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下水流动对地埋管热作用距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茅靳丰
李永
+2 位作者
张华
耿世彬
韩旭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共7页
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随着运行时间变长不断向远处扩散,地下水流动使得埋管热作用距离沿流动方向大大增加.通过饱和含水层内地埋管换热模型,得到了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埋管热作用距离的近似表达式,分析了地下水流速、土壤导热系数和孔隙...
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随着运行时间变长不断向远处扩散,地下水流动使得埋管热作用距离沿流动方向大大增加.通过饱和含水层内地埋管换热模型,得到了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埋管热作用距离的近似表达式,分析了地下水流速、土壤导热系数和孔隙率对热作用距离的影响.借助于地埋管热作用测试平台,分析了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埋管热作用距离和热恢复特性,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动使得埋管热作用距离远大于纯导热模式,且热作用距离在埋管轴向不同埋深处大小不一,建议在地下水流速大于1×10^-6m/s的地质区域,沿地下水流动方向设置埋管间距为8~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动
地埋管换
热
器
热作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流动对地埋管热作用距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茅靳丰
李永
张华
耿世彬
韩旭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01B00)资助项目~~
文摘
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随着运行时间变长不断向远处扩散,地下水流动使得埋管热作用距离沿流动方向大大增加.通过饱和含水层内地埋管换热模型,得到了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埋管热作用距离的近似表达式,分析了地下水流速、土壤导热系数和孔隙率对热作用距离的影响.借助于地埋管热作用测试平台,分析了地下水流动作用下埋管热作用距离和热恢复特性,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动使得埋管热作用距离远大于纯导热模式,且热作用距离在埋管轴向不同埋深处大小不一,建议在地下水流速大于1×10^-6m/s的地质区域,沿地下水流动方向设置埋管间距为8~10m.
关键词
地下水流动
地埋管换
热
器
热作用距离
Keywords
groundwater flow
borehole exchanger
temperature plume distance
分类号
TB657.5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U831.2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下水流动对地埋管热作用距离影响的研究
茅靳丰
李永
张华
耿世彬
韩旭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