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低沸点轻烃指纹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启贵 陈伟钧 +2 位作者 金聚畅 饶丹 张志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2-495,共4页
利用轻烃指纹进行油气岩源对比分类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岩石轻烃的获得,利用某低沸点溶剂对岩石进行密封抽提,并采用高分辨率毛细柱进行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获得C5至C31以上的烃类物质信息,其中C5至C10之间的可分离出100多个... 利用轻烃指纹进行油气岩源对比分类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岩石轻烃的获得,利用某低沸点溶剂对岩石进行密封抽提,并采用高分辨率毛细柱进行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获得C5至C31以上的烃类物质信息,其中C5至C10之间的可分离出100多个烃类物质,能很好地满足油气地质研究的需要,是进行油气岩源三位一体研究较理想的技术支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指纹 低沸点溶剂 抽提 高分辨率毛细柱 油气岩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指纹技术及其在催化裂化反应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威 刘颖荣 +5 位作者 杨雪 周建 刘泽龙 朱玉霞 田松柏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选择正构烷烃、藿烷、烷基苯、多环芳烃4类化合物作为目标指纹化合物,采用GC/MS对其进行结构定性和半定量测定,建立了指纹化合物的表征方法,并考察了石油产品中的指纹化合物在催化裂化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催化裂化反应总... 选择正构烷烃、藿烷、烷基苯、多环芳烃4类化合物作为目标指纹化合物,采用GC/MS对其进行结构定性和半定量测定,建立了指纹化合物的表征方法,并考察了石油产品中的指纹化合物在催化裂化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催化裂化反应总转化率的提高,反应产物中碳数在17~21之间的正构烷烃以及侧链碳数在14~17之间的烷基苯质量分数逐渐由高于原料中的质量分数转变为低于原料中的质量分数;藿烷类化合物中,17α(H)-22,29,30-三降藿烷(Tm)与18α(H)-22,29,30-三降藿烷(Ts)之间质量分数的比值(wTm/wTs)随转化率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反应前后多环芳烃质量分数的比值可以反映多环芳烃发生缩合反应的难易程度,反应前后萘和■质量分数的比值与转化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指纹技术 GC/MS 选择离子检测 催化裂化(F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烃指纹参数在川西坳陷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唐艳 叶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7-21,共5页
利用天然气轻烃指纹和碳同位素分析资料 ,能够提供天然气运移方向、运移相态、气源、保存条件 ,以及气藏连通与分隔性方面的多种信息。以川西坳陷马井、新场、合兴场气田为例 ,分析了浅层侏罗系和白垩系气藏的气源、运移、保存及气层封... 利用天然气轻烃指纹和碳同位素分析资料 ,能够提供天然气运移方向、运移相态、气源、保存条件 ,以及气藏连通与分隔性方面的多种信息。以川西坳陷马井、新场、合兴场气田为例 ,分析了浅层侏罗系和白垩系气藏的气源、运移、保存及气层封隔性等条件 ,应用轻烃指纹图谱和轻烃参数比值曲线对比、轻烃化合物比值对比以及天然气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研究 ,得到如下结论 :马井气田下白垩统气藏属下伏蓬莱镇组气藏遭受晚期破坏形成的次生气藏 ,其规模较小 ,但勘探成本较低 ;川西坳陷天然气运移相态复杂 ,水溶相与游离相在运移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 ,但以游离气相为主 ;新场蓬莱镇组气藏属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气藏 ,气层内部非均质很强 ,气井之间连通性较差 ,且封盖条件差异也较大 ;轻烃地化参数在川西地区的应用有效 ,结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天然气成藏 烃指纹参数 碳同位素 天然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和网格线性法的合采井产能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友松 吴炜 +2 位作者 高明亮 杨晓敏 李衡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117-118,共5页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多油层混合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提高产量.为了对各产油层的产能贡献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利用一种网格模型建立多层混采油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原油配比实验进行验证,预测输出与实际配方比...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常采用多油层混合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提高产量.为了对各产油层的产能贡献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原油色谱烃指纹技术,利用一种网格模型建立多层混采油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原油配比实验进行验证,预测输出与实际配方比例的最大绝对误差小于10%,同时利用实验井预测模型对相似井进行分层产能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采井 分层产能贡献 色谱特征烃指纹 回归分析 网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烃指纹GC法在三元复合驱油井分层产能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居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6-748,共3页
