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浆渣烧结灰基本特性及其在污泥固化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春鹏 吴海清 +1 位作者 刘汉龙 张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79-2984,共6页
国内每年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无害化处理、废物重新利用的技术是解决疏浚污泥污染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污泥固化技术是其重要的途径。纸浆渣烧结灰自身所具有的吸水性和自硬性是一种研制廉价污泥固化剂配方的重要成分,是把造纸产业废弃物和... 国内每年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无害化处理、废物重新利用的技术是解决疏浚污泥污染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污泥固化技术是其重要的途径。纸浆渣烧结灰自身所具有的吸水性和自硬性是一种研制廉价污泥固化剂配方的重要成分,是把造纸产业废弃物和生产废弃物同时再利用的环保工法,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对纸浆渣烧结灰基本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泥固化的试验研究,主要包括纸浆渣烧结灰酸碱度试验、吸水率试验、微观结构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和污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纸浆渣烧结灰呈弱碱性;吸水性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存在一个最小吸水率;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且具有自硬性。纸浆渣烧结灰可提高水泥固化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并且水泥的掺入含量越高,其强度的提高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渣烧结灰 吸水率 抗剪强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硫脲浸出烧结灰中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佴栋 常军 +3 位作者 张利波 周俊文 彭金辉 陈宇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136,共7页
以炼铁烧结机头除尘灰(烧结灰)为实验原料,通过XRF、XRD、SEM-EDS手段对原料进行表征,采用酸性硫脲法浸出烧结灰提取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烧结灰中提取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炼铁烧结灰中银的浸出率为响应... 以炼铁烧结机头除尘灰(烧结灰)为实验原料,通过XRF、XRD、SEM-EDS手段对原料进行表征,采用酸性硫脲法浸出烧结灰提取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响应曲面法(RSM)对烧结灰中提取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炼铁烧结灰中银的浸出率为响应值,选取对硫脲浸出烧结灰提银过程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反应温度、硫脲浓度、浸出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中心设计方案以三因素五水平设计实验,得到最优的提银工艺条件,并获得拟合度高的二阶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硫脲浸出烧结灰中银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50℃、硫脲浓度22g/L、浸出时间90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银浸出率的模型预测值为89.38%,实验真实银的浸出率为89.9%,其相对误差为0.52%,表明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可用于预测烧结灰提取银的浸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灰 浸出银 酸性硫脲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浆渣烧结灰(PS灰)和水泥固化污泥水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炎 夏雄 +1 位作者 朱春鹏 肖世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3-759,共7页
为研究纸浆渣烧结灰(PS灰)和水泥固化污泥的效果,本文采用多因素分析法,通过掺入PS灰和水泥,针对影响固化土力学性能和渗透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渗透试验以及静水淋溶试验,分析固化体的水力特性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化污泥的... 为研究纸浆渣烧结灰(PS灰)和水泥固化污泥的效果,本文采用多因素分析法,通过掺入PS灰和水泥,针对影响固化土力学性能和渗透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渗透试验以及静水淋溶试验,分析固化体的水力特性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化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PS灰和水泥含量呈“阶梯形”分布,PS灰可有效降低水泥固化污泥的渗透系数,当水泥含量为20%,PS灰含量为175%时,拟合曲面上固化污泥的渗透系数达到了最小值,为0.48×10^-5cm·s^-1。当PS灰含量一定时,水泥含量增加,金属离子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泥含量在8%~12%时,PS灰含量的增加对于固化Cd离子和Cu离子效果显著;其他金属离子的最大固化效果则存在于水泥含量大于12%时,且随着PS灰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渣烧结灰 固化污泥 渗透系数 静水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4
作者 崔嘉铭 马红瑞 +3 位作者 马哲洋 纪璐鑫 王胜 巴明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4-162,共9页
