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汞再释放规律及其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宏 雷嗣远 +9 位作者 李成宝 唐轲 郭浩 武伟 马宝林 郑晗 关剑 徐仁博 罗通达 孙路石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8,共8页
海水法烟气脱硫(SFGD)系统作为传统石灰石烟气脱硫系统的理想替代品,满足控制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的同时,也可抑制烟气中汞的排放。然而,由于海水的还原性,其汞再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通过模拟海水法烟气脱硫废... 海水法烟气脱硫(SFGD)系统作为传统石灰石烟气脱硫系统的理想替代品,满足控制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的同时,也可抑制烟气中汞的排放。然而,由于海水的还原性,其汞再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通过模拟海水法烟气脱硫废水的曝气过程,研究了pH、系统温度以及SO_(3)^(2-)和Cl^(−)浓度等一系列因素对Hg^(0)再排放的影响,旨在确定海水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汞的迁移和转化特性。此外,还考察了4种添加剂,包括沉淀剂(Na_(2)S-无机硫化物、TMT-15-有机硫化物)和氧化剂(NaClO和Fenton试剂)对Hg^(0)再排放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S(IV)是促进海水中Hg^(0)再释放的主要因素。当SO_(3)^(2-)浓度为0.05 mmol/L时,超过54%的Hg^(2+)转化为Hg^(0)。同时,海水中大量的Cl^(−)、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pH均能抑制Hg^(0)的再释放。4种不同添加剂均能不同程度上抑制Hg^(0)再释放,其中Na_(2)S和TMT-15通过与液相中的Hg^(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和螯合物来有效抑制Hg^(2+)的还原,NaClO和Fenton试剂主要利用其强氧化性将还原生成的Hg^(0)迅速氧化,使Hg^(2+)稳定在液相中,还能通过氧化液相中的还原性离子,抑制Hg^(2+)的还原。在最佳添加量下,Na_(2)S、TMT-15、NaClO和Fenton试剂对Hg^(0)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8.1%、79.9%、84.8%、94.2%。相较于沉淀剂,氧化剂NaClO和Fenton试剂能有效降低曝气强度,对于实际海水脱硫废水海水法烟气脱硫废水曝气过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废水 再释放 添加剂 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研究(Ⅱ)——净化过程中SO_2和NO_x的吸收特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岑超平 古国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
简述了吸收过程传质理论———双膜理论的基本原理 ,据此研究了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过程中SO2 和NOx 的吸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在尿素/添加剂水溶液中 ,烟气中SO2 的吸收由气膜控制 ,是液相中伴有快速不可逆化学反应的气... 简述了吸收过程传质理论———双膜理论的基本原理 ,据此研究了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过程中SO2 和NOx 的吸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在尿素/添加剂水溶液中 ,烟气中SO2 的吸收由气膜控制 ,是液相中伴有快速不可逆化学反应的气体吸收 ;NOx 的吸收由气膜和液膜共同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添加剂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回收装置烟气碱法脱硫工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庆峰 胡久元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对140 kt/a硫磺回收装置新增烟气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①总结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对操作参数及烟气排放情况进行分析;②将冲洗水由工业水改为除盐水,同时稳... 目的对140 kt/a硫磺回收装置新增烟气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①总结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对操作参数及烟气排放情况进行分析;②将冲洗水由工业水改为除盐水,同时稳定控制碱液pH值,解决了烟气碱洗塔压降增大的问题;③优化工艺操作,对碱洗塔与循环槽连通管线进行改造,解决了碱洗塔液位波动的问题;④保证氧化空气供给,调整碱液pH值,防止急冷塔氨逃逸,解决了含盐废水超标的问题。结果解决了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工艺单元于2017年7月建成投运,稳定运行至2022年3月装置大修,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700 d。结论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烟气中SO_(2)排放稳定达标,远低于排放标准的要求,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回收 SO_(2) 达标排放 含盐废水 GB 31570—20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烟气脱硫浆液pH值控制性能优化
4
作者 单港生 王志国 刘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为了提高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针对脱硫浆液的pH值控制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指标驱动的拓展虚拟参考迭代优化算法来优化控制性能。首先,利用pH控制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来计算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与指定性能指标阈值比较后,再... 为了提高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效率,针对脱硫浆液的pH值控制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指标驱动的拓展虚拟参考迭代优化算法来优化控制性能。首先,利用pH控制过程的输入输出数据来计算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与指定性能指标阈值比较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控制参数优化。其次,当需要参数优化时,通过数据驱动技术使实际系统输出指标跟踪参考模型输出指标,最小化目标函数,得到优化的控制参数。最后,对脱硫浆液pH值控制系统进行MATLAB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脱硫浆液pH值的稳定控制,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随机扰动,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浆液pH值控制 最小方差指标 数据驱动控制 拓展虚拟参考迭代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吸收塔内气液流场模拟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施平平 钟毅 张涌新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24,41,共5页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某300MW机组WFGD吸收塔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喷淋浆液滴对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滴喷淋后对烟气流场具有整合作用,模拟的塔内平均压降(850Pa)与实际现场测试数据的平均压降(909Pa)...