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MM-KNN-LSTM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閤光磊 吴朝霞 +1 位作者 刘梦园 姜玉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针对烧结矿化学指标检测频率低导致无标签样本无法被机器学习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样本中有用信息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模型.首先,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K-近邻(KNN)算法,将无标签样本转化为有标签样本,然后与长短期记忆(LS... 针对烧结矿化学指标检测频率低导致无标签样本无法被机器学习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样本中有用信息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模型.首先,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K-近邻(KNN)算法,将无标签样本转化为有标签样本,然后与长短期记忆(LSTM)单元相结合,用于预测烧结矿的总铁质量分数、FeO质量分数和碱度3个化学指标.通过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LSTM三种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低的预测误差.总铁质量分数和FeO质量分数的预测命中率在允许误差±0.5%内时分别达到98.73%和95.33%,碱度的预测命中率在允许误差±0.05内为98.13%,展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化学指标 预测模型 无标签样本处理算法 LSTM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钢5800 m^(3)高炉所用烧结矿FeO含量研究
2
作者 邹志雄 杜屏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为给烧结矿FeO成分控制、质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考查了沙钢5800 m^(3)高炉所用烧结矿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中温还原性等冶金性能,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探究了FeO含量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FeO...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文章。为给烧结矿FeO成分控制、质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考查了沙钢5800 m^(3)高炉所用烧结矿转鼓强度、低温还原粉化、中温还原性等冶金性能,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探究了FeO含量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FeO含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基于沙钢现行原料质量、配矿结构以及工艺操作条件下:FeO含量增加可提升烧结矿转鼓指数、RDI+3.15及RI,当RI大于85%时,FeO含量才成为制约RI因素,FeO含量适宜值为9.5%左右;R、SiO_(2)含量、精粉及燃料配比增加会导致FeO含量升高,提升MgO含量,负压会造成FeO含量下降;数据分析表明:控制R为1.9,SiO_(2)、MgO含量分别为5.2%、1.8%左右,精粉配比在11%以内,燃料配比在4.5%~5%之间,负压为16 KPa以内,可使烧结矿FeO含量均值维持在9.5%左右,对应转鼓指数均值为80%左右,RDI+3.15、RI均值分别为75%、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工程 FEO含量 烧结矿 强度 冶金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钢1^(#)烧结机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生产实践
3
作者 刘祚 李春波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45-47,共3页
介绍了2021年以来凌钢第二炼铁厂1^(#)烧结机为了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而进行的系列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厚料层烧结、实行生产参数标准化控制、强化热风烧结作用、提高混合料布料精度、提高机前混合料温度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烧结矿转鼓... 介绍了2021年以来凌钢第二炼铁厂1^(#)烧结机为了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而进行的系列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厚料层烧结、实行生产参数标准化控制、强化热风烧结作用、提高混合料布料精度、提高机前混合料温度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满足高炉的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转鼓强度 料层厚度 热风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钢3^(#)烧结机钒钛烧结矿生产实践
4
作者 保善山 王忠有 申振国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57-61,67,共6页
酒钢地处我国西北部,周边高品位铁矿的有效利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在酒钢3#烧结机进行钒钛烧结矿生产工业试验,证明了酒钢钒钛烧结矿生产是完全可行的。通过工业试验生产结果表明:随着钒钛磁铁矿配比的增加,烧结料层变薄、机速... 酒钢地处我国西北部,周边高品位铁矿的有效利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在酒钢3#烧结机进行钒钛烧结矿生产工业试验,证明了酒钢钒钛烧结矿生产是完全可行的。通过工业试验生产结果表明:随着钒钛磁铁矿配比的增加,烧结料层变薄、机速降低、垂直烧结速度变慢、混合料透气性变差、烟道负压上升、混合料制粒效果变差,且由于钙钛矿的存在,烧结矿强度、返矿率、低温还原粉化率、转鼓指数等指标呈现劣化趋势,但是烧结矿熔滴区间变窄,更有利于高炉冶炼,后续生产应优先考虑燃料配比5.2%,且烧结矿TiO_(2)含量低于1.5%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 钒钛烧结矿 烧结性能 钙钛 熔滴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涟钢烧结矿配加转炉钢渣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庄剑鸣 宋招权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46,共6页
对烧结矿配加转炉钢渣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 ,在钢渣配比 0 %~ 8%的范围内进行的研究表明 :随着钢渣配比的增加 ,烧结速度稍有下降 ,烧结矿强度、烧结成品率均有所提高 ,利用系数在 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烧结矿还原性得到改善 ;... 对烧结矿配加转炉钢渣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 ,在钢渣配比 0 %~ 8%的范围内进行的研究表明 :随着钢渣配比的增加 ,烧结速度稍有下降 ,烧结矿强度、烧结成品率均有所提高 ,利用系数在 4%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烧结矿还原性得到改善 ;钢渣中带入的 P的循环富集不会影响炼钢的现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转炉钢渣 烧结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高碱度烧结矿强度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50
