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福建省永春县石鼓镇地热场的分布
1
作者 刘建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117-118,共2页
利用地质-水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化探等手段的勘探结果,分析地热场与地质、水文地质的关系,圈定该区地热异常的范围。
关键词 结构 构造 热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春石鼓镇地热场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刘建安 《能源与环境》 2012年第1期93-94,共2页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其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根据永春县石鼓镇地热场地质——水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化探等手段的勘探结果,分析地热场与地质、水文地质的关系,圈定该...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其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根据永春县石鼓镇地热场地质——水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化探等手段的勘探结果,分析地热场与地质、水文地质的关系,圈定该区地热异常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构造 热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皖南地区构造盆地及深大断裂地热潜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苏贵芬 李方根 韩晓南 《中外能源》 CAS 2018年第7期15-24,共10页
皖南地区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地下热水露头9处,其中7处沿着研究区北东向深大断裂及其次生断裂带出露,2处在具有断裂发育的构造盆地出露,说明区域地热与深大断裂和构造盆地关系密切。根据已有资料统计和已出露地热的特征,将皖南地区的地下... 皖南地区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地下热水露头9处,其中7处沿着研究区北东向深大断裂及其次生断裂带出露,2处在具有断裂发育的构造盆地出露,说明区域地热与深大断裂和构造盆地关系密切。根据已有资料统计和已出露地热的特征,将皖南地区的地下热水赋存模型概括为断裂带状热储和构造盆地带状兼层状热储两种概念模型。皖南地区主要为中低温地热,研究区已出露地热多位于地温梯度较高处,一般位于莫霍面和居里面深度较浅的部位。对区域内15个调查点进行大地热流值计算,一般为40~80m W/m2。通过对深大断裂和构造盆地的地球物理解译分析,划分了断裂带状地热潜力区和构造盆地带状兼层状地热潜力区。具有地热潜力的深大断裂主要有高坦断裂、汤口断裂、岭-盘断裂、旌德断裂、绩溪断裂;具有地热潜力的构造盆地为宣广盆地、沿江盆地和绩溪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潜力 深大断裂 构造盆地 热储模型 大地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思达 王树芳 刘久荣 《岩土工程技术》 201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再生的。地热能的开发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故需要对地热的开发进行科学地管理。和许多自然资源一样,地热能的开发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可持续管理的前提下,地热系统资源的...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再生的。地热能的开发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故需要对地热的开发进行科学地管理。和许多自然资源一样,地热能的开发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可持续管理的前提下,地热系统资源的可开采量可定义为:在不引起严重环境问题,适当控制热储压力下降的前提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从地热系统稳定地最大限度地提取的热能。地热能的开采量小于或等于这样的量时,可以称作可持续开采,否则称作过量开采。同时,热储模型的建立和适时更新、地热系统的监测和地热回灌是地热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管理 热储模型 系统监测 回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洞县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相德英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3期86-87,共2页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洪洞县的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洪洞县的地热资源、减少开发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资源 热储模型 开发利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桥沟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庆岗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6期39-47,共9页
桥沟地热田地处泰安市徂徕镇桥沟村西,20世纪70年代初被发现,为带状热储型的低温地热资源。笔者通过对该地热田已有钻探和地热地质资料分析,结合本次开展的地热地质调查、地温场调查、水文地球化学测试等工作,探讨地热水的主量元素、微... 桥沟地热田地处泰安市徂徕镇桥沟村西,20世纪70年代初被发现,为带状热储型的低温地热资源。笔者通过对该地热田已有钻探和地热地质资料分析,结合本次开展的地热地质调查、地温场调查、水文地球化学测试等工作,探讨地热水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同位素等组分特征,研究了地热水的补给来源、形成年龄及成因,建立了泰山岩群热储—第四系黏质砂土和寒武纪灰岩盖层—断裂构造型深循环对流通道—大地热流热源的热储概念模型。桥沟地热田地热水以阳离子Na^(+)、Ca^(2+)和阴离子SO^(2-)_(4)、Cl^(-)为主,为SO_(4)·Cl-Na·Ca型。为氟水、偏硅酸水型理疗热矿水,对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有特殊的医疗作用。地热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受大陆溶滤水演化影响,以“次现代和最近补给的混合”为主,经计算,形成年龄为20.41~30.21a。通过K-Mg温标和玉髓温标推测深层热储层温度仍有上升空间。地热流体的成因起源事关地热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够对该地热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水文地球化学 成因分析 概念模型 桥沟地 泰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桥沟温泉地热资源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国爱 赵新华 +2 位作者 朱红漫 满媛 王俊兰 《山东地质》 2003年第C00期15-18,共4页
桥沟温泉处于两断裂带交汇处,为构造控热。热水受大气降水深循环上溢形成,桥沟热储资源量为1.1935×1016J,可采热储量为2.98×1015J,现开采平均为1000m3 d,计算桥沟地热田可稳定开采197年。
关键词 桥沟温泉 资源 泰安市 评价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