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某300MW机组WFGD吸收塔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喷淋浆液滴对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滴喷淋后对烟气流场具有整合作用,模拟的塔内平均压降(850Pa)与实际现场测试数据的平均压降(909Pa)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湿 吸收 液流场 数值模拟 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磷酸溶液化学吸收法烟气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汤志刚 周长城 陈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91,共7页
提出了一种有机胺吸收二氧化硫的新型烟气脱硫工艺,并建立了有机胺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气液平衡模型,首次较好预测了二氧化硫-乙二胺-磷酸水溶液体系的气液平衡.对比0.3mol·L-1乙二胺缓冲溶液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对偏差... 提出了一种有机胺吸收二氧化硫的新型烟气脱硫工艺,并建立了有机胺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气液平衡模型,首次较好预测了二氧化硫-乙二胺-磷酸水溶液体系的气液平衡.对比0.3mol·L-1乙二胺缓冲溶液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7%.同时,以乙二胺/磷酸混合溶液作为吸收剂,在φ 30mm×600mm的填料塔中进行了逆流吸收和解吸实验,确定了实验室规模下适宜的吸收工艺条件:液气比L/G=0.6~1.0 L·m-3,乙二胺浓度0.3 mol·L-1,吸收液初始SO2浓度4~6g·L·1,pH值6.0~7.5;解吸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60℃,塔釜温度103℃,喷淋密度0.7m3·m-2·h-1,富液中SO2浓度14~16 g·L-1.进一步的经济分析表明,乙二胺/磷酸法脱硫费用相当于石灰石法的1/3,低于氨法和新近开发的NADS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 有机胺 吸收 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双入口吸收塔内烟气流场模拟 被引量:14
7
作者 白云峰 崔一尘 +4 位作者 汪洋 吴树志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湿法烟气脱硫(WFGD)的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案与传统单入口吸收塔布置方案相比,具有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以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为例,对双入口和单入口吸收塔的烟气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式... 湿法烟气脱硫(WFGD)的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案与传统单入口吸收塔布置方案相比,具有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以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为例,对双入口和单入口吸收塔的烟气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入口吸收塔烟道布置方式入口不易积垢、流场均匀度好,是一种更为优越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MW机组 湿 吸收 双入口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关毅鹏 陈颖 +4 位作者 张召才 刘国昌 郭春刚 李浩 李晓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错流式气-液膜接触器,以NaClO2海水溶液为吸收液,分别以NaHCO3/Ca(OH)2/Ca(ClO)2为添加剂,对电厂燃煤烟气开展膜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现场试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流量、浓度、活化时间、初始pH以及烟气流量、SO2浓...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错流式气-液膜接触器,以NaClO2海水溶液为吸收液,分别以NaHCO3/Ca(OH)2/Ca(ClO)2为添加剂,对电厂燃煤烟气开展膜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现场试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流量、浓度、活化时间、初始pH以及烟气流量、SO2浓度等因素对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增大吸收液流量和浓度,NOx和SO2脱除率升高;延长吸收液活化时间,增大烟气流量,脱硫脱硝率略有降低;吸收液初始pH升高,脱硫率几乎不变,而脱硝率却略有降低;随着SO2浓度增大,脱硝率出现极值点;另外,添加剂NaHCO3/Ca(OH)2/Ca(ClO)2对NaClO2氧化吸收NOx和SO2均有增强作用.采用膜气体吸收技术,可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液膜接触器 吸收 同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仿真模型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东平 孙克勤 +1 位作者 潘效军 李乾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吸收塔作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核心部件,关于其脱硫效率影响因素众多,动态特性非常复杂,一直难以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其进行精确定量描述。文章首先引用典型相关分析理论,对吸收塔输入参数与输出... 吸收塔作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核心部件,关于其脱硫效率影响因素众多,动态特性非常复杂,一直难以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其进行精确定量描述。文章首先引用典型相关分析理论,对吸收塔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完成数据初步筛选;然后引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把多元变量间的相关性研究化为少数几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最后以进口烟气流量、进口烟气温度、进口烟气SO2浓度、液气比、进口烟尘浓度、烟气流速、石膏浆液密度、石膏浆液pH值等参数为输入变量,运用多神经网络建模技术来完成吸收塔动态实时仿真模拟。太仓港环保电厂脱硫装置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脱硫效率预测误差小于1%,吸收塔内出口压力预测误差小于50 Pa,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精度。壤剖面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的高温不完全燃烧产物,兼有少量的石油污染贡献。这与武汉市以煤为主的复合型能源利用结构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仿真模型 多神经网络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法烟气脱硫中过氧化氢溶液强化吸收二氧化硫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瑶斌 周月桂 +1 位作者 彭军 章明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4-477,共4页
