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海破坏山体周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结构特征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鹏 李传荣 +3 位作者 孙明高 张刘东 孙玖仕 刘浦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80-84,90,共6页
采用萨维诺夫干筛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烟台市黄务镇峰山破坏山体周边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密度均显著低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小;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孔隙的改善作用表现为混交... 采用萨维诺夫干筛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烟台市黄务镇峰山破坏山体周边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密度均显著低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小;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孔隙的改善作用表现为混交林(纯林(灌草丛,0~10 cm土层优于10~20 cm土层;所有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储水能力和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均高于灌草丛,其中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好。对土壤结构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结构以灌草丛最差,麻栎黑松混交林最好,其他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介于二者之间。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破坏山体周边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结构特征 健康评价 破坏山体 烟台市黄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