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赵毅 马双忱 +2 位作者 黄建军 许佩瑶 汪黎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该文应用自主开发的高活性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烟气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高活性收剂脱除效率的诸因素,确定了工况条件。当Ca/(S+N)比为1.1时,SO2脱除效率达92.3%,NOx脱除效率达60.8%。在试验... 该文应用自主开发的高活性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烟气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高活性收剂脱除效率的诸因素,确定了工况条件。当Ca/(S+N)比为1.1时,SO2脱除效率达92.3%,NOx脱除效率达60.8%。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的机理,研究结果对工业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在国内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干法脱硫方法 脱氮 试验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二次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数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双忱 赵毅 华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8-232,共5页
以双膜理论和传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环/核流动以反映流化床脱硫的流动过程,因此模型更接近于流化床内气体和固体的真实流动。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推导,得出了流化床内的脱硫效率方程。经实验... 以双膜理论和传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环/核流动以反映流化床脱硫的流动过程,因此模型更接近于流化床内气体和固体的真实流动。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推导,得出了流化床内的脱硫效率方程。经实验验证所建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流化床脱硫的实际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相信模型可以用来进一步研究流化床脱硫过程以及指导其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循环流化床 脱硫过程 脱硫效率 脱硫工艺 传质理论 双膜理论 工艺设计 流动 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流态化下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数学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许佩瑶 赵毅 +1 位作者 张艳 汪黎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4-61,共8页
利用以工业石灰,粉煤灰和添加剂制备的高活性吸收剂在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硫实验,通过对床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建立了快速流态化下循环流化床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床内喷水增湿活化脱硫时吸收剂的三种不同物态:新鲜干燥颗粒、... 利用以工业石灰,粉煤灰和添加剂制备的高活性吸收剂在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硫实验,通过对床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建立了快速流态化下循环流化床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床内喷水增湿活化脱硫时吸收剂的三种不同物态:新鲜干燥颗粒、干燥再循环颗粒、含水颗粒,分别建立了与之对应的表面覆盖模型、气固反应模型、浆滴脱硫模型;总结得到了快速流态化下烟气循环流化床总的脱硫模型;同时利用模型模拟了各种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经实验验证模型误差在5.2%以内,较以往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该模型对于揭示在快速流态化下循环流化床脱硫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烟气循环流化床 快速流态化 高活性吸收剂 脱硫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循环流化床床内温度的红外热诊断研究
4
作者 曹春梅 赵毅 许佩瑶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烟气循环流化床床内温度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进程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红外热诊断技术方法,建立了基于流化床外表面红外测温结果的床内热烟气温度的双层红外热诊断理论模型及不确定度分析模型。
关键词 红外热诊断 烟气循环流化床 床内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湿剂、表面活性剂及催化剂对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的增效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天义 姚远 +3 位作者 徐珺 齐立强 李锦涛 滕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44-4050,共7页
为了解决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偏低、烟气出口二氧化硫浓度不符合超低排放要求的问题,对在脱硫剂中添加增效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吸湿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三种试剂添加量与脱硫效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独添加吸湿剂氯化镁、... 为了解决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偏低、烟气出口二氧化硫浓度不符合超低排放要求的问题,对在脱硫剂中添加增效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吸湿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三种试剂添加量与脱硫效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独添加吸湿剂氯化镁、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催化剂已二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0.03%和1.2%时,脱硫效率最高分别可达97.14%、97.70%和98.45%;吸湿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共同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3%、0.03%和1.2%时,脱硫效率最佳,可高达99.19%;相较于未添加增效剂时95.37%的脱硫效率,提升效果明显。