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嫩艾美耳球虫热休克蛋白90和组蛋白4对DF-1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陈玲玲 王黎霞 +6 位作者 葛玉杰 王梦琦 尹徽 李治瀚 郭璐嘉 张建军 安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6,共6页
为了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热休克蛋白90(EtHSP90)和组蛋白(EtH4)在体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细胞)凋亡的影响,本试验构建真核荧光表达质粒pEGFP-N1-EtHSP90和pEGFP-N1-EtH4并转染至DF-1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Western blot验证... 为了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热休克蛋白90(EtHSP90)和组蛋白(EtH4)在体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细胞)凋亡的影响,本试验构建真核荧光表达质粒pEGFP-N1-EtHSP90和pEGFP-N1-EtH4并转染至DF-1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F-1细胞凋亡。结果显示,经验证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EtHSP90和pEGFP-N1-EtH4。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pEGFP-N1-EtHSP90组早期凋亡率显著低于空白组、pEGFP-N1组和pEGFP-N1-EtH4组(P<0.05);pEGFP-N1-EtH4组早期凋亡率与空白组和pEGFP-N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EtHSP90早期可抑制细胞凋亡,EtH4既不促进细胞凋亡,也不抑制细胞凋亡。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探究2个蛋白的凋亡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休克蛋白90 蛋白4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HSP90基因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韩俊英 李健 +2 位作者 李吉涛 陈萍 李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50,共7页
将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90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验证和DNA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优化温度、时间、IPTG和OD600表达条件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质谱检测,并用Quantity one软... 将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90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验证和DNA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优化温度、时间、IPTG和OD600表达条件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质谱检测,并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脊尾白虾HSP90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0a-HSP90,表达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2.7kD,为HSP90蛋白。通过条件优化认为重组菌株Rosetta/pET-30a-HSP90的最佳诱导温度为37℃,最佳IPTG浓度为1.0mmol/L,最佳诱导时机和诱导时间分别为0.58h、7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休克蛋白90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虫热休克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及不同温度对其诱导反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静 Nasir Ali Baloch 樊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3-630,共8页
热休克蛋白是昆虫体内一种很重要的抗逆蛋白,Hsp9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本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法获得Hsp90的c DNA的全长序列,通过Real-time PCR探讨黏虫各龄期、组织和黏虫3龄幼虫受到不同高、低温胁迫不同时间的Hsp90基因的... 热休克蛋白是昆虫体内一种很重要的抗逆蛋白,Hsp9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本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法获得Hsp90的c DNA的全长序列,通过Real-time PCR探讨黏虫各龄期、组织和黏虫3龄幼虫受到不同高、低温胁迫不同时间的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黏虫体内得到Hsp90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MF773751)2422 bp,命名为Ms Hsp90,编码71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82.576 ku,等电点是4.98,序列包含有Hsp90的保守序列,与鳞翅目夜蛾科的甜菜夜蛾、苜蓿夜蛾、斜纹夜蛾亲缘关系较近,且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都在98%以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黏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均有Ms Hsp90表达,其中2龄幼虫和后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40℃处理6 h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处理12、24、48 h时,20℃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上述分析可知,Ms Hsp90相对表达量的高低表明在黏虫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时间、温度处理中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休克蛋白hsp90 温度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热休克蛋白90(HSP90)基因的克隆及转录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利兵 刘志鸿 +5 位作者 吴彪 周丽青 孙秀俊 杨爱国 田吉腾 董迎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研究的常规免疫基因,在许多物种都有过报道。本研究从构建的魁蚶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的HSP90基因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 HSP90),以期明确魁蚶HSP90基因的结构特征、组... 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研究的常规免疫基因,在许多物种都有过报道。本研究从构建的魁蚶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的HSP90基因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RACE技术获得其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 HSP90),以期明确魁蚶HSP90基因的结构特征、组织分布及其对病原菌刺激的免疫变化规律。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该c DNA全长2707bp,编码一个由7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含有HSP90家族共有的5个签名序列,C端高度保守的MEEVD短肽序列和ATPase结构域;预测蛋白的分子量(Mw)为83.72k Da,理论等电点(p I)为4.85;预测该蛋白无信号肽,具有4个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及系统分析表明,Sb HSP90基因与软体动物的HSP90相似性达到83%以上,其中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相似度最高达86%,与甲壳动物HSP90的相似度都在81%左右,与脊椎动物HSP90-α和HSP90-β的同源性都很接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表明:Sb HSP90 m RNA在魁蚶血细胞、斧足、鳃、外套膜、闭壳肌和肝胰腺和中均有表达,斧足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注射鳗弧菌后,相对于对照组,Sb HSP90基因在所检测的每个组织中m RNA水平上的表达量都显著上调(P<0.01),而且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瞬时表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休克蛋白90 基因表达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与水生动物病毒感染的关系进展