通过三元复合液与水驱原油作用实验认为,三元复合液对原油烃指纹影响小;通过分层原油配比实验及测试与MFE法分层测试结果对比认为,两种测试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原油烃指纹色谱测试法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井,为三元复合驱油井分层产能测... 通过三元复合液与水驱原油作用实验认为,三元复合液对原油烃指纹影响小;通过分层原油配比实验及测试与MFE法分层测试结果对比认为,两种测试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原油烃指纹色谱测试法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油井,为三元复合驱油井分层产能测试及驱油效果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井 分层产能测试 原油烃指纹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倍半萜类烃指纹化合物在柴油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慧芸 刘颖荣 +1 位作者 田松柏 祝馨怡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8-1229,共12页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柴油中双环倍半萜烃指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建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中的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柴油中均含有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由于...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柴油中双环倍半萜烃指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建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中的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柴油中均含有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由于原料和加工条件的不同,不同工艺来源的柴油间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有很大差别;相同工艺来源的柴油间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不同,分布相近。通过对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特征比值的分析,可以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指纹化合物 生物标志物 双环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指纹参数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史得军 刘泽龙 +1 位作者 许友好 田松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1,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甲基萘/戊基苯、四氢萘两种反应体系的烷基萘含量,发现α位和β位烷基萘质量分数随着反应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加,而且不同取代位烷基萘质量分数之比(烷基萘参数)可以反映反应体系转化率的高低。进一步研究发现,...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甲基萘/戊基苯、四氢萘两种反应体系的烷基萘含量,发现α位和β位烷基萘质量分数随着反应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加,而且不同取代位烷基萘质量分数之比(烷基萘参数)可以反映反应体系转化率的高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体系的烷基萘反应机理相同,并且烷基萘产物分布受到分子筛孔道的限制。提取5种不同减压馏分油反应后的液体产物中烷基萘、烷基菲的含量信息,发现烷基萘参数、烷基菲参数可以用来作为反映减压馏分油转化率高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萘 烷基菲 烃指纹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烃指纹分析在气藏地球化学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苟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应用天然气烃指纹特征可以有效地分析新场气田侏罗系蓬莱镇组蓬一气藏气层连通性。在有利天然气聚集的井区或层段 ,一些与天然气聚集保存条件相关的烃指纹参数呈现较明显的规律性 ,如C3 -4/C5-6、烷烃C5-6/C7-8、己烷 /环己烷呈现明显... 应用天然气烃指纹特征可以有效地分析新场气田侏罗系蓬莱镇组蓬一气藏气层连通性。在有利天然气聚集的井区或层段 ,一些与天然气聚集保存条件相关的烃指纹参数呈现较明显的规律性 ,如C3 -4/C5-6、烷烃C5-6/C7-8、己烷 /环己烷呈现明显的增高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环戊烷 /环己烷类、异构单取代 /异构多取代相对减小。新场气田蓬莱镇组蓬一气藏气层各项烃指纹参数在横向上变化较大 ,气层的连通性较差 ,应属构造岩性气藏。天然气各项烃指纹参数由浅到深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 ,充分反映了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中的色层效应及组分的分离过程 ,说明气藏在形成过程中 ,烃类系来自深层 ,以垂向运移为主 ,并预示着深部地层天然气成藏、保存条件逐渐变好 ,具有找到气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烃指纹 气藏 地球化学 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化探中的轻烃指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0-418,共9页
