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分子点源法在非均匀出口羽流场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程晓丽 王强 阎喜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为满足高空稀薄流工程估算的精度和效率需求,将Woronovicz自由分子点源模型推广至非均匀出口发动机羽流场的计算模拟。采用分格技术剖分得到多独立点源,以此解决出口平面参数的非均匀性问题。10N双组元发动机羽流的质量和压力计算结果... 为满足高空稀薄流工程估算的精度和效率需求,将Woronovicz自由分子点源模型推广至非均匀出口发动机羽流场的计算模拟。采用分格技术剖分得到多独立点源,以此解决出口平面参数的非均匀性问题。10N双组元发动机羽流的质量和压力计算结果同实验符合良好,验证了自由分子点源模型的有效性。某实验型喷管羽流计算表明,点源模型在远场与DSMC方法基本吻合,两者误差在引入非均匀出口条件修正后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分子点源法 非均匀出口 羽流场 模拟 卫星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七点源法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戴香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3-154,97,共3页
井下直流电法技术具有施工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但井下直流电法全空间理论技术在探测地质异常体时,理论及技术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完善。在煤矿巷道掘进时,查明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异常区位置是煤矿安全生产急需解决的水害问题。为解... 井下直流电法技术具有施工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但井下直流电法全空间理论技术在探测地质异常体时,理论及技术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完善。在煤矿巷道掘进时,查明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异常区位置是煤矿安全生产急需解决的水害问题。为解决此类难题,对掘进巷道进行超前探测工作,目前井下超前探还存在许多施工方法和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的缺陷,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直流电 点源法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多点电流源双频激电法超前扫描探测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志民 韩雷 +1 位作者 张伟杰 吴淼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156,162,共9页
在掘进工作面上设计多点电流源双频激电法探测电极布置方式,根据稳定电流场性质,建立多点电流源电场线微分方程,基于变步长四阶五级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定义探测电场空间立体角和电场线边界角概念,分析探... 在掘进工作面上设计多点电流源双频激电法探测电极布置方式,根据稳定电流场性质,建立多点电流源电场线微分方程,基于变步长四阶五级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定义探测电场空间立体角和电场线边界角概念,分析探测电场平均电流密度随主屏流比系数及距掘进断面距离变化规律,确定聚焦效应探测时主屏流比系的取值范围。同时改变约束屏流比系数和主屏流比系数,分析探测电场偏转角的变化规律及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确定偏转效应探测时约束屏流比系数的取值范围。工业性试验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超前扫描探测,根据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异常激电效应参量变化规律,能够有效识别工作面前方围岩地质构造特征及低阻含水异常体的方向,但含水异常体距工作面的准确距离和含水量的大小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双频激电 超前扫描探测技术 聚焦与偏转效应 电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点源倒退法修正模式对面源扩散的预测
4
作者 蒲恩奇 程水源 +1 位作者 白天雄 胡志鲜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9-14,共6页
在邯钢化肥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点源倒退法修正的正态烟云高架点源扩散模式对面源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根据该厂现行的特征排放因子 H_2S,计算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不同监测点处的落地浓度和对应点监测结... 在邯钢化肥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点源倒退法修正的正态烟云高架点源扩散模式对面源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根据该厂现行的特征排放因子 H_2S,计算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不同监测点处的落地浓度和对应点监测结果比较后,说明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用点源倒退法修正模式计算面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退 扩散 高架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点源叠加合成有限尺度运动源的理论地震图 被引量:3
5
作者 盖增喜 陈晓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2,共6页
