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癎增智颗粒对点燃模型鼠脑内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姚凤莉 马融 +1 位作者 李海南 李新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5-746,共2页
关键词 抗癎增智颗粒 点燃模型 脑内胆碱能系统 脑突触膜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薄型材料复印纸点燃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桂红 吴义强 +2 位作者 胡云楚 袁利萍 姚春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热薄型材料相比热厚型材料在火灾初期更易点燃,因此研究热薄型材料的点燃对于预防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锥形量热仪以复印纸为试样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试样在不同热辐射强度下的点燃时间,并将试验结果与之前的理论模型进... 热薄型材料相比热厚型材料在火灾初期更易点燃,因此研究热薄型材料的点燃对于预防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锥形量热仪以复印纸为试样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试样在不同热辐射强度下的点燃时间,并将试验结果与之前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更符合线性热损失的点燃模型,该模型还提供了临界辐射热通量的计算公式,其数值和试验值相吻合。线性热损失的点燃模型可用来预测热薄型材料在不同热辐射强度下的点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薄型材料 复印纸 点燃模型 点燃时间 临界辐射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四氮点燃模型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出芽与Cdk5/p35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发发 郭婷辉 +5 位作者 陈金梅 马云峰 曾畅 李凤容 王新华 傅晶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和调节亚基p35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 目的:动态观察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和调节亚基p35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痫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的关系,以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为PTZ组和对照组;PTZ组分为PTZ第1次注射后3 d、1周、2周、4周、6周共5个亚组,每亚组12只,对照组随机分为5个亚组,与PTZ组各时间点对应。以上各亚组再分2个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分别进行(1)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各时间点Cdk5与p35蛋白和mRNA在海马CA1和CA3区、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门区的表达;(2)Timm染色并评分。结果:PTZ组大鼠上述各区Cdk5和p35 mRNA在第3天时表达即有明显上调(P<0.01),第4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第6周时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区Cdk5和p35蛋白表达从第3天起即上调(P<0.01),第2周时最强,其后下调,至第6周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PTZ组CA3区在点燃前MFS评分1~4分,点燃后MFS评分4~5分。MFS的变化趋势与Cdk5和p35的表达一致。结论:海马Cdk5/p35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苔藓纤维出芽,从而促进癫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点燃模型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苔藓纤维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痫灵对大鼠点燃模型的抗痫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丽 Wals.,PD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55-356,共2页
评价国产新药抗痫灵(AES)对大鼠两种点燃模型的抗痫性。戊四唑(PTZ)点燃大鼠随机分4组(n=5),分别口服AESl50、300、500mg/kg/日或溶剂:杏仁核(AM)完全点燃大鼠随机分2组(n=5),分别口服... 评价国产新药抗痫灵(AES)对大鼠两种点燃模型的抗痫性。戊四唑(PTZ)点燃大鼠随机分4组(n=5),分别口服AESl50、300、500mg/kg/日或溶剂:杏仁核(AM)完全点燃大鼠随机分2组(n=5),分别口服AES500mg/kg/日或溶剂。共维持4周。分别用PTZ或电流刺激测试其抗痫效果,每周一次。结果:AES对PTZ点燃有效,且呈剂量依赖性;AES对AM点燃全然无效。提示AES的抗痫性有惊厥发作类型的选择性,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痫灵 戊五唑 杏仁核 点燃模型 新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硝安定抗点燃模型的抗痫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 Suzu.,Y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59-260,共2页
用杏仁核(AM)点燃大鼠口服氯硝安定(CZP)慢性治疗4周。每周2次电测试(400μA/s),观察行为惊厥和后放电间期,以建立抗痫耐受性模型,进而监测其CZP血、脑浓度及受体变化。结果:CZP出现明显抗痫作用耐受性。... 用杏仁核(AM)点燃大鼠口服氯硝安定(CZP)慢性治疗4周。每周2次电测试(400μA/s),观察行为惊厥和后放电间期,以建立抗痫耐受性模型,进而监测其CZP血、脑浓度及受体变化。结果:CZP出现明显抗痫作用耐受性。但CZP血、脑浓度、受体指标(Bmax,Kd、GABA增强作用)无显著变化。提示抗痫作用耐受性不是代谢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安定 耐受性 癫痫 点燃模型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对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癫痫模型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程记伟 白宇 +2 位作者 张晓菁 张利军 赵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3-1449,共7页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cone)抗痫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麝香酮小、中、大剂量组(10、50、100 mg/kg),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观... 目的探讨麝香酮(muscone)抗痫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麝香酮小、中、大剂量组(10、50、100 mg/kg),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RT-PCR方法观察大鼠癫痫发作程度与脑内c-Fos表达情况,以及麝香酮对其干预作用。