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氧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2 位作者 李林 田高友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2-45,共4页
以四氢萘、1 甲基萘及十六烯等模型化合物为主 ,考察了不饱和烃类在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并对最终氧化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 ,萘满类非常活泼 ,很容易被氧化产生氢过氧化物及其它含氧化合物。四氢萘通空气氧化 30... 以四氢萘、1 甲基萘及十六烯等模型化合物为主 ,考察了不饱和烃类在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并对最终氧化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 ,萘满类非常活泼 ,很容易被氧化产生氢过氧化物及其它含氧化合物。四氢萘通空气氧化 30h后 ,体系中氢过氧化物的含量达5.0 1 % ,最终氧化产物有 1 四氢萘醇、1 四氢萘酮及四氢萘 1 酮 4 醇等 ;1 甲基萘的氧化产物主要是 1 萘甲醇和 1 萘甲醛 ;十六烯的氧化产物主要是长碳链醛及环氧化合物等。四氢萘与十六烯共存有协同氧化作用 ,使体系中的氢过氧化物含量在 1 6h高达 4.64% ,氧化深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反应 芳烃 柴油 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在线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多氯烃类化合物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莉 张辰凌 +4 位作者 张永涛 李晓亚 赵国兴 田来生 桂建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以土壤中六氯环戊二烯、六氯丁二烯、六氯乙烷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进行在线净化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将土壤样品10g与石英砂20g混合均匀后,加入到装有氟罗里硅土粉1g和石墨炭黑粉0.2g的萃取池中,以二氯甲烷-丙酮(4... 以土壤中六氯环戊二烯、六氯丁二烯、六氯乙烷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进行在线净化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将土壤样品10g与石英砂20g混合均匀后,加入到装有氟罗里硅土粉1g和石墨炭黑粉0.2g的萃取池中,以二氯甲烷-丙酮(4+1)混合液为萃取剂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剂、分散剂和土壤pH、TOC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在线净化和离线净化的差异以及复合净化的优势。应用该方法对3个不同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回收率在72.3%~8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为7.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多氯烃类化合物 土壤 在线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原料制备烃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飞 吴真 +3 位作者 张军 潘青青 张瑜 李迅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木质素是由烷基化的甲氧基苯酚通过氧或碳连接的高度交联的大分子,可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以来源广泛的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烃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木质素催化热解是制备烃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也... 木质素是由烷基化的甲氧基苯酚通过氧或碳连接的高度交联的大分子,可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以来源广泛的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烃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木质素催化热解是制备烃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木质素降解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笔者概述了近年来木质素原料(含模型物)制备烃类化合物的研究成果,包括木质素转化烃类化合物的催化体系、溶剂体系、烃类化合物尤其是单环芳烃(MAHs)得率和选择性的调控以及利用木质素制备烃类化合物的其他方法,着重介绍了木质素催化裂化及催化加氢脱氧制备烃类化合物的催化体系,并总结了木质素在亚/超临界流体及离子液体中烃类转化的最新成果,最后对木质素制备烃类化合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烃类化合物 催化裂化 催化加氢脱氧 木质素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测定卷烟中烯烃类化合物释放量 被引量:7
4
作者 孔浩辉 陈翠玲 +2 位作者 马青 张心颖 程志颖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3,197,共4页
卷烟样品在不同温度(400,600,800,1 000,1 200℃)下裂解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卷烟中烯烃类化合物的释放量。结果表明:有害性烯烃类化合物的释放量随热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当热裂解温度为600℃时,烯烃类香味物质的累计释放量达到... 卷烟样品在不同温度(400,600,800,1 000,1 200℃)下裂解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卷烟中烯烃类化合物的释放量。结果表明:有害性烯烃类化合物的释放量随热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当热裂解温度为600℃时,烯烃类香味物质的累计释放量达到最大值。因此,当卷烟燃烧温度在600℃附近,烟气中有害产物的释放量将大幅减少,并保持清香香气的丰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卷烟 烃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相柱系统分析的原油烃类化合物全二维色—质谱图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水福 胡守志 +5 位作者 曹剑 何生 马军 王绪龙 张冬梅 陈昱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5-651,656,共8页
原油中烃类化合物是最复杂的混合物体系,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是目前分离复杂混合物体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该文采用反相柱系统对原油烃类化合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中重要的化合物系列进行了识别,为原油中烃类化合物的反... 原油中烃类化合物是最复杂的混合物体系,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是目前分离复杂混合物体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该文采用反相柱系统对原油烃类化合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中重要的化合物系列进行了识别,为原油中烃类化合物的反相柱系统分析和谱图识别提供了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反相柱系统对饱和烃,尤其是低分子量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等化合物在二维上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因此,反相柱系统对生物降解油饱和烃馏分的"鼓包"化合物(UCM)的分离与研究可能将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柱系统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谱图识别 烃类化合物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类化合物价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秀华 王炜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建立了不分类预测烃类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的模型.研究表明:烃类化合物logKow与其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IXV)有较好的一元线性相关性.可简单准确地从烃类化合物IXV预测其logKow值.