在点源格林函数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学的独立性原理,把运动的有限尺度破裂源看做是多个动态的点源的叠加。文中的叠加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震源大小的叠加,二是运动过程的叠加。利用这个想法给出了不同传播模式下有限源的面元划分方... 在点源格林函数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学的独立性原理,把运动的有限尺度破裂源看做是多个动态的点源的叠加。文中的叠加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震源大小的叠加,二是运动过程的叠加。利用这个想法给出了不同传播模式下有限源的面元划分方法和时间延迟的计算方法,并以Bouchon模型为例,验证了点源叠加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系统分析了在用点源叠加方法合成有限面源理论地震图中,单元划分的精细程度对合成理论地震图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一定合成理论地震图精度的前题下,因震源破裂传播速度、震源时间函数的频率特征及接收点位置等参数的不同,对面源离散的精细程度要求也不同。在强地面运动模拟计算和利用近场记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等研究中,都需要将断层面离散成一系列子破裂单元,研究结果对离散过程中尺度的选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运动 近场问题 叠加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电法超前探测技术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玉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结合大量探测实例 ,对电法超前探测技术的影响因素、技术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超前探测 矿井 点源法 点源法 积水 地质异常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集方法中符号距离函数的快速生成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吉文 杨海英 张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80-182,共3页
准确快速地计算任意闭合曲线的符号距离函数,是提高水平集方法的效率和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改进了基于快速步进法标记任意闭合曲线内外部的方法,优化了基于源点映射扫描方法生成距离函数值的方法。实验证明方法准确有效,进一步提... 准确快速地计算任意闭合曲线的符号距离函数,是提高水平集方法的效率和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改进了基于快速步进法标记任意闭合曲线内外部的方法,优化了基于源点映射扫描方法生成距离函数值的方法。实验证明方法准确有效,进一步提高了水平集方法中符号距离函数的生成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集方 符号距离函数 快速步进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贺西平 汪彦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6,共11页
对复杂声场进行计算与仿真模拟,既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近代声学理论与应用中的重要内容。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求解稳态声场的几种典型的、基本的方法,如点源叠加法、角谱法、数值计算方法、解析-数值计算联合方... 对复杂声场进行计算与仿真模拟,既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近代声学理论与应用中的重要内容。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求解稳态声场的几种典型的、基本的方法,如点源叠加法、角谱法、数值计算方法、解析-数值计算联合方法、射线法、统计声学等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实例。分析了这些计算方法的特点,指出了使用相应方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声场计算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只限于已知声源特征和信息的条件下,根据声场的控制方程求解其产生的声场特性,不涉及逆问题,即由声场反推、求解声源的特征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声场 叠加 角谱 数值计算方 射线 统计声学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下Level Set方法的快速实现
9
作者 汪迎春 汪德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3,36,共4页
Level Set方法是近几年研究比较多的一种界面追踪技术。由于非结构网格下高阶WENO格式构造上的困难,至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结构化网格。把快速步进法和源点扫描法的思想结合起来,用于Level Set的计算,并提出了在非结构网格下的实现... Level Set方法是近几年研究比较多的一种界面追踪技术。由于非结构网格下高阶WENO格式构造上的困难,至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结构化网格。把快速步进法和源点扫描法的思想结合起来,用于Level Set的计算,并提出了在非结构网格下的实现方法。最后用剪切流场对算法进行了检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对于存在分层界面的两流体的计算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L SET 快速步进 扫描 非结构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凝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振侠 黄卫东 +1 位作者 杨森 刘建睿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利用激光圆形光斑对称性的特点 ,建立了激光表面快速熔凝条件下温度场的二维数值模型。边界条件用点源模型推导 ,同时采用 SIMPLE算法进行计算。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简化了计算 (相对于三维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表明这种算... 利用激光圆形光斑对称性的特点 ,建立了激光表面快速熔凝条件下温度场的二维数值模型。边界条件用点源模型推导 ,同时采用 SIMPLE算法进行计算。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简化了计算 (相对于三维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表明这种算法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准确地反映激光表面熔凝过程中 ,熔池纵截面的温度场信息及激光重熔过程中生长界面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凝 熔池 温度场 点源法 数值计算 SIMPLE算 凝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各向异性的水平气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雄 何家欢 +1 位作者 刘忠群 李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各向异性现象,各个方向上的渗透率各不相同,目前在预测水平气井产能时忽略了水平各向异性,这对水平气井的产能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采用点源法求解,通过对整个水平井段叠加建立... 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各向异性现象,各个方向上的渗透率各不相同,目前在预测水平气井产能时忽略了水平各向异性,这对水平气井的产能预测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采用点源法求解,通过对整个水平井段叠加建立了箱式封闭地层中考虑各向异性的拟稳态水平气井产能方程;利用该产能方程,分析了水平各向异性对产能的影响以及水平井布井方向的确定。实例计算表明:①水平各向异性对产能有一定的影响,并存在一个最优值;②水平井应沿最小水平渗透率方向布井。这对水平气井合理设计和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产能 水平井 点源法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杂散光测量系统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晓平 王钢 胡亭亮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1-524,共4页