在半干法烟气脱硫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在喷水增湿脱硫剂过程中添加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提高其脱硫效率的方法,并重点研究了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以及各种因素(Ca/S摩尔比、近绝热饱和温度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在半干法烟气脱硫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在喷水增湿脱硫剂过程中添加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进一步提高其脱硫效率的方法,并重点研究了过氧化氢水溶液浓度以及各种因素(Ca/S摩尔比、近绝热饱和温度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2.0%过氧化氢水溶液增湿脱硫剂,其脱硫效率可提高20%-30%;随着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增加,脱硫效率及吸收剂利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 喷水增湿 过氧化氢溶液 强化吸收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工艺对烟气中二价汞吸收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沅君 陈进生 +1 位作者 佟磊 许绿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的还原转化,当CaO的加入量从0.3%增至0.7%时,Hg0的释放率会由51.6%降至19.9%;TMT-15对于Hg2+的还原具有明显的影响,TMT-15加入量从0增至0.06 mg/L时,Hg0的释放率可降低10倍左右;溶液中SO32-的浓度是Hg2+还原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SO32-浓度的增加会明显促进Hg2+的还原;此外,温度和初始Hg2+的增加对Hg2+的还原亦具有促进作用,而初始pH值、O2百分含量以及Cl-浓度则对Hg2+的还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湿(WFGD) Hg2+还原 Hg0释放 吸附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吸收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华 陈万仁 张世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2,49,共4页
与传统脱硫方法相比,有机溶剂吸收法具有投资费用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和可反复利用等特点,为使其尽快用于工业生产,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对筛选的烟气吸收剂进行了扩大实验,对液气比、气速、温度和气体组成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 与传统脱硫方法相比,有机溶剂吸收法具有投资费用低、操作简单、效率高和可反复利用等特点,为使其尽快用于工业生产,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对筛选的烟气吸收剂进行了扩大实验,对液气比、气速、温度和气体组成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吸收剂的再生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吸收剂对二氧化硫有很强的吸收效果,对二氧化碳有很好的选择性,证明了所筛选吸收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吸收 扩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烧结烟气的特点及其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13
作者 张鑫 张烁 张金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2,170,共9页
为确保烧结烟气中SO_(2)、NO_(x)和粉尘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需在钢铁企业原有湿法脱硫系统基础上新建或改造脱硝系统。针对烟气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湿法脱硫烧结烟气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系统能源消耗高、设备腐蚀与堵塞等问题... 为确保烧结烟气中SO_(2)、NO_(x)和粉尘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需在钢铁企业原有湿法脱硫系统基础上新建或改造脱硝系统。针对烟气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湿法脱硫烧结烟气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系统能源消耗高、设备腐蚀与堵塞等问题,分析影响烟气含湿量的因素,开发余热驱动脱硫塔浆液冷却、双加热SCR脱硝、分列式模块化流场混合等烟气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湿法脱硫后,烧结烟气为饱和湿烟气,含湿量为10%~12%,露点温度为65~80℃,烟气中存在较多雾滴,且溶融盐含量较高;降低烟气温度可以增加SO_(2)分压力,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当温度下降区间为7~11℃时,系统运行成本最低,约为0.3817元/t(铁矿);双加热SCR脱硝反应系统将带水湿烟气调质为微过热干烟气,使得加热过程无堵塞,并可实现在线高效清灰。混风装置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混风单元数量的增多,温度偏差逐渐变小;随着长宽比的增大,温度偏差逐渐变小,且切分数量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减弱;采用11个混风单元的多点阵列混风装置具有十分优异的强化混合效果。本文开发的湿法脱硫烧结烟气治理成套技术,使得烟气中颗粒物、SO_(2)、NO_(x)三项指标,由脱硫系统入口处的250、754、219 mg/m^(3)降低为烟囱排放口的1.4、8.2、35 mg/m^(3),均实现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超低排放 湿 SCR 流场混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及蒸发水量的计算分析与修正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文斌 王定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
