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自动驾驶场景的多目标点云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陶乐 王海 +1 位作者 蔡英凤 陈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8-1218,1238,共12页
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是自动驾驶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基于体素的无锚框检测算法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大多数研究都侧重于设计复杂的二阶段修正模块,在牺牲巨大的算法延迟的情况下带来有限的算法性能提升。而单阶段无锚框... 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是自动驾驶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基于体素的无锚框检测算法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大多数研究都侧重于设计复杂的二阶段修正模块,在牺牲巨大的算法延迟的情况下带来有限的算法性能提升。而单阶段无锚框点云检测算法虽然具有更加精简的检测流程,但其检测性能难以满足自动驾驶场景的需求。对此,本文基于无锚框检测算法CenterPoint,提出了一种面向自动驾驶场景的单阶段无锚框点云目标检测算法。具体来说,本文通过引入编码解码稀疏模块,极大地促进了三维特征提取器对于空间非连通区域的信息交互,保证了三维特征提取器能够提取到满足各类目标检测的特征。此外,考虑到现有的二维特征融合主干与基于中心点的无锚框检测头的适配存在挑战性,本文通过引入自校正卷积和大核注意力模块,能够有效提取到目标区域的点云特征,并将目标区域的点云特征聚集到中心点区域,从而提升算法对于目标的召回率和检测精度。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大规模公开数据集nuScenes上进行模型训练和实验验证,与基准算法相比,mAP和NDS分别提升了5.97%和3.62%。同时,本文将所提出的算法在基于自主搭建的实车平台上进行实际道路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 点云检测 无锚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点云检测的城市道路轮廓提取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彭译萱 陈晨 ZHU Junle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城市道路覆盖面广,容易忽略道路轮廓的分散性,LiDAR点云检测可以对其轮廓进行分割,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提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LiDAR点云检测的城市道路轮廓提取技术。采用空间区域网格扫描技术进行城市道路光学图像采集,对采集的城市... 城市道路覆盖面广,容易忽略道路轮廓的分散性,LiDAR点云检测可以对其轮廓进行分割,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提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LiDAR点云检测的城市道路轮廓提取技术。采用空间区域网格扫描技术进行城市道路光学图像采集,对采集的城市道路光学图像进行区域性融合滤波处理,提取城市道路光学图像的灰度像素特征量,采用模糊信息融合方法进行城市道路光学图像信息融合,构建城市道路光学图像的三维点云特征大数据分布模型,结合LiDAR点云分布式检测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的轮廓特征分割,采用帧点最大灰度级特征集检测和多参数信息融合方法,实现城市道路轮廓提取和点云检测。仿真表明,在实验次数为100次时,所提方法提取时间为12 s;样本数为2000个时,所提方法提取精度为1。充分证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城市道路轮廓提取的时间较短、提取准确度较高,空间规划识别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参数优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点云检测 城市道路 轮廓提取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归一化流的双分支点云异常检测模型
3
作者 王布凡 张绍兵 +1 位作者 成苗 何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76,共6页
当前基于三维点云的工业异常检测仍处于起步阶段,较先进的方法将点云栅格化成2D图片或采用传统算子提取点云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此,提出一种基于3D归一化流的双分支点云异常检测模型。以3D归一化流作为整体框架,结合双分支交互融合... 当前基于三维点云的工业异常检测仍处于起步阶段,较先进的方法将点云栅格化成2D图片或采用传统算子提取点云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此,提出一种基于3D归一化流的双分支点云异常检测模型。以3D归一化流作为整体框架,结合双分支交互融合模块进行局部特征聚合,以并行结构聚合由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s)架构提取的不同焦点的点云特征;通过3D归一化流对特征金字塔在欧氏空间和潜在空间之间的可逆映射进行建模,基于受试者曲线下面积,所提模型从分布学习的角度实现了图像级(I-AUROC)的高效异常检测。在MVTec-3D AD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点云异常检测中取得了比目前先进方法更好的性能,相较于M3DM(Multi-3D-Memory)、AST(Asymmetric Student-Teacher Networks),I-AUROC(Image-level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指标分别提升了1.8和5.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3D归一化流 局部特征聚合 特征金字塔 可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场景下基于结构感知的车辆检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宗民 姚纯纯 +1 位作者 刘玉杰 李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5-412,共8页
在自动驾驶领域,计算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相比于二维目标检测,三维点云目标检测可以提供二维目标检测所不具有的物体的三维方位信息,这对于安全自动驾驶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三维目标检测中原始输入点云到检测结果... 在自动驾驶领域,计算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相比于二维目标检测,三维点云目标检测可以提供二维目标检测所不具有的物体的三维方位信息,这对于安全自动驾驶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三维目标检测中原始输入点云到检测结果之间跨度大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结构感知的候选区域生成模块,其中定义了每个点的结构特征,充分利用了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数据集提供的监督信息,通过预测该特征,网络可以学习到更具有鉴别能力的特征,从而提高候选框的生成质量;其次,将该特征加入到候选框微调阶段中,使得点云上下文特征和局部特征更加丰富.在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数据集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在增加极少计算量的前提下,在候选区域生成阶段使用50个候选框0.7的IoU阈值下,提高超过13%的召回率;在候选框微调阶段,3种难度目标框的检测效果均有明显提升,表明了该方法对三维点云目标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目标检测 结构特征 候选区域生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像特征的单阶段点云目标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正奕 赵杰煜 朱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149,共10页