关键词 烃类化合物 价分子连接性指数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一元线性相关性 亲脂性 KOW 环境化学 污染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重油饱和分中烃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琦 李文博 +1 位作者 曲思建 毛学锋 《煤质技术》 2020年第3期8-12,共5页
煤直接液化重油分子组成复杂导致其表征困难,从而限制其产品的深度加工利用。为研究煤直接液化重油中的烃类化合物组成而对煤液化重油进行窄馏分切割,获得了>360℃、360℃~380℃、380℃~400℃、400℃~420℃、>420℃等1个全馏分段... 煤直接液化重油分子组成复杂导致其表征困难,从而限制其产品的深度加工利用。为研究煤直接液化重油中的烃类化合物组成而对煤液化重油进行窄馏分切割,获得了>360℃、360℃~380℃、380℃~400℃、400℃~420℃、>420℃等1个全馏分段和4个窄馏分段并分别对其进行密度和元素分析,且通过四组分分离得到饱和分。饱和分的收率随蒸馏程度的加深而逐渐下降,弱极性的烃类化合物逐渐减少,强极性的非烃类化合物逐渐增加。GC/MS定性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随蒸馏程度的加深,烷烃的碳数逐渐增加,霍烷仅存在于>360℃的全馏分和>420℃馏分中;烃类化合物中环烷烃含量占主导地位,其中一至四环烷烃含量分别为12.4%、14.7%、15.2%、12.2%,链烷烃含量为28.7%;除链烷烃和环烷烃外,煤直接液化重油饱和分中还存在16.5%的烷基苯,符合分离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重油 饱和分 烃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窄馏分 蒸馏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拓扑指数预测烃类化合物临界参数
8
作者 罗北平 《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通过对分子图的顶点和边着色得到染色分子图,并以相对键长和点价δi;分别代替拓扑距离及顶点度,结合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提出了一个用于表征含多重键、杂原子化合物的拓扑指数Xu.研究了该拓扑指数与烷烃、烯烃、炔烃和芳烃临界参... 通过对分子图的顶点和边着色得到染色分子图,并以相对键长和点价δi;分别代替拓扑距离及顶点度,结合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提出了一个用于表征含多重键、杂原子化合物的拓扑指数Xu.研究了该拓扑指数与烷烃、烯烃、炔烃和芳烃临界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Xu指数与上述化合物理化性质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肯定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 拓扑指数 烃类化合物 临界参数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类化合物在SE-54和OV-1固定相上焓变关系
9
作者 朱秀华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82-84,共3页
研究了烃类化合物在OV-1和SE-54固定相间的焓变关系,该研究结果为设计烃类化合物在相同温度程序下的双柱谱图自动识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烃类化合物 OV-1 SE-54 固定相 焓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和空气中20种C1~C6烃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翔 葛涛 肖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3-786,共4页
石化企业在油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小分子烃类化合物,这些小分子烃类化合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毒性大、处理工艺比较复杂[1-3]。目前石化企业工作场所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多采用综合指标表征,缺少特征因子的检测,... 石化企业在油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小分子烃类化合物,这些小分子烃类化合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毒性大、处理工艺比较复杂[1-3]。目前石化企业工作场所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多采用综合指标表征,缺少特征因子的检测,现有国家标准也缺乏废气组成的定性分析及常见低分子烃的定量分析方法,因此需要开发定性、定量分析空气和废气中小分子烃类化合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化合物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特征因子 生产加工过程 工作场所空气 固定污染源废气 石化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纸包装材料中13种烯烃类化合物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仲强 林晓佳 +5 位作者 何敏恒 寻知庆 胡冬萍 陈树东 许丽珠 陈晓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2154-2161,共8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测定食品纸包装材料中13种烯烃化合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异戊二烯、1,1-二氯乙烯,4-甲基-1-戊烯、己烯、二环[2,2,1]庚-2-烯、辛烯、3,4...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测定食品纸包装材料中13种烯烃化合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异戊二烯、1,1-二氯乙烯,4-甲基-1-戊烯、己烯、二环[2,2,1]庚-2-烯、辛烯、3,4-二羟基-1-丁烯、苯乙烯、苯丙烯、2-苯丙烯、3,4-二乙酰氧基-1-丁烯)的含量。