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三点定位法及T形定位尺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秀云 汪绪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8-139,共2页
耳三点定位法及T形定位尺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250031空军济南医院@胡秀云,汪绪武耳再造成功主要取决于耳架的雕制、皮瓣的设计、耳廓在颅侧定位这三个主要因素。耳廓定位往往未引起术者的足够重视,造成许多病例异位畸形。我们... 耳三点定位法及T形定位尺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250031空军济南医院@胡秀云,汪绪武耳再造成功主要取决于耳架的雕制、皮瓣的设计、耳廓在颅侧定位这三个主要因素。耳廓定位往往未引起术者的足够重视,造成许多病例异位畸形。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用三点定位法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三点定位法 T形定位 耳再造术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坡下变径管道的定型设计──再论特征点定位法设计变径管道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金如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确保均匀坡下多孔变径管道的压力均衡,本文从分析等比降点存在条件入手,揭示了各变径管段的管径和变径点位置与管坡、出水孔设计流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简便易行的解析方法。设计效果令人满意:压力偏差低,均匀度高,便于定型设计。
关键词 变径管道 定型设计 点定位法 输水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定位法在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宸 李双伶 +3 位作者 雷强 赵小丽 喻少聪 杨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评估三点定位法在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4例在本院进行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母体后发现胎儿头颅三方位不正的孕妇,根据扫描定位方法将其分为A、B组。A组使用三点定位法定位,扫描27例,孕妇平均年龄(28.5&#... 目的:评估三点定位法在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4例在本院进行胎儿头颅磁共振扫描母体后发现胎儿头颅三方位不正的孕妇,根据扫描定位方法将其分为A、B组。A组使用三点定位法定位,扫描27例,孕妇平均年龄(28.5±4.2)岁,平均孕周(30.4±4.1)周;B组使用传统方法定位,扫描25例,孕妇平均年龄(28.7±3.6)岁,平均孕周(31±3.3)周。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对A、B组扫描流程时间、影像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全程扫描时间中位数低于B组[A组8.5(7.4,9.1)min,B组13.4(11.1,19.4)min,P<0.05]。A、B两组影像质量评分中位数分别为4(4,4)、4(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点定位技术在胎儿头部方位不正的MRI检查中,能够大大缩短对胎儿头部定位扫描所需的时间,提高成像速度,并且不会降低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定位法 胎儿头颅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点定位法设计变径管道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金如 《喷灌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0,共9页
把微灌多孔管道设计成压力均衡的变径管道,已是众人所望。但至今尚无较好的设计方法可循,设计的任意性和盲目性很大。本文通过分析多孔管道在变径条件下的基本水力特征,寻求并制定了均匀坡度下变径管道的水力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法。同... 把微灌多孔管道设计成压力均衡的变径管道,已是众人所望。但至今尚无较好的设计方法可循,设计的任意性和盲目性很大。本文通过分析多孔管道在变径条件下的基本水力特征,寻求并制定了均匀坡度下变径管道的水力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法。同时对复杂地形的管坡线进行概化,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点定位法 设计 变径管道 微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法被动定位误差分析及修正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复 惠俊英 余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三点定位法是被动测距的经典方法,但在短基线阵条件下,实际测量的结果往往不理想。为了分析各种误差对测距的影响并提高测距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相同假设条件下基阵孔径、目标方位、安装误差和平台摇摆对三点法测距精... 三点定位法是被动测距的经典方法,但在短基线阵条件下,实际测量的结果往往不理想。为了分析各种误差对测距的影响并提高测距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相同假设条件下基阵孔径、目标方位、安装误差和平台摇摆对三点法测距精度的影响,并讨论了后两者产生误差的补偿和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延估计精度不变时,基阵的有效孔径与测距精度成反比的关系;欲将30°≤θ≤150°扇面测距误差控制在10%以下,要求时延测量精度控制在微秒量级;中心阵元安装误差对不同方向目标测距精度的影响亦不相同。误差的补偿和修正方法能提高三点法被动定位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短基线阵被动测距 点定位法 时延差误差 安装误差 摇摆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三维激光扫描隧道测量点云坐标定位方法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12