6
作者 范晓慧 李文琦 +6 位作者 甘敏 陈许玲 袁礼顺 季志云 余志元 黄晓贤 苏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25-3330,共6页
研究MgO质量分数的提高对高碱度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碱度为2.0的烧结矿MgO质量分数从1.15%提高到3.5%时,转鼓强度从71.33%降低到61.13%;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大,液相生成温度提高,液相量减少,MgO质量... 研究MgO质量分数的提高对高碱度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碱度为2.0的烧结矿MgO质量分数从1.15%提高到3.5%时,转鼓强度从71.33%降低到61.13%;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大,液相生成温度提高,液相量减少,MgO质量分数太高将造成烧结矿液相量不足;Mg2+主要固溶在磁铁矿中,Mg2+进入磁铁矿晶格,提高磁铁矿的稳定性,不利于磁铁矿氧化,使得烧结矿中磁铁矿质量分数增大,且针状铁酸钙黏结相质量分数减少;烧结液相量较少以及具有良好强度的针状铁酸钙质量分数降低是MgO降低烧结矿强度的主要原因;白云石的成矿能力比石灰石的弱,随着白云石用量增大,熔剂与铁矿石之间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高碱度烧结矿 液相生成特性 微观结构 特征 转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姜鑫 吴钢生 +1 位作者 金明芳 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58-1361,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考察了不同MgO质量分数烧结矿的高温冶金性能,并研究了MgO对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加,烧结矿的软化区间不大,但由于初渣中含MgO的高熔点物质增多,烧结矿熔化带和软熔带... 为进一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考察了不同MgO质量分数烧结矿的高温冶金性能,并研究了MgO对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加,烧结矿的软化区间不大,但由于初渣中含MgO的高熔点物质增多,烧结矿熔化带和软熔带区间显著增加,尤其对低碱度烧结矿的影响更加明显.试验条件下,MgO质量分数由1.3%增加至3.0%时,低碱度烧结矿(R=1.36)的软熔带温度区间从217.2℃增加到325.5℃;碱度R为1.76时,烧结矿软熔带温度区间从310.5℃增加到389.3℃.因此,降低烧结矿中MgO质量分数,有利于改善烧结矿的高温冶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高炉 MGO 软熔性能 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粘结相的熔化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光森 金明芳 +1 位作者 姜鑫 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700,共4页
以高碱度烧结矿中的铁酸盐粘结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结相的熔化特性随粘结相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nCaO∶nFe2O3以及不同的w(Mg),w(MgO2),w(SiO2)和w(Al2O3)铁酸盐粘结相的熔化特性.结果表明,nCaO∶nFe2O3=1∶1时,粘结相... 以高碱度烧结矿中的铁酸盐粘结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结相的熔化特性随粘结相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nCaO∶nFe2O3以及不同的w(Mg),w(MgO2),w(SiO2)和w(Al2O3)铁酸盐粘结相的熔化特性.结果表明,nCaO∶nFe2O3=1∶1时,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时间最短;添加MgO粘结相的熔化温度升高,熔化时间变长;当w(SiO2)或w(Al2O3)为3%时,粘结相的熔化温度最低,熔化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粘结相 熔化温度 熔化时间 熔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军胜 董辉 +2 位作者 高建业 梁凯 刘靖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01-3108,共8页
以某钢铁企业年产390万t烧结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和局部非热力学平衡双能量方程模型,建立烧结矿竖罐内气固稳态传热模型,并借助Fluent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平台,以回收的空气热量和空气为判定基准,对不同操作参数对竖罐内气固传... 以某钢铁企业年产390万t烧结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和局部非热力学平衡双能量方程模型,建立烧结矿竖罐内气固稳态传热模型,并借助Fluent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平台,以回收的空气热量和空气为判定基准,对不同操作参数对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收的空气热量和空气随烧结矿入口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随烧结矿颗粒直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随着气料比的增加,回收空气热量的增加趋势逐渐变缓,空气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随着空气入口温度的升高,回收的空气热量逐渐减少,空气则逐渐增加。在实际操作工况改变时,通过气料比的调节可达到最佳气固换热效果,获得最大的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竖罐 多孔介质 气固传热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法研究烧结矿还原的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勇 吴铿 +1 位作者 潘文 刘起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2-1286,共5页
