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现代沉积物中三种新结构烯烃化合物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1
作者 王兆云 范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笔者首次在地质体中检出了三种新结构三环二萜烯,△^(8.9)山达海松二烯、二氢芮木泪柏烯、13-异海松二烯,探讨了其生源母质及其在地质体中的演化过程。这种结构的烯烃化合物可以作为陆源高等植物的示踪剂,反映了青海湖中有机质来源除了... 笔者首次在地质体中检出了三种新结构三环二萜烯,△^(8.9)山达海松二烯、二氢芮木泪柏烯、13-异海松二烯,探讨了其生源母质及其在地质体中的演化过程。这种结构的烯烃化合物可以作为陆源高等植物的示踪剂,反映了青海湖中有机质来源除了湖中浮游生物和底牺生物外,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物 烃化合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油酸甲酯烯烃复分解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 被引量:2
2
作者 舒恒毅 郑志锋 +3 位作者 刘守庆 马海龙 李豪 黄元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57,共7页
对亚油酸甲酯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1-庚烯和9-癸烯酸甲酯进行反应路线探究和工艺优化。通过对比10种底物分别与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反应,以及以亚油酸甲酯为原料4种典型的商业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催化效果... 对亚油酸甲酯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1-庚烯和9-癸烯酸甲酯进行反应路线探究和工艺优化。通过对比10种底物分别与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反应,以及以亚油酸甲酯为原料4种典型的商业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对比,确定了反应底物和催化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底物比对亚油酸甲酯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丁香酚是最佳的反应底物,原料转化率均达到95%以上;在4种典型的商业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中,第二代Grubbs催化剂能高效稳定地催化反应;亚油酸甲酯烯烃复分解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3%(以原料物质的量计)、底物比1∶20(原料与底物物质的量比),在此条件下亚油酸甲酯转化率、1-庚烯产率和9-癸烯酸甲酯产率分别为99%、74%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甲酯 交叉复分解反应 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烃化合物在东海油—油,油—源岩对比中的应用
3
作者 陆全荣 《台湾石油通讯》 1989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烃化合物 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倍半萜类烃指纹化合物在柴油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慧芸 刘颖荣 +1 位作者 田松柏 祝馨怡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8-1229,共12页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柴油中双环倍半萜烃指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建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中的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柴油中均含有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由于...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柴油中双环倍半萜烃指纹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建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中的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柴油中均含有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由于原料和加工条件的不同,不同工艺来源的柴油间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有很大差别;相同工艺来源的柴油间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不同,分布相近。通过对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特征比值的分析,可以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柴油、直馏柴油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化合物 生物标志物 双环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气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倪春华 吴小奇 +5 位作者 王萍 王付斌 贾会冲 朱建辉 张毅 姜海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9,共14页
大牛地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典型致密砂岩大气田之一。为了更深入了解该区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揭示天然气运移相态,对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气开展了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上古生界致密气C5-7轻烃组成具有异构烷烃优势分布... 大牛地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典型致密砂岩大气田之一。为了更深入了解该区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揭示天然气运移相态,对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气开展了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上古生界致密气C5-7轻烃组成具有异构烷烃优势分布,C6-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整体偏低(<10%),甚至未检出芳烃,C7轻烃组成具有甲基环己烷优势分布特征,甲基环己烷相对含量均超过50%。