6
作者 尤相骏 詹登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特殊定位硬件装置和七参数坐标转换算法,对每个扫描测站点云利用最近的隧道控制点进行绝对定位,将多个隧道扫描测站数据不经过拼接就统一转换成隧道控制测量坐标系坐标的方法——点云绝对定位法,并应用误...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特殊定位硬件装置和七参数坐标转换算法,对每个扫描测站点云利用最近的隧道控制点进行绝对定位,将多个隧道扫描测站数据不经过拼接就统一转换成隧道控制测量坐标系坐标的方法——点云绝对定位法,并应用误差传播理论和相应数值模拟计算对该方法的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估和重要误差来源分析。最后得出在一定条件下采用该方法获得的隧道扫描测量成果可以满足城市地铁测量规范对竣工测量精度要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扫描 云绝对定位 云坐标精度 云坐标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达波旅行时的OBS混合定位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德堂 赵会兵 伍忠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681,669+854,共5页
针对海底地震检波器(OBS)记录的实际地震资料,在利用传统的三点定位法基于直达波旅行时对OBS进行二次定位时,发现由不同的三个炮点确定的同一OBS的位置不唯一,且偏差很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直达波旅行时的OBS混合定位方法,利用三点... 针对海底地震检波器(OBS)记录的实际地震资料,在利用传统的三点定位法基于直达波旅行时对OBS进行二次定位时,发现由不同的三个炮点确定的同一OBS的位置不唯一,且偏差很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直达波旅行时的OBS混合定位方法,利用三点定位法、最小平方法和搜索法的优点,克服了由直达波旅行时拾取误差、炮点坐标误差及海水的声波速度误差造成的三点定位法确定OBS位置不唯一的问题,搜索出最佳的声波速度和最佳的OBS位置,提高了OBS的定位精度,是一种简单且容易实现的OBS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 点定位法 最小平方 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移动通信网弹着点定位报告系统原理与仿真
8
作者 何恒 杨晓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当前弹道导弹打击行动缺乏实时高效的自动化、透明化弹着点位置信息报告系统和毁伤效果分析系统,现有侦察手段实时性差、可靠性不高、中间环节多,与弹道导弹的作战特点不适应。依赖弹道估算系统和圆概率误差公式计算弹着点则有精度不高... 当前弹道导弹打击行动缺乏实时高效的自动化、透明化弹着点位置信息报告系统和毁伤效果分析系统,现有侦察手段实时性差、可靠性不高、中间环节多,与弹道导弹的作战特点不适应。依赖弹道估算系统和圆概率误差公式计算弹着点则有精度不高,缺乏战场反馈的缺点。为此必须探索一条依靠商用移动通信设施提供位置信息的新路。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测距和定位方法,给出了仿真程序及计算结果,提出了适合战场环境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测距 点定位法 最小二乘 蜂窝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壁结构铸件内部缺陷X射线检测定位方法研究
9
作者 王本志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通过X射线检测对双壁结构铸件内部缺陷准确定位,进而根据透照结果对超标内部缺陷进行清除和修复,是钛合金铸件生产中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依据X射线检测投影规律分析了缺陷的投影特点,通过双壁结构铸件互成180°透照两次的结果,... 通过X射线检测对双壁结构铸件内部缺陷准确定位,进而根据透照结果对超标内部缺陷进行清除和修复,是钛合金铸件生产中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依据X射线检测投影规律分析了缺陷的投影特点,通过双壁结构铸件互成180°透照两次的结果,进行测量、比较内部缺陷到典型结构的距离大小,得出了缺陷的分布位置,进而在该底片上测量缺陷到第二典型结构特征的距离。结果表明,借助二维影像对双壁结构铸件进行缺陷定位,总结了内部缺陷两点定位法,并结合模拟缺陷验证了定位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在某双壁结构铸件内部缺陷定位和清除中得到应用,提高了缺陷检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检测 双壁结构 内部缺陷 缺陷定位 点定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点定位原理在发动机叶片夹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27,共4页