本文主要介绍离子阱检测技术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作者对取样方式、取样深度、吸附平衡时间、居里热解析时间、样品的预处理以及实验操作流程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方法不仅信息量大、重现性好,而且可消除一些工农业污染物和第四纪某... 本文主要介绍离子阱检测技术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作者对取样方式、取样深度、吸附平衡时间、居里热解析时间、样品的预处理以及实验操作流程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方法不仅信息量大、重现性好,而且可消除一些工农业污染物和第四纪某些特有化合特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阱 烃指纹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烃类指纹特征确定采油井的主要产油层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顺玉 戴鸿鸣 王海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82-584,共3页
多层合采油井主要产油层位的确定通常用生产测井、分层测试和示踪剂跟踪的方法,但它们成本高、周期长,有时还需在关井停产条件下进行,作业过程还容易伤害油层。利用合采油井各产油层的井壁取心中烃类的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和色谱-质谱指纹... 多层合采油井主要产油层位的确定通常用生产测井、分层测试和示踪剂跟踪的方法,但它们成本高、周期长,有时还需在关井停产条件下进行,作业过程还容易伤害油层。利用合采油井各产油层的井壁取心中烃类的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和色谱-质谱指纹特征的差异以及合采原油的烃类指纹变化特征,能有效地判识多层合采油井的主要产油层位,并以辽河油田某多层合采油井主要产油层位的确定为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产调整建议,从实际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指纹 合采 油层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洋生物体中脂肪烃组分的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6-259,共4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珠江口鱼类(蓝圆)、虾类(长毛对虾)、头足类(火枪乌贼)和贝类(近江牡蛎)样品的脂肪烃组分。组分特征参数表明,珠江口海洋生物体中的脂肪烃类主要来自石油源,少量来自海洋生源烃。生物体内的石油...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珠江口鱼类(蓝圆)、虾类(长毛对虾)、头足类(火枪乌贼)和贝类(近江牡蛎)样品的脂肪烃组分。组分特征参数表明,珠江口海洋生物体中的脂肪烃类主要来自石油源,少量来自海洋生源烃。生物体内的石油烃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和代谢,反应出低浓度持续性石油污染的特点。在4种海洋生物中,近江牡蛎表现出较弱的降解和代谢石油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烃指纹 海洋生物 珠江 生物监测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油加氢裂化工艺中金刚烷指纹化合物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菲 刘颖荣 +2 位作者 蔡新恒 田松柏 赵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3-958,共6页
选择单金刚烷及双金刚烷化合物作为烃指纹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加氢裂化条件下,金刚烷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减压蜡油(VGO)经加氢裂化后,165~350℃中间馏分产品中存在... 选择单金刚烷及双金刚烷化合物作为烃指纹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加氢裂化条件下,金刚烷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减压蜡油(VGO)经加氢裂化后,165~350℃中间馏分产品中存在丰富的金刚烷化合物;随着转化率的增加,双金刚类烷化合物含量均不断增加,而部分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在高转化率条件下含量减少。在加氢裂化过程中,金刚烷化合物含量变化与烃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金刚烷化合物指纹参数与加氢裂化反应转化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监测加氢裂化反应深度及烃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GC/MS 加氢裂化 转化率 烃指纹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刚烷指纹参数的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柴油类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慧芸 刘颖荣 +1 位作者 田松柏 祝馨怡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96,共8页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柴油中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中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在3种柴油中的含量和分...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柴油中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中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在3种柴油中的含量和分布特点都有所不同,同一类型柴油中部分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的分布具有相似性。