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氧对早产大鼠肺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1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彭琼玲 常立文 +3 位作者 卢红艳 李文斌 蔡成 姜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1(ND1)表达的影响。方法早产SD新生大鼠生后1 d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85%氧气中,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取两组大鼠高...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1(ND1)表达的影响。方法早产SD新生大鼠生后1 d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85%氧气中,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取两组大鼠高氧或空气暴露后1、4、7、10和14 d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D1蛋白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D1 mRNA的表达。结果①高氧组和空气组各时间点均有ND1蛋白表达;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在1、4和7 d ND1蛋白表达增高,随后其表达下降。②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暴露后1、4和7 d ND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其后ND1 mRNA表达逐渐下降,10 d和14d时低于空气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ND1蛋白的表达变化趋势与ND1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高氧导致早产大鼠肺组织ND1表达改变,提示ND1可能参与了高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早产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亚单位1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功能的家蚕l(3)neo1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2
作者 王更先 鲁延军 +2 位作者 司马杨虎 张升祥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5,共8页
果蝇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克隆了家蚕l(3)neo18同源基因,分... 果蝇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克隆了家蚕l(3)neo18同源基因,分析了基因结构与表达谱。Bm-l(3)neo18基因(EU826676)的cDNA全长为868 bp,由573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序列、25 bp的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和251 bp的3′端非编码区序列(3′-UTR)组成,编码蛋白质为19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22.7 kD,pI 9.60。Bm-l(3)neo18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定位于家蚕第3染色体,位于nscaf2930的1 203.8-1 205.6 knt。Bm-l(3)neo18蛋白质在1-185氨基酸残基位置为ND的SGDH亚基保守区,在61-83氨基酸残基位置具有一个保守的跨膜区域。采用Clustal W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Bm-l(3)neo18与埃及伊蚊等昆虫ND具有50%以上的蛋白质同源性,ND的保守区域高度一致,NJ法分子进化分析也显示Bm-l(3)neo18与昆虫ND进化上同源。该基因除在家蚕卵期的表达量较低外,在幼虫、蛹和蛾期均有较高表达,且存在组织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l(3)neo18基因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性家蚕滞育发动期间滞育性卵和非滞育性卵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启龙 姚金美 +1 位作者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探究家蚕滞育发动期间呼吸耗氧量下降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变化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在25℃条件下产下后12~72 h的二化性家蚕滞育性卵与非滞育性卵中的还原型NAD(NADH)含量、氧化型NAD(NAD+)含... 为了探究家蚕滞育发动期间呼吸耗氧量下降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变化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在25℃条件下产下后12~72 h的二化性家蚕滞育性卵与非滞育性卵中的还原型NAD(NADH)含量、氧化型NAD(NAD+)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活性。滞育性卵中的NADH+NAD+含量、NADH/NAD+值及LDH活性分别在产下后18、36、24 h达到峰值,而cMDH活性处于波动中。在产下后24~72 h,非滞育性卵中的NADH/NAD+值极显著低于滞育性卵,而LDH和cMDH活性极显著高于滞育性卵。据此可以推测,滞育发动期间家蚕滞育性卵的NAD+降解增强和NAD+再生下降共同导致呼吸耗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发动 呼吸耗氧量 烟酰胺核苷 胞质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昼夜节律紊乱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帅 彭良玉 +2 位作者 许继岩 夏天娇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乱。补充NAD^(+)的前体物质或者促进NAD^(+)生成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同时可以明显缓解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核苷 -核糖聚合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血浆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史福胜 车发梅 +1 位作者 孙旭红 谭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牛血浆 烟酰胺核苷 组织 海拔地区 基因表达与调控 高原环境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诱导E.coli发酵生产FAD为辅基的葡萄糖脱氢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玲 宋祖坤 +2 位作者 林荣 王男 杨海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79-1886,共8页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为辅基的葡萄糖脱氢酶(FAD-GDH,EC1.1.5.9),具有辅基结合紧密、催化效率高的优点,可替代目前诊断用葡萄糖氧化酶应用于血糖指标的临床生化检测。本文选取Burkholderia cepacia的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构建表达质...