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期浅耕模式的烟稻轮作区土壤速效养分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智炫 刘勇军 +7 位作者 彭曙光 单雪华 谢鹏飞 李宏光 李强 穰中文 周清明 黎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5,共8页
为明确长期浅耕模式下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30个典型烟田不同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层化比率及与耕层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稻轮作区耕层深度变幅为8.2~16.4 cm,均值为12.6 c... 为明确长期浅耕模式下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30个典型烟田不同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层化比率及与耕层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烟稻轮作区耕层深度变幅为8.2~16.4 cm,均值为12.6 cm。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总体上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各地区不同土层速效养分含量均以0~10 cm土层最高,20~30 cm土层下降幅度最大,30~50 cm土层亏缺严重。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表现出显著的层化性和表聚性,以有效磷表现最为突出。有效磷和速效钾与耕层深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式分别为yP=97.04-4.42x(p<0.05)和yK=977.12-58.80x(p<0.01)。湖南烟稻轮作区耕层深度较浅,土壤速效养分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需加深耕层、因地制宜控制化肥投入和增施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耕 烟稻轮作区 土壤 速效养分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仲秋 王晓琳 +5 位作者 张启明 苑举民 张杨 张爽 孙志伟 闫慧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1-2009,共9页
【目的】建立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稀释曲线,探讨氮素营养指数用于诊断和评价烤烟氮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实现烤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年两地共3个田间氮肥用量试验,每个试验共设6个氮水平(N 0、45、90、135、180和... 【目的】建立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临界氮稀释曲线,探讨氮素营养指数用于诊断和评价烤烟氮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实现烤烟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年两地共3个田间氮肥用量试验,每个试验共设6个氮水平(N 0、45、90、135、180和300 kg/hm^(2)),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移栽后不同天数烤烟地上部和叶片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利用不同时期植株氮浓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建立地上部和叶片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方程和干物质积累方程。结合基于无人机可见光谱平台的烤烟氮浓度无损测定方法,计算氮营养指数,判断烤烟氮营养丰缺情况。【结果】施用氮肥明显增加了烤烟地上部和叶片干物质积累量,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明显,烤烟地上部和叶片氮浓度随烤烟生长进程而降低;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地上部及叶片的临界氮素浓度和干物质积累量符合幂指数的关系;模型进行独立验证时,氮限制组的数据均在临界氮素稀释曲线以下,而不受氮限制组的数据均在临界氮素稀释曲线附近。模型拟合的临界氮浓度和植株实际临界氮浓度呈线性相关,地上部和叶片的RMSE值分别为0.55和0.44,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5%和17%,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烤烟氮素营养状况的判定可以通过应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计算氮营养指数(NNI)实现。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叶片氮营养指数逐步升高,在氮施用量达到135 kg/hm^(2),叶片氮营养指数可在1以上,处于氮盈余状态。【结论】东南烟稻轮作区烤烟叶片临界氮素稀释曲线模型(N_(c)=3.2339×DM_(leaves)^(–0.475))和叶片氮营养指数能够诊断评价该区域烤烟氮营养状况,从而为优化烤烟的氮素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烟稻轮作区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营养指数 氮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烟稻轮作区微量元素分布和有效性评价及与容重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春闺 翟争光 +3 位作者 钟越峰 李建勇 彭孟祥 黎娟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4,共8页
【目的】探明湖南烟稻轮作区0~50 cm土层有效态微量元素Cu、Zn、Fe和Mn含量特征,并了解其与容重的关系。【方法】采集了郴州、衡阳和长沙3个烟稻轮作区150个土壤剖面样品,分析了不同土层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丰缺状况和有效性指数,明确了... 【目的】探明湖南烟稻轮作区0~50 cm土层有效态微量元素Cu、Zn、Fe和Mn含量特征,并了解其与容重的关系。【方法】采集了郴州、衡阳和长沙3个烟稻轮作区150个土壤剖面样品,分析了不同土层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丰缺状况和有效性指数,明确了微量元素与容重的关系。【结果】(1)0~10 cm土层有效态Cu、Zn、Fe和Mn含量最高,随土层加深而递减;Cu、Zn、Fe和Mn含量达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土壤样品分别占98.67%、56.67%、69.33%和56.67%。(2)0~50 cm土层微量元素综合有效性指数自上而下存在逐层递减的规律,20~30 cm土层下降幅度最大。(3)20~50 cm土层Cu、Zn和Mn含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随土层加深表现出增强的趋势。【结论】容重是湖南烟稻轮作区非表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稻轮作区 土壤微量元素 容重 有效性评价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烟稻轮作区轮作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2
4
作者 何录秋 王长新 +3 位作者 张延春 陈治锋 陈鹏峰 张亚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4期45-46,F003,共3页
针对烟稻轮作的特点 ,为取得轮作水稻的高产 ,提出轮作区要因地制宜 ,选好稻种 ;适期播种 ,培育壮秧 ,合理密植 ,早促早管 ;加强中后期管理 ,综合防治病、虫、草等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湖南 烟稻轮作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烟稻轮作区追肥结束期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云霞 罗经仁 +2 位作者 郑维威 彭涛 李思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探索湘烟6号在湘南烟稻轮作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了追肥结束期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影响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追肥结束期是影响茎围、腰叶长、腰叶宽、叶面积的关键因子,留叶数是影响株高和节距的关键因子;湘烟6号追肥结束期早(栽后... 为探索湘烟6号在湘南烟稻轮作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了追肥结束期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影响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追肥结束期是影响茎围、腰叶长、腰叶宽、叶面积的关键因子,留叶数是影响株高和节距的关键因子;湘烟6号追肥结束期早(栽后45 d)、留叶数20片/株时,烟株的株高、腰叶宽、叶面积越大;追肥结束期是影响湘烟6号经济性状的关键因子,而留叶数对其经济性状影响不大;追肥结束期早(栽后45 d)、留叶数20片/株时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追肥结束期居中(栽后60 d)、留叶数20片/株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综合来看,湘烟6号在湘南烟稻轮作区种植时,在基肥40%、追肥60%的情况下,栽后45 d结束追肥、留叶数20片/株,烟株的株高、腰叶宽、叶面积越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号 追肥结束期 留叶数 产质量 湘南烟稻轮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