方法样品在平衡温度为115℃,平衡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自动顶空进样,经DB-624(60 m×0.25 mm,1.4μm)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选择离子扫描模式,用GC-MS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检出限为6~60μg/kg,方法定量限为20~200μg/kg;13种烯烃类化合物在5~10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回收率为93.9%~99.9%,相对标准偏差为2.0%~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适用于食品纸包装材料中13种烯烃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纸包装材料 烃类化合物 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粉末的悬浮体系石油烃类化合物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振峰 何沐光 王永芝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半导体TiO2粉末的悬浮体系中光催化降解了不同链长的脂肪烃:正辛烷、癸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以及石油烃类化合物0#柴油。比较了氧气、氮气、氢气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TiO... 在半导体TiO2粉末的悬浮体系中光催化降解了不同链长的脂肪烃:正辛烷、癸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以及石油烃类化合物0#柴油。比较了氧气、氮气、氢气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TiO2粉末的悬浮体系中可以有效地进行石油烃类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石油烃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类化合物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敏恒 林晓佳 +4 位作者 严婉盈 蔡锦安 张瑞瑞 侯向昶 吴楚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878-2885,共8页
目的建立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检测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化合物(2-苯丙烯、苯丙烯、2-苯乙烯、二环[2,2,1]庚-2-烯、己烯、辛烯、异戊二烯、1,1-二氯乙烯和4-甲... 目的建立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检测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化合物(2-苯丙烯、苯丙烯、2-苯乙烯、二环[2,2,1]庚-2-烯、己烯、辛烯、异戊二烯、1,1-二氯乙烯和4-甲基-1-戊烯)的定性定量确证方法。方法样品在平衡温度为120℃,平衡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自动顶空进样,经DB-624色谱柱分离,采用GC-MS选择离子扫描方式进行检测,以内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的条件下,9种烯烃化合物在5~10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为20~40μg/kg;方法的回收率在93.5%~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3%~5.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食品纸包装材料中9种烯烃化合物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纸包装材料 链烯烃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检测松木家具中萜烃类化合物有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正杰 周航 吴路明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采用1 m^3小气候箱模拟家具的使用环境,研究不同种类的松木板材中萜烃类化合物的释放,并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松木家具中萜烃类化合物的释放主要来源于松木木材本身,木材通过表层的漆饰或贴面处理可有效抑制或... 采用1 m^3小气候箱模拟家具的使用环境,研究不同种类的松木板材中萜烃类化合物的释放,并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松木家具中萜烃类化合物的释放主要来源于松木木材本身,木材通过表层的漆饰或贴面处理可有效抑制或延缓其中的萜烃类化合物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板材 烃类化合物 小气候箱 气相色谱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信万丰将绿氢转化为烃类化合物
15
作者 李宝荣(摘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2年第1期77-77,共1页
据报道,庄信万丰与BP合作开发了HyCogen-FT Cans新技术,可将绿氢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原料。庄信万丰HyCogen氢气技术将绿氢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额外的氢气结合形成合成气。合成气再通过FT Cans费托工艺转化为... 据报道,庄信万丰与BP合作开发了HyCogen-FT Cans新技术,可将绿氢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原料。庄信万丰HyCogen氢气技术将绿氢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额外的氢气结合形成合成气。合成气再通过FT Cans费托工艺转化为烃类化合物。庄信万丰表示,HyCogen-FT Cans技术可适用于小型单电解槽项目以及具有多个大型电解槽的商业规模项目。HyCogen-FT Cans技术特别适用于难以脱碳的航空业。由于与新推进剂技术和机场基础设施相关的挑战,以及飞机资产寿命较长,航空业从航煤转向电池电力或氢气等替代品存在重大障碍。庄信万丰在合成气发电技术方面的长期专业知识和市场领先地位可以在航空业脱碳中发挥关键作用,可提供可部署的合成可持续燃料解决方案,无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化合物 二氧化碳转化 一氧化碳 合成气 航空燃料 基础设施 航空业 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馏分烃化合物组分的蒸气压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焦国凤 周祥 +1 位作者 孟繁磊 于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7,共5页
