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点面接触的三维结构地震接触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钟红 郭胜山 +2 位作者 涂劲 李德玉 王海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7-294,共8页
工程结构包括拱坝、岩质边坡等在强地震作用下可能沿结构面、节理面等产生滑移,对接触面的模拟关乎结构抗震安全评价的可靠性。本文针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接触面产生较大滑移的情况,提出采用点面接触模型和动接触力模型进行模拟。推导了... 工程结构包括拱坝、岩质边坡等在强地震作用下可能沿结构面、节理面等产生滑移,对接触面的模拟关乎结构抗震安全评价的可靠性。本文针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接触面产生较大滑移的情况,提出采用点面接触模型和动接触力模型进行模拟。推导了适于点面接触的动接触力模型公式;采用主从接触算法,通过全局搜索缩小搜索范围,在局部搜索层次基于内外算法确定接触点对,避免经典点面算法中存在的盲区问题,提高搜索判断的精度和效率。采用经典楔形体稳定问题对本文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施加地震激励研究其动力稳定性,并将点面接触和点点接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获得的结构响应大于后者,且其差异随着地震加速度幅值的增大而增大。进一步将该模型应用于拱坝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相对较小的地震,两种接触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于超强地震,横缝发生较大相对位移,点点接触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小,对应力值的低估更为明显。总的来说,对于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产生较大滑移的情况,采用点面接触模型可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模拟 地震 点面接触 接触力模型 楔形体稳定 拱坝 横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值流形方法的点-面接触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清辉 周创兵 张煜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2,共4页
建立了三维流形元的点-面接触模型,给出了嵌入准则并应用罚方法强迫接触界面满足不嵌入和无拉伸条件约束求解,详细推导了法向弹簧、切向弹簧和摩擦力子矩阵并给出了接触状态(张开、滑动和固定)的模式变化准则,算例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值流形方法 -接触 罚方法 开-闭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副面力场的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解析(3500中厚板轧机压下系统可靠性研究Ⅱ)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秀敏 申光宪 +1 位作者 刘德义 彭春岩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将三维弹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及软件应用于3500中厚板轧机压下螺纹副三维面力场的大规模运算课题。通过微机运算,给出了螺牙接触面的径向压力分布、径向摩擦力分布、周向压力分布和螺纹层间压力分布。在获得同等计算精度条件下,和有... 将三维弹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及软件应用于3500中厚板轧机压下螺纹副三维面力场的大规模运算课题。通过微机运算,给出了螺牙接触面的径向压力分布、径向摩擦力分布、周向压力分布和螺纹层间压力分布。在获得同等计算精度条件下,和有限元法相比,本法占用的CPU时间相当,但所用微机内存容量仅为有限元法的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轧机 压下系统 可靠性 多极边界元法 摩擦接触 数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德义 申光宪 肖宏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是多重非线性问题,对接触区表面和塑变区的离散,须划分大量单元进行大规模运算才能获得接触位移、面力及应力场的准确信息。传统边界元法由于离散自由度所需内存大,CPU计算时间冗长,完整解题运算规模受到限制。... 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是多重非线性问题,对接触区表面和塑变区的离散,须划分大量单元进行大规模运算才能获得接触位移、面力及应力场的准确信息。传统边界元法由于离散自由度所需内存大,CPU计算时间冗长,完整解题运算规模受到限制。本文在三维弹性多极留数边界元法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三维弹性数学规划型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及源程序,建立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并研制其源程序,更新了课题组开发的原传统的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边界元法。数值试验表明,本法使计算机内存量减少近百倍,从而使细划分单元的大规模运算成为可能,并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边界元法 多极留数法 点面接触模型 数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凝聚和线性互补的齿轮动态接触分析
5
作者 董昭荣 张楚 董惠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177,182,共5页
有限元方法是研究齿轮传动性能的主要方法,但是其求解过程中大量非线性运算使其分析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机资源与时间。因此对三级近似递推缩减公式进行迭代推导得出新的动凝聚公式,提高凝聚方法的计算精度。并且针对齿轮三维动态啮... 有限元方法是研究齿轮传动性能的主要方法,但是其求解过程中大量非线性运算使其分析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机资源与时间。因此对三级近似递推缩减公式进行迭代推导得出新的动凝聚公式,提高凝聚方法的计算精度。并且针对齿轮三维动态啮合条件下的接触分析提出一种点面线性互补动态接触分析有限元方法,结合新推导的动凝聚公式将整体计算维度凝聚到主自由度。以Bozzak-Newmark方法将微分方程转变为代数方程,建立主从动齿轮接触的线性互补关系并进行求解。分别利用所提出的方法与ANSYS瞬态动力学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线性互补齿轮动态接触分析的计算精度,提高齿轮动态接触分析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凝聚 点面接触分析 线性互补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an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of a helical face gear pair with arc-tooth
6
作者 MO Shuai SONG Wen-hao +3 位作者 ZHU Sheng-ping FENG Zhi-you TANG Wen-jie GAO Han-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213-1225,共13页
A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method of a helical face gear pair with arc-tooth generated by an arc-profile cutting(APC)disc is proposed,and its tooth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Firstly,the spatial coordinate... A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method of a helical face gear pair with arc-tooth generated by an arc-profile cutting(APC)disc is proposed,and its tooth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Firstly,the spatial coordinate system of an APC face gear pair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meshing theory.Combining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the tooth profile of the cutter,the equations of the curve envelope of the APC face gear pair are obtained.Then the surface equations are solved to extract the point clouds data by programming in MATLAB,which contains the work surface and the fillet surface of the APC face gear pair.And the complex geometric model of the APC face gear pair is built by fitting its point clouds.At las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ooth surface contact,the sensitivity of the APC face gear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ounting errors i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C face gear pair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mounting errors in the tooth thickness direction,and it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ooth face gear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point clouds mounting errors tooth contac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