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系统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福民 侯炬才 +3 位作者 刘小杰 李欣 李宏扬 李红玮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提升烧结工艺的智能制造水平,本文以大数据为核心线索,全面探讨了参数预测、图像识别、过程控制和系统平台等在烧结工艺中的应用。工艺参数预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烧结矿质量;图像识别技术赋予机器“感知”能力,使其能够科学... 为提升烧结工艺的智能制造水平,本文以大数据为核心线索,全面探讨了参数预测、图像识别、过程控制和系统平台等在烧结工艺中的应用。工艺参数预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烧结矿质量;图像识别技术赋予机器“感知”能力,使其能够科学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规划分类;烧结智能控制系统的水分、配料和终点控制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烧结工艺智能化发展和钢铁工业可持续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烧结大数据平台的实时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实时性与有效性,为企业烧结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精准度和运行速度。在大数据的引导下,烧结工艺的智能制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烧结矿质量均得到有效保证。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钢铁工业迈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系统 智能制造 参数预测 图像识别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密闭氮气保护的电路模块烧结系统设计
2
作者 郭全民 李振华 +1 位作者 杜金灿 范文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87,共5页
针对传统密闭式的电路模块烧结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高的问题,设计了半密闭氮气保护的电路模块烧结系统。由于系统的烧结温度和氮气浓度互相耦合,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为此提出了前馈解耦和增量式PID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经实验验... 针对传统密闭式的电路模块烧结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高的问题,设计了半密闭氮气保护的电路模块烧结系统。由于系统的烧结温度和氮气浓度互相耦合,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为此提出了前馈解耦和增量式PID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经实验验证,系统监测精度和控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且允许上位机控制多台烧结设备,更适合中小企业大范围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系统 氮气保护 烧结温度 解耦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系统采用碳化钨-钢梯度耐磨材料的技术经济分析
3
作者 豆会生 扈俊华 赵天林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5,共3页
冶金烧结系统耐磨设备改用WC -钢梯度耐磨材料 ,较好地解决了原用耐磨材料寿命短的技术难题 ,降低了烧结成本 。
关键词 烧结系统 碳化钨-钢 梯度耐磨材料 技术经济分析 烧结设备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4号烧结系统的改造及生产实践
4
作者 杨源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2-65,共4页
1 前言攀钢烧结厂老厂共有5台130m^2烧结机,分两个烧结车间。1、2号机为一烧车间,3、4、5号机为二烧车间。除4号机外,其余几台烧结机均在生产。3、4号机在同一烧结室内。
关键词 烧结系统 改造 攀钢 烧结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灰色系统建模预测烧结生产技术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蒋大军 唐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31,共5页
烧结系统由于影响因素多,过程机理复杂,信息采集不完善,难以用过程状态参数求解系统的输出指标,因此烧结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的建模方法对系统输出指标TFe、CaO、SiO2、R、ISO指数等建立了GM(1,1),结果,模型... 烧结系统由于影响因素多,过程机理复杂,信息采集不完善,难以用过程状态参数求解系统的输出指标,因此烧结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的建模方法对系统输出指标TFe、CaO、SiO2、R、ISO指数等建立了GM(1,1),结果,模型还原值与实际值拟合得很好,模型精度为1级.并用该模型进行了预测.能够用于现场指导生产.对烧结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灰关联分析.由此确定的主要因素与生产实践和经典理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系统 灰色系统 灰色模型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钢3~#烧结机生产系统与脱硫系统的协调运行
6
作者 陈一忠 曾成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8,共3页
杭钢3#烧结机由于主抽风机系统先天不足,生产负压偏低,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该厂利用烧结脱硫系统投运的契机,通过制订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生产操作管理,较好地协调两个系统的操作和风流控制,充分利用脱硫系统增压风机的"助力"... 杭钢3#烧结机由于主抽风机系统先天不足,生产负压偏低,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该厂利用烧结脱硫系统投运的契机,通过制订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生产操作管理,较好地协调两个系统的操作和风流控制,充分利用脱硫系统增压风机的"助力"作用,提高了烧结矿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烧结系统 脱硫系统 协调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过程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寅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5,104,共3页
根据烧结过程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提出带参数预估的模糊控制方法去调节物料平衡系统和烧透点系统。经一年的运行,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 烧结过程复杂系统参数预估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连接多服务器的OPC客户端在烧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任玉辉 张新海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4,共6页
伴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追求,烧结自动化控制及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通过OPC接口从服务器上获取实时数据到客户端已经是很多烧结自动化控制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本文结合四川某钢铁厂烧结控制系统项目,针对项目... 伴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追求,烧结自动化控制及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通过OPC接口从服务器上获取实时数据到客户端已经是很多烧结自动化控制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本文结合四川某钢铁厂烧结控制系统项目,针对项目中要求连接多台OPC服务器和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采用OPC接口标准和.NET框架下的委托和事件等相关技术,给出了实现支持连接多服务器的可以动态重新连接服务器的OPC客户端的解决方案。此方案打破了传统的OPC客户端与OPC服务器一对一连接的开发方式,支持同时连接多台OPC服务器,另外,在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出现异常时,可以动态完成与服务器的重新连接,减少了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控制系统 OPC 多服务器连接 动态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复合扫描路径的规划与实现 被引量:14