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脑组织中仅有少量c-Fos表达,而模型对照组及麝香酮小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高,脑皮质及海马中有大量c-Fos表达,麝香酮中、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模型对照组低(P<0.05或P<0.01),c-Fos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与麝香酮中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0.05或P<0.01),c-Fos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1)。结论麝香酮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可能与阻断脑内c-Fo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癫痫 点燃模型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四氮点燃大鼠慢性癫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艺 李智平 施忆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08,228,共4页
目的建立戊四氮点燃的大鼠慢性癫模型。方法对大鼠隔日腹腔注射惊厥阈下低、中、高3个剂量(20、40、60mg/kg)的戊四氮,通过观察动物体重变化、行为表现及电生理等资料评价3个剂量的戊四氮,在模型点燃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效应。结果惊厥阈... 目的建立戊四氮点燃的大鼠慢性癫模型。方法对大鼠隔日腹腔注射惊厥阈下低、中、高3个剂量(20、40、60mg/kg)的戊四氮,通过观察动物体重变化、行为表现及电生理等资料评价3个剂量的戊四氮,在模型点燃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效应。结果惊厥阈下低剂量(20mg/kg)不能有效点燃模型,动物行为表现为烦躁;中剂量组大鼠(40mg/kg)给药后惊厥发作平稳,发作级别由轻到重循序渐进,发作缓解后动物活动自如;高剂量组大鼠(60mg/kg)给药后发生持续惊厥大发作,死亡率高。结论戊四氮惊厥阈下中剂量(40mg/kg)隔日给药,能有效点燃大鼠慢性癫,模型稳定、持久,点燃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为理想的致诱导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点燃模型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癫痫模型中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田发发 谢光洁 +2 位作者 杨期东 吕冰清 肖波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了解兴奋性氨基酸在点燃癫痫模型中的改变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印防己毒腹腔注射制作SD鼠慢性点燃模型 ,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癫痫发作组、癫痫发作间期组和苯巴比妥钠干预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颞区脑组织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浓... 目的 :了解兴奋性氨基酸在点燃癫痫模型中的改变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印防己毒腹腔注射制作SD鼠慢性点燃模型 ,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癫痫发作组、癫痫发作间期组和苯巴比妥钠干预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颞区脑组织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浓度。结果 :癫痫发作组、癫痫发作间期组和苯巴比妥钠干预组SD鼠颞区脑组织天门冬氨酸浓度 [分别是 (0 97± 0 2 9) μmol·g- 1 ,(1 10± 0 5 4 ) μmol·g- 1 ,(1 0 7± 0 4 1) μmol·g- 1 ]较对照组SD鼠颞区脑组织天门冬氨酸浓度 [(0 6 5± 0 17) μmol·g- 1 ]明显增高 ;三组SD鼠颞区脑组织谷氨酸浓度 [分别是 (9 5 4± 2 6 3) μmol·g- 1 ,(9 5 5± 2 35 ) μmol·g- 1 ,(8 93± 1 89) μmol·g- 1 ]较对照组SD鼠颞区脑组织谷氨酸浓度 [(6 2 1± 2 0 9) μmol·g- 1 ]明显增高。结论 :在该模型中 ,兴奋性氨基酸明显增高 ,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 ;用苯巴比妥钠可以阻止癫痫的发生 ,但不能阻断兴奋性氨基酸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癫痫模型 脑组织 兴奋性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点燃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英辉 赵永波 +2 位作者 祖衡兵 赵永飞 邬军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PGP蛋白在癫癎模型组与... 目的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PGP蛋白在癫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结果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药物难治性癫癎大鼠组皮层和海马PGP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癫癎模型组内皮层和海马间的多药耐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癫癎组大鼠脑内皮层和海马的PGP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癫癎大鼠脑内高表达的PGP参与了难治性癫癎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癎 P-糖蛋白 杏仁核 点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模型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的改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娟 张灵武 +1 位作者 王峰 孙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癫痫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35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癫痫模型组(n=15)、假手术组(n=10)和对照组(n=10)。癫痫模型组,双极电极植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连续电刺激,建立... 目的探讨大鼠动情周期及卵巢形态学在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癫痫模型中的变化。方法 35只8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癫痫模型组(n=15)、假手术组(n=10)和对照组(n=10)。癫痫模型组,双极电极植入大鼠左侧杏仁基底外侧核,给予连续电刺激,建立电点燃的癫痫模型;假手术组,电极植入后不给予电刺激;对照组为正常雌性大鼠。所有大鼠每天清晨行阴道细胞涂片,以监测动情周期。