5
作者 陈晓颖 江辉 《当代水产》 2024年第12期72-73,共2页
1引言1962年,Ritossa在研究果蝇时首次发现了热激反应。1974年Tissieres等人发现,热激反应在抑制其他蛋白质合成的同时,会导致某种类型的蛋白质表达增加,其将这种表达量增加的蛋白称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上述研究为... 1引言1962年,Ritossa在研究果蝇时首次发现了热激反应。1974年Tissieres等人发现,热激反应在抑制其他蛋白质合成的同时,会导致某种类型的蛋白质表达增加,其将这种表达量增加的蛋白称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上述研究为热休克蛋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H S Ps除了帮助生命体应对各种应激外,还参与了免疫层面的调控,诸如: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病毒相关。作为分子伴侣的热休克蛋白协助蛋白质正确折叠,并维持其正常的构象状态,以保证这些蛋白质在保持生物体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发挥正常的生物功能。HSP90是一种符合热休克蛋白家族多个主要特征的热休克蛋白,分子量在80~90kD之间,其特点如下:(1)广泛性:从微生物到哺乳动物的各种生物中都发现了HSP90的存在;(2)保守程度较高:目前通过克隆和多序列比对分析不同物种的HSP90发现,HSP90保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 hsp90 蛋白质合成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分子伴侣 激反应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B/POZ结构域蛋白GRP对热休克中hsp900α基因表达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永军 莫志成 +3 位作者 张旌 张业 吴宁华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 探讨人BTB/POZ结构域GAGA元件结合相关蛋白(GRP)在hsp90α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用正义或反义GRP真核表达质粒或空载体,分别与装有hsp90α基因启动子(-1756-+37)的pREP4 episomalvector质粒和对照质粒pMCAT共转染Jurkat细胞,提取... 目的 探讨人BTB/POZ结构域GAGA元件结合相关蛋白(GRP)在hsp90α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用正义或反义GRP真核表达质粒或空载体,分别与装有hsp90α基因启动子(-1756-+37)的pREP4 episomalvector质粒和对照质粒pMCAT共转染Jurkat细胞,提取总RNA,用竞争性半定量RT-PCR测定hsp90α-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相对启动子活性。结果 热休克时,GRP明显促进pREP4 episomal vector质粒上hsp90α-CAT报告基因启动子活性。结论 GRP可能通过参与染色质动态调整促进pREP4 episomal vector质粒上hsp900α CA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GA元件结合相关蛋白 pREP4 episomal VECTOR hsp9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尺蠖抗逆基因AcinHsp90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7
作者 陈龙 朱圣杰 +2 位作者 郝水源 赵嘉庆 崔阔澍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8-1095,共8页
【目的】探究逆境胁迫基因Hsp90在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应对外界不利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基于春尺蠖3龄幼虫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取春尺蠖Hsp90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Hsp90基因在3龄幼虫不同温度胁迫(-1... 【目的】探究逆境胁迫基因Hsp90在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应对外界不利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基于春尺蠖3龄幼虫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取春尺蠖Hsp90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Hsp90基因在3龄幼虫不同温度胁迫(-10、-5、0、5和25℃)中回温与不回温、4℃不同时间处理(0、0.5、1、3、5和7 h)。4龄幼虫不同饥饿时间(0、6、12、24、48和72 h)和不同温度胁迫(-5、0、5、25和30℃)的表达谱。【结果】克隆获取1条Hsp90基因,命名为AcinHsp90(Gene Bank登录号:OP750250),CDS全长2151 bp,编码716个氨基酸,蛋白质预测等电点5.05,蛋白质分子量82.37 kDa,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春尺蠖AcinHsp90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6.23%;系统进化结果表明,春尺蠖Hsp90基因与家蚕(Bombyx mori)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结果显示,AcinHsp90基因在3龄幼虫不同温度处理下,所有温度胁迫下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4℃条件下处理0~7 h内,AcinHsp90基因的表达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趋势。AcinHsp90基因在4龄幼虫饥饿处理0~72 h内,在72 h后表达量水平达到最大值,在低温(-5~5℃)处理下AcinHsp90基因表达量很低,25℃时显著升高。【结论】AcinHsp90基因在春尺蠖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表达动态的变化可能与春尺蠖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性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春尺蠖的抗逆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尺蠖 蛋白90基因 低温胁迫 饥饿胁迫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胶原和热休克蛋白90在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不同阶段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田文霞 覃平 +4 位作者 张艳红 李家奎 毕丁仁 潘思轶 郭定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8-432,共5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I型胶原(Col I)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不同阶段的变化。将8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预饲1周后分为2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福美双100 mg.kg-1,4 d后继续饲以...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I型胶原(Col I)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D)不同阶段的变化。将8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预饲1周后分为2组。对照组饲以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福美双100 mg.kg-1,4 d后继续饲以基础日粮。试验历时23 d。应用抗Col I和Hsp90多克隆抗体对试验第4、9、16、23天的肉鸡胫骨生长板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饲喂福美双后第4、第9天,Col I和Hsp90的合成在生长板前肥大区和肥大区软骨细胞都明显增加,而第16、第23天时在TD损伤周边的前肥大区软骨细胞出现。由此推测,Col I蛋白合成增加,可能是由于不能正常钙化的反馈调节所致;而上调表达的Hsp90可能在调节软骨细胞发育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TD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双 肉鸡 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I型胶原(ColI) 休克蛋白90(hsp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模型鼠软骨组织显微结构及热休克蛋白90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安方玉 颜春鲁 +7 位作者 刘永琦 王继龙 赵磊 夏鹏飞 骆亚莉 王国文 赵崇博 邓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显微结构和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右归丸防治KOA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KOA模型组、...