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Ⅲ度烧伤模型的复制及皮肤病理形态改变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褚锋 刘建国 +1 位作者 唐帆 褚建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13-215,I0008,共4页
目的利用近交系小鼠建立方法简便、效果稳定的Ⅲ度烧伤模型,对其皮肤病理改变进行动态观察,为烧伤实验治疗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小鼠实验前备毛,乙醚麻醉固定小鼠四肢,苏醒后于备毛部覆盖自制控制烧伤面积硬纸片,滴加95%酒精,点燃计时;烧... 目的利用近交系小鼠建立方法简便、效果稳定的Ⅲ度烧伤模型,对其皮肤病理改变进行动态观察,为烧伤实验治疗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小鼠实验前备毛,乙醚麻醉固定小鼠四肢,苏醒后于备毛部覆盖自制控制烧伤面积硬纸片,滴加95%酒精,点燃计时;烧伤早期和远期取皮肤进行病理检查,用Ki67抗体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殖。结果按本方法建立小鼠Ⅲ度烧伤模型,面积准确,深度一致,操作简便易行。小鼠烧伤皮肤病理改变与人类基本一致,但有其特点:小鼠Ⅲ度烧伤包括表皮至脂膜肌,烧伤后炎性渗出较晚,约需2 d;创面周围毛发生长活跃,倾向创面,Ki67抗体阳性细胞集中于毛囊底部。结论为利用小鼠烧伤模型进行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模型 小鼠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烧伤创面脓毒症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范仕郡 吴丹 +3 位作者 夏林 魏燕 陈倩 彭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3,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小鼠烧伤创面脓毒症模型,检测其病理生理指标,为烧伤脓毒症相关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背部侵入90℃水面接触8 s建立小鼠Ⅲ度烫伤模型,烫伤面积约15%~20%。2 h后痂下注射100μL浓度为0.75×10^(5) ...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小鼠烧伤创面脓毒症模型,检测其病理生理指标,为烧伤脓毒症相关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小鼠背部侵入90℃水面接触8 s建立小鼠Ⅲ度烫伤模型,烫伤面积约15%~20%。2 h后痂下注射100μL浓度为0.75×10^(5) CFU/mL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造伤后创面脓毒症。连续12 d观测记录小鼠的体重、采食量、生存率和一般状态指标。在注射后1、2、3、5、7 d取小鼠外周血和肝组织,测定血清生化和炎症因子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建模后12 d的死亡率为30.2%。血清生化指标中ALT、AST、UREA和CREA均较建模前显著上升(P<0.05或P<0.01),TP和TBIL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清炎症指标中TNF-α、IL-6在建模后第1天升至最高值(P<0.01),随后逐日递减,分别至第3、7天恢复至造模前水平。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在各个时相点均出现肝损伤表现。结论建立了操作简便可控、严重程度适宜的烧伤脓毒症模型,符合烧伤脓毒症的病理生理特点,可为相关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脓毒症模型 病理生理 生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HEMA一体化人工角膜植入碱烧伤兔角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萍 陈家祺 +2 位作者 覃百花 王智崇 黄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PHEMA)一体化人工角膜对碱烧伤兔角膜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两阶段化学聚合结合车床机械切削合成改良的一体化PHEMA人工角膜。将饱和有1mol/L NaOH滤纸烧伤兔角膜中央,来建立稳定碱烧伤兔眼模型。实... [目的]评价改良聚羟乙基丙烯酸甲酯(PHEMA)一体化人工角膜对碱烧伤兔角膜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两阶段化学聚合结合车床机械切削合成改良的一体化PHEMA人工角膜。将饱和有1mol/L NaOH滤纸烧伤兔角膜中央,来建立稳定碱烧伤兔眼模型。实验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将PHEMA海绵边裙材料植入10只正常兔角膜板层间,术后2周、4周、2个月、3个月、4个月分别行光镜和电镜检测,观察海绵材料中细胞和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第二部分:10只碱烧伤兔眼角膜囊袋内Ⅰ期植入一体化PHEMA人工角膜,术后临床观察材料与组织的愈合情况;术后2-3个月Ⅱ期手术切除中央前板层角膜组织,暴露人工角膜中央镜柱,术后随访3个月,初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兔角膜碱烧伤3个月,形成带有新生血管的角膜白斑模型。10只正常兔角膜均接受板层间植入术,随访期间未见任何并发症:光镜下,PHEMA海绵术后2周开始有成纤维细胞长入,术后2~3个月多量细胞长入的同时伴有新生血管生长;电镜下,细胞在海绵材料间隙中生长,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并有部分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的存在。10只碱烧伤兔眼接受人工角膜移植术,其中1眼Ⅰ期术中角膜穿孔而被排除,9眼接受Ⅱ期手术;Ⅱ期术后,3眼2周内人工角膜镜柱偏位,6眼观察期间未见人工角膜脱位;这6眼中,2眼观察期间镜柱透明未见任何并发症,3眼出现不同程度镜柱前表面纤维增生组织遮盖,1眼镜柱中央轻度钙化。[结论] PHEMA人工角膜能够与角膜组织达到良好的生物学愈合;多孔边裙的强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减少中央镜柱脱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MA 人工角膜 烧伤模型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烧伤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傅豪 赵欢 +4 位作者 韩士超 解营利 杨涛 卢昌波 徐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烧伤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据估计,全世界有1100万烧伤患者需要得到医疗救治。烧伤会使机体出现休克、组织坏死、脏器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并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较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关键词 皮肤 烧伤 烧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艳颖 傅少颖 +2 位作者 刘红玲 张萍 吕冰洁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7-888,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前房穿刺术 早期治疗 兔角膜 角膜新生血管 临床应用价值 远期并发症 烧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对烧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成伏波 郑文旭 +3 位作者 李菁华 刘晓彬 孙延波 徐德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环境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利用分离并纯化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分别在感染后0、1、3、6、12和24h腹腔注射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同... 目的观察环境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利用分离并纯化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分别在感染后0、1、3、6、12和24h腹腔注射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同时正常小鼠腹腔中注射噬菌体,分析噬菌体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结果从分离得到3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中选取1株宽噬噬菌体进行烧伤感染的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对烧伤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106CFU/mL,在烧伤后12h之内给予效价为1×1010PFU/mL噬菌体0.1mL治疗,小鼠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活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无治疗作用,噬菌体对其宿主菌范围以外的细菌感染也无治疗作用。噬菌体在小鼠体内存留时间较长。结论宽噬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显著,而抗原性较低,为进一步将噬菌体作为生物制剂用于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烧伤感染模型 噬菌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大鼠心肌组织唾液酸含量的变化
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81-81,共1页
烧伤后大鼠心肌组织唾液酸含量的变化[郇京宁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3):174]利用大鼠朋%Ⅲ度烧伤模型,探讨了烧伤大鼠心肌组织唾液酸含量的变化,同时还观察了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 烧伤后大鼠心肌组织唾液酸含量的变化[郇京宁等。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3):174]利用大鼠朋%Ⅲ度烧伤模型,探讨了烧伤大鼠心肌组织唾液酸含量的变化,同时还观察了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和Ca2+含量改变。结果表明:烧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心肌组织 大鼠 烧伤 钙超载 烧伤模型 结构和功能 代谢紊乱 含量改变 腺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