根据金刚烷类烃指纹化合物在不同类型柴油中的分布特点总结出指纹参数,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对3类柴油进行了类型识别,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样品分布图中,相同工艺来源的样品相互聚集,不同工艺来源的柴油间相互离散,可实现对3种不同类型柴油的识别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指纹化合物 生物标志物 金刚烷类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深1井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各类气源岩的贡献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居和 李景坤 闫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1-504,511,共5页
徐深1井4个井段天然气甲烷组分都占烃类含量的97%以上,演化程度随着埋深而增加。随着演化程度加深,链烷烃脱甲基、环烷烃开环作用、芳构化作用和烷基化程度不断提高。营城组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比乙烷的重,碳同位素值都有反序特征;火... 徐深1井4个井段天然气甲烷组分都占烃类含量的97%以上,演化程度随着埋深而增加。随着演化程度加深,链烷烃脱甲基、环烷烃开环作用、芳构化作用和烷基化程度不断提高。营城组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比乙烷的重,碳同位素值都有反序特征;火石岭组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为-29.20‰,乙烷碳同位素值未检测到。徐深1井营城组具有腐殖型特征,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火石岭组则具有腐泥型特征,为高-过成熟天然气。利用烃源岩及天然气烃指纹色谱技术和模拟计算软件建立了源岩贡献比例计算模板。经模板计算,徐深1井营城组天然气来自沙河子组烃源岩的占54%以上;火石岭组天然气来自火石岭组烃源岩的占50%,来自沙河子组烃源岩的占43.08%。营城组和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对营城组和火石岭组天然气的贡献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献比例 气源岩 成熟度 母质类型 碳同位素 色谱烃指纹 徐深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贝16井压裂合采原油分层产能的贡献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居和 方伟 冯子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41,共2页
探井分层测试原油产能多数采用MFE技术等机械测量方法 ,但由于某些探井在分层测试与合采时使用了不同的求产方法 ,MFE技术等无法获得合采时的分层产能贡献 ,而搞清不同求产方法的分层产能状况 ,对于认识区域地层特征、增加产能等具有重... 探井分层测试原油产能多数采用MFE技术等机械测量方法 ,但由于某些探井在分层测试与合采时使用了不同的求产方法 ,MFE技术等无法获得合采时的分层产能贡献 ,而搞清不同求产方法的分层产能状况 ,对于认识区域地层特征、增加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海拉尔贝 16探井压裂合采原油 ,采用烃指纹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原油配比实验和数学模拟计算 ,测定了贝 16井压裂合采所获得 12 5t/d工业油流的 3个分层贡献 ,为探井试油合采分层求产和原油开发动态监测分层产能状况、合理增产开辟了地球化学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 压裂 合采原油 色谱法 烃指纹 分层贡献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原油运移地球化学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志浩 曹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文中提出的 6个新的原油轻烃指纹运移参数以及轻重烃、生物标志物等其它运移参数 ,应用于塔北地区原油运移地球化学效应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成效。海西晚期生成的油气在运移指标上都反映与奥陶系源岩有关 ,应是沿着海西不整合面大规模由... 文中提出的 6个新的原油轻烃指纹运移参数以及轻重烃、生物标志物等其它运移参数 ,应用于塔北地区原油运移地球化学效应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成效。海西晚期生成的油气在运移指标上都反映与奥陶系源岩有关 ,应是沿着海西不整合面大规模由阿瓦提和满加尔坳陷的油源区向北侧向运移到沙雅隆起的产物。而喜山期生成的油气其运移指标不仅反映与奥陶系源岩有关 ,也与三叠-侏罗系源岩有一定关系。它也能接受北面库车坳陷向南侧向运移的陆相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指纹 运移参数 侧向运移 原油 地球化学效应 塔里木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叠覆型油气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胜杰 王玉杞 +2 位作者 陈冬霞 王福伟 荣澜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I0001,I0002,共16页
