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环切杆状药床点传火过程中的断裂特性研究
1
作者 陈安 余永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了使杆状发射药在点火阶段规则断裂为粒状药,实现高装填密度坦克炮内弹道过程的燃烧稳定性控制,设计了一种与传火管喷孔结构相耦合的序列环切杆状药结构,并开展了集束环切杆状药床点传火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点传火参数对这种集束环切... 为了使杆状发射药在点火阶段规则断裂为粒状药,实现高装填密度坦克炮内弹道过程的燃烧稳定性控制,设计了一种与传火管喷孔结构相耦合的序列环切杆状药结构,并开展了集束环切杆状药床点传火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点传火参数对这种集束环切杆状药床断裂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药室中部的杆状药断裂率及粒状药转化率均高于药室两端区域。传火药量为4 g时,整个药床在点火阶段的粒状药转化率为12.8%。随着点火药量增加,杆状药床转化为粒状药的比例增加。传火药量为5.5 g时,整个药床在点火阶段的粒状药转化率为30.7%。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耦合,建立了杆状药断裂、运动、碰撞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杆状药断裂结果与试验测得结果基本吻合,平均误差约为10.5%,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装填密度装药 环切杆状药 点传火过程 断裂特性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点传火过程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小兵 袁亚雄 +1 位作者 陈健 杨均匀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建立了某小口径火炮等离子体点传火过程的两相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并用MacCormack格式对底部和中心等离子体点传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等离子体点火能量、等离子体点传火位置等对点传火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点传火过程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内弹道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毅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各种点传火方案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两相流数学物理模型,采用MacCormack差分格式和龙格-库塔法模拟刚性组合装药点火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模块装药 点传火过程 数值模拟 两相流 模型 MacCormack差分格式 龙格-库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及药粒散布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安 余永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67,共11页
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粒堆积形态对膛内起始压力波特性有重要影响,而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盒破裂后药粒飞散过程决定了药粒最终堆积形态。为此设计了模块装药可视化点传火模拟试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观测不同初始装填位置的两... 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粒堆积形态对膛内起始压力波特性有重要影响,而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盒破裂后药粒飞散过程决定了药粒最终堆积形态。为此设计了模块装药可视化点传火模拟试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观测不同初始装填位置的两模块装药点传火、药盒破裂及药粒散布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两模块初始装填位置远离底火端且两药盒装填间距增大时,药室内传火时间变长,两个模块药盒燃烧更充分,模块盒的破裂面增大。点传火试验结束后,药室内模拟药粒散布在以底火侧端面中心为起点的轴向195~500 mm区域。其中,药粒主要分布于药室右侧陡坡状堆积区域。基于试验建立了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盒破裂后药粒散布的三维非稳态气固两相流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得到的最终药粒散布与试验测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装药 点传火过程 药粒散布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