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中点源、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研究——以潇水为例
1
作者 李启武 邢宏霖 陈一清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6期54-55,57,共3页
指出了点源及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属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中陆域评估对象占比最大的分项,其指标权重占比较大(占生态压力指标的60%),对整个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结果影响及其重要。以潇水为例,对点、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测算进行了... 指出了点源及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属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中陆域评估对象占比最大的分项,其指标权重占比较大(占生态压力指标的60%),对整个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结果影响及其重要。以潇水为例,对点、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测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新型工业发展、全面铺开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等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健康评估 点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 污染负荷排放指数 潇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善县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分析
2
作者 应霄 梁丽楠 +1 位作者 王世权 吴恩杰 《河北农机》 2025年第2期94-96,共3页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和处置所导致的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污染。嘉善县作为农业大县,其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和处置所导致的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污染。嘉善县作为农业大县,其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是一个复杂且系统性的工作。本文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嘉善县2021年的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COD、氨氮、TN和TP排放量。结果显示,嘉善县COD、氨氮、TN和TP的农业面源总排放量分别为63.82t/a、6.19t/a、44.65t/a、7.25t/a,其中种植业是氨氮、TN和TP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其约占农业面源总排放量的80%。嘉善县应普及农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田化肥和农药有效利用率。嘉善县应强化农田面源污染生态工程和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维管理,提升运维效果,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污染 排污系数法 污染排放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文估算方法 被引量:82
3
作者 陈友媛 惠二青 +2 位作者 金春姬 邱汉学 吴德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从水文学出发 ,考虑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和运移规律 ,结合当前水文水质资料 ,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流域污染负荷划分的估算方法 ,并应用到莱州湾的小清河流域。结果表明 ,该估算方法对小清河流域的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文估算方法 污染 污染 污染负荷划分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排放负荷研究--以内江市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军霞 罗彬 +5 位作者 陈敏敏 解淑艳 唐桂刚 李纳 吴鸿霁 罗晓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城市面源污染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排放负荷,为城市面源防治提供借鉴有重要意义。在内江市将城市下垫面按照水文效应和面源污染特性不同划分为屋面,庭院,交通道路,城市水环境四类,每类下垫面中选取一定数量... 城市面源污染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排放负荷,为城市面源防治提供借鉴有重要意义。在内江市将城市下垫面按照水文效应和面源污染特性不同划分为屋面,庭院,交通道路,城市水环境四类,每类下垫面中选取一定数量的点进行监测,根据选取的典型点位的监测结果,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污染物负荷,结果表明:(1)各类下垫面中,交通干道污染质量浓度普遍较高,屋面污染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交通干道 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15.31 mg·L-1、280.20 mg·L-1、0.35 mg·L-1、2.29 mg·L-1、4.06 mg·L-1;屋面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5.56 mg·L-1、117.25 mg·L-1、0.13 mg·L-1、2.03 mg·L-1、3.63 mg·L-1。(2)不同材质屋面中,沥青屋面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普遍较高,陶瓦屋面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沥青屋面 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3.4 mg·L-1、56.0 mg·L-1、0.181 mg·L-1、2.529 mg·L-1、5.254 mg·L-1;陶瓦屋面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0.8 mg·L-1、45.4 mg·L-1、0.106 mg·L-1、2.099 mg·L-1、4.167 mg·L-1。(3)单次降雨COD污染负荷在34.6~73.7 t之间,相当于整个城区城镇生活污水不加处理排放1天;根据3次降雨监测结果估算全年COD、悬浮物、总磷、氨氮、总氮排放量分别为2177.1 t、2778.3 t、3.855 t、41.410 t、69.133 t,城市面源COD污染负荷是城镇生活源的近20%。(4)各类下垫面中,屋面的污染物排放负荷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庭院、交通干道、一般道路、城市水环境,一次典型降雨中,屋面对COD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为30.9%,庭院为28.7%,交通干道为24.7%,一般道路为14.9%,城市水环境仅为0.8%。(5)各类下垫面中,交通干道的初始冲刷效应最明显,其次为一般道路、庭院、屋面。根据分析得出结论:城市面源中COD、悬浮物的污染不容忽视;不同下垫面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屋面的污染物质量浓度较低,但由于面积贡献率大,污染物负荷贡献率较高,均在25%以上,交通干道、一般道路五类污染物由于质量浓度较高,各污染物负荷贡献率均超过其面积贡献率,可作为城市面源防治的重点;截留和处理城市降雨初期径流对于城市面源污染处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面 污染特征 排放负荷 城市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断面水质达标的河网区点面源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丽娜 韩龙喜 +2 位作者 谈俊益 张防修 林囿任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8-134,141,共8页