根据工业生产烧结矿的还原动力学特点,从冶金传输原理的质量传输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还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别建立了立方体颗粒的化学反应过程动力学和分子扩散过程的新模型.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段法研究了CO还原烧... 根据工业生产烧结矿的还原动力学特点,从冶金传输原理的质量传输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还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别建立了立方体颗粒的化学反应过程动力学和分子扩散过程的新模型.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段法研究了CO还原烧结矿的反应过程动力学,得出不同限速性环节转换的时间点和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进而给出了动力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式.通过对工业生产烧结矿还原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的观察验证了该模型对不同限速环节判断的准确性及其合理性.采用分段法可以确定出不同控制环节的转换时间点和动力学参数可以普适地用在其他反应过程动力学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过程动力学 分段法 烧结矿 动力学参数 立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气体流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军胜 董辉 +1 位作者 高建业 梁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7-521,共5页
采用对Ergun型方程无量纲化的方法对气体通过烧结矿床层的流态进行了研究,考察气体表观流速、烧结矿颗粒直径和床层空隙率对床层内气体压力降的影响,进而探讨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颗粒直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一定时,... 采用对Ergun型方程无量纲化的方法对气体通过烧结矿床层的流态进行了研究,考察气体表观流速、烧结矿颗粒直径和床层空隙率对床层内气体压力降的影响,进而探讨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颗粒直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一定时,床层内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气体表观流速的增大呈二次方关系增大.当气体表观流速一定时,单位料层高压力降随颗粒直径和空隙率的增大呈指数关系衰减.床层内临界颗粒雷诺数随床层几何因子的增大呈指数关系减小,且临界颗粒雷诺数实验预测公式的平均计算误差在5%以内,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填充床 压力降 流态 临界颗粒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烧结矿黏结相流动性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光森 魏国 +1 位作者 李小刚 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4-838,共5页
针对包钢含氟烧结矿黏结相的流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黏结相的碱度(w(CaO)/w(SiO2))以及MgO,CaF2和FeO的含量并测得相应黏结相在熔融态下的黏度和表面张力,从而得出烧结矿黏结相物性的一般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碱度为1.4时,黏结相... 针对包钢含氟烧结矿黏结相的流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黏结相的碱度(w(CaO)/w(SiO2))以及MgO,CaF2和FeO的含量并测得相应黏结相在熔融态下的黏度和表面张力,从而得出烧结矿黏结相物性的一般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碱度为1.4时,黏结相的黏度最小和熔化性温度最低,但表面张力随碱度的升高而增大;适量的MgO能降低黏结相的黏度,而表面张力随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MgO质量分数为5%时,熔化性温度最低;添加CaF2能显著降低黏结相的黏度和表面张力;FeO含量增加,黏结相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黏结相 流动性 黏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气固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连锋 田付有 +3 位作者 厉青 范利武 俞自涛 武海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6-923,共8页
为了分析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的气固传热性能,建立一维稳态模型对料层气固传热进行计算,以回收的空气热量与空气作为评判标准,比较不同工况下的余热回收能力.采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对于给定尺寸的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和相同... 为了分析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的气固传热性能,建立一维稳态模型对料层气固传热进行计算,以回收的空气热量与空气作为评判标准,比较不同工况下的余热回收能力.采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对于给定尺寸的烧结矿立式冷却装置和相同特性的烧结矿颗粒,烧结矿入口温度每增加10℃,空气值平均升高1.28GJ/h;空气入口温度(环境温度)每增加10℃,空气值平均降低1.69GJ/h;随着气料比从550到700m3/t(标准状况下)逐渐增加,空气值增大至49.51GJ/h后明显减小.随着空气入口温度的增加,最大空气下降,对应的最佳气料比却升高;随着烧结矿入口温度的增加,最大空气及对应的最佳气料比均升高.研究结果为生产实际中在工况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气料比获得最大余热回收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立式冷却 余热回收 气固传热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流动阻力特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军胜 董辉 +1 位作者 李含竹 高建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7-872,共6页
基于量纲分析方法,实验研究不同烧结矿颗粒直径填充床内的流动阻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一定时,床层内单位料层高压降随颗粒表观流速的增大呈非线性关系增大。当颗粒表观流速一定时,直径较小的颗粒床层内由于颗粒比表面积较大... 基于量纲分析方法,实验研究不同烧结矿颗粒直径填充床内的流动阻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一定时,床层内单位料层高压降随颗粒表观流速的增大呈非线性关系增大。当颗粒表观流速一定时,直径较小的颗粒床层内由于颗粒比表面积较大导致流动阻力损失也较大。颗粒雷诺数Re_p较低时,床层内颗粒摩擦因子f_p随Re_p的增加而迅速减小;Re_p较高时,随Re_p的增加,f_p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并最终不发生变化。由于计算误差较大,现有的预测关联式不适用于求解烧结矿颗粒床层内的流动阻力损失。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出了能够描述烧结矿颗粒床层内流动阻力特性的实验关联式,平均计算相对误差为7.93%,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填充床 压力降 颗粒雷诺数 颗粒摩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变碱度条件下低硅烧结矿显微结构及矿物组成对其冶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玉柱 冯向鹏 +1 位作者 李振国 尹海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6-577,共2页
关键词 低硅烧结矿 显微结构 物组成 冶金性能 技术 铁精粉 硅酸盐 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与控制指导专家系统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晓慧 冯婧 +1 位作者 陈许玲 王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0,85,共5页