为了改善改性硫氧镁(Modified magnesium oxysulfate, MMOS)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了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DF)对MMOS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FTIR、TG等微观测试技术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 为了改善改性硫氧镁(Modified magnesium oxysulfate, MMOS)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了二次铝灰烧结渣料磨细粉(DF)对MMOS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FTIR、TG等微观测试技术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F掺量增加,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呈增长趋势,当DF掺量在10%以内时,力学性能早期变化不大,后期呈增长趋势,且在低水胶比时力学性能更优。随着养护龄期延长,不同DF掺量的MMOS水泥试样早期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而在后期力学性能显著增长。微观分析表明,过高的DF掺量会延缓水化反应进程,导致水化产物5·1·7相(5Mg(OH)_(2)·MgSO_(4)·7H_(2)O)生成速率降低,从而改善MMOS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但会降低其早期力学性能。此外,MMOS水泥基材料中的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浸出含量指标符合《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规范》标准。这为发挥建材领域对二次铝灰的消纳能力,实现其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烧结渣料磨细粉 改性硫氧镁水泥基材料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重金属浸出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机头灰湿法处置过程典型伴生元素迁移转化规律
5
作者 殳哲君 杨本涛 +5 位作者 李栋 殷国富 曾凡波 韩树林 张雪凯 姜智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针对钢铁冶金烧结机机头灰水洗—蒸发结晶工艺中伴生元素Ca、Mg、NH+4、SO42-溶出导致盐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考察了多因素调控对伴生元素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为3 mL/g、水洗温度为25℃、水洗时间为1 h及搅拌强度为2... 针对钢铁冶金烧结机机头灰水洗—蒸发结晶工艺中伴生元素Ca、Mg、NH+4、SO42-溶出导致盐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考察了多因素调控对伴生元素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为3 mL/g、水洗温度为25℃、水洗时间为1 h及搅拌强度为200 r/min条件时,伴生元素的溶出效率显著提升,且结晶盐产品中KCl与NaCl的纯度可得到有效改善。该研究明确了水洗参数与杂质元素分离效率的关联性,为烧结机机头灰资源化过程中高纯度盐产品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机头 湿法处置 伴生元素 迁移转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头灰浸出提取高纯度氯化钾的研究
6
作者 陈俊辉 刘翔 +2 位作者 胡庆喜 田榜鑫 陈嘉乐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为了实现烧结机头灰中的氯化钾高附加值利用,以某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高盐碱性洗脱水为原料,采用预处理-高盐废水协同水洗脱钾-真空抽滤-除杂与脱色-固液分离-分盐结晶的工艺路线,设计了BoxBehnken试验,建立浸出温度、液固比... 为了实现烧结机头灰中的氯化钾高附加值利用,以某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高盐碱性洗脱水为原料,采用预处理-高盐废水协同水洗脱钾-真空抽滤-除杂与脱色-固液分离-分盐结晶的工艺路线,设计了BoxBehnken试验,建立浸出温度、液固比和搅拌速率3个因素与烧结机头灰钾脱除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采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法对烧结机头灰钾脱除率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分盐结晶。实验结果表明:响应曲面分析得出3个因素对烧结机头灰中钾的脱除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浸出温度、液固质量比、搅拌速率;浸出过程最佳的工艺条件是浸出温度为51.45℃、液固质量比为2.85∶1、搅拌速率为674 r/min,30 min时钾的脱除率为93.89%;含钾滤液经过除杂脱色处理后,利用NaCl-KCl-H_(2)O水盐体系相图,控制蒸发条件进行分盐结晶,使闪发终点控制在氯化钾单固相结晶区内,可得到纯度为92%氯化钾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头 协同 响应曲面法 分盐 氯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脱硫废液的协同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东 王海波 +4 位作者 吕扬 杨领芝 王笑 杨凤岭 仪垂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富含K、Na元素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与富含氯离子的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是制约烧结工序环保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中碱金属元素的摩尔浓度为C...