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成储机制差异性
1
作者
康逊
谭静强
+3 位作者
胡文瑄
靳军
胡瑞璞
曹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0-1266,共17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成储机制存在差异性。以该系统代表性储油层下二叠统风城组、上二叠统乌尔禾组及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上三叠统白碱滩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岩石学、储集空间与物性特征,结合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主要层位的...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成储机制存在差异性。以该系统代表性储油层下二叠统风城组、上二叠统乌尔禾组及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上三叠统白碱滩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岩石学、储集空间与物性特征,结合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主要层位的烃-水-岩作用机理,分析了成储机制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沉积过程、烃-水-岩作用与伴生的矿物溶蚀是上乌尔禾组至三叠系粗碎屑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不同储油层位烃-水-岩作用机理与矿物溶蚀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上乌尔禾组以早成岩期火山物质蚀变形成的浊沸石普遍胶结为特征,在含烃流体所携带有机酸作用下浊沸石再次溶蚀,其溶蚀孔成为该组主要储集空间。(2)百口泉组发生了高价Mn和Fe氧化物诱发的烃类热氧化作用,生成了大量亏损^(13)C同位素的CO_(2),钾长石溶蚀改善了储层物性,特别是渗透率。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由于氧化性物质供给有限,仅有限烃类被氧化。含烃流体携带的有机酸导致钾长石部分溶蚀,局部改善了储层质量。白碱滩组几乎没有受到烃-水-岩作用影响,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和钙质胶结程度影响。(3)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受岩相控制显著,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生烃产生的有机酸导致碳酸盐矿物和长石溶蚀,改善了储层物性。(4)深层粗碎屑岩优质储层发育通常与烃-水-岩作用密切相关,需重视该过程的机理性研究。富有机质细粒储层研究应关注不同岩相产生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
类氧化
烃-水-岩相互作用
全油气系统
储层成因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地球化学条件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泽文
杨珊
+3 位作者
张海祖
刘虎
程斌
田彦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塔里木盆地在埋深超过8000 m、油藏经历200℃以上高温改造仍然发现液态烃类流体稳定存在,目前勘探工作正在面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具有的高热稳定性来自其较好的保存条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研究进展...
塔里木盆地在埋深超过8000 m、油藏经历200℃以上高温改造仍然发现液态烃类流体稳定存在,目前勘探工作正在面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具有的高热稳定性来自其较好的保存条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研究进展,结合宏观地质背景演化,主要从微观过程入手探讨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热稳定性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宏观上塔里木盆地目前的低地温梯度有利于油藏的稳定保存;而油藏储层中普遍缺乏氧化性矿物,石膏类等含硫矿物也贫乏,使得油藏储层中的烃-水-岩相互作用(包括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发生的程度有限;同时,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中地层水广泛发育、分布复杂,这对油藏中的液态烃类,特别是大分子烃类的热裂解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油藏的稳定保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针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热稳定性的微观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特别是烃-水-岩相互作用中有利于原油烃类流体稳定保存的物理化学机理分析,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化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的勘探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热稳定性
烃-水-岩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制约条件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成储机制差异性
1
作者
康逊
谭静强
胡文瑄
靳军
胡瑞璞
曹剑
机构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0-1266,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2179)。
文摘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成储机制存在差异性。以该系统代表性储油层下二叠统风城组、上二叠统乌尔禾组及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上三叠统白碱滩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岩石学、储集空间与物性特征,结合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主要层位的烃-水-岩作用机理,分析了成储机制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沉积过程、烃-水-岩作用与伴生的矿物溶蚀是上乌尔禾组至三叠系粗碎屑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不同储油层位烃-水-岩作用机理与矿物溶蚀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上乌尔禾组以早成岩期火山物质蚀变形成的浊沸石普遍胶结为特征,在含烃流体所携带有机酸作用下浊沸石再次溶蚀,其溶蚀孔成为该组主要储集空间。(2)百口泉组发生了高价Mn和Fe氧化物诱发的烃类热氧化作用,生成了大量亏损^(13)C同位素的CO_(2),钾长石溶蚀改善了储层物性,特别是渗透率。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由于氧化性物质供给有限,仅有限烃类被氧化。含烃流体携带的有机酸导致钾长石部分溶蚀,局部改善了储层质量。白碱滩组几乎没有受到烃-水-岩作用影响,储层质量主要受沉积和钙质胶结程度影响。(3)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受岩相控制显著,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生烃产生的有机酸导致碳酸盐矿物和长石溶蚀,改善了储层物性。(4)深层粗碎屑岩优质储层发育通常与烃-水-岩作用密切相关,需重视该过程的机理性研究。富有机质细粒储层研究应关注不同岩相产生的差异性。
关键词
烃
类氧化
烃-水-岩相互作用
全油气系统
储层成因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hydrocarbon oxidation
hydrocarbon
-
water
-
rock interaction
whole petroleum system
reservoir genesis
Mahu Sag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地球化学条件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廖泽文
杨珊
张海祖
刘虎
程斌
田彦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109
41272149)
文摘
塔里木盆地在埋深超过8000 m、油藏经历200℃以上高温改造仍然发现液态烃类流体稳定存在,目前勘探工作正在面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具有的高热稳定性来自其较好的保存条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研究进展,结合宏观地质背景演化,主要从微观过程入手探讨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热稳定性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宏观上塔里木盆地目前的低地温梯度有利于油藏的稳定保存;而油藏储层中普遍缺乏氧化性矿物,石膏类等含硫矿物也贫乏,使得油藏储层中的烃-水-岩相互作用(包括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发生的程度有限;同时,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中地层水广泛发育、分布复杂,这对油藏中的液态烃类,特别是大分子烃类的热裂解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油藏的稳定保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针对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热稳定性的微观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特别是烃-水-岩相互作用中有利于原油烃类流体稳定保存的物理化学机理分析,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化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藏的勘探研究工作。
关键词
原油热稳定性
烃-水-岩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制约条件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thermal stability of crude oils
hydrocarbon
-
water
-
rock interaction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Tarim Basi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全油气系统成储机制差异性
康逊
谭静强
胡文瑄
靳军
胡瑞璞
曹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藏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地球化学条件探讨
廖泽文
杨珊
张海祖
刘虎
程斌
田彦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