癫痫模型大鼠在点燃20 d后于动情周期的间期取右侧卵巢组织,同期其他两组大鼠也分别于动情间期摘取右侧卵巢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后镜下阅片,采用Image-ProPlus 6.0分析软件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癫痫模型大鼠失去正常动情周期,日均体重获得及卵巢重量均较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病理显示,癫痫模型组大鼠卵巢中窦前卵泡、总卵泡数及闭锁卵泡显著增多(P<0.05),卵巢发生多囊性改变。结论癫痫发作可影响大鼠排卵功能,并导致大鼠发生卵巢多囊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情周期 卵巢形态学 癫痫点燃模型 多囊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模型和失神癫痫模型的行为学、组织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本国 廖卫平 +3 位作者 罗爱华 孙卫文 苏涛 易咏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比较匹罗卡品癫痫模型及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组织学特征。方法制作两种不同的癫痫模型,应用Vedio观察行为学特征,不同时点Nissl染色及Neotimms'染色,对比研究神经元丢失及苔藓出芽的变化。结果戊四唑点燃模型无持... 目的比较匹罗卡品癫痫模型及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组织学特征。方法制作两种不同的癫痫模型,应用Vedio观察行为学特征,不同时点Nissl染色及Neotimms'染色,对比研究神经元丢失及苔藓出芽的变化。结果戊四唑点燃模型无持续性癫痫自发发作,癫痫产生过程中无神经元丢失及苔藓出芽现象;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在海马的CA1、CA3及齿状回的门区出现神经元丢失,在大鼠出现反复自发发作的同时出现苔藓纤维出芽现象。结论戊四唑点燃模型类似人类失神癫痫特征,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类似人类慢性颞叶癫痫特征,神经元丢失和苔藓纤维出芽可能是癫痫发生的原因,是一理想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罗卡品癫痫模型 戊四唑点燃模型 行为学 神经元丢失 苔藓纤维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量热仪中材料点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亮 丁严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9-571,共3页
根据锥形量热仪中热辐射均匀分布的特性,从一维热传导方程出发,应用简化的边界条件,推导了无量纲化的传热方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点燃时间,利用幂指数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了热薄型、热中型和热厚型材料的点燃时间公式,通... 根据锥形量热仪中热辐射均匀分布的特性,从一维热传导方程出发,应用简化的边界条件,推导了无量纲化的传热方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点燃时间,利用幂指数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了热薄型、热中型和热厚型材料的点燃时间公式,通过无量纲热辐射通量给出了各预测公式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模型 材料 传热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活化在戊四氮点燃大鼠慢性癫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嘉君 朱遂强 +1 位作者 王开颜 阮旭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 探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化和胶质细胞增生与慢性癫疒间 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 (PTZ3 5mg kg ,腹腔注射 ,每日 1次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κB(NF κB)、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目的 探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化和胶质细胞增生与慢性癫疒间 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 (PTZ3 5mg kg ,腹腔注射 ,每日 1次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κB(NF κB)、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组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在行为学未出现惊厥 ,脑电图未出现疒间 性放电的点燃前潜伏期内 ,出现胶质细胞增生 ,以CA3区、门区明显 ,亦出现神经细胞活化 ,以齿状回、CA1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引起海马神经元活化、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可塑性是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疒间形成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可塑性 核因子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癫痫 戊四氮点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博思 邱湘苗 +3 位作者 赖婉琳 李宛凌 彭安娇 陈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但我们对于其病因知之甚少,因此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30年里,癫痫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和确定潜在治疗药物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理想的单一模型被证实可...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但我们对于其病因知之甚少,因此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30年里,癫痫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和确定潜在治疗药物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理想的单一模型被证实可用于识别潜在的药物和充分解释癫痫的发生原因。本综述对目前制备癫痫动物模型的方法及优化方案进行总结,为癫痫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并提供了未来一些癫痫模型制备方向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动物模型 点燃模型 遗传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马西平对青霉素点燃惊厥大鼠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晓军 马永刚 +4 位作者 王明正 杨李华 陈靖京 张琴琴 王华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研究两种剂量卡马西平对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的抗惊厥作用及对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卡马西平抗惊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p)青霉素(3×106U.kg-1.d-1)慢性点燃大鼠惊厥模型,两种剂量卡马西平(50,... 