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及蒸发水量的计算过程。计算采用典型FGD入口烟气参数,应用烟气湿度和定压容积热容的概念计算了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及塔内蒸发水量,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此外,还对... 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及蒸发水量的计算过程。计算采用典型FGD入口烟气参数,应用烟气湿度和定压容积热容的概念计算了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及塔内蒸发水量,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此外,还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计算提出了需考虑的主要修正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温度 蒸发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祥鹏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长期的烟气排放过程对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大气污染中的尘和酸雨所带来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为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加强节能减排成效,对此更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 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长期的烟气排放过程对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大气污染中的尘和酸雨所带来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为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加强节能减排成效,对此更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 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善其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该文针对当前脱硫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用的湿法脱硫技术,并进一步阐述了烟气脱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剂磨制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拥军 王月明 +2 位作者 何育东 耿静 丹慧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28,共3页
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粉的制备及供应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技术比较,给出了选择要点。干式和湿式吸收剂磨制技术成熟可靠,均可满足脱硫系统的要求,在考虑为多套脱硫装置或多个电厂提供脱硫剂时,可优先... 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粉的制备及供应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技术比较,给出了选择要点。干式和湿式吸收剂磨制技术成熟可靠,均可满足脱硫系统的要求,在考虑为多套脱硫装置或多个电厂提供脱硫剂时,可优先选用干式制备系统;如电厂规模及石灰石粉需求量较小,可以考虑外购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装置 石灰石-石膏 吸收 石灰石粉 吸收剂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吸收法同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程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2,共4页
同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是燃煤烟气SO2和NOx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系统地介绍了氧化吸收法、络合吸收法等能实现同时脱硫脱氮的吸收法烟气净化技术,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集成、副产物利用、与现有脱硫装置的配套和... 同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是燃煤烟气SO2和NOx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系统地介绍了氧化吸收法、络合吸收法等能实现同时脱硫脱氮的吸收法烟气净化技术,分析了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集成、副产物利用、与现有脱硫装置的配套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其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二氧化 氮氧化合物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生化法烟气脱硫吸收液中硫酸盐的间接配位滴定
18
作者 石慧芳 王文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液相生化 吸收 酸盐 间接配位滴定 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湿式钙法吸收工艺对烟气的同时脱硫脱硝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婷雯 付康丽 +3 位作者 程广文 姚明宇 李阳 蔡铭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2,共5页
采用臭氧氧化—湿式钙法吸收工艺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处理。O_3于150℃下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将NO氧化为高价态氮氧化物,且NO氧化率随n(O_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烟气中SO_2和H_2O的存在对NO氧化率的影响不大。O_3对SO_2... 采用臭氧氧化—湿式钙法吸收工艺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处理。O_3于150℃下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将NO氧化为高价态氮氧化物,且NO氧化率随n(O_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烟气中SO_2和H_2O的存在对NO氧化率的影响不大。O_3对SO_2的氧化率较低,约为5%。3%(w)石灰石浆液对SO_2的吸收率接近100%,NO_x吸收率随n(O_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当n(O_3)∶n(NO)为1.6时NO_x吸收率可达约65%。SO_2能促进吸收液对NO_x的脱除。石灰石浆液中加入0.2%(w)的(NH_4)_2SO_3或Na_2SO_3后NO_x吸收率可达约85%或82%,且吸收率随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NH_4)_2SO_3的NO_x吸收率略高于添加Na_2S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添加剂 同时 湿式钙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吸收塔传质性能及其强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国华 王玉军 +1 位作者 朴香兰 朱慎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36-238,共3页
介绍了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吸收塔的传质机理、影响因素和设备结构形式,指出吸收塔应从4个方面进行设备传质强化:采用高气速、增加气体均布装置、新型的喷嘴设计及排列和对塔内件的设计研究。讨论了强化吸收塔传质性能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湿 石灰石 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