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集模式的泥石流沟谷点云空间配准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敏 袁希平 +3 位作者 甘淑 高莎 朱赞 于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9-743,共5页
选择东川大白泥河沟为施测对象,分别采用基于独立站点和基于GPS站点的点云采集模式,进行多测站点云数据采集,对2种不同采集模式下获取的点云进行配准技术处理及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PS站点采集模式下的点云空间配准处理精度总体... 选择东川大白泥河沟为施测对象,分别采用基于独立站点和基于GPS站点的点云采集模式,进行多测站点云数据采集,对2种不同采集模式下获取的点云进行配准技术处理及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PS站点采集模式下的点云空间配准处理精度总体要好于独立站点,原因是GPS站点采集模式在每一站点扫描采集点云时,内置GPS站点定位坐标实质上已初步完成对多测站间点云数据的统一坐标体系构建,因此内业配准处理中可避免基于独立站点采集模式下点云配准中存在的同名点对点位误差的影响.基于GPS站点采集模式优势明显,可为泥石流沟点云数据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与配准提供实用技术参考,有利于推动泥石流沟精确监测与预警技术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 泥石流沟谷 点云采集模式 空间配准 配准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