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核心——污染负荷分配的角度出发,对水系复杂的平原河网区点面源协同影响下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水质达标保证率概念,将随机分析方法与确定性降雨产流、点面源产污及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相结... 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核心——污染负荷分配的角度出发,对水系复杂的平原河网区点面源协同影响下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水质达标保证率概念,将随机分析方法与确定性降雨产流、点面源产污及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相结合,基于公平及可行性原则,以满足多控制断面水质达标保证率、点面源环境管控要求及污染治理水平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基于多控制断面水质达标保证率的点面源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模型。选取太湖某河网区域作为验证区域,区域点面源污染负荷优化分配后,各控制断面氨氮、总磷质量浓度均可达到全年90%水质达标保证率,表明所建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能够有效实现区域点面源污染负荷的优化分配,提高区域污染物全局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负荷分配 污染物总量控制 多控制断面 平原河网 保证率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勋 李明万 +1 位作者 刘晓雨 杨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2,共11页
为探究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成因,明晰污染物空间分布,以精确评估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采用产污系数法与等标污染负荷法核算渭河流域陕西段2021年各县(区、市)农业面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排放量、等... 为探究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成因,明晰污染物空间分布,以精确评估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采用产污系数法与等标污染负荷法核算渭河流域陕西段2021年各县(区、市)农业面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排放量、等标污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运用自然断裂法和ArcGIS软件对农村生活、农田化肥、畜禽养殖、水产养殖4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排放量为325.6万t,其中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142.2万、129.1万、54.3万t;COD、TN、TP排放强度分别为2936、2665、1121 kg/km^(2)。渭河流域陕西段内各县(区、市)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以农田化肥源和畜禽养殖源为主体,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从高到低、以中部县(区、市)为中心的环状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为当地生态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污染 产污系数法 等标污染负荷 污染 污染排放 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被引量:230
7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1 位作者 徐建英 巩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06-2413,共8页
正确理解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 ,但是由于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涉及到不同的研究尺度 ,并且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 ,加上面状生态过程监测数据无法直接获得 ,导致很难定量描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 正确理解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 ,但是由于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涉及到不同的研究尺度 ,并且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 ,加上面状生态过程监测数据无法直接获得 ,导致很难定量描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非点源污染作为研究的典型生态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景观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在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借用洛伦兹曲线的理论 ,从距离、相对高度和坡度三个方面建立了不受尺度限制的景观格局评价模型——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该指数可以较好地将具有面状特性的景观格局与点状监测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定量研究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成为可能。该评价模型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不受空间尺度的限制 ,具有跨尺度的功能 ;2适宜于环境背景 (降雨和土壤等 )相似的地区 ;3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具有相对比较意义 ,其值越大 ,表示该类景观空间格局对流域出口监测点的贡献越大 ,反之越小 ;4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不能用来预测流域出口监测点非点源污染或水土流失的值 ,但是可以通过比较计算不同流域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来判断流域发生养分 (水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景观格局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生态过程 污染 洛伦兹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解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文杰 王晓荣 +4 位作者 付甜 唐万鹏 崔鸿侠 潘磊 徐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8-573,共6页
