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总量控制的烟(粉)尘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霞
刘巍
彭颖
冯银
-
机构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63-270,共8页
-
基金
湖北省环保科研项目(2015HB16)
-
文摘
基于湖北省环境统计数据和湖北统计年鉴,结合对典型行业企业现场调研实际,分析"十二五"期间湖北省烟(粉)尘总体排放状况,深入剖析了排放总量变化趋势以及排放强度变化情况,研究确定工业烟(粉)尘排放重点行业以及区域。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行业发展潜力、烟(粉)尘控制技术水平等因素,定量估算"十三五"期间4大重点行业烟(粉)尘减排潜力,结果表明:烟(粉)尘排放总量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工业源排放贡献最大;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烟(粉)尘排放量合计占比高达85.09%;"十三五"期间,湖北省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以及火电行业烟(粉)尘预计减排量为6.25万t,是"十二五"期末全省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的16.53%。
-
关键词
工业烟(粉)尘
排放状况
减排潜力
-
Keywords
industrial smoke and dust
emissions status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O2/CO2气氛下煤燃烧NOx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蒋杰
金晶
张号
张传美
周晓波
-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5,64,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资助(12ZZ141)
-
文摘
利用管式电阻炉在O_2/CO_2气氛和O_2/N_2气氛下对煤粉燃烧过程中NO_x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不同停留时间、炉内燃料/氧化学当量比、温度、氧浓度等因素对燃煤过程中NO_x放特性的影响,并对这两种燃烧方式下NO_x的排放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O_2/CO_2气氛下NO_x的生成量要远远低于O_2/N_2气氛下NO_x的生成量。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NO_x沿程释放特性是先增大后减少。随着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NO_x排放浓度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炉内温度的增加,2种气氛下NO_x的排放浓度均增加。随着氧浓度的提高,NO_x排放浓度增大。
-
关键词
O2
CO2气氛
煤粉燃烧
氧浓度
NOX排放
烟气再循环
-
Keywords
O_2/CO_2 atmosphere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oxygen concentration
NO_x mission
recycled flue gas
-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
题名产业结构变迁对环渤海经济圈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吴振信
闫洪举
-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5,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7130100
-
文摘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框架,本文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对烟(粉)尘和SO2两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两种大气污染物排放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实现烟(粉)尘和SO2减排,但会增加其邻近省份的排放;产业结构合理化只能促进烟(粉)尘减排,并未产生显著空间溢出;烟(粉)尘排放与经济增长符合EKC假说,而SO2排放与经济增长呈U型曲线关系;大气污染治理投资能促进本省及其邻近省份的烟(粉)尘减排,而对SO2排放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实现区域内联防联控、如何避免"搭便车"、如何避免"污染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大气污染的关键。
-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烟(粉)尘和so2排放
空间效应
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Soot (dust) and so2 emissions
spatial effects
dynamic spatial Durbin panel model
-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武娟妮
程亮
逯元堂
宋玲玲
张筝
-
机构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投资绩效管理中心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21-1326,共6页
-
基金
2017年度财政预算项目
-
文摘
为探究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动力和短板,选择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强度、污染物产生强度和末端治理5个影响因素,从全国、地区、重点行业等3个维度,对2011—2015年的工业SO_2、NO_x和烟(粉)尘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工业SO_2和NO_x的减排主要源于末端治理的提升,污染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烟(粉)尘增排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的增长和末端治理措施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整体不明显,但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地区效果不明显,而西部地区远远落后。在行业层面存在不同的短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末端除尘能力滞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末端除尘能力滞后,且NO_x产生强度以及行业比重均不减反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SO_2和NO_x产生强度以及行业比重均不减反增。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
关键词
工业大气污染物
so2
Nox
烟(粉)尘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
-
Keywords
industrial air pollutant
so2
NOx
smoke dust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
-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