目的研究两种剂量卡马西平对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的抗惊厥作用及对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卡马西平抗惊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p)青霉素(3×106U.kg-1.d-1)慢性点燃大鼠惊厥模型,两种剂量卡马西平(50,100mg.kg-1×13d)ig给药,以痫性发作潜伏期和Racine惊厥行为分级标准为判定药效指标,观察卡马西平的抗惊厥作用。运用RT-PCR技术测定大鼠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量,分析卡马西平抗惊厥作用的新机制。结果两种剂量卡马西平ig给药后,均可使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延长,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使惊厥大鼠的发作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减轻。青霉素慢性点燃大鼠脑内GABAA受体mRNA表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剂量卡马西平预防性干预组的GABAA受体mRNA表达量分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两种剂量卡马西平对青霉素慢性点燃的惊厥发作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但抗惊厥机制与GABAA受体的基因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青霉素慢性点燃惊厥模型 逆转录聚合酶 链反应 GABAA受体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对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16
作者 张鹏 张丽 +1 位作者 熊红丽 朱士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49-656,共8页
目的:筛选癫痫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蛋白(DEPs),为进一步探索癫痫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诱导建立SD大鼠癫痫模型(PTZ组),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联合LC-MS/MS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质... 目的:筛选癫痫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蛋白(DEPs),为进一步探索癫痫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诱导建立SD大鼠癫痫模型(PTZ组),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联合LC-MS/MS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质谱,以PTZ组对control组蛋白表达量变化倍数>1.5或<0.67且P<0.05为标准筛选DEPs,并对DEP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0个显著DEPs,其中上调39个,下调41个。GO分析显示:上调的DEPs主要涉及细胞对神经生长因子刺激的反应、轴突发育、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神经元迁移、肌动蛋白细丝解聚和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下调的DEPs主要涉及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盐代谢过程、丙酮酸-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过程、草酰乙酸代谢过程、粘附聚集体的调节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上调的DEPs主要参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鞘脂信号通路、苯丙氨酸代谢和胰岛素信号通路等5条信号通路;下调的DEPs主要参与柠檬酸循环、碳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代谢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6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通过iTRAQ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出了癫痫海马组织的DEPs,对DEP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所富集的代谢通路可能与癫痫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蛋白质组学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生物信息学分析 戊四氮点燃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对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脑内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记伟 白宇 +2 位作者 张晓菁 张利军 赵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62-2965,I0037,I0038,共6页
目的:探讨麝香酮抗痫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麝香酮小剂量组、麝香酮中剂量组、麝香酮大剂量组及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行为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 RT-... 目的:探讨麝香酮抗痫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麝香酮小剂量组、麝香酮中剂量组、麝香酮大剂量组及丙戊酸钠组,每组各15只。通过行为学、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 RT-PCR方法观察大鼠癫痫发作及脑内c-jun表达情况,以及不同剂量麝香酮对其干预作用。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脑组织中仅有少量c-jun表达,而模型组及麝香酮小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高,脑皮质及海马中有大量c-jun表达。麝香酮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较模型组及小剂量组低(P<0.05,P<0.01),c-jun表达减少(P<0.01)。与麝香酮中剂量组比较,麝香酮大剂量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0.05,P<0.01),c-jun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1)。结论:麝香酮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其机理可能与阻断脑内c-ju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点燃模型 麝香酮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