添加适量的吸湿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能够使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符合超低排放要求,是有效提高半干法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循环流化床 超低排放 脱硫效率 吸湿剂 表面活性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循环流化床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葛能强 《江苏电机工程》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通过对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的商业应用以及新近开发的活性焦催化吸附脱硫技术的研究发现,可以充分利用活性焦或活性炭在燃煤电厂已有电除尘器出口烟气温度100~150℃对氨和氮氧化物还原反应良好的催化作用,同时富余氨作为吸收SO2的... 通过对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的商业应用以及新近开发的活性焦催化吸附脱硫技术的研究发现,可以充分利用活性焦或活性炭在燃煤电厂已有电除尘器出口烟气温度100~150℃对氨和氮氧化物还原反应良好的催化作用,同时富余氨作为吸收SO2的高活性反应剂,能同步进行脱硫、脱硝反应的机理。另外,活性焦对烟气中组分有选择吸附作用,催化吸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硫氨或硫酸等离子性物质很容易通过循环流化在烟气组分浓度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中得到脱附。在此理论基础上可开发出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从而为国内燃煤电站SO2、NOX排放环保要求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经济和实用的脱硫、脱硝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脱硫 脱硝 烟气循环流化床 体悬浮 NH3 活性焦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内结垢现象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旭东 项光明 +1 位作者 姚强 马春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7-402,共6页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黏壁结垢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结垢主要发生在浆(水)喷嘴上方4~5m的环形过湿区域.同时研究了吸收塔结构和喷嘴尺寸,塔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运行工况对垢的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对垢进行了物理化学成...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黏壁结垢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结垢主要发生在浆(水)喷嘴上方4~5m的环形过湿区域.同时研究了吸收塔结构和喷嘴尺寸,塔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运行工况对垢的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对垢进行了物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吸收塔内的垢无论是组成还是形成机理都与湿法的垢有很大不同,垢的形成以含湿灰的黏壁为主,其次为CaCO3垢,这表明烟气中CO2对垢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提出了防止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结垢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脱硫 结垢 过湿区 黏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旭东 项光明 +1 位作者 马春元 陈昌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9-62,共4页
干法烟气脱硫一般采用生石灰或者熟石灰作为脱硫剂,采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以废制废,有效降低了干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成本。文中在一台自主开发研制的75 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上,进行了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的干法烟气脱硫热态试验研究... 干法烟气脱硫一般采用生石灰或者熟石灰作为脱硫剂,采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以废制废,有效降低了干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成本。文中在一台自主开发研制的75 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上,进行了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的干法烟气脱硫热态试验研究。试验发现,由于电石渣杂质较多、活性差,当电石渣浆液质量分数大于15%时,易造成喷嘴阻塞,影响了脱硫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了兼顾运行成本和脱硫效率,进行了用电石渣和石灰粉混合使用作为脱硫剂的试验研究,当电石渣与石灰混合,其质量比为2∶1,Ca/S摩尔比为1.3时,脱硫效率可达到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循环流化床脱硫 脱硫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泰锅炉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小江 马海丽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122-124,共3页
为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在分析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基础上,根据煤质分析,选取了系统的烟气设计参数和脱硫剂参数并对脱硫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与炉内喷钙法相结合可以达到90%的脱硫效率,SO2的排放浓度小于200 mg... 为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在分析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基础上,根据煤质分析,选取了系统的烟气设计参数和脱硫剂参数并对脱硫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与炉内喷钙法相结合可以达到90%的脱硫效率,SO2的排放浓度小于200 mg/m3,可以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与湿法脱硫技术相比,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设备紧凑,投资少,占地小,特别适用于现有机组的改造工程,脱硫剂利用效率高,脱硫产物为干灰,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也存在着脱硫效率较湿法脱硫技术偏低,对锅炉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差,运行控制要求较高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脱硫 脱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烟气脱硫固体颗粒物循环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旭东 项光明 +2 位作者 姚强 马春元 陈昌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6,共7页
