内温度具有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且此函数与自然界中闪电通道电流和闪电通道温度关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光谱 通道温度 原子光谱 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 闪电电流 雷电冲击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气流床煤气化炉气化过程的建模 被引量:9
5
作者 东赫 刘金昌 +2 位作者 解强 党钾涛 王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26-2431,共6页
利用Aspen Plus、基于热力学平衡模型对GSP煤粉气化炉、GE水煤浆气化炉及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的气化过程建模。根据煤颗粒热转化的历程,将煤气化过程划分为热解、挥发分燃烧、半焦裂解及气化反应4个阶段,利用David Merrick模型计... 利用Aspen Plus、基于热力学平衡模型对GSP煤粉气化炉、GE水煤浆气化炉及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的气化过程建模。根据煤颗粒热转化的历程,将煤气化过程划分为热解、挥发分燃烧、半焦裂解及气化反应4个阶段,利用David Merrick模型计算热解过程,采用Beath模型校正压力对热解过程的影响,选用化学计量反应器模拟挥发分燃烧反应,编制Fortran程序计算半焦裂解产物收率,最后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计算气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气流床气化过程模型模拟工业气化过程的结果与生产数据基本吻合,对GSP煤粉气化炉、GE水煤浆气化炉及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等3种气化炉有效气成分(CO+H_2)体积分数模拟结果的误差均不超过2%,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气化炉 热力学平衡模型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庞金钊 李景义 +1 位作者 王倩 杨宗政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共4页
采用陶氏NF270-4040纳滤膜对盐化工废水进行脱盐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温度、进水流量、进水pH值对纳滤膜脱盐率、Ca^2+截留率和膜通量的影响,并根据非平衡热力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2~1.2 MPa... 采用陶氏NF270-4040纳滤膜对盐化工废水进行脱盐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温度、进水流量、进水pH值对纳滤膜脱盐率、Ca^2+截留率和膜通量的影响,并根据非平衡热力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2~1.2 MPa、温度为15~30℃、进水流量为6~16 L/min、pH值为4.0~9.0的条件下,脱盐率、Ca^2+截留率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膜通量随着操作压力、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脱盐率、Ca^2+截留率和膜通量受进水流量和pH值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盐化工 废水处理 脱盐 平衡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7a来典型白云岩流域岩溶碳汇变化及其调控机制——以贵州施秉黄洲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邰治钦 曾成 +3 位作者 肖时珍 肖华 代林玉 闫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5-635,共11页
以贵州省施秉县黄洲河典型白云岩岩溶小流域为例,基于白云石化学平衡热力学方法分别定量估算出1990-1992年、2001-2003年及2016-2018年白云岩流域的年均岩溶碳汇强度,并分析其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1)流域内第二个... 以贵州省施秉县黄洲河典型白云岩岩溶小流域为例,基于白云石化学平衡热力学方法分别定量估算出1990-1992年、2001-2003年及2016-2018年白云岩流域的年均岩溶碳汇强度,并分析其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1)流域内第二个时段年均有效降雨最大,其次是第一个时段,第三个时段的最小;(2)流域内主要以有林地为主,旱地、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但增长速率减缓,总体上流域植被覆盖度呈现上升趋势;(3)流域整体的岩溶碳汇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2002年、1990年、2016年,水田与旱地对岩溶碳汇贡献较大;(4)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共同控制岩溶碳汇,碳汇强度可能不随地类正向演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流域 化学平衡热力学模型 岩溶碳汇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