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显微结构和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Hsp90α)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右归丸防治KOA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KOA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和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KOA模型,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HE染色法观察软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Makin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Ⅱ,COL-Ⅱ)的表达;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软骨组织Hsp90α和COL-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KOA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明显升高,软骨组织Hsp90α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1β、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COL-Ⅱ和Fn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KOA模型组相比,右归丸高剂量干预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和Hsp90α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Fn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右归丸中、高剂量组COL-Ⅱ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右归丸各干预组IL-1β、MMP-3和MMP-13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仅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结论:右归丸通过下调Hsp90α的蛋白表达并上调Fn的蛋白表达来减缓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有效保护KOA模型大鼠关节软骨,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膝骨关节炎 纤连蛋白 休克蛋白90Α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90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9
10
作者 江倩 金蒙蒙 +3 位作者 黄锐 刘茵 杜婷 张妍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90仅(HSP90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初治肺癌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SP90α浓度,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肺癌组血浆HSP90cx浓度[(190.338±105.861)ng...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90仅(HSP90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初治肺癌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SP90α浓度,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肺癌组血浆HSP90cx浓度[(190.338±105.861)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1.020±19.736)ng/mL,t=10.480.P〈0.001];与CEA、NSE、CYFRA21—1相比,HSP90α灵敏度更高,包括血清胸苷激酶1(STK1)在内的五项联合检测灵敏度达100%;HSP90α与STK1表达(x^2=3.914,P=0.048)、是否发生远处转移(x^2=4.656.P:0.031)有关。结论:HSP90α具有辅助诊断肺癌的作用,其联合肺癌三项及STK1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90Α 肺恶性肿瘤 临床特征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中热休克蛋白90对26S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庆荣 余佩芝 +6 位作者 张帆 李玉齐 杨曙 莫贤毅 莫凯岚 丁颖 陈斯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热疗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26S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42℃热疗的Hep G2肝癌细胞系模型,评价不同热疗持续时间(0、3、6、12、24 h)对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热疗导致Hsp90α和26S蛋白酶体的影响进行... 目的探讨热疗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26S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42℃热疗的Hep G2肝癌细胞系模型,评价不同热疗持续时间(0、3、6、12、24 h)对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热疗导致Hsp90α和26S蛋白酶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热疗后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加(F=28.958,P<0.001),且热疗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强(F=621.704,P<0.001);热疗导致胞内Hsp90α表达量增加(F=27.403,P=0.035),26S蛋白酶体表达量明显降低(F=164.174,P<0.001),活性也下降(F=133.043,P<0.001);干扰HSP90α后,26S蛋白酶体也减少(F=180.231,P<0.001)。结论随着热疗时间延长,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热应激和ROS共同导致蛋白持续变性而消耗HSP90,使没有足够的HSP90对26S蛋白酶体组装和稳定导而导致变性蛋白蓄积发生未折叠蛋白反应使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90 26S蛋白酶体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60和90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占东 杨巍 +5 位作者 马飞 张永磊 马二民 孔烨 刘洪兴 花亚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探讨HSP-27、-60和-9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HSP-27、-60和-90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增殖能力和患者生存期分析三种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HSP-27、-60和-9... 目的:探讨HSP-27、-60和-9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HSP-27、-60和-90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增殖能力和患者生存期分析三种热休克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HSP-27、-60和-90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HSP-27表达与肿瘤大小(p T,P=0.026)、器官转移(p M,P=0.046)及病理分期(P=0.041)相关,而HSP-27染色强度与淋巴腺状态明显相关(p N,P=0.042)。HSP-60表达与患者性别相关(P=0.011),而HSP-60染色强度与患者年龄(P=0.027)和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P=0.031)相关。HSP-90表达与本研究分析的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但是,HSP-90染色强度与肿瘤大小存在着显著关系(p T,P=0.020)。单因素分析表明HSP-90高表达与生存期更长显著相关(P=0.033),多因素分析证实HSP-90高表达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P=0.026)。结论:HSP-27、-60和-90与某些临床病理参数有关,这些参数对于胃腺癌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胃腺癌患者HSP-90高表达是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27 休克蛋白60 休克蛋白90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90和胃泌素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测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兵 乔鹏 肖铮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胃泌素(GAS)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并实施标准去大骨瓣...