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富含K、Na元素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与富含氯离子的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是制约烧结工序环保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中碱金属元素的摩尔浓度为Cl元素的1.18倍;在机头灰的浸出液除杂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引入Na元素,进一步放大了氯离子总量与碱金属含量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和脱硫废液的协同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富含氯离子的脱硫废液与烧结机头电除尘灰进行浸出试验;通过对浸出液进行除杂、脱色,并进行浓缩结晶,制取KCl和NaCl晶体。试验结果表明,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以4∶1的比例混合搅拌,不仅能够满足烧结机头电除尘灰浸出液中碱金属离子与氯离子的平衡需要,而且能够代替清水用于溶解机头灰,从而实现烧结烟气脱硫废液与机头电除尘灰的环保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按照400万吨的规模测算,烧结机每月可产生机头灰600 t,应用新技术每月可生产300 t的KCl、60 t的NaCl,每月经济效益约为44.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电除尘 脱硫废液 KCL NACL 资源化利用 协同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冶金烧结除尘灰中铅的浸取回收和一氧化铅的制备 被引量:9
8
作者 付志刚 张梅 +3 位作者 吕娜 王威燕 刘文英 杨运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02-3308,共7页
研究一种以钢铁冶金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为原料,湿法浸取回收其中的氯化铅并利用其制取一氧化铅的工艺技术。采用HCl-NaCl混合溶液将烧结灰中的铅以PbCl_4^(2-)形式络合浸取回收。利用所回收的氯化铅制备一氧化铅。实验考察浸取工艺中多种... 研究一种以钢铁冶金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为原料,湿法浸取回收其中的氯化铅并利用其制取一氧化铅的工艺技术。采用HCl-NaCl混合溶液将烧结灰中的铅以PbCl_4^(2-)形式络合浸取回收。利用所回收的氯化铅制备一氧化铅。实验考察浸取工艺中多种因素对浸取效率的影响,研究浸取母液的循环使用效果和一氧化铅制备过程的转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5~90℃,氯化钠质量浓度为250 g/L,工业盐酸用量为25 m L/(100 g),富铅烧结灰(尾泥)与HCl-NaCl混合溶液的固液比为1.0:3.0 g/m L,浸取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在浸取过程中铅的浸取率在99.50%以上;冷析母液循环使用2次,铅的总回收率达95.08%;碳酸钠的加入量为其理论量的0.90~1.00倍,铅的沉淀率为99.90%,转化得到的沉淀在650℃煅烧5 h,得到的一氧化铅产品纯度为99.50%,达到HG/T 2325—2004标准中工业一级品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除尘 HCl-NaCl混合溶液 络合浸出 氯化铅 一氧化铅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除尘灰资源化利用新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玉华 马忠民 +2 位作者 王东锋 卜素维 周永平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9,共4页
介绍了烧结除尘灰的来源、成分、分类,以及目前对烧结除尘灰(尤其是机头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综合分析认为:未来烧结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应以分类处理为主,对于有害元素含量较高的机头除尘灰(尤其是末端电场除尘灰)应分离提取其中的... 介绍了烧结除尘灰的来源、成分、分类,以及目前对烧结除尘灰(尤其是机头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方式。综合分析认为:未来烧结除尘灰的资源化利用应以分类处理为主,对于有害元素含量较高的机头除尘灰(尤其是末端电场除尘灰)应分离提取其中的K、Pb等元素,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而机尾和环境除尘灰宜返回烧结利用其中的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除尘 资源化利用 钾肥 一氧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高钾烧结除尘灰脱钾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俊 张晓萍 覃德波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9,共4页
介绍了马钢烧结除尘灰的利用情况,通过对高钾烧结除尘灰进行物化特性分析,从经济、高效脱钾的角度考虑,认为水浸温度100℃、液固比3∶1、搅拌水浸一次的高钾除尘灰脱钾工艺比较适合,脱钾率可达到91.62%。
关键词 烧结除尘 高钾 脱钾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脱硫灰制备胶凝材料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斌 高竟轩 任爱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9-43,共5页
通过正交及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烧结烟气半干法脱硫灰复掺矿渣、钢渣,辅之外加剂,制备生态胶凝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分别预磨钢渣、矿渣及水泥熟料再与经低温煅烧的改性脱硫灰混磨制备的复合生态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定性、水... 通过正交及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烧结烟气半干法脱硫灰复掺矿渣、钢渣,辅之外加剂,制备生态胶凝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分别预磨钢渣、矿渣及水泥熟料再与经低温煅烧的改性脱硫灰混磨制备的复合生态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定性、水化性能和力学性能;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合格。正交试验确定了一定比例和掺量的矿渣和钢渣复掺15%改性脱硫灰、15%水泥熟料和0.5%激发剂时胶凝材料的各项性能较好,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方案进行了优化,用SEM对两组配方的水泥净浆体进行晶形微观分析,验证了不同水化产物在不同龄期对水泥体的强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抗压 抗折强度 改性烧结脱硫 钢渣 矿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除尘灰气力输送系统的组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汤聂 李伟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3,共4页