根据烧结工艺和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与控制特点,采用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法建立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使用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和正向推理机制,构造多库结构的专家系统。应用VC++开发了软件系统,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表明:烧结矿化... 根据烧结工艺和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与控制特点,采用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法建立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使用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和正向推理机制,构造多库结构的专家系统。应用VC++开发了软件系统,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表明: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命中率达到90%以上,控制指导准确率高,通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化学成分 灰色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多库结构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及MgO与B_2O_3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郎建峰 李振国 张玉柱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5,共4页
研究了MgO与烧结矿常温强度及冶金性能的关系,以及含硼及含镁物质同时加入烧结混合料时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MgO对烧结矿常温强度的影响随碱度的不同而不同。MgO的加入使烧结矿软熔性能、抗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改善,还原性变... 研究了MgO与烧结矿常温强度及冶金性能的关系,以及含硼及含镁物质同时加入烧结混合料时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MgO对烧结矿常温强度的影响随碱度的不同而不同。MgO的加入使烧结矿软熔性能、抗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改善,还原性变差。在烧结混合料中同时加入含硼及含镁物质时,MgO与B2O3 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规律,MgO与B2O3 相互弥补了各自对烧结矿质量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添加剂 MGO B2O3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军胜 董辉 +1 位作者 高建业 李含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9-1563,共5页
以某钢铁企业360 m^2烧结机年产390万t烧结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影响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得到了竖罐适宜的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表观流速的减小和空气进口温度... 以某钢铁企业360 m^2烧结机年产390万t烧结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影响竖罐内气固传热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得到了竖罐适宜的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表观流速的减小和空气进口温度的增加,烧结矿出口温度和空气出口温度均逐渐增加;烧结矿颗粒直径的减小导致烧结矿出口温度的降低和空气出口温度的增加.竖罐适宜的操作参数为:空气进口标况流量45.5万m^3/h,颗粒当量直径0.025 m,空气进口温度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竖罐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硼添加剂改善烧结矿质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东辉 孙挺 白丽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9-441,共3页
含铁原料在高炉上部的物理粉化对高炉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烧结矿还原时,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粉化明显·为了提高烧结矿质量,抑制热烧结矿在降温过程中因为相变引起的粉化现象,对烧结配料进行了添加硼酸的实验研究,同时通过... 含铁原料在高炉上部的物理粉化对高炉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烧结矿还原时,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粉化明显·为了提高烧结矿质量,抑制热烧结矿在降温过程中因为相变引起的粉化现象,对烧结配料进行了添加硼酸的实验研究,同时通过转鼓实验、粒度分布及X射线衍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烧结原料中添加硼酸可以改变烧结矿中的物质组成,当每1t原料添加0 6~1 2kg硼酸时,烧结矿粉化现象得到了抑制,强度得到了提高,而且对烧结工艺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添加剂 硼酸 粉化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气体流动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军胜 董辉 赵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0-664,共5页
以多孔介质模型为基础,运用气固填料床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烧结竖罐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采用自定义函数(UDF)对罐体料层径向空隙率分布进行定义,模拟研究竖罐内气体流动的分布规律,进... 以多孔介质模型为基础,运用气固填料床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烧结竖罐内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确立了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采用自定义函数(UDF)对罐体料层径向空隙率分布进行定义,模拟研究竖罐内气体流动的分布规律,进而探讨影响竖罐内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段区域,气体流速沿径向由罐体中心至内壁逐渐增加,最后在内壁附近突然增大;影响竖罐内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料层空隙率分布和罐体预存段内径.空隙率径向偏析越严重,预存段内径越大,气流分布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余热回收 空隙率 气体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