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气固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连锋
田付有
+3 位作者
厉青
范利武
俞自涛
武海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6-923,共8页
为了分析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的气固传热性能,建立一维稳态模型对料层气固传热进行计算,以回收的空气热量与空气作为评判标准,比较不同工况下的余热回收能力.采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对于给定尺寸的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和相同...
为了分析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的气固传热性能,建立一维稳态模型对料层气固传热进行计算,以回收的空气热量与空气作为评判标准,比较不同工况下的余热回收能力.采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对于给定尺寸的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和相同特性的烧结矿颗粒,烧结矿入口温度每增加10℃,空气值平均升高1.28GJ/h;空气入口温度(环境温度)每增加10℃,空气值平均降低1.69GJ/h;随着气料比从550到700m3/t(标准状况下)逐渐增加,空气值增大至49.51GJ/h后明显减小.随着空气入口温度的增加,最大空气下降,对应的最佳气料比却升高;随着烧结矿入口温度的增加,最大空气及对应的最佳气料比均升高.研究结果为生产实际中在工况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气料比获得最大余热回收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立式冷却
余热回收
气固传热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气固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黄连锋
田付有
厉青
范利武
俞自涛
武海云
机构
浙江大学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
浙江华西铂瑞重工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6-923,共8页
基金
浙江铂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科学技术项目(H20131352)
文摘
为了分析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的气固传热性能,建立一维稳态模型对料层气固传热进行计算,以回收的空气热量与空气作为评判标准,比较不同工况下的余热回收能力.采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对于给定尺寸的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和相同特性的烧结矿颗粒,烧结矿入口温度每增加10℃,空气值平均升高1.28GJ/h;空气入口温度(环境温度)每增加10℃,空气值平均降低1.69GJ/h;随着气料比从550到700m3/t(标准状况下)逐渐增加,空气值增大至49.51GJ/h后明显减小.随着空气入口温度的增加,最大空气下降,对应的最佳气料比却升高;随着烧结矿入口温度的增加,最大空气及对应的最佳气料比均升高.研究结果为生产实际中在工况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气料比获得最大余热回收性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烧结矿立式冷却
余热回收
气固传热
分析
Keywords
vertically-arranged sinter coolers
waste heat recovery
gas-solid heat transfer
exergy analysis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气固传热性能分析
黄连锋
田付有
厉青
范利武
俞自涛
武海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