气力输送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的优点,在粉尘、颗粒物输送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烧结除尘灰的气力输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并结合巴西GA烧结项目阐述了该系统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 气力输送 烧结除尘 巴西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烧结电除尘灰中氯化浸出铅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岩 温耀儒 +3 位作者 陈士强 李鹏举 徐红辉 耿翠翠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研究了采用氯化铵-盐酸体系从烧结电除尘灰中浸出金属铅,考察了氯化铵浓度、盐酸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铅浸出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浸出机制。结果表明:在NH4Cl浓度2 mol/L和HCl浓度1.5 mol/L、浸出温度70℃、浸出时... 研究了采用氯化铵-盐酸体系从烧结电除尘灰中浸出金属铅,考察了氯化铵浓度、盐酸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铅浸出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浸出机制。结果表明:在NH4Cl浓度2 mol/L和HCl浓度1.5 mol/L、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30 min、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 g/4 mL条件下,铅浸出率为98.6%;NH4Cl的加入可以提高溶液氢离子活度,实现低酸浓度下铅的有效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灰 氯化铵 盐酸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电除尘灰内配碳球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毕学工 王亚雨 +2 位作者 谢登高 刘威 周进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4,共7页
以烧结电除尘灰、轧钢皮、膨润土、有机粘结剂和潞安煤为原料,研究了内配碳球团矿的合理生产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制定试验方案,各因素的水平:C/O为0.5、0.6、0.7和0.8,焙烧温度为1 250℃、1 275℃、1 300℃和1 325℃,焙烧时间为10 mi... 以烧结电除尘灰、轧钢皮、膨润土、有机粘结剂和潞安煤为原料,研究了内配碳球团矿的合理生产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制定试验方案,各因素的水平:C/O为0.5、0.6、0.7和0.8,焙烧温度为1 250℃、1 275℃、1 300℃和1 325℃,焙烧时间为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经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抗压强度受焙烧温度的影响最大,受焙烧时间的影响最小;脱锌率受焙烧温度的影响最大,受焙烧时间的影响最小;金属化率和还原度受焙烧温度的影响最大,受C/O影响最小。研究发现,当C/O为0.8、焙烧温度为1 325℃、焙烧时间为10 min时,抗压强度达到2 105 N,脱锌率达到91%,还原度达到86.3%,金属化率达到80%,产品质量基本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电除尘 内配碳球团矿 抗压强度 脱锌率 还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制取一氧化铅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宪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将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制成悬浮浆液并磁选出铁精粉,磁选后尾泥加入氯化钠溶液,采用氯化浸提方式回收尾泥中的铅,经溶解、沉淀反应、离心过滤、洗涤,所得固体经干燥焙烧后得到一氧化铅产品。该技术为烧结机头除尘灰去除重金属铅及其回收利... 将烧结机头电除尘灰制成悬浮浆液并磁选出铁精粉,磁选后尾泥加入氯化钠溶液,采用氯化浸提方式回收尾泥中的铅,经溶解、沉淀反应、离心过滤、洗涤,所得固体经干燥焙烧后得到一氧化铅产品。该技术为烧结机头除尘灰去除重金属铅及其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电除尘 氯化浸取 一氧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干法脱硫灰激发高炉矿粉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利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32-237,共6页
针对烧结干法脱硫灰资源化利用和高炉矿粉早期活性不高的问题,采用烧结干法脱硫灰激发高炉矿粉活性,测试了不同烧结干法脱硫灰掺量下高炉矿粉-水泥体系的强度、干缩、浸水自由膨胀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研... 针对烧结干法脱硫灰资源化利用和高炉矿粉早期活性不高的问题,采用烧结干法脱硫灰激发高炉矿粉活性,测试了不同烧结干法脱硫灰掺量下高炉矿粉-水泥体系的强度、干缩、浸水自由膨胀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研究了烧结干法脱硫灰激发高炉矿粉-水泥体系的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及其火山灰放热行为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烧结干法脱硫灰激发高炉矿粉能显著提高高炉矿粉3d、7d、28d抗压强度,其原因是高炉矿粉在烧结干法脱硫灰形成的SO42-、CO32-、SO32-环境下,生成了3CaO·Al2O3·CaSO4·32H2O、2CaSiO3·CaCO3·CaSO4·15H2O和3CaO·Al2O3·CaSO3·11H2O等水化产物;烧结干法脱硫灰的掺入使得高炉矿粉-水泥体系出现第三个放热峰,虽峰值相差不大,但出现时间明显滞后,有效减缓了高炉矿粉-水泥体系的水化放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干法脱硫 高炉矿粉 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DTA-TG) 水化热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厂烧结机头灰中铅的配位浸出行为与综合回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晨宇 邓志敢 +4 位作者 李兴彬 魏昶 孙朴 世仙果 李旻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1-430,共10页