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胃泌素(GAS)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并实施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统计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析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与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关系及三者联合对该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32.17%;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入院后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均高于未并发者(P<0.05);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3~5分、入院后血清HSP70水平、入院后血清HSP90水平、入院后血清GAS水平、入院后转铁蛋白(TRF)水平、入院后随机血糖水平、低血压、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均是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后血红蛋白(Hb)水平、入院后红细胞压积(HCT)、应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应用乌司他丁是其保护因素(P<0.05);血清HSP70、HSP90、GAS水平联合预测重症颅脑损伤并应激性溃疡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均与单独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P70、HSP90、GAS水平升高可增加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风险,且年龄、入院GCS3~5分等也均是其危险因素,入院后Hb水平、入院后HCT等是其保护因素,血清HSP70、HSP90、GAS水平联合预测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休克蛋白90 胃泌素 重症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90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西超 杨洪 +2 位作者 王文锋 李昕 宁黔冀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3-678,共6页
为探究咪唑类物质KK-42提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机理,克隆出HSP90全基因序列,采用real-time PCR法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状况。将体长3.5~5.0cm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1.95×10-4 mol/L的KK-42溶液和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 为探究咪唑类物质KK-42提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机理,克隆出HSP90全基因序列,采用real-time PCR法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状况。将体长3.5~5.0cm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1.95×10-4 mol/L的KK-42溶液和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1min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HSP90开放阅读框为2160bp,编码720个氨基酸,包含HSP90家族的保守序列。HSP90在凡纳滨对虾脑、肌肉、眼柄和肝胰腺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较高。KK-42处理后,肝胰腺中HSP90mRNA水平升高69.1%以上(P<0.05),其中第2d和3d,mRNA含量分别升高了505.5%和481.7%(P<0.01)。结果表明,KK-42能诱导凡纳滨对虾肝胰腺HSP90的表达,这可能是KK-42提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休克蛋白90 KK-42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模式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青 陆明星 祝树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7-786,共10页
【目的】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它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特别由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对水稻的危害甚至更为严重。灰飞虱分布广,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研究旨在探讨灰飞虱对温度胁... 【目的】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它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特别由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对水稻的危害甚至更为严重。灰飞虱分布广,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研究旨在探讨灰飞虱对温度胁迫适应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与RACE技术克隆了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全长,利用各种生物信息方法分析了该热激蛋白的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研究Hsp90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我们获得一条Hsp9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LsHsp90(GenBank登录号为KF660250)。LsHsp90全长为2 740 bp,编码72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0,分子量为83.7 kDa。氨基酸序列中含有Hsp90蛋白家族的5个签名序列及胞质特征序列MEEVD。结构预测表明LsHsp90具有Hsp90蛋白家族典型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它与多种昆虫的Hsp90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发育阶段的灰飞虱体内LsHsp90表达水平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并在4龄若虫期达到最大值,最低表达量在其雌成虫阶段。不同性别的灰飞虱成虫体内LsHsp90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08)。高温和低温胁迫都可以诱导灰飞虱体内LsHsp90的表达,最大的表达量分别在40℃和-9℃。在40℃下处理不同时间后发现,LsHsp90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0.5 h时最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LsHsp90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在-4℃下,LsHsp90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1 h时达到最大值。【结论】灰飞虱体内的LsHsp90可以响应温度的诱导,它可能在灰飞虱温度胁迫适应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蛋白90 基因克隆 发育 温度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里 涂亚庭 +2 位作者 冯爱平 黄长征 刘厚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779,783,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SP90蛋白、HSP90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15例健康血样进行正常对照。结果45例SLE患者P...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SP90蛋白、HSP90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15例健康血样进行正常对照。结果45例SLE患者PBMC中HSP90蛋白阳性表达17例(37.78%),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明显阳性细胞。半定量分析SLE活动组PBMC中HSP90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A)值为(0.412±0.23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7±0.033)和SLE非活动组(0.187±0.019)(均P<0.01);SLE非活动组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5例SLE患者中HSP90mRNA阳性表达20例(44.44%),15例正常对照组中未见阳性细胞。