通过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实地调查,采用排污系数法和等标负荷法对其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8年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118.64、99.31、10.08 t/a。种植业源TN、TP排放量... 通过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实地调查,采用排污系数法和等标负荷法对其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8年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118.64、99.31、10.08 t/a。种植业源TN、TP排放量分别为89.77、9.05 t/a,其中以茶-果间作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茶园、果园、农田。畜禽养殖业源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85.61、4.26、0.66 t/a,以役用牛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蛋鸡、生猪。农村生活源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33.03、5.27、0.37 t/a。各种污染物中,TN等标排放量最大(49.65 m^(3)/a),是兰陵溪小流域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来自种植业源;COD等标排放量最小(2.97 m^(3)/a),主要来自畜禽养殖业源。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及农村生活源的等标负荷比分别为86.74%、7.61%、5.65%,种植业源是兰陵溪小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未来兰陵溪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应以种植业为主,主要防控污染物为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污染 排放 等标污染负荷 兰陵溪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点源扩散浓度反演排放源强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军明 徐大海 朱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16,共5页
污染源清单的建立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浓度预报中的一大障碍。使用遗传算法和多点源扩散模式 ,从控制点浓度成功地反演了点源排放清单。源强反演数值的统计结果表明 ,该方法简单易行 ,效果较好 。
关键词 扩散浓度 排放 空气污染 反演 遗传算法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点源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娟 束炯 +2 位作者 邱报 段玉森 王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9-522,共4页
开发了一个基于高斯扩散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用于模拟工业点源污染对区域大气质量的影响。该工业点源污染模型包括工业点源数据库、扩散参数、气象条件和大气质量评价4个主要数据库。用该模型计算上海市主要工业区的SO2排放,结... 开发了一个基于高斯扩散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用于模拟工业点源污染对区域大气质量的影响。该工业点源污染模型包括工业点源数据库、扩散参数、气象条件和大气质量评价4个主要数据库。用该模型计算上海市主要工业区的SO2排放,结果表明,该模型为模拟SO2污染扩散提供了一个有效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高斯扩散 大气质量 上海 大气污染扩散 空间信息系统 污染 工业区 大气质量评价 SO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陆源水污染负荷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延凤 温小虎 +2 位作者 赵平萍 王勇 刁美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70,共3页
综合采用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建立了适合海岸带的陆源水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烟台市,对2009—2013年的主要污染负荷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点源污染负荷中,生活废水所占比例最大,政府应当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工业废水污... 综合采用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建立了适合海岸带的陆源水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烟台市,对2009—2013年的主要污染负荷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点源污染负荷中,生活废水所占比例最大,政府应当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总体呈增大趋势,但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旅游废水污染负荷所占比例最小,但近年来增长迅速;生活废水排放的氮磷占点源氮磷污染总负荷的66%,是氮磷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农业非点源中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氮磷占总氮磷污染负荷的一半以上,具有最大的氮磷污染潜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污染负荷 污染 污染 海岸带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的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路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云宁 杨琳 +1 位作者 欧阳红祥 宋亮亮 《水利经济》 2022年第3期24-33,41,94,共12页