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为辅基的葡萄糖脱氢酶(FAD-GDH,EC1.1.5.9),具有辅基结合紧密、催化效率高的优点,可替代目前诊断用葡萄糖氧化酶应用于血糖指标的临床生化检测。本文选取Burkholderia cepacia的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构建表达质粒pTrc99a-gdh,转化E. coli BL21(DE3)。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发酵,通过酶活测定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获得可溶性表达的FAD-GDH,分子量约为60000。利用乳糖替代IPTG作为诱导剂,摇瓶水平初步探索诱导条件,酶活达到994U/L。7.5L发酵罐放大培养该菌,采用梯度流加补料策略,分阶段温度控制,并采用不同的乳糖流加速率进行诱导。当采用0.3mL/min的乳糖流加速率时,酶活达22200U/L,菌体量达69.48g/L。经过镍柱层析,最终获得纯酶的比酶活104.5U/mg。为医用诊断原料用酶葡萄糖脱氢酶新酶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素核苷 葡萄糖 乳糖诱导 发酵优化 层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串联及改造提高FAD为辅基的葡萄糖脱氢酶在Bacillus subtilis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玲 林荣 +2 位作者 宋祖坤 王男 杨海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1,共7页
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为辅基的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 with FAD,FAD-GDH,EC 1.1.99.10),与辅基结合紧密,催化效率高,是临床检测血糖指标的新型诊断用酶。将Burkholderia cepacia的FAD-GD... 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为辅基的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 with FAD,FAD-GDH,EC 1.1.99.10),与辅基结合紧密,催化效率高,是临床检测血糖指标的新型诊断用酶。将Burkholderia cepacia的FAD-GDH基因(gdh)构建含单启动P_(HpaⅡ)的穿梭质粒p MA5-1,在蛋白酶缺陷型菌株Bacillus subtilis WB600中表达。为了获得该酶的高效表达,采用启动子串联及改造策略考察产酶情况。将4种启动子(P_(amyQ’),P_(43),P_(gsiB),P_(opuaa))分别与质粒上自带的启动子P_(HpaⅡ)串联,结果表明P_(HpaⅡ)-P_(amyQ’)串联组合获得的FAD-GDH胞内酶活最高,为2 497 U/L,是串联前单启动子的2.7倍。为了减少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和甘油对产酶的抑制作用,在串联组合的基础上删去P_(amyQ’)启动子中与碳代谢调控蛋白结合的cre位点,使胞内产酶水平提高至3 626 U/L,说明cre位点的去除能够减少碳代谢产物对启动子转录的抑制。本研究为新型诊断用酶FAD-GDH的菌种改造和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素核苷(FAD) 葡萄糖 枯草芽孢杆菌 串联启动子 cre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制非天然辅酶偏好型甲醇脱氢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俊婷 郭潇佳 +2 位作者 李青 万里 赵宗保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4期651-661,共11页
有机一碳化合物甲醇是未来生物炼制产业的重要原料。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甲醇脱氢酶(MDH)可催化甲醇氧化合成甲醛为代谢提供碳源,同时生成化学计量的NADH,为代谢提供还原力。改造MDH的辅酶结合口袋,获得偏好非天然辅酶烟酰... 有机一碳化合物甲醇是未来生物炼制产业的重要原料。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甲醇脱氢酶(MDH)可催化甲醇氧化合成甲醛为代谢提供碳源,同时生成化学计量的NADH,为代谢提供还原力。改造MDH的辅酶结合口袋,获得偏好非天然辅酶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的突变体,可用甲醇作为碳源并产生NCDH,为特定代谢途径提供还原力。本文首先分析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 DSM2334来源NAD依赖型MDH的结构,通过虚拟筛选和单位点突变文库初筛,鉴别出辅酶结合敏感位点,进一步依据缩小辅酶结合空腔的预期,构建并筛选得到有效利用NCD的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并纯化各突变体,进行酶催化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MDH 9D1以NCD为辅酶时催化效率达858 L/(mol·s),其NCD偏好性相对于野生型蛋白提高了13000倍。研究结果为甲醇利用及新型氧化还原代谢途径构建提供了新的功能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烟酰胺核苷 非天然辅 生物催化 文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背胡狼源蜱的分子鉴定及pcox1、pnad5和ITS-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刘晓恒 戴伶 +7 位作者 王洪亮 杨辉 刘增再 谭笑若 陆试全 阳朝伟 邱启官 刘伟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6,共6页
为鉴定黑背胡狼源蜱的种类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于长沙市生态动物园黑背胡狼体表采集6只蜱虫,并对其线粒体部分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pcox1)、部分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脱氢酶亚基5(pnad5)和核糖体内源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 为鉴定黑背胡狼源蜱的种类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于长沙市生态动物园黑背胡狼体表采集6只蜱虫,并对其线粒体部分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pcox1)、部分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脱氢酶亚基5(pnad5)和核糖体内源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6只黑背胡狼源蜱pcox1、pnad5和ITS-1基因长度分别为780、510和1500 bp,与GenBank数据库上传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显示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100%、99.4%~100%和98.2%~100%,分别检测到2、3和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333±0.046、0.733±0.024和0.800±0.02963,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043±0.0000003、0.001±0.0000017和0.00778±0.0000038。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6只黑背胡狼源蜱与已知的长角血蜱聚类形成同一分支,与其他血蜱属蜱位于同一大分支,与其他硬蜱属蜱,例如波斯锐缘蜱、特突钝缘蜱距离较远。