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紫外线光疗用于烧伤残余创面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惠贤 童静媛 +1 位作者 吴国霞 董政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496-1497,共2页
目的观察311-纳米紫外线光疗对烧伤残余创面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按住院时间先后将40例烧伤残余创面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湿疹创面用1%碘伏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清洗,擦干后予... 目的观察311-纳米紫外线光疗对烧伤残余创面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按住院时间先后将40例烧伤残余创面合并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湿疹创面用1%碘伏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清洗,擦干后予炉甘石洗剂涂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311-纳米紫外线光疗机照射局部创面。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愈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纳米紫外线光治疗具有良好的消炎、消疹、止痒作用,有利于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紫外线光疗 烧伤残余创面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环境个体化治疗对难治性烧伤残余创面细菌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艺 黄金华 +4 位作者 徐刚 周杰 练慧斌 主父中印 鞠海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微环境个体化治疗对难治性烧伤残余创面细菌耐药的影响。方法选择难治性烧伤患者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按照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药代动力学部分的描述,每日于血药浓... 目的探讨微环境个体化治疗对难治性烧伤残余创面细菌耐药的影响。方法选择难治性烧伤患者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按照药品说明书中关于药代动力学部分的描述,每日于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时立即进行残余创面换药;对照组则不限定换药时间。两组治疗2周评估创面,同时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菌。结果两组治疗2周创面均缩小,缩小面积均大于原面积的20%,达到部分愈合标准,但均未完全愈合。观察组6例(40.0%)、对照组11例(78.6%)筛选出耐药菌,两组耐药菌筛出率比较P<0.05。结论微环境个体化治疗有助于难治性烧伤患者残余创面的愈合,并能改善残余创面的细菌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烧伤 烧伤残余创面 个体化治疗 耐药突变选择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辅助电磁波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廖俊琳 周建大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25-26,共2页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湿润烧伤膏辅助电磁波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41例大面积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取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电磁波照射...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湿润烧伤膏辅助电磁波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41例大面积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取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湿润烧伤膏辅助电磁波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不仅可减轻患者的创面疼痛感,同时也可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湿润烧伤 电磁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液、维生素C联合庆大霉素治疗烧伤残余创面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焕青 张海风 张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维生素C 极化液 素治疗 庆大霉 疗效观察 联合 残余创面愈合 治疗后期 深度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温裕庆 李荣兴 雷根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4期105-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观察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结果五黄中药制剂浸浴能明显缩短四肢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时间,... 目的研究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观察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结果五黄中药制剂浸浴能明显缩短四肢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愈合率及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黄中药制剂外用能加快四肢烧伤残余创面愈合、能提高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黄中药制剂 浸浴疗法 烧伤残余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用佐治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玉秋 刘艾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92-95,共4页
对中药佐治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治疗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应根据中医相关理论,视创面大小、性质、感染程度以及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和治疗方法,并注意相关的护理事项,以提高烧伤残余创面的治愈率。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中药外用 护理进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残余创面56例综合治疗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继超 卢庆佳 +3 位作者 彭文要 陈柏秋 刘冰峰 邱加祟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166-167,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进行治疗的112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常规疗法和综合疗法),并对两组...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进行治疗的112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常规疗法和综合疗法),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愈合时间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文静 刘书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6期53-54,共2页
总结了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20例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皮肤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负压封闭式引流的观察、疼痛护理和康复训练。认为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残余创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用于烧伤残余创面临床观察
9
作者 梁延平 张向萍 孙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BFGF 烧伤残余创面 临床观察 局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Ⅱ、Ⅲ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泽春 李军 陈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Ⅱ、Ⅲ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Ⅱ、Ⅲ度烧伤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Ⅱ、Ⅲ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Ⅱ、Ⅲ度烧伤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的清创和消毒处理,对照组给予rh-bFGF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血必净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病原菌清除率、细胞因子、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病原菌清除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VA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血必净联合rh-bFG治疗Ⅱ、Ⅲ度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提高病原菌的清除率,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Ⅱ度烧伤 Ⅲ度烧伤 烧伤残余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应用湿敷剂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晓牧 李莉 +2 位作者 赵宇辉 曹志红 张学兵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7期1611-1613,共3页
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是指在烧伤治疗的中晚期,残余创面或新愈合创面继发的一种慢性感染性湿疹样皮炎。这也是造成残余创面反复破溃、迁延不愈甚至形成难愈性创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烧伤创面后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湿疹引... 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是指在烧伤治疗的中晚期,残余创面或新愈合创面继发的一种慢性感染性湿疹样皮炎。这也是造成残余创面反复破溃、迁延不愈甚至形成难愈性创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烧伤创面后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湿疹引起的渗出、红肿、痛痒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传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是应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笔者采用蓝科肤宁脱敏止痒膜湿敷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湿疹 蓝科肤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5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凤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7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中药外敷 烧伤残余创面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抗生素 中药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解毒汤联合中药浸浴在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智辉 张毓姣 段鹏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6期81-83,90,共4页
目的:探讨生肌解毒汤联合中药浸浴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清创和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肌解毒汤联合中药浸浴治疗,连续治疗... 目的:探讨生肌解毒汤联合中药浸浴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清创和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肌解毒汤联合中药浸浴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解毒汤联合中药浸浴可促进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创面愈合,缓解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溃疡 生肌解毒汤 中药浸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铁柱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5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出现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出现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无菌石蜡油纱布联合生理盐水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感染例数、治疗7 d时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参考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细小于观察组(P<0.05);参考组患者出现13例感染,感染率为34.2%,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感染,感染率为7.9%,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7 d时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抗菌作用显著,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烧伤残余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26例
15
作者 何风雷 郭建军 《国医论坛》 2001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中医药疗法 生肌膏 治疗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蛋白海绵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艳艳 张燕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382-2383,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海绵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36例)和联合组(47例)。常规组接受莫...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海绵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36例)和联合组(47例)。常规组接受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联合组于常规组治疗基础上接受生物蛋白海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美观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44/47)]较常规组[75.00%(27/36)]高(P<0.05)。联合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美观满意度[87.23%(41/47)]较常规组[69.44%(25/36)]高(P<0.05)。结论生物蛋白海绵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美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莫匹罗星软膏 生物蛋白海绵 创面愈合时间 美观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房浸浴缸消毒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菊芬 袁琴芳 杨敏烈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浸浴缸不同的消毒方法。方法对128例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运用水浪式浸浴疗法的浸浴缸采用不同消毒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各组浸浴液控出菌落数及患者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消毒方法改良组与对照组各组之间在浸浴液检出菌...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浸浴缸不同的消毒方法。方法对128例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运用水浪式浸浴疗法的浸浴缸采用不同消毒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各组浸浴液控出菌落数及患者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消毒方法改良组与对照组各组之间在浸浴液检出菌落数指标和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烧伤病房浸浴缸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消毒质量,间接促进残余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浸浴疗法 浸浴缸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