9
作者 程艳阶 史玉升 +1 位作者 蔡道生 黄树槐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72-1075,共4页
激光扫描路径是选择性激光烧结系统 (SLS)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目前常用激光扫描路径的缺陷 ,提出了基于轮廓环偏移与分区变向填充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激光扫描路径规划方法。文章给出了这种激光扫描路径的轨迹生成过程、轮廓环的修整、环... 激光扫描路径是选择性激光烧结系统 (SLS)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目前常用激光扫描路径的缺陷 ,提出了基于轮廓环偏移与分区变向填充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激光扫描路径规划方法。文章给出了这种激光扫描路径的轨迹生成过程、轮廓环的修整、环分组以及环偏移扫描与分区扫描之间的厚度确定方案。并对其中图形运算算法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激光性烧结系统(SLS) 复合扫描路径规划 轮廓偏移 分区变向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纳米陶瓷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瑛 韦力凡 +3 位作者 丰杰 谭云 鞠炳全 张卫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45-48,共4页
在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系统上进行纳米陶瓷烧结研究,制备出氧化锆单元及二元纳米陶瓷样品,对不同烧结工艺制备出的样品做了密度、硬度测试,利用XRD和扫描电镜分析陶瓷样品晶粒特性,以摸索适宜的烧结工艺。探讨了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 在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系统上进行纳米陶瓷烧结研究,制备出氧化锆单元及二元纳米陶瓷样品,对不同烧结工艺制备出的样品做了密度、硬度测试,利用XRD和扫描电镜分析陶瓷样品晶粒特性,以摸索适宜的烧结工艺。探讨了高频回旋管微波烧结纳米陶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回旋管 陶瓷研究 高频 扫描电镜分析 陶瓷样品 烧结工艺 陶瓷烧结 烧结系统 硬度测试 晶粒特性 纳米陶瓷 氧化锆 XRD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进化算法的烧结配料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岭 李逸飞 李智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2期67-70,共4页
针对烧结配料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关性特点,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了烧结配料预测模型,提出基于自适应加速机制的多种群进化算法的烧结配料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引入自适应加速机制和弹性缩放因子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了多种群进化... 针对烧结配料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关性特点,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了烧结配料预测模型,提出基于自适应加速机制的多种群进化算法的烧结配料优化算法。该算法在引入自适应加速机制和弹性缩放因子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了多种群进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寻找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将神经网络和自适应进化算法有机结合,实现了烧结配料的优化,增加了混合料中有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实际计算结果验证了该优化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配料系统 优化 预测模型 自适应进化算法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固废返烧结对烧结全过程的影响
12
作者 彭建宏 周东锋 +3 位作者 刘彦廷 杨本涛 刘臣 贺志国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131,共9页
随着新环保要求的实施,氯元素在钢铁烧结系统中逐步发生富集。为明确氯元素对烧结系统的危害,本文通过烧结杯试验模拟结合实际工程采样分析,研究分析高氯固废(主要是烧结电场除尘灰)返烧结对烧结污染物、烧结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的影响... 随着新环保要求的实施,氯元素在钢铁烧结系统中逐步发生富集。为明确氯元素对烧结系统的危害,本文通过烧结杯试验模拟结合实际工程采样分析,研究分析高氯固废(主要是烧结电场除尘灰)返烧结对烧结污染物、烧结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氯固废返烧结时,其对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及冶金性能影响不大,但会导致烧结烟气中氯碱粉尘、二英、氯化氢排放增多,加快烧结炉箅条及电除尘板结、腐蚀,降低电除尘器效率。氯碱粉尘、二英、氯化氢增加后会增加烟气净化系统的负担,引起氯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元素 烧结污染物 烧结系统 烟气净化系统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S在唐钢3号烧结机上的应用
13
作者 赵国顺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介绍了烧结监控系统(SPMS)在唐钢265m2烧结机上的应用情况。SPMS的采用,对稳定烧结生产,提高烧结矿质量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烧结 烧结监控系统 模型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水分仪及其在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贤国 杨学谦 苟强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29,共3页
鞍钢鲅鱼圈钢厂为加强对烧结混合料水分的在线检测和控制,采用了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DF-5744型皮带中子水分仪。本文介绍了该水分仪的基本原理、构成和技术特点,以及在鲅鱼圈烧结厂的应用情况和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子水分仪 混合料水分控制 烧结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法制备p-型四元Al-Bi-Sb-Te合金的微结构与热电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教林 杨炜 +1 位作者 赵伟敏 徐雪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
采用SPS法制备了p-型四元Al-Bi-Sb-Te合金,研究其微结构和热电性能.结果表明:Al含量直接影响材料的电、热学输运性能.当材料中Al替代Sb元素后,四元合金AlxBi0.5Sb15-xTe3(x=0.05~0.2)的电导率明显增大;在室温附近,x=0.1的合金其电导率... 采用SPS法制备了p-型四元Al-Bi-Sb-Te合金,研究其微结构和热电性能.结果表明:Al含量直接影响材料的电、热学输运性能.