在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上,对不同工况下、脱硫系统不同位置采集的大量灰样,利用X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颗粒粒径分析仪等仪器进行较为详细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通过灰样分析了解它们的形成机理,进一步揭示干法烟气脱... 在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上,对不同工况下、脱硫系统不同位置采集的大量灰样,利用X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颗粒粒径分析仪等仪器进行较为详细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通过灰样分析了解它们的形成机理,进一步揭示干法烟气脱硫的机理和固体颗粒物的循环特性。研究表明,脱硫塔内采用多层喷浆方式优于单层喷浆方式,脱硫装置的回料箱内含有未反应完全的脱硫剂Ca(OH)2,同时循环灰含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证明了CFB-FGD物料循环的必要性。脱硫产物层只是附着在固体颗粒物的局部,结构疏松,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密实的覆盖在新鲜脱硫剂的表面。脱硫塔内团聚现象严重,含湿颗粒随机碰撞后直接粘在一起,在DCFBS中脱硫固体颗粒物剖面不存在年轮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颗粒物 循环 干法脱硫 循环流化床脱硫(CFB-FGD) 循环流化床脱硫装^(DCF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晋 张缦 +3 位作者 王中伟 荣澔洁 姚宣 吴玉新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90-98,共9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无法满足排放要求时,需要对排烟进行进一步净化。烟气净化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和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为了比较2种工艺的经济性,建立了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满负荷时炉内脱硫效率70%...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无法满足排放要求时,需要对排烟进行进一步净化。烟气净化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和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为了比较2种工艺的经济性,建立了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满负荷时炉内脱硫效率70%条件下的经济技术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成本和总成本相对较低时,要求硫含量分别低于1.1%和2.1%;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剂成本占比较大,而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电费占比相对略大;石灰石价格、上网电价和年运行时间是影响脱硫成本的主要因素,石灰石对脱硫成本的敏感度大于上网电价;石灰石价格低于112元/t时,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成本更高;上网电价低于0.43元/kWh时,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成本相较更低;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总成本在石灰石价格、电价、年运行时间的研究波动范围内相对较小;相较于常规炉内脱硫技术,超细石灰石炉内脱硫技术的炉内脱硫成本较低,与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相结合的综合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 技术经济分析 炉内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彭园园 宋健斐 +2 位作者 魏耀东 时铭显 朱廷钰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钢铁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类型之一,其中烧结工序是主要的污染源。综述了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主要控制技术,结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几种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主要介绍了双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脱硫技... 钢铁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类型之一,其中烧结工序是主要的污染源。综述了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主要控制技术,结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几种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主要介绍了双循环流化床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同时分析了这些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烧结 循环流化床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FGD一体化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玲 卢平 黄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21,142,共6页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一体化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气流均布板、气室结构形式和锅炉负荷等对改进前后一体化除尘器的流场分布、处理风量、阻力特性及颗粒相流动状况的...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一体化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气流均布板、气室结构形式和锅炉负荷等对改进前后一体化除尘器的流场分布、处理风量、阻力特性及颗粒相流动状况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渐扩型滤袋室和一定开孔率的气流均布板可很好地改善除尘器内流场分布的均匀性,与一体化除尘器原型相比,改进型除尘器内的颗粒流动更加均匀,同时灰斗积灰对颗粒相均匀分散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考虑粉尘堆积情况下,改进型一体化除尘器总阻力损失与锅炉负荷满足二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脱硫 一体化除尘器 流均布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WCFB锅炉提高SO_2超低排放经济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金森旺 刘彬 +6 位作者 惠艳 高洪培 时正海 孙献斌 肖平 袁野 唐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77-83,共7页