面源污染和碳排放阻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与高效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关。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构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经济能源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的长江经济带2010—... 面源污染和碳排放阻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与高效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关。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构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经济能源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的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农业面板数据为例,结合内在增长和外在驱动对效率提升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上中下游都主要呈现偏右“U”型变化,效率提升应从增加模式转化为优化模式;研究期内区域差异呈现“扩大-收敛”的变化特征,高效率地区呈现“点-片-点-片”的扩散作用,存在一定的涓滴效应;从内在增长方面需要注意水资源管理使用、环境治理、区域科技进步动力、区域合作链等因素的影响;外部驱动因素中城镇化程度、产业结构、科研水平与效率呈现正向显著关系,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以及财政支持强度呈现负向显著关系,需关注环境规制的不显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污染 排放 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 MALMQUIST指数 提升路径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污染源及其定量化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相灿 李强 徐南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4年第6期31-43,共13页
为了减轻水质污染,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加强对点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如制定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整备下水排放系统,兴建废水处理厂,力图通过大幅度削减点源废水排放量及提高处理水平来改善水质。然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关键词 污染 径流水 污染物来 污染 废水处理厂 负荷 雨水径流 地表径流 排放系统 水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萩芦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秀春 张宇 江明坤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8期50-53,77,共4页
基于输出系数法和等标负荷法对萩芦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研究,选取总氮(TN)、总磷(TP)两个重要污染物指标,对流域内各乡镇及主要污染源的TN、TP负荷进行估算,并运用GIS软件Mapinfo绘制专题地图。结果表明,萩芦溪流域各乡镇TN等... 基于输出系数法和等标负荷法对萩芦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研究,选取总氮(TN)、总磷(TP)两个重要污染物指标,对流域内各乡镇及主要污染源的TN、TP负荷进行估算,并运用GIS软件Mapinfo绘制专题地图。结果表明,萩芦溪流域各乡镇TN等标排放量为江口镇>三江口镇>庄边镇>新县镇>萩芦镇>大洋乡>白沙镇,主要污染源为农村人口、畜禽养殖和耕地;TP等标排放量为三江口镇>江口镇>新县镇>梧塘镇>白沙镇>庄边镇>萩芦镇,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农村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污染 等标排放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 萩芦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猪粪资源利用的稻田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凯益 沈根祥 +5 位作者 王振旗 赵晓祥 钱晓雍 付侃 徐昶 何忠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探明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存在的水污染风险,通过大田小区径流试验,研究了南方地区猪粪资源利用下稻田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共设置纯化肥(CK)、沼液还田(C1)、有机肥还田(C2)和鲜粪还田(C3)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田块径流排水ρ(TN)、... 为探明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存在的水污染风险,通过大田小区径流试验,研究了南方地区猪粪资源利用下稻田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共设置纯化肥(CK)、沼液还田(C1)、有机肥还田(C2)和鲜粪还田(C3)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田块径流排水ρ(TN)、ρ(NH4+ N)和ρ(TP)均在施肥后7 d内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并在21 d后稳定。与CK处理相比,C3处理总氮排放总量减少24.5%,但氨氮、总磷和COD排放总量分别增加33.3%、25.8%和24.2%;C2处理总氮排放总量减少35.1%,但COD排放总量增加8.8%,总磷和氨氮排放总量则无明显变化;C1处理可分别削减总氮和总磷排放总量达33.9%和35.9%,氨氮排放总量无明显变化,但COD排放总量增加22.2%。这表明C1和C2处理粪污模式较优,处理后的粪污不仅可替代部分化肥,更可降低由地表径流产生的氮、磷环境污染风险,鲜粪则不宜直接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水稻田 污染 排放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以千岛湖上梧溪流域为例
16
作者 张西兑 王裕成 +3 位作者 刘明亮 蒋男凯 李恒鹏 张汪寿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0-1572,共13页
流域土地利用及“源—汇”景观格局通过影响污染物的产生、输移和消纳过程,从而对水质产生复杂影响。认识河流水质对流域土地利用及“源—汇”格局的响应关系是优化流域景观配置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以千岛湖上梧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 流域土地利用及“源—汇”景观格局通过影响污染物的产生、输移和消纳过程,从而对水质产生复杂影响。认识河流水质对流域土地利用及“源—汇”格局的响应关系是优化流域景观配置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以千岛湖上梧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总氮(TN)、总磷(TP)、硝酸盐氮(NO_(3)^(-)N)、磷酸盐(PO_(4)^(3-)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等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解析了子流域尺度土地利用和“源—汇”景观格局及其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梧溪流域主要河流水质指标浓度呈现出由上游到下游、由支流到主河道逐渐上升的空间特征。非汛期31个点位的月度水质监测数据中,有46%的数据TN浓度处于V~劣V类标准,且其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汛期,而TP和COD_(Mn)浓度多低于Ⅱ类标准,且总体略低于汛期。为进一步探究水质时空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引入景观格局指数和源汇景观空间负荷比指数(LWLI),发现LWLI与汛期和非汛期TN、NO_(3)^(-)-N和TP等水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当子流域中“源”景观面积比例越高、距离流域集水口越近、所处坡度越陡时,LWLI值也越大,其造成的氮、磷流失也更严重。对于汛期,茶园、水田、旱地等土地利用面积占比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如散布与并列指数(IJI)以及LWLI)分别解释了河流TN、TP和COD_(Mn)浓度的空间变异的46%、27%和58%。而在非汛期,这些因素分别解释了25%、46%和62%的空间变异。从“源—汇”景观格局的角度来看,上梧溪流域存在“源—汇”景观空间失调现象,“源”景观集中于中下游的河道附近,“汇”景观则多分布于距离河道较远的坡地上,这导致“汇”景观难以发挥截流净化的作用,建议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优化景观配置,具体如改善“源”景观的管理方式(如精准施肥与污水处理)并在关键源区设置植被缓冲带或湿地等“汇”景观来促进污染物的拦截。本研究通过引入LWLI,深化了对“源—汇”景观格局与水质响应关系的理解,为千岛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土地利用 汇景观空间负荷指数 氮、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放物的环境目标值与污染源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德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5年第3期14-16,共3页