上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天然气K_(1)值、K_(2)值均与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天然气一致,而δ^(13)C_(1)值则与山西组天然气一致,与太原组天然气有明显不同。与山西组天然气相比,下石盒子组天然气整体具有偏低的苯/正己烷、苯/环己烷和甲苯/正庚烷比值,以及明显偏高的正庚烷/甲基环己烷比值。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及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综合表明,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为典型煤成气,其中山西组和太原组天然气均为原地自生自储,而下石盒子组天然气为下伏山西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经历了游离相垂向运移聚集形成,太原组烃源岩不具有显著贡献。受天然气运移和水溶等作用影响,庚烷值、异庚烷值、苯/正己烷比值等轻烃指标直接用于判识大牛地气田致密气成熟度会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运移相态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运移轻烃地球化学示踪--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小奇 倪春华 +3 位作者 马亮帮 王付斌 贾会冲 王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4,共12页
基于天然气中轻烃化合物组成分析和区域性对比,结合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和水溶及逸散等示踪作用,探讨运移作用对特定轻烃指标的关联效应。研究表明:①东胜气田二... 基于天然气中轻烃化合物组成分析和区域性对比,结合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和水溶及逸散等示踪作用,探讨运移作用对特定轻烃指标的关联效应。研究表明:①东胜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天然气C5−7异构烷烃含量高于正构烷烃,C6−7轻烃组成呈链烷烃优势分布且芳香烃含量明显偏低(小于4.0%),C7轻烃主体呈甲基环己烷优势分布,整体表现出煤成气特征且受到了水溶等作用影响;②东胜气田天然气经历了自南向北的游离相运移,并在充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溶作用,其中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什股壕地区天然气在聚集后具有明显的散失;③长距离的游离相运移导致天然气C7轻烃中甲基环己烷相对含量和甲苯/正庚烷值降低、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值和庚烷值增大,水溶作用导致轻烃异庚烷值增大,天然气散失导致什股壕地区天然气中C5−7正构烷烃相对异构烷烃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东胜气田 二叠系下石盒子组 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运移相态 散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油加氢裂化工艺中金刚烷指纹化合物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菲 刘颖荣 +2 位作者 蔡新恒 田松柏 赵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3-958,共6页
选择单金刚烷及双金刚烷化合物作为烃指纹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加氢裂化条件下,金刚烷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减压蜡油(VGO)经加氢裂化后,165~350℃中间馏分产品中存在... 选择单金刚烷及双金刚烷化合物作为烃指纹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加氢裂化条件下,金刚烷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减压蜡油(VGO)经加氢裂化后,165~350℃中间馏分产品中存在丰富的金刚烷化合物;随着转化率的增加,双金刚类烷化合物含量均不断增加,而部分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在高转化率条件下含量减少。在加氢裂化过程中,金刚烷化合物含量变化与烃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金刚烷化合物指纹参数与加氢裂化反应转化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监测加氢裂化反应深度及烃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GC/MS 加氢裂化 转化率 指纹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天然气来源和运移相态的约束——以四川盆地西部新场气田侏罗系气藏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小奇 王萍 +3 位作者 陈迎宾 黎华继 胡烨 曾华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4,共13页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 新场气田侏罗系是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天然气稳产的重要产层之一,但是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来源和成藏特征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更有效地揭示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富集机理,在分析新场气田不同层位天然气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轻烃参数判识成熟度的适用性,并揭示了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烃成藏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新场气田侏罗系天然气C_(5)—C_(7)轻烃组成中异构烷烃相对正构烷烃呈优势分布,C_(7)轻烃组成中甲基环己烷呈明显的优势分布,甲基环己烷指数均大于60%,为典型的煤成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低于链烷烃和环烷烃。(2)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与部分蓬莱镇组气藏主要为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以水溶相和游离相运移聚集形成。(3)蓬莱镇组气藏天然气C_(6)—C_(7)轻烃组成中芳烃含量明显偏低,异庚烷值明显偏高,主要源自不同类型化合物在溶解度、极性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结论认为,天然气在运移聚集过程中受水溶、吸附等作用的影响,运用C_(6)—C_(7)轻烃组成、异庚烷值分别进行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成熟度判识时需特别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新场气田 侏罗系 烃化合物 成熟度 天然气成因 气源对比 运移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中轻烃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敏 何瑜 +1 位作者 陈祖林 龚建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8-423,共6页