为了提高锅炉机组SO_2超低排放的经济性,在某300 MWCFB锅炉开展了实炉试验,研究了CFB锅炉炉内干法脱硫与CFB-FGD脱硫相结合的两级联合脱硫技术。结果表明: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室检测可优选出炉内干法脱硫和CFB-FGD的最佳脱硫剂品种。CFB... 为了提高锅炉机组SO_2超低排放的经济性,在某300 MWCFB锅炉开展了实炉试验,研究了CFB锅炉炉内干法脱硫与CFB-FGD脱硫相结合的两级联合脱硫技术。结果表明: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室检测可优选出炉内干法脱硫和CFB-FGD的最佳脱硫剂品种。CFB锅炉运行参数中负荷的变化同时影响两级脱硫效率。随着锅炉负荷的升高,床温和脱硫塔入口温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床温的升高降低了炉内脱硫效率,脱硫塔入口温度的上升提高了CFB-FGD脱硫效率。按照推荐的石灰石和生石灰物化参数及两级脱硫系统匹配方式运行,锅炉净烟气SO_2浓度满足超低排放限值要求,炉内干法脱硫与CFB-FGD脱硫剂耗量均下降,提高了SO_2超低排放的经济性,降低了脱硫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SO2 超低排放 炉内干法脱硫 循环流化床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350 MW机组CFB锅炉脱硫脱硝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建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神华神东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河曲CFB电厂)超临界35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为炉内高效脱硫抑氮+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炉外烟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工艺。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床层温度、运行氧量和炉内... 神华神东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河曲CFB电厂)超临界35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为炉内高效脱硫抑氮+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炉外烟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工艺。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床层温度、运行氧量和炉内钙硫摩尔比等运行参数对炉膛出口NO_x、SO_2排放的影响规律,以及向CFB锅炉内加入石灰石和设置前置电除尘器对脱硫脱硝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通过试验调整运行参数,控制炉外脱硫塔入口SO_2质量浓度,综合比较锅炉热效率、炉内喷钙系统石灰石消耗量、脱硝系统尿素消耗量和炉后脱硫系统Ca(OH)_2消耗量,选取最佳运行参数,实现燃烧效率和炉内脱硫、脱硝系统运行经济性最优;炉外脱硫系统前设置前置电除尘器,经济性更佳。该结论为采用烟气循环流化床法脱硫工艺的新建机组和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大型CFB锅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0 MW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烟气循环流化床 SNCR 脱硫 脱硝 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FGD文丘里管阻力损失与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玲 卢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4-158,共5页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的脱硫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文丘里结构参数对脱硫塔及其文丘里阻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CFB-FGD烟气脱硫塔文丘里管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模拟结果表明,文丘里管是脱硫塔主要的阻... 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的脱硫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文丘里结构参数对脱硫塔及其文丘里阻力特性的影响,提出了CFB-FGD烟气脱硫塔文丘里管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模拟结果表明,文丘里管是脱硫塔主要的阻力损失段,占脱硫塔总阻力损失的90%以上,文丘里喉部和渐扩管阻力约占文丘里总阻力的90%以上。通过改善文丘里管的渐缩管、喉部管道和渐扩管的结构型式可以显著降低文丘里及脱硫塔的阻力损失;与直面型文丘里管相比,曲面型文丘里可以减少脱硫塔及文丘里阻力损失的40%以上;相同条件下,全曲面型文丘里结构型式脱硫塔的系统阻力相较于双曲面型可降低17.2%,与原始文丘里结构相比下降幅度能达到77.8%,脱硫塔内压力场分布也相对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脱硫 文丘里管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FGD工艺中Ca(OH)_2颗粒悬浮液最大分散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世昌 姚强 徐旭常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8-252,共5页
CFB-FGD工艺中的CaO颗粒粒径偏大,CaO转化率比较低.降低CaO颗粒粒径的途径之一是优化脱硫剂制备工艺.为此,研究了用5种不同制备工艺得到的Ca(OH)2颗粒悬浮液和悬浮液中Ca(OH)2颗粒的算术平均粒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006mol/L的六偏磷... CFB-FGD工艺中的CaO颗粒粒径偏大,CaO转化率比较低.降低CaO颗粒粒径的途径之一是优化脱硫剂制备工艺.为此,研究了用5种不同制备工艺得到的Ca(OH)2颗粒悬浮液和悬浮液中Ca(OH)2颗粒的算术平均粒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006mol/L的六偏磷酸钠溶液与CaO水合反应得到的Ca(OH)2颗粒悬浮液的分散度增加了6.62倍,Ca(OH)2颗粒的算术平均粒径降低到了1053nm.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脱硫剂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Ca(OH)2颗粒 悬浮液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构件对CFB-FGD塔内固体颗粒径向运动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少华 张庆喆 +1 位作者 王虎 马文娥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CFB-FGD(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硫塔内脱硫剂固体颗粒沿径向速度分布不均匀,改善脱硫剂颗粒径向运动特性对增强接触反应、提高脱硫效率起着关键作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水平多孔挡板式、垂直叶轮式、钝体式3种内构件,在冷态的实验装置中... CFB-FGD(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脱硫塔内脱硫剂固体颗粒沿径向速度分布不均匀,改善脱硫剂颗粒径向运动特性对增强接触反应、提高脱硫效率起着关键作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水平多孔挡板式、垂直叶轮式、钝体式3种内构件,在冷态的实验装置中,分别安装在塔体密相区,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测量3种内构件对塔内脱硫剂颗粒径向运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构件可以改善气固流动的径向分布,多孔挡板式内构件对固体颗粒的径向运动行为影响很小,垂直叶轮式内构件的效果较好但是仍存在诸多缺陷,钝体式内构件显著改善了固体颗粒沿径向的混合,对脱硫反应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脱硫 内构件型式 固体颗粒 径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