航空发动机叶片工艺流程复杂,造成加工基准的频繁转换,但随着叶片工艺刚度的降低以及加工过程中榫头产生的位置与尺寸上的误差,需针重新对叶片型面的非规则几何特征,设计快速准确装夹的专用工装。在分析叶片加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六点... 航空发动机叶片工艺流程复杂,造成加工基准的频繁转换,但随着叶片工艺刚度的降低以及加工过程中榫头产生的位置与尺寸上的误差,需针重新对叶片型面的非规则几何特征,设计快速准确装夹的专用工装。在分析叶片加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六点定位原理和低熔点合金浇注方法,设计了一套适应其加工的工装夹具。将该夹具应用到叶片的基准修复工作后,基准的修复效率提高约40%,同时经该夹具重新设置的基准正确有效,保证了叶片在进一步的机械去量加工中余量去除完整,叶身型面各点尺寸加工到位。因此,该夹具具有高适应性,高精度且装夹快速方便的特点,尤其满足中间加工工序的叶片型面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叶片 点定位法 低熔合金浇注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信号被动定位时延差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复 何文翔 +1 位作者 惠俊英 余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从三点法定位原理出发,在分析时延差估计误差与时延估计误差关联性的基础上,通过将信道修正技术引入过门限时延差估计(直接法),改善时延差估计的稳定性,得到了改进的过门限时延差估计方法(修正法)。在研究分析信号时延与相移内在关系的... 从三点法定位原理出发,在分析时延差估计误差与时延估计误差关联性的基础上,通过将信道修正技术引入过门限时延差估计(直接法),改善时延差估计的稳定性,得到了改进的过门限时延差估计方法(修正法)。在研究分析信号时延与相移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误差理论,在高精度相位估计前提下,利用各相关参数估计误差对时延差估计误差的贡献大小以及贡献方式的差异,得到了时延差估计的整数倍周期误差修正方法。将修正法与直接法组合,联合使用三门限处理脉冲信号,可减小时延差估计误差,得到了联合多门限时延差估计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脉冲信号被动定位 定位 时延差估计 修正估计 整数倍周期修正 联合多门限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转理论的结构损伤图像表征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强 袁慎芳 +1 位作者 邱雷 孙亚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16-1821,共6页
结构损伤的监测、定位和辨识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针对结构损伤监测及表征方法研究的不足,分析了时间反转聚焦和四点圆弧定位法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四点圆弧定位实现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扩展,提出了... 结构损伤的监测、定位和辨识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针对结构损伤监测及表征方法研究的不足,分析了时间反转聚焦和四点圆弧定位法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四点圆弧定位实现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扩展,提出了基于时间反转方法的结构损伤图像表征方法,采用Lamb波主动健康监测技术在铝板结构试件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简单有效的表征损伤特征和范围,有助于结构健康监测的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时间反转 损伤表征 圆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真圆型隧道激光扫描断面变形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尤相骏 成俊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4-802,共9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密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精度快速全断面变形检测新方法——Tunnelscan隧道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扫描仪绝对定位法进行点云配准和隧道控制坐标系坐标传递,使用与断面点距离最小的最小二乘法进行隧道实测断面中心...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密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精度快速全断面变形检测新方法——Tunnelscan隧道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扫描仪绝对定位法进行点云配准和隧道控制坐标系坐标传递,使用与断面点距离最小的最小二乘法进行隧道实测断面中心点计算和基于与参考断面的断面差环状过滤器进行隧道点云切片杂点过滤,通过多次过滤、拟合迭代后获得去噪后的真圆管环实测断面。该系统还通过参考断面轮廓线投影法将三维点云投影成激光雷达隧道正射影像,为实现隧道结构安全"全面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用户成果类型,用于全面分析隧道断面变形、结构侵界和裂缝渗水等隧道病害。采用该方法在昆明地铁3号线马眠区间做了一段竣工测量实地测试,经过总体分析后,再按图索骥去找断面变形量较大里程的断面图可谓是事半功倍,非常适合地铁隧道变形检测大数据量的批量化分析,而且成果查看比直接在三维点云或者三维模型上分析更加直观,没有视角遮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断面变形检测 激光扫描 轴线测量 云绝对定位 激光雷达隧道正射影像 隧道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