半定量分析SLE活动组PBMC中HSP90mRNA表达的平均A值为(0.350±0.22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4±0.009,P<0.01)和SLE非活动组(0.221±0.040,P<0.05);SLE非活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升高(P<0.05)。SLE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HSP90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结论SLE患者中存在HSP90的过度表达,且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中尤其明显,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提示HSP90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休克蛋白90 白细胞 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热激蛋白WHSP9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琳 徐兆师 +4 位作者 刘丽 于卓 李连城 陈明 马有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0-384,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HSP90基因的功能,将WHSP90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His-WHSP90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发现1 mmol/L IPTG诱导4 h蛋白表达量最大;经过蛋白标记亲和层析柱(HisTrapTMHP)纯化得到的纯化... 为了进一步研究HSP90基因的功能,将WHSP90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His-WHSP90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发现1 mmol/L IPTG诱导4 h蛋白表达量最大;经过蛋白标记亲和层析柱(HisTrapTMHP)纯化得到的纯化蛋白浓度达到0.4 mg/mL。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家兔抗血清效价大于125 000,满足后续试验要求的效价值,为在蛋白水平上研究WHSP90基因功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hsp90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在抑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戴顺东 张秀伟 +1 位作者 范垂峰 王恩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否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放线菌酮(CHX)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方法采用电穿孔技术建立稳定过表达HSP90的细胞克隆,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NF-α/CHX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在...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否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放线菌酮(CHX)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方法采用电穿孔技术建立稳定过表达HSP90的细胞克隆,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NF-α/CHX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在稳定过表达HSP90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中,HSP90能够抑制TNF-α/CHX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在TNF-α/CHX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中,HSP90持续稳定存在12h以上。结论HSP90能够抑制TNF-α/CHX协同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90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董鹏飞 邓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54-2356,2360,共4页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胸外科及呼吸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NSCLC患者80例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时期在郑州大学第一...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胸外科及呼吸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NSCLC患者80例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时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例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血清HSP90α水平;比较不同肿瘤分期(TNM分期)患者血清HSP90α水平,探讨TNM分期与血清HSP90α水平的相关关系;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对肺癌组进行中医分型,比较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的血清HSP90α水平。结果对照组与肺癌组血清HSP90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2,P<0.05)。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HSP90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8,P=0.00);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TNM分期与血清HSP90α水平呈正相关(rs=0.42,P<0.01)。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的血清HSP90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P<0.01)。结论NSCLC患者的血清HSP90α水平较健康成年人高,TNM分期较高的患者,其血清HSP90α水平也较高。血清HSP90α水平可以反映NSCLC患者正邪、虚实的转变,有望成为其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可作为NSCLC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在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hsp90休克蛋白质类 肿瘤分期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斑潜蝇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吉青战 王海鸿 +3 位作者 雷仲仁 张靠稳 王娇 张烨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116,122,共8页
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了三叶斑潜蝇Hsp90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受到高温胁迫后的表达水平。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2 408bp,开放阅读框为2 145bp,编码714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为151bp,3′非... 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了三叶斑潜蝇Hsp90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受到高温胁迫后的表达水平。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2 408bp,开放阅读框为2 145bp,编码714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为151bp,3′非编码区为112bp。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同源序列比较有很高的相似性(80%~9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Hsp90基因的表达受到热胁迫的诱导,诱导3龄幼虫最大表达量的温度比诱导其他发育阶段的温度低,在43℃时预蛹和蛹的表达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高,在检测的高温胁迫条件下,雄虫比雌虫的表达量更高。该结果为阐明三叶斑潜蝇胁迫耐受能力及其对其他潜蝇种群的取代机制奠定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斑潜蝇 hsp90基因 胁迫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