通过自行研发的一套真空密闭加热脱附以及冷柱头零压力进样装置,对采集到的顶空气样进行轻烃在线分析,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轻烃C_5-C_7化合物的有效检测。根据Kováts保留指数等前人研究成果,对祁连山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天然气水合... 通过自行研发的一套真空密闭加热脱附以及冷柱头零压力进样装置,对采集到的顶空气样进行轻烃在线分析,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轻烃C_5-C_7化合物的有效检测。根据Kováts保留指数等前人研究成果,对祁连山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天然气水合物轻烃中C_5-C_7共27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轻烃地球化学进行研究。利用甲基环己烷指数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进行划分,揭示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有2种成因3种类型,其中以混合型为主,并伴有少部分的油型气和煤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C_(5)-C_(7)轻烃化合物 定性分析 木里地区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甲酯烯烃复分解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学品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恒毅 郑志锋 +2 位作者 刘守庆 何宏舟 黄元波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6,共7页
以油酸甲酯为原料,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1-癸烯和9-癸烯酸甲酯,在4种典型的Grubbs催化剂中确定第二代Hoveyda-Grubbs催化剂能高效稳定地催化反应,考察了10种带有不同基团的短链液体烯烃底物,结合底物结构及实... 以油酸甲酯为原料,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反应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1-癸烯和9-癸烯酸甲酯,在4种典型的Grubbs催化剂中确定第二代Hoveyda-Grubbs催化剂能高效稳定地催化反应,考察了10种带有不同基团的短链液体烯烃底物,结合底物结构及实验结果,对底物影响反应机制进行分析,结论是可将底物分为4种类型,其中以丁香酚和苯乙烯为代表的带有大位阻和富电子基团的底物类型通过与催化剂络合形成关键螯合中间体,引导反应向目标产物方向进行,实现高选择性制备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再以油酸甲酯转化率,1-癸烯和9-癸烯酸甲酯产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底物摩尔比对烯烃复分解反应制备1-癸烯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的因素是:催化剂用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0 min,催化剂用量0.5%(摩尔分数),底物摩尔比1∶10,在此条件下油酸甲酯转化率、1-癸烯和9-癸烯酸甲酯产率分别为97%,94%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甲酯 交叉复分解 钌络合催化剂 Α-烯 长链终端烯烃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纳米Y沸石催化剂的烃转化过程
1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6-796,共1页
该专利涉及一种烃化合物的烷基化过程。该过程所使用的催化剂包含一种晶粒尺寸小于100nm的Y沸石。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可烷基化的烃用一种烷基化试剂进行烷基化,得到研究法辛烷值大于99.5的汽油产品。/US200801... 该专利涉及一种烃化合物的烷基化过程。该过程所使用的催化剂包含一种晶粒尺寸小于100nm的Y沸石。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烷基化反应条件下,可烷基化的烃用一种烷基化试剂进行烷基化,得到研究法辛烷值大于99.5的汽油产品。/US20080154083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沸石催化剂 烃化合物 转化过程 烷基化过程 纳米 研究法辛烷值 烷基化试剂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殷世艳 叶加仁 +3 位作者 雷闯 单超 田杨 刘方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2-546,569,共6页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原油C7轻烃化合物中甲基环己烷含量较高,二甲基环戊烷和正庚烷含量较低,石蜡指数为3~13,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且不具奇偶优势,多数样品Pr/Ph分布在3.6~8.2;甾烷化合物主要由规则甾烷构成,C29规则甾烷占绝...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原油C7轻烃化合物中甲基环己烷含量较高,二甲基环戊烷和正庚烷含量较低,石蜡指数为3~13,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且不具奇偶优势,多数样品Pr/Ph分布在3.6~8.2;甾烷化合物主要由规则甾烷构成,C29规则甾烷占绝对优势,且异构化程度相对较高;藿烷含量相对较高,藿烷与规则甾烷比值为1.5~6.7,伽马蜡烷含量较低,同时可以检测出丰富的二萜烷;芳烃组分中检测到惹烯,甲基菲指数为0.71~1.42,三芴系列化合物以芴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平湖组原油母质来源以陆生有机质为主,多数形成于氧化-强氧化的湖沼相沉积环境,少数形成于弱氧化的半深湖相沉积环境,现今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大陆架盆地 西湖凹陷 平北地区 平湖组 生物标志化合物 烃化合物 烃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号汽油样品组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1
13
作者 章虎 陈关喜 冯建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59,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在DB-5石英毛细管柱上对93号汽油样品进行了分析,检出94种组分;用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了其中的烯烃化合物,对于汽油生产中控制和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汽油 组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烃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乙烯厂区包气带中石油物质的分布特征及归宿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余道 朱学愚 +1 位作者 刘建立 徐绍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71-375,共5页