应用立方型状态方程计算气液相平衡,求取汽油馏分中烃化合物组分在任意指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为汽油馏分的气液相平衡计算提供支持。方程求解通过编程实现,输入参数包括化合物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偏心因子,输出为对应温度下化合物... 应用立方型状态方程计算气液相平衡,求取汽油馏分中烃化合物组分在任意指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为汽油馏分的气液相平衡计算提供支持。方程求解通过编程实现,输入参数包括化合物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偏心因子,输出为对应温度下化合物的蒸气压。利用该方法可以计算汽油馏分中所包含的400多种烃化合物的蒸气压,比较了在37.8℃下的蒸气压计算值和实测值,结果吻合较好,轻烃化合物蒸气压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汽油全馏分范围内烃化合物蒸气压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馏分 烃类化合物 蒸气压计算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原油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8
17
作者 段毅 王智平 +5 位作者 张辉 吴保祥 王传远 孟自芳 张晓宝 周世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已发现的18个油田分布于柴北地区和柴西地区,且以柴西地区最多。两个地区原油的成因截然不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采集于两地区13个油田的16个原油样品中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已发现的18个油田分布于柴北地区和柴西地区,且以柴西地区最多。两个地区原油的成因截然不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采集于两地区13个油田的16个原油样品中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西部原油形成于强还原咸水—超咸水湖相,北部原油形成于弱氧化淡水湖沼相;西部原油的母质主要为菌藻类,北部原油更多的来自陆源高等植物。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并结合碳同位素组成,将柴达木盆地原油划分为两大类7种次级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和分布特征 成因类型 烃类化合物 原油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用于柴油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路鑫 武建芳 +5 位作者 吴建华 孔宏伟 花瑞香 陶文晟 顾君磊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1,共7页
将全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用于柴油馏分的组成分布研究,建立了两种GC×GC方法,一种用于柴油组成的详细表征,另一种用于柴油族组成的快速分离和定量,两种方法均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用前一种方法对柴油馏分中的烃类化合物、主要... 将全二维气相色谱法(GC×GC)用于柴油馏分的组成分布研究,建立了两种GC×GC方法,一种用于柴油组成的详细表征,另一种用于柴油族组成的快速分离和定量,两种方法均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用前一种方法对柴油馏分中的烃类化合物、主要的含硫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对催化裂解柴油中的27种含氮化合物和42种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用后一种方法在70min内即可完成柴油馏分族组成的定量分析,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4个不同来源的柴油馏分中非芳烃、一环芳烃、二环芳烃、三环芳烃的含量,定量结果与ASTMD2425法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组成 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烃类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族组成及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彩丽 王少军 +1 位作者 马波 凌凤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4-488,共5页
综述了近10年来渣油的分离与分析及渣油族组成化学结构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做了详细的论述。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如光谱学、色谱学等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为渣油组成含量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方法;质谱法... 综述了近10年来渣油的分离与分析及渣油族组成化学结构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做了详细的论述。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如光谱学、色谱学等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为渣油组成含量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方法;质谱法、选择性化学降解法,热解法等在渣油分子细节结构的研究中不断有新的突破,几种分离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体现出了良好的分离分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分离分析 族组成 烃类化合物 含杂原子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高浓度煤层气中的甲烷和乙烷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磊 孙艳艳 +3 位作者 蔡小虎 吕爱娟 沈小明 胡璟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56-858,共3页
煤层气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与天然气是同一种性质的可燃性气体,其组成主要为甲烷,还含有少量的氧气、氢、二氧化碳以及烃类化合物,是一种热值高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一般把煤炭开采过程抽排出甲烷浓度大于25%的瓦斯称为高浓度煤层气。
关键词 甲烷浓度 煤层气 气相色谱法 乙烷 测定 可燃性气体 烃类化合物 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