结果表明,6只黑背胡狼源蜱为长角血蜱,pcox1、pnad5和ITS-1基因均可作为长角血蜱鉴定的遗传分子标记。本试验对黑背胡狼源蜱进行分子鉴定并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为长角血蜱的分类鉴定以及黑背胡狼蜱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黑背胡狼 部分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1(pcox1) 部分还原型烟酰胺核苷亚基5(pnad5) 核糖体内源转录间隔区1(ITS-1) 分子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6个月消融区细胞活性的酶组织化学检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闫磊 章建全 +2 位作者 陈红琼 吴震中 程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消融区组织内细胞活性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消融区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评估的患者20例24个消融区。使用切割式活检针分别对消融区中央...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消融区组织内细胞活性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消融区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评估的患者20例24个消融区。使用切割式活检针分别对消融区中央域及边缘域进行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取得标本条置入液氮制成冰冻切片。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的活性,并与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对比。结果微波消融术后6个月24个消融区的中央域及边缘域均成功取材。消融区中央域SDH及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一致性好,阴性率均为95.83%(23/24)。消融区边缘域SDH及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一致性好,阴性率均为91.67%(22/24)。23个中央域及22个边缘域的H-E染色切片均显示为红染无结构的大片坏死组织;1个中央域、2个边缘域H-E染色切片显示部分为坏死结构、部分为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处与酶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区域位置一致。结论微波消融术后6个月甲状腺结节消融区组织符合凝固性坏死改变,仍处于失活状态,酶组织化学染色结合H-E染色能够对陈旧消融区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结节 热消融术 组织化学染色 琥珀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黄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2基因-C34G、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交互作用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1 位作者 张利利 韩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38-1649,共12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2(PPAR-γ2)基因-C34G、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2(PPAR-γ2)基因-C34G、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ESCCBroderⅠ级、BroderⅡ级和BroderⅢ级患者各200例,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上述各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PCR-RFLP检测PPAR-γ2基因-C34G和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采用14C-UBT检测受检者H.Pylori与14C结合的每分钟衰变数(DPM)以判断H.Pylori感染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C34G、-C242T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C34G(CG)和-C34G(GG)基因型者患ESCC的风险均显著增加,-C242T(CT)和-C242T(TT)基因型者患ESCC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34G(GG)和-C242T(TT)基因型在ESCC发生、发展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另外在-C34G(CG)和-C242T(TT)之间、-C34G(CG)和-C242T(CT)之间及-C34G(GG)和-C242T(CT)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均大于1)。H.Pylori感染者患ESCC的风险性均明显增高。H.Pylori感染与-C34G(CG)、-C34G(GG)、-C242T(CT)和-C242T(TT)基因型与均有正向交互作用(γ均大于1)。结论携带-C34G(CG)、-C34G(GG)、-C242T(CT)和-C242T(TT)基因型的个体属ESCC高危险人群,这些基因型和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促进了ESCC的发生、发展,应当采取根除H.Pylori或调控基因表达的措施以达到有效预防LSC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过氧化物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2基因-C34G 烟酰胺核苷氧化p22phox亚基基因-C242T 幽门螺杆菌 多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介导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全 史佳 +2 位作者 吴建华 陈芋熹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L组)、HO-1激动剂He...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L组)、HO-1激动剂Hemin+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H组)和HO-1阻断剂ZnPP-IX+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Z组),每组10只。L组、H组和Z组采用尾静脉缓慢注射脂多糖(LPS)5mg/kg溶于生理盐水1 ml,制备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H组于模型前1 h腹腔注射Hemin 50mg/kg,用0.1 mol/L NaOH溶液稀释至1 ml。Z组于模型前1 h腹腔注射ZnPP-IX 10μmol/kg,50 mmol/L NaHCO3溶液稀释至1 ml。