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神经网络的烈度衰减融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旺
张建
+2 位作者
陈维锋
胡斌
郭红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同学者建立了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衰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收集了川滇地区107个地震案例共243条地震等震线,利用B...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同学者建立了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衰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收集了川滇地区107个地震案例共243条地震等震线,利用BP神经网络对基于传统模型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基于矩阵模型的烈度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学习融合,得到了川滇地区的融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融合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总体上优于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矩阵衰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融合预测
模型
烈度衰减模型
地震影响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梦甫
尹华伟
+1 位作者
沈蒲生
章在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8-84,共7页
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及历史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发展了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改进了地震发生的双态泊松模型 ,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地震
烈度衰减模型
双态泊松
模型
等震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城市建筑物震害模拟——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灿
陈文凯
林旭川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首先利用最短断层法烈度衰减模型分别模拟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空间分布,并通过与实际地震的极震区对比,验证该模型模拟地震烈度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模拟的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高等信息,采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首先利用最短断层法烈度衰减模型分别模拟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空间分布,并通过与实际地震的极震区对比,验证该模型模拟地震烈度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模拟的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高等信息,采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建筑物进行三维震害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最短断层法是一个模拟历史地震烈度空间分布较好的模型;当地震烈度达到Ⅷ度时,兰州市城关区的建筑物总体抗震性能较好;当地震烈度达到Ⅸ度时,受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建筑结构为3~7层砖混结构;城关区南部的山区和城内的城中村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较薄弱。文章的结果不仅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又能帮助各级政府有针对性的对城市建筑物隐患进行排查、维修和加固;还可以辅助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精度,对大中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烈度衰减模型
地震峰值加速度
震害模拟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神经网络的烈度衰减融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旺
张建
陈维锋
胡斌
郭红梅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省地震局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K18B03-01)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FZ0043
+1 种基金
2016GZ0077)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黔科合[2016]支撑2810)
文摘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同学者建立了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衰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收集了川滇地区107个地震案例共243条地震等震线,利用BP神经网络对基于传统模型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基于矩阵模型的烈度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学习融合,得到了川滇地区的融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融合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总体上优于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矩阵衰减关系。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融合预测
模型
烈度衰减模型
地震影响场
Keyword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usion prediction model
intensity attenuation model
seismicinfluence field
分类号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梦甫
尹华伟
沈蒲生
章在墉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结构所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8-84,共7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97JJY2 0 84 )
文摘
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及历史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发展了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改进了地震发生的双态泊松模型 ,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地震
烈度衰减模型
双态泊松
模型
等震线
Keywords
attenuation model of seismic intensity
two state poisson model
delineation of the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s
uncertainty analysis
分类号
P315.3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城市建筑物震害模拟——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灿
陈文凯
林旭川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0IESLZ05)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504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39210)。
文摘
首先利用最短断层法烈度衰减模型分别模拟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空间分布,并通过与实际地震的极震区对比,验证该模型模拟地震烈度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模拟的地震烈度空间分布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高等信息,采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建筑物进行三维震害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最短断层法是一个模拟历史地震烈度空间分布较好的模型;当地震烈度达到Ⅷ度时,兰州市城关区的建筑物总体抗震性能较好;当地震烈度达到Ⅸ度时,受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建筑结构为3~7层砖混结构;城关区南部的山区和城内的城中村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较薄弱。文章的结果不仅为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又能帮助各级政府有针对性的对城市建筑物隐患进行排查、维修和加固;还可以辅助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精度,对大中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震
烈度衰减模型
地震峰值加速度
震害模拟
风险评估
Keywords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model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earthquake damage simulation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P315.9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神经网络的烈度衰减融合模型研究
胡旺
张建
陈维锋
胡斌
郭红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汪梦甫
尹华伟
沈蒲生
章在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城市建筑物震害模拟——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
张灿
陈文凯
林旭川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