针对钢铁厂烧结机头灰中富含铅、铁、碳、钾、氯等多种有价元素的特点,根据氯离子与铅配位的特性,采用配位浸出的方式实现铅与铁、碳等元素的选择性分离回收。SEM-EDS、XRD等研究分析表明,烧结机头灰中铅主要以絮状的KPb2Cl5等物相吸附... 针对钢铁厂烧结机头灰中富含铅、铁、碳、钾、氯等多种有价元素的特点,根据氯离子与铅配位的特性,采用配位浸出的方式实现铅与铁、碳等元素的选择性分离回收。SEM-EDS、XRD等研究分析表明,烧结机头灰中铅主要以絮状的KPb2Cl5等物相吸附于铁氧化合物、硅铝酸盐和碳颗粒表面,铁主要以Fe2O3和Fe3O4物相存在。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温度、氯离子浓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等因素对铅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溶液pH值为3.0,浸出温度为80℃,氯离子浓度为6 mol/L,液固比(mL/g)为10:1,浸出时间为2 h的优化条件下,烧结机头灰中铅化合物与氯发生配位溶解反应生成PbCl2 i i-(i=1~4)等易溶解的络合离子,实现铅的浸出,铅浸出率为95.7%;而烧结机头灰中对钢铁冶炼有用的铁、碳、硅、铝等元素不被浸出,富集在浸出渣中,较好地实现了选择性浸出。浸出液中的铅经冷却结晶、洗涤纯化后,获得纯度为99%的氯化铅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头 配位浸出 资源化利用 铅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头灰处置技术对比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哲愚 王磊 +3 位作者 刘彦廷 魏进超 贺颖捷 杨本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共9页
烧结机头灰的产量大,且含有丰富的钾资源,但成分复杂,碱金属氯盐含量高,是典型的钢铁行业高盐固废。目前国内钢铁厂主要采用直接返烧结的方式处理烧结机头灰,但该方法会导致设备腐蚀、成品矿品位降低等问题。文章以对烧结机头灰处置技... 烧结机头灰的产量大,且含有丰富的钾资源,但成分复杂,碱金属氯盐含量高,是典型的钢铁行业高盐固废。目前国内钢铁厂主要采用直接返烧结的方式处理烧结机头灰,但该方法会导致设备腐蚀、成品矿品位降低等问题。文章以对烧结机头灰处置技术的工业应用和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为目的,总结现阶段的火法和湿法处置技术,对比不同类型的技术优缺点,分析各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方向。通过对比火法和湿法处置技术发现:火法处置技术的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湿法可在实现固废无害化的同时通过废水预处理和资源化手段回收盐产品,更适合现行环保要求和固废物相特征。此外,在总结烧结机头灰的特征与现阶段处置技术的特点后,展望了未来烧结机头灰处置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头 火法处置技术 湿法处置技术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除尘灰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特点及运行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料庭 蓝健 +1 位作者 潘国帅 赵丽芳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共5页
分析了红土镍矿烧结除尘灰的特性,介绍了除尘灰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和技术特点。根据该系统投运一年多来的情况,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和经济分析,综合认为烧结除尘灰采用气力输送是可行的、经济的和环保的。此外,还指出了该系统有待完... 分析了红土镍矿烧结除尘灰的特性,介绍了除尘灰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和技术特点。根据该系统投运一年多来的情况,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和经济分析,综合认为烧结除尘灰采用气力输送是可行的、经济的和环保的。此外,还指出了该系统有待完善之处及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除尘 气力输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数烧结电场除尘灰的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段毅 包向军 +1 位作者 徐俊超 黄静如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0,109,共6页
本文以1~4级电场除尘灰作为研究对象,对水洗处理后原始灰样的粒度分布、元素组成、化学组分的晶体结构、可溶盐组分的存在形式等进行测试,并分析析晶形貌,讨论不同电场除尘灰化学成分、比电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尘灰中的Fe主要以Fe... 本文以1~4级电场除尘灰作为研究对象,对水洗处理后原始灰样的粒度分布、元素组成、化学组分的晶体结构、可溶盐组分的存在形式等进行测试,并分析析晶形貌,讨论不同电场除尘灰化学成分、比电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尘灰中的Fe主要以Fe_(2)O_(3)的形式存在、K主要以KCl形式存在,还有少量的NaCl存在;当电场级数从1级增加至4级时,除尘灰的+100μm的粒级占比从37.58%降低至2.13%,比电阻从3.84 kΩ·cm增大至101.1 kΩ·cm;水洗去除了4级电场除尘灰中4.51%的K和2.05%的Na,粉尘比电阻从101.1 kΩ·cm降低至13.41 k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除尘 理化特性 可溶盐 比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