给予LPS后6 h处死大鼠,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留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NAD/NADH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NAD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L组、H组、Z组pH和PaO2明显降低,PaCO2、肺损伤评分、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L组比较,H组pH和PaO2明显升高,PaCO2、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肺W/D比值明显减小(P<0.05),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Z组pH和PaO2明显降低,PaCO2、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与H组比较,Z组pH、Pa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0.05),Z组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NAD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结论内毒素肺损大鼠通过上调HO-1表达水平而增加肺组织NAD含量,降低了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血症 血红素氧合-1 烟酰胺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纹状体边缘区AChE和NADPH-d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钧 舒斯云 +3 位作者 包新民 李胜修 杨文科 高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氧后纹状体边缘区(MrD)的病理改变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的含量改变,探讨缺氧对纹状体边缘区的损害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建立40只大鼠缺氧模型(予氧含量为8%、氮气含量... 目的观察大鼠缺氧后纹状体边缘区(MrD)的病理改变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的含量改变,探讨缺氧对纹状体边缘区的损害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建立40只大鼠缺氧模型(予氧含量为8%、氮气含量为92%的混合气,5h/d,连续5d)并对其进行Y迷宫实验,缺氧5d后处死动物观察其脑组织切片HE染色和AChE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大鼠缺氧前后Y迷宫实验成绩差异显著。(2)AChE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大鼠纹状体可见大量AChE阳性反应纤维和少量阳性细胞,MrD内AChE染色略淡;缺氧后纹状体其他部分AChE染色无明显变化,而MrD则明显加深。(3)NADPH-d组化反应显示,MrD内NADPH-d阳性细胞多呈梭形,纹状体内阳性细胞数较其他区域多;缺氧后阳性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但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结论缺氧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以及MrD内AChE、NADPH-d染色的明显改变。这些改变较纹状体其他区域更为明显,表明MrD对于缺氧较敏感,缺氧后AchE和NADPH的减少可能与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乙酰胆碱酯 还原型尼克酰胺核苷 纹状体 边缘区 大鼠 学习记忆功能 ACHE NADP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肉桂醛对稻绿核菌细胞超微结构及3种呼吸酶活力的影响
14
作者 郑静格 郭志芯 +4 位作者 刘婷婷 毛连纲 张燕宁 张兰 蒋红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NADMDHase)、琥珀酸脱氢酶(SDHas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4μg/mL的TC处理后,菌丝细胞内脂质体显著增多,线粒体结构变模糊。当TC质量浓度升高至30μg/mL时,可破坏菌丝细胞壁的完整性,且对NAD-M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44.3%,对S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76.7%;而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及Mg^(2+)-ATPase的活力随TC质量浓度升高呈U型变化,其中,4μg/mL的TC对ATPase活力的抑制效果最强,相对抑制率达78.4%以上。研究表明,细胞壁及线粒体可能是TC抑制稻绿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靶点,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肉桂醛 稻绿核菌 细胞超微结构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 琥珀 三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含量的酶法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柳畅先 陈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98,共3页
利用醇脱氢酶(ADH)催化乙醇与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反应的原理 ,通过测定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得出其酶促反应速度 ,对应不同的乙醇含量而制得标准曲线 ,试样中乙醇含量由测定值查标准曲线求得 ... 利用醇脱氢酶(ADH)催化乙醇与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反应的原理 ,通过测定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得出其酶促反应速度 ,对应不同的乙醇含量而制得标准曲线 ,试样中乙醇含量由测定值查标准曲线求得 ;讨论了pH值和抑制剂对测定的影响 ;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含量 测定 催化法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任博 孙法威 +1 位作者 张作凤 张宇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7-952,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阐明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模型组和丹参...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阐明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每组20只。PD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小鼠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丹参酮ⅡA组制备PD模型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整合素超家族成员Ⅰ型跨膜蛋白(cd11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氧化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的PD样症状;PD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少约45%和50%,cd11b、p47-phox和iNOS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与PD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小鼠PD样症状减轻,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d11b、p47-phox和i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抑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NADPH氧化酶和iNO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烟酰胺核苷氧化 诱导型-氧化氮合 酪氨羟化 参酮Ⅱ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牧羊犬复孔绦虫种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简永利 于三科 +5 位作者 宋军科 王会宝 高永安 王清艳 李培德 涂宜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对采集自3只德国牧羊犬小肠内的复孔绦虫进行种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形态学方法对分离到的虫体进行孔雀绿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并进一步基于线粒体部分基因(p cox 1和p nad 1)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到... 