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法磷酸特种燃磷塔热平衡及热利用效率分析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政伟 李园园 +1 位作者 雷斌 殷诗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5,78,共6页
首先概述了现有热法磷酸特种燃磷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进行黄磷燃烧反应计算,得到燃烧产物焓值和燃烧温度的计算式;根据能量平衡原理给出燃磷塔的能流图,并建立特种燃磷塔热平衡关系式,导出了燃烧反应热利用效率和各项热损失的计算式... 首先概述了现有热法磷酸特种燃磷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进行黄磷燃烧反应计算,得到燃烧产物焓值和燃烧温度的计算式;根据能量平衡原理给出燃磷塔的能流图,并建立特种燃磷塔热平衡关系式,导出了燃烧反应热利用效率和各项热损失的计算式,重点分析了各热损失原因和提高热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最后对具有辐射对流换热面的新型燃磷塔进行实例计算,并与现有特种燃磷塔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磷酸 特种燃磷塔 平衡 热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法磷酸水化塔热平衡及热利用效率分析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政伟 李晓博 +1 位作者 梁慧力 李佩萤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98,共4页
针对现有热法磷酸二步法水化塔存在余热未被利用的问题,提出水化塔余热利用方案及装置。根据能量平衡得到水化塔的能流图,建立水化塔的热平衡方程式,得到水化塔的热效率正反平衡、塔内换热量、产汽量和各项热损失的计算式,分析了提高水... 针对现有热法磷酸二步法水化塔存在余热未被利用的问题,提出水化塔余热利用方案及装置。根据能量平衡得到水化塔的能流图,建立水化塔的热平衡方程式,得到水化塔的热效率正反平衡、塔内换热量、产汽量和各项热损失的计算式,分析了提高水化塔热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并进行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磷酸 水化塔 平衡 热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的热利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苏亚欣 徐小炜 邓文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9-2646,共8页
提出一种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它将太阳电池铺设在Trombe墙通道内的吸热墙表面,太阳电池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其表面产生的热量则用于加热通道内的空气以便强化自然通风,从而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水... 提出一种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它将太阳电池铺设在Trombe墙通道内的吸热墙表面,太阳电池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其表面产生的热量则用于加热通道内的空气以便强化自然通风,从而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水平进口的电池内置式PV-Trombe墙内自然通风过程的太阳能热利用和传热特性进行数值计算,讨论通道高度和宽度等结构尺寸以及太阳能辐射强度等参数对通道内的空气温度分布、进出口空气温差、通风量、热输出、太阳能热利用效率及传热系数等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分析。在数值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得到具有工程应用参考价值的平均换热系数和热效率的通用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烟囱 PV-Trombe墙 自然通风 热利用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区农业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米艳华 陆琳 +4 位作者 陈艺齐 张德 段曰汤 杨顺林 朱红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云南省元谋县干热河谷区灌溉型坡地上,调查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光能、热量和水分利用率,从中优选干热河谷坡耕地高效种植模式。分析研究表明,玉米—番茄和水稻—番茄模式对光能的利用率以及热量接纳系数相对较高,玉米—菜豆模式... 在云南省元谋县干热河谷区灌溉型坡地上,调查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光能、热量和水分利用率,从中优选干热河谷坡耕地高效种植模式。分析研究表明,玉米—番茄和水稻—番茄模式对光能的利用率以及热量接纳系数相对较高,玉米—菜豆模式相对较差。玉米—番茄模式水分利用率最高,水稻—洋葱模式最低,仅为7.546 kg/mm.hm2。番茄因收获期最长,产量最高,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的趋势,使玉米或水稻—番茄模式深受农民欢迎,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 农业种植模式 光、、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型和内热型再生过程热性能对比 被引量:7
5
作者 殷勇高 李士强 张小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57-163,共7页
以再生量和再生热效率为性能指标对内热型和绝热型再生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绝热型再生器,内热型再生器不仅能提高再生过程再生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再生过程热利用效率。内热型再生器在溶液流量很小的情况下能够具有绝热型... 以再生量和再生热效率为性能指标对内热型和绝热型再生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绝热型再生器,内热型再生器不仅能提高再生过程再生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再生过程热利用效率。内热型再生器在溶液流量很小的情况下能够具有绝热型再生器在很大流量情况下同样的再生量,因此内热型再生器在保证较高的再生性能同时,还可以避免或者缓解带液问题。再生空气流量对溶液再生器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生空气流量的虽然能够增加再生量,但是会引起能源利用效率——再生热效率的降低,因此再生空气流量应该慎重选择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型再生器 再生量 热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的热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可 袁达忠 +1 位作者 胡和敏 姜玉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4-70,共7页
依据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能量传递守恒过程,建立相对应的理论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系统进行热电性能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搭建高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实验台,进行实际光照条件下的热电测试和验证,并分析冷却水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依据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能量传递守恒过程,建立相对应的理论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系统进行热电性能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搭建高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实验台,进行实际光照条件下的热电测试和验证,并分析冷却水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系统发电效率为26.2%,总能利用率为75.4%,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可近似评价系统热电性能;系统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别受冷却水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冷却水流量对系统热利用效率、发电效率及㶲效率影响较大,需依据不同需求决定高倍聚光光伏光热系统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尔透镜 高倍聚光 PVT 热利用效率 发电效率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过热器的特种燃磷塔传热特性分析及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政伟 陈非凡 +1 位作者 许鑫 盛有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77,共4页
首先分析了具有过热器的特种燃磷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建立物理数学模型,给出辐射对流换热计算关系式和热回收效率计算式;最后以7.5万t/a的热法磷酸生产装置为例,确定过热器结构参数,并对其进行辐射对流传热计算,分析具有过热器的特... 首先分析了具有过热器的特种燃磷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建立物理数学模型,给出辐射对流换热计算关系式和热回收效率计算式;最后以7.5万t/a的热法磷酸生产装置为例,确定过热器结构参数,并对其进行辐射对流传热计算,分析具有过热器的特种燃磷塔的热利用效率,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燃磷塔 热利用效率 特性 法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rilateral-cycle power systems for waste heat recovery-to-power generation
8
作者 Habeeb A.AJIMOTOK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160-3170,共11页
Numerous innovative heat recovery-to-power technologies have been resourcefully and technologically exploited to bridge the growing gap between energy needs and its sustainable and affordable supply.Among them,the pro... Numerous innovative heat recovery-to-power technologies have been resourcefully and technologically exploited to bridge the growing gap between energy needs and its sustainable and affordable supply.Among them,the proposed trilateral-cycle(TLC) power system exhibits high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during heat recovery-to-power from low-to-medium temperature heat sources.The TLCs are proposed and analysed using n-pentane as working fluid for waste heat recovery-to-power generation from low-grade heat source to evaluate the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of the cycles.Four different single stage TLC configurations with distinct working principles are modelled thermodynamically using 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 framework,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d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e cycles as well as the exergy efficiencies of the heating and condensing processes are carried out and compared in their efficienc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ple TLC,recuperated TLC,reheat TLC and regenerative TLC operating at subcritical conditions with cycle high temperature of 473 K can attain thermal efficiencies of 21.97%,23.91%,22.07% and 22.9%,respectively.The recuperated TLC attains the highest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at the cycle high temperature because of its lowest exergy destruction rates in the heat exchanger and condenser.The efficiency analysis carried out would assist in guiding thermodynamic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thermal integration of the proposed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lateral cycle waste heat recovery-to-power generation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simulation efficiency analysis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