当材料中Al替代Sb元素后,四元合金AlxBi0.5Sb15-xTe3(x=0.05~0.2)的电导率明显增大;在室温附近,x=0.1的合金其电导率可达3.3×104Ω-1·m-1,大约是三元Bi0.5Sb1.5 Te3合金的2倍;四元合金系的最小Seebeck系数α为115μV/K,说明材料属p-型半导体;当温度为411 K时,合金AlxBi0.5-Sb1.5-xTe3(x=0.1)的ZT值出现最大值,其值为0.58,是同温度下典型三元Bi0.5Sb1.5Te3合金的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Al—Bi—Sb—Te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 微结构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blend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雅琳 马杰 +2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张传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52-557,共6页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nd neural network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redicting compositions and rule models for expert reasoning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An expert reasoning method based on these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solve blen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nclud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the first blending process and area optimization for the second blending process, and to determine optimal mixture ratio which will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fied rates of agglomerate Pb, Zn and S compositions are increased by 7.1%, 6.5% and 6.9%, respectively, and the fluctuation of sintering permeability is reduced by 7.0%, which effectively stabilizes the agglomerate compositions and the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 area optimization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日铁在宝钢介绍计算机的应用
17
作者 须仲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2-72,共1页
新日铁于1988年12月1~5日在宝山宾馆对烧结厂计算机应用的新进展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仅对烧结预测系统(Sintering Operation Forecast System—SOFS)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 烧结 计算机应用 烧结预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operation guide system for sintering proces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8
作者 范晓慧 陈许玲 +1 位作者 姜涛 李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5期531-535,共5页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sintering process, a real-time operation guide system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as developed, mainly including the data acquisition online subsystem, the sin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ro...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sintering process, a real-time operation guide system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as developed, mainly including the data acquisition online subsystem, the sin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roller, the sintering process state controller, and the abnormal conditions diagnosis subsystem. Knowledge base of the sintering process controlling was constructed, and inference engine of th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Sinter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strategies of self-adaptive prediction, internal optimization and center on basicity. And the state of sintering was stabilized centering on permeabi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rocess change and make the system clear, the system has learning ability and explanation function. The software of the system was developed in Visual C++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shows that the hitting accuracy of sinter compositions and burning through point prediction are more than 85%; the first-grade rate of sin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stability rate of burning through point and stability rate of sintering process are increased by 3%, 9% and 4%,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ing process process contro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er fuel consumption model and air-flow segregation feeding system for sintering
19
作者 江源 黄柱成 +1 位作者 许斌 姜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917-1923,共7页
In order to utilize the spontaneous accumulation of heat (SAH) reasonably and obtain the high quality sinter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 lower fuel consumption modeling based on raw materials of a certain steel wor... In order to utilize the spontaneous accumulation of heat (SAH) reasonably and obtain the high quality sinter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 lower fuel consumption modeling based on raw materials of a certain steel works was built. An air-flow segregation feeding (AS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was designed to simulate strand feeding process and calculate the lower fuel consumption quantity. Compared with baseline test, the AS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was adopted. The results of sinter pot tests show that the solid fuel consumption is lower than that in baseline test, which is decreased by 5.8%. Meanwhile, other sinter indexes, such as pan yeild, tumbler strength and strand productivity are improved. The mineralogical examin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micostructures are improved in s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el consumption spontaneous accumulation of heat air-flow segregation feeding SIN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