通过分析研究厂区包气带土层石油污染物的检测结果(包括总油和苯含量),认为该区西南角地下设施石油污染物的持续泄漏是影响下游地下水供水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而金岭断裂则是污染物侵入含水层的重要通道.石油烃化合物在包气带迁移过... 通过分析研究厂区包气带土层石油污染物的检测结果(包括总油和苯含量),认为该区西南角地下设施石油污染物的持续泄漏是影响下游地下水供水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而金岭断裂则是污染物侵入含水层的重要通道.石油烃化合物在包气带迁移过程中具有(1)扩散、挥发、淋滤作用,(2)吸附,(3)生物降解,(4)向地下水中迁移,及(5)形成残油体等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烃化合物 分布 石油污染物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模型中地下水运动的环境示踪
15
作者 陈友媛 刘玉芸 +1 位作者 郑西来 刘贯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2,共6页
为评价博茨瓦纳帕拉匹村非均质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 ,采用双重介质法及增加阻水水平屏障来模拟含水层 ,用排水和蒸发双重边界来模拟季节性河流 ,用溶质运移模型来再现示踪剂氟氯烃化合物 (CFC)在地下水中的分布 ,用环境同位素氢和氧... 为评价博茨瓦纳帕拉匹村非均质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 ,采用双重介质法及增加阻水水平屏障来模拟含水层 ,用排水和蒸发双重边界来模拟季节性河流 ,用溶质运移模型来再现示踪剂氟氯烃化合物 (CFC)在地下水中的分布 ,用环境同位素氢和氧分析地下水的来源 ,用氯离子质量平衡法估计入渗量。对双重介质的不同有效空隙度的确定则采用了地下水年龄示踪剂CFC的实测值分析得出。这些为地下水模型的真实、准确提供了几种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双重介质法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 氟氯烃化合物 地下水运动 氢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中轻重馏分切割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咏梅 史权 +1 位作者 刘旭霞 何俊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利用实验室自制的精馏装置将4种催化裂化汽油分别切割为11个窄馏分,进行总硫、单体烃、族组成和单体硫化物分析,研究烯烃和硫化物在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分布规律,并据此确定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中轻、重馏分的最佳切割温度。结果表... 利用实验室自制的精馏装置将4种催化裂化汽油分别切割为11个窄馏分,进行总硫、单体烃、族组成和单体硫化物分析,研究烯烃和硫化物在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分布规律,并据此确定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中轻、重馏分的最佳切割温度。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催化裂化汽油的烃类化合物组成十分接近,主要由C_4~C_(10)的烷烃、环烷烃、芳烃和烯烃组成;含硫化合物在不同汽油中的浓度差异很大,但其化合物类型十分相似,以C_0~C_4烷基取代的噻吩类化合物为主,四氢噻吩类是另一类重要的含硫化合物;催化裂化汽油中存在一部分小分子硫醇,但其占硫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汽油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中轻、重馏分的最佳切割温度范围为7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含硫化合物 加氢脱硫 切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1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2-1022,共1页
该专利涉及一种金刚烃类液体碳氢燃料及其合成方法。该燃料含有质量分数不低于50%的金刚烃化合物,20℃下密度不小于1g/cm3,体积热值不小于42MJ/L,冰点不高于-70℃。合成过程包括将四氢三环戊二烯与酸性离子液体按照一定比例加入... 该专利涉及一种金刚烃类液体碳氢燃料及其合成方法。该燃料含有质量分数不低于50%的金刚烃化合物,20℃下密度不小于1g/cm3,体积热值不小于42MJ/L,冰点不高于-70℃。合成过程包括将四氢三环戊二烯与酸性离子液体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取出上层清液,清液经过水洗干燥得到金刚烃类液体碳氢燃料,下层酸性离子液体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离子液体 碳氢燃料 合成方法 烃化合物 质量分数 环戊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9-639,共1页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包括:1)镁化合物;2)含氧的钛化合物;3)卤代烃化合物;4)卤化试剂。该催化剂组分粒径分布均匀,用于乙烯聚...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包括:1)镁化合物;2)含氧的钛化合物;3)卤代烃化合物;4)卤化试剂。该催化剂组分粒径分布均匀,用于乙烯聚合反应所得的聚合物细粉含量少;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同时氢响应性好,制备工艺简单,副产物少,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聚合反应 催化剂 制备方法 化合物 化合物 烃化合物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产过氧化物的催化剂
1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05-1005,共1页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过氧化物的催化剂以及使用含有分子氧的氧化剂生产过氧化物的过程。
关键词 过氧化物 催化剂 稀土元素 杂多酸 烃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6-346,共1页
由脂肪烃生产芳烃;制备不饱和烃化合物的方法;提高低碳烯烃收率的烯烃裂解与歧化结合工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树脂化合物及其薄膜……
关键词 专利文摘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低碳烯 树脂化合物 烃化合物 脂肪 不饱和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