为了满足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杂散光测量系统要求有更低的测量阈值,更高的测量精度。现有的杂散光测量系统分为两类,分别为面源法(黑斑法)和点源法。文中将这两种方法概括为几个主要的模块,分析各个模块的实现方式及其对测量阈值、精度... 为了满足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杂散光测量系统要求有更低的测量阈值,更高的测量精度。现有的杂散光测量系统分为两类,分别为面源法(黑斑法)和点源法。文中将这两种方法概括为几个主要的模块,分析各个模块的实现方式及其对测量阈值、精度的影响。通过对测量系统实现方式的分析,提出控制测量系统阈值及精度的措施。为低阈值,高精度杂散光测量系统的研制奠定基础。如果按照文中提出的最严格的环境控制策略控制测量系统的背景辐射,测量系统可测的最低阈值可以达到10-15;如果测量阈值要求不高,采用较宽松的控制策略就可以使测量阈值达到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 点源法 杂散光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莫斌 陈晓燕 +6 位作者 杨以翠 罗帮林 唐菊 宫春明 林芷行 周土金 申云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土壤入渗性能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内容,其值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为了准确测得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采用一种新方法——点源入渗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与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 土壤入渗性能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内容,其值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为了准确测得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采用一种新方法——点源入渗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与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较大,土壤初始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基本上是表层土大于下层土;(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差异较大,初渗速率和平均入渗率大小基本表现为林地>坡耕地>草地,稳渗速率则为坡耕地>林地>草地,达到稳渗时间为坡耕地>林地>草地;(3)初渗速率与湿筛MWD值和结构破坏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4)稳渗速率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5)平均入渗率与非毛管孔隙度和结构破坏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较大,与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本研究可为紫色土区土壤入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性能 入渗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衡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入渗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瑞 夏卫生 +2 位作者 梁羽石 童星星 黄道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88,共7页
[目的]探究衡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入渗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体大尺度土壤入渗性能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在衡山不同海拔高度区域选取9个试验点进行野外点源入渗试验。[结果]①从各试验点入渗率角度分析,稳定入渗率随海拔上... [目的]探究衡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入渗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体大尺度土壤入渗性能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在衡山不同海拔高度区域选取9个试验点进行野外点源入渗试验。[结果]①从各试验点入渗率角度分析,稳定入渗率随海拔上升逐渐增大(山顶>山腰>山麓)且入渗率变化显著。从入渗开始到稳定入渗减小了50%~86%,且入渗过程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即初始入渗率很大,随着入渗过程的推进,前10 min入渗率迅速减小,10~30 min缓慢减小,最终在30 min后趋于稳定。②影响土壤入渗性能的因素较多,在衡山试验中稳定入渗率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海拔高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有机质、土壤容重和质地相关性较低。③Kostiakov模型,Philip模型、Horton模型在各试验点的决定系数R 2均大于0.95,都能较好地对衡山各试验点入渗速率进行拟合,而Philip模型的参数中表征稳定入渗率的参数A均为负数,使其物理意义不明确。[结论]Horton模型能反映不同海拔区域稳定入渗率的特征(山顶>山腰>山麓),Kostiakov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入渗速率的变化特征(山麓>山顶>山腰),也说明点源入渗法测量山地入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入渗性能 入渗模型 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