为了对采集自3只德国牧羊犬小肠内的复孔绦虫进行种类鉴定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形态学方法对分离到的虫体进行孔雀绿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并进一步基于线粒体部分基因(p cox 1和p nad 1)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虫体形态和内部结构符合犬复孔绦虫的特征。通过对扩增的靶基因序列及其遗传进化分析发现,3个虫体样本的p cox 1和p nad 1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系统发生树显示这些虫体均与Dipylidium caninum(AB732959)位于同一进化支。以上结果提示,分离到的绦虫种为犬复孔绦虫(D.caninum)。研究结果为宠物复孔绦虫病的诊断和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复孔绦虫 形态 细胞色素C氧化Ⅰ亚基 烟酰胺核苷Ⅰ亚基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与NOS在大鼠杏仁皮质核神经元内的共存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晶晶 凌树才 朱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5-418,共4页
本文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和γ氨基丁酸(GABA)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杏仁皮质核(Co)神经元内GABA与NADPHd的共存。结果显示GABA样阳性神经元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内侧核(PMCo)和杏仁... 本文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和γ氨基丁酸(GABA)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杏仁皮质核(Co)神经元内GABA与NADPHd的共存。结果显示GABA样阳性神经元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内侧核(PMCo)和杏仁皮质后外侧核(PLCo),以小型为主,中型较少;NADPHd阳性神经元多散在分布于PMCo、PLCo、杏仁皮质前核(ACo),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双标神经元(GABA/NADPHd均阳性)多散在分布于PLCo,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大鼠Co内有GABA与NADPHd共存的神经元,提示一氧化氮(NO)对Co内的GABA能神经元可能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皮质核 还原型尼克酰胺核苷 Γ-氨基丁 一氧化氮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迷走神经损伤对中枢核团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海洋 常业恬 戴茹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外周迷走神经主干离断后对中枢迷走背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应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成熟雄性SD大鼠迷走神经主干离断后中枢背核神经元形态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外周迷走神经主干离断后对中枢迷走背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应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成熟雄性SD大鼠迷走神经主干离断后中枢背核神经元形态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表达的变化。结果迷走神经离断后1d和5 d右侧背核神经元形态与对照组及同时间点左侧背核相比有明显改变,神经元细胞数量有明显减少;右侧迷走神经离断后5 d大鼠右侧背核区均可见大量iNOS染色阳性神经元;右侧迷走神经离断后5 d大鼠右侧背核区均可见较多NADPH染色阳性神经元。结论大鼠单侧迷走神经离断后可导致同侧迷走中枢背核发生逆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神经离断术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 烟酰胺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D通过激活SCAD抑制tBHP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
20
作者 陈春雨 秦学 +3 位作者 马智超 徐庆萍 彭欢 周四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22-2129,共8页
目的:探讨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设立对照(Con)组、tBHP组、FAD组及tBHP+FAD组。采用FAD孵育H9C2细胞24 h,tBHP损伤6 h。CCK-8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设立对照(Con)组、tBHP组、FAD组及tBHP+FAD组。采用FAD孵育H9C2细胞24 h,tBHP损伤6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CAD)蛋白表达;RT-qPCR检测SCAD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SCAD酶活性,以及游离脂肪酸、ATP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tBHP组心肌细胞内SCAD的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SCAD酶活性下降,ATP含量减少(P<0.01),但游离脂肪酸和ROS含量增加(P<0.01)。与tBHP组相比,tBHP+FAD组SCAD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SCAD酶活性增加,ATP含量增加(P<0.01),而游离脂肪酸和ROS含量减少(P<0.01)。结论:FAD可抑制tBHP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SCAD表达、增强脂肪酸β氧化、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能量代谢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素核苷 短链酰基辅A 心肌细胞凋亡 脂肪β氧化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