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不平衡两流体模型气氧射流冷凝过程研究
1
作者 张淼 李斌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0,共6页
建立了氧气在液氧流体中流动冷凝过程的一维热不平衡两流体六方程模型,提出了气泡冷凝模型,对过热蒸气状态方程,相界面受力方程也进行了改进。研究了高温气氧射流冷凝过程的气液两相分布特性,包括两相流速分布,声速分布以及冷凝特征长度... 建立了氧气在液氧流体中流动冷凝过程的一维热不平衡两流体六方程模型,提出了气泡冷凝模型,对过热蒸气状态方程,相界面受力方程也进行了改进。研究了高温气氧射流冷凝过程的气液两相分布特性,包括两相流速分布,声速分布以及冷凝特征长度L/d。分析了气液流量比,液氧温度和压力对气氧射流冷凝过程的影响,得出了提高液氧过冷度能够减小气氧射流冷凝特征长度。获得了冷凝特征长度凝结关系式,仿真结果与气氧射流冷凝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热不平衡两流体模型求解气氧射流冷凝问题在较大工况范围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不平衡 两流体模型 蒸气射流 直接接触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文会 刘鹏程 +1 位作者 吴永彬 李秀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针对目前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借鉴拟泡点模型和过饱和模型中拟泡点压力及弛豫时间的概念,通过对3组长岩心衰竭实验进行分析,建立了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模型中将泡沫油视为拟单相流,通过实验分析在泡沫油流动过程中流动介质... 针对目前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借鉴拟泡点模型和过饱和模型中拟泡点压力及弛豫时间的概念,通过对3组长岩心衰竭实验进行分析,建立了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模型中将泡沫油视为拟单相流,通过实验分析在泡沫油流动过程中流动介质的有效渗透率与降压速度、原油粘度和含气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提出有效渗透率的数学表达式;认为泡沫油的粘度与相同条件下饱和油的粘度近似相等;将泡沫油的压缩系数视为油相与气相压缩系数的线性组合;同时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泡沫油的过饱和现象。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将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拟泡点模型、过饱和模型及黑油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泡沫油渗流数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而其他模型计算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油 数学模型 衰竭实验 拟单相流 有效渗透率 热力学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在毛细管内闪蒸流动的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小林 吴业正 +1 位作者 朱瑞琪 晏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4-1116,共3页
针对制冷剂在毛细管中闪蒸流动过程出现的热力学不平衡现象 ,基于毛细管内的“综合成核”理论 ,建立了气泡密度模型和气泡成长模型以及闪蒸流动数学模型 .计算出反映毛细管内制冷剂闪蒸流动过程特性的重要参数———气化欠压 ,并对计算... 针对制冷剂在毛细管中闪蒸流动过程出现的热力学不平衡现象 ,基于毛细管内的“综合成核”理论 ,建立了气泡密度模型和气泡成长模型以及闪蒸流动数学模型 .计算出反映毛细管内制冷剂闪蒸流动过程特性的重要参数———气化欠压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和入口温度的降低 ,气化欠压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毛细管 闪蒸流动 热力学不平衡 气泡密度模型 气泡成长模型 气化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狭缝流道临界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波 张波涛 +1 位作者 孙运达 龚圣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1,共6页
针对核电厂破前漏(LBB)分析中冷却剂通过管道贯穿裂纹的泄漏率问题,采用流道尺寸为80mm(长)×10mm(宽)×0.6mm(间隙)的矩形狭缝实验件开展临界流实验,研究不同上游压力和温度对临界流量的影响,上游压力范围为4~12MPa,过冷度范围... 针对核电厂破前漏(LBB)分析中冷却剂通过管道贯穿裂纹的泄漏率问题,采用流道尺寸为80mm(长)×10mm(宽)×0.6mm(间隙)的矩形狭缝实验件开展临界流实验,研究不同上游压力和温度对临界流量的影响,上游压力范围为4~12MPa,过冷度范围为10~125℃。针对实验中发现的热力学不平衡现象,通过加入Richter的闪蒸过热度预测公式来改进Henry-Fauske临界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临界流量随上游压力和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上游过冷度较小的工况下,热力学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闪蒸起始位置会随着上游流体过冷度的减小向上游方向移动,对临界流量影响较大;改进的Henry-Fauske模型可以预测不同上游条件下的闪蒸起始位置,从而很好地估计临界流量大小,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B分析 临界流 热力学不平衡 Henry-Fausk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