川西坳陷陆相领域气藏分布具有叠合性和广覆性特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基于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侏罗系沙溪庙组、遂宁组、蓬莱镇组1052个天然气样品,研究天然气组分、天然气轻烃和碳同位素组成,明确天然气地球化学特... 川西坳陷陆相领域气藏分布具有叠合性和广覆性特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基于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侏罗系沙溪庙组、遂宁组、蓬莱镇组1052个天然气样品,研究天然气组分、天然气轻烃和碳同位素组成,明确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布规律,分析气源对比和运移条件,揭示川西坳陷叠覆型油气区复杂天然气藏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叠覆型油气区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质量分数为65.36%~98.47%,甲烷碳同位素(δ13C 1)分布在-39.41‰~-27.10‰之间。由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须家河组四段(须四段)向须家河组五段(须五段),天然气甲烷质量分数降低,甲烷碳同位素减轻;自须五段向中浅层侏罗系天然气甲烷质量分数逐渐升高,甲烷碳同位素逐渐增重。研究区主要为热解成因气,其中深层须四段、须五段和中浅层侏罗系天然气为煤型气,深层须二段天然气是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混合类型。中浅层天然气主要来自须五段和须四段,下侏罗统在部分地区有贡献,在马井—什邡地区受断层沟通作用影响,须三段也有一定贡献。须四段和须二段天然气主要来自须三段、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须五段天然气主要为自源形成。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主要受母质来源和母质成熟度差异、同一气源运移过程中分馏效应及天然气藏属性差异等影响。该结果为川西坳陷叠覆型油气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勘探部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叠覆型油气区 致密砂岩气 天然气地球化学 烃指纹 气源对比 成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成因分析及气源对比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文彪 卢双舫 +2 位作者 薛海涛 王立武 邵明礼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9期1944-1949,共6页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其烃类气既存在有机成因气(包括油型气和煤型气),亦存在无机成因,还存在混合成因,在同位素序列上常表现为部分倒转和完全倒转。为了明确英台断陷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根据烃源岩的地化指标、天然气组...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其烃类气既存在有机成因气(包括油型气和煤型气),亦存在无机成因,还存在混合成因,在同位素序列上常表现为部分倒转和完全倒转。为了明确英台断陷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根据烃源岩的地化指标、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以及轻烃指纹对研究区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加以分析,并进行气源对比。研究表明,英台断陷烃类气为凝析油伴生气和煤型气的混合,其中南部洼槽天然气主要来自于沙河子组,而北部则来自于营城组。通过判定天然气成因的类型和识别气源方向,有利于加深对英台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的认识,从而为研究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以及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指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台断陷 天然气成因 碳同位素 气源对比 烃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藏地球化学描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6,共6页
天然气轻烃指纹的测定一般限制在C8以内 ,在全烃色谱上可检测出 5 5项参数 ,其中 16项参数的聚类相关系数大于 0 .5 2 ,可作为天然气地球化学描述参数指标 ,判识天然气藏内部的分隔性和联通性。新场气田Jp51气藏依此指标 ,可划分出 4个... 天然气轻烃指纹的测定一般限制在C8以内 ,在全烃色谱上可检测出 5 5项参数 ,其中 16项参数的聚类相关系数大于 0 .5 2 ,可作为天然气地球化学描述参数指标 ,判识天然气藏内部的分隔性和联通性。新场气田Jp51气藏依此指标 ,可划分出 4个含气单元 ,目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藏 地球化学描述方法 应用 烃指纹 含气单元 新场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S1区泄漏气体成因与来源
20
作者 闫红星 杨俊印 +3 位作者 朱连忠 韩煦 姜文瑞 薛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55,560,共5页
文中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和轻烃色谱指纹特征对比等手段,查明了辽河油田S1区生产井泄漏气体的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研究认为:泄漏气体中烯烃、H_(2)和CO等组分的存在,证实了该气体为稠油热采伴生气;泄漏气体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的前峰呈... 文中运用天然气组分分析和轻烃色谱指纹特征对比等手段,查明了辽河油田S1区生产井泄漏气体的来源、成因及运移过程。研究认为:泄漏气体中烯烃、H_(2)和CO等组分的存在,证实了该气体为稠油热采伴生气;泄漏气体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的前峰呈倒V形分布,后峰呈前低后高的V形分布,并且几乎不含有1,1-二甲基环戊烷,这与馆陶组和兴隆台油层伴生气的轻烃色谱指纹特征相似,而与杜家台油层伴生气差异较大。跟踪监测发现,泄漏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N_(2)质量分数、干燥系数、丁烷系数下降,重烃组分C^(2+)及CO_(2)质量分数升高,具有水溶气脱溶特征,因此认为泄漏气体在向地面运移过程中,气体在油藏上覆地层水中经历了溶解—扩散—脱溶的过程。该研究为预防稠油热采开发过程中生产井气体泄漏的发生与针对性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保障稠油油藏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气体 气源 色谱指纹特征 干燥系数 丁烷系数 水溶气脱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