介绍了美国环保局的排放物的环境目标值(DMEG)及点源分析模式(SAM/IA),并以此评价、比较了电镀废水中五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分析了污染治理设施的环境效益,从毒理学角度评述了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级数... 介绍了美国环保局的排放物的环境目标值(DMEG)及点源分析模式(SAM/IA),并以此评价、比较了电镀废水中五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分析了污染治理设施的环境效益,从毒理学角度评述了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级数和单位排放率,并排出了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危害级数的秩序。评价结论为环境管理和选择最佳治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环境目标值 分析 污染 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丁训静 姚琪 阮晓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在大量参数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太湖流域各种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排放去向、产生量和处理系数,建立了太湖流域污染负荷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太湖流域水质模型的模拟提供了污染源的各种污染负荷完整的输入资料,不再需要... 在大量参数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太湖流域各种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排放去向、产生量和处理系数,建立了太湖流域污染负荷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太湖流域水质模型的模拟提供了污染源的各种污染负荷完整的输入资料,不再需要繁杂地整理和准备太湖流域水质模型必须输入的各种污染负荷数据。可以通过图形直观地显示太湖流域各种污染源的污染物产生量和处理量,使整个流域上难以直接量测的各种污染负荷得到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水质现状及污染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增进 祁秉宇 张关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7-81,共5页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选取丹江口库区河南段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环保部2006—2015年对丹江口库区河南段的水质状况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水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综合污染指数法...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选取丹江口库区河南段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环保部2006—2015年对丹江口库区河南段的水质状况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水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综合污染指数法的水质分级标准,丹江口库区河南段水体的水质状况属尚清洁类,但仍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水质有恶化的趋势;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污染源的分析,发现点源污染对水源地水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面源污染的危害也不可忽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的点源污染源分布较为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丹江口水库北支控制单元。研究结果可为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和控制污染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 综合污染指数 水质状况 污染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宁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邓霞 孙慧兰 +2 位作者 杨余辉 周永超 吴珊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26,237,共5页
以伊宁市为研究靶区,在主城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1个,对土壤样品中的Cr、Ni、Pb、Cu、Mn、Zn、Hg和As共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地积累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伊宁市主城区土壤的环境质量与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再结合因子分析法... 以伊宁市为研究靶区,在主城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1个,对土壤样品中的Cr、Ni、Pb、Cu、Mn、Zn、Hg和As共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地积累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伊宁市主城区土壤的环境质量与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再结合因子分析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伊宁市主城区土壤Ni、Pb、Cu、Hg平均含量超过了新疆背景值,其中Hg、Pb污染相对严重,Pb的污染面积比较大,Hg有小部分区域受到中强度污染;伊宁市的污染负荷指数为0.65,表明伊宁市整体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因子分析表明伊宁市土壤中重金属有3种主要来源,一是周边工业源的传输,二是交通排放源,三是人为活动与自然的混合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 地积累污染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