使用图像信息补充三维点云的几何和纹理信息,可以对三维物体进行有效地检测与分类。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图像特征融入点云,设计了一个端到端的深度神经网络,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融合模块PI-Fusion(point cloud and image fusion),使用图像特... 使用图像信息补充三维点云的几何和纹理信息,可以对三维物体进行有效地检测与分类。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图像特征融入点云,设计了一个端到端的深度神经网络,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融合模块PI-Fusion(point cloud and image fusion),使用图像特征以逐点融合的方式来增强点云的语义信息。另外,在点云下采样的过程中,使用距离最远点采样和特征最远点采样的融合采样方式,以在小目标上采样到更多的点。经过融合图像和点云特征的三次下采样之后,通过一个候选点生成层将点移动到目标物体的中心。最后,通过一个单阶段目标检测头,得出分类置信度和回归框。在公开数据集KITTI的实验表明,与3DSSD相比,此方法在简单、中等、困难难度的检测上分别提升了3.37、1.92、1.5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目标检测 多模态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毅强 艾西丁·艾克白尔 +2 位作者 陈瑞 周意遥 张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281,共9页
针对激光雷达点云的稀疏性和空间离散分布的特点,通过结合体素划分和图表示方法设计了新的图卷积特征提取模块,提出一种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激光雷达三维点云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消除传统3D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冗余性,不仅... 针对激光雷达点云的稀疏性和空间离散分布的特点,通过结合体素划分和图表示方法设计了新的图卷积特征提取模块,提出一种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激光雷达三维点云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消除传统3D卷积神经网络的计算冗余性,不仅提升了网络的目标检测能力,并且提高了点云拓扑信息的分析能力。文中设计的方法在KITTI公开数据集的车辆、行人、骑行者的3D目标检测和鸟瞰图目标检测任务的检测性能相比基准网络均有了有效提升,尤其在车辆3D目标检测任务上最高提升了13.75%。实验表明:该方法采用图卷积特征提取模块有效提高了网络整体检测性能和数据拓扑关系的学习能力,为三维点云目标检测任务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激光雷达 三维目标检测 拓扑信息 KITTI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
7
作者 肖烜 段宇轩 +2 位作者 唐嘉乔 涂青蓝 沈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9-486,共8页
为了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协同导航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将深度学习网络与交互式多模型预测算法(IMM)深度融合,并融入协同导航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数据层面的高效融合与互补,显著增强了导航... 为了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协同导航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将深度学习网络与交互式多模型预测算法(IMM)深度融合,并融入协同导航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数据层面的高效融合与互补,显著增强了导航系统在复杂、高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与精确性。复杂环境下实车实验结果表明,在200 m的测试路径上,所提方法协同导航系统最大误差为0.3 m,较最初的激光/惯性协同导航方法提升了27.9%,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卫星拒止环境下协同导航系统的显著优势与工程实用价值,为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在拒止条件下的自主导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导航 拒止环境 点云检测 深度学习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曲面手掌视触觉传感器
8
作者 胡静怡 崔少伟 +1 位作者 张少林 王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3-1109,1129,共8页
大多数现有的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器由于采用平面式感知结构,在复杂三维环境和精细操作任务中面临接触信息缺失、深度感知不足的局限性.为此,提出曲面手掌视触觉传感器,其创新性曲面结构设计将有效感知区域扩展至三维空间,显著地提升触觉... 大多数现有的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器由于采用平面式感知结构,在复杂三维环境和精细操作任务中面临接触信息缺失、深度感知不足的局限性.为此,提出曲面手掌视触觉传感器,其创新性曲面结构设计将有效感知区域扩展至三维空间,显著地提升触觉感知深度和接触信息完整性.建立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折射光线追踪模型的点云重建框架,用于生成高精度的三维触觉点云数据.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提出高效的点云显著性检测算法,以实现关键接触区域的智能识别与实时点云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点云重建框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三维触觉点云感知精度达到0.20 mm,点云重建帧率达到30帧/s,最大按压深度为10 mm.该传感器能够精准实时地提取显著接触点云,为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精细操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触觉感知 触觉传感器 视触觉传感器 三维触觉 显著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筛选策略的动态环境下激光SLAM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晓苏 王睿 姚逸卿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1-689,695,共10页
现有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方法在理想条件下运行稳定,但在动态环境中会因移动物体特征点云的误匹配导致定位误差增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点云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惯性测量装置信息对点云数据预处理,包含去畸变等操作;然后剔... 现有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方法在理想条件下运行稳定,但在动态环境中会因移动物体特征点云的误匹配导致定位误差增大。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点云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惯性测量装置信息对点云数据预处理,包含去畸变等操作;然后剔除地面点云,采用弯曲体素结构对非地面点云进行聚类;接着,通过匈牙利算法关联和匹配两帧之间的聚类,同时利用惯性信息统一坐标系;最后设计一种筛选策略,先用边界框交并比和质心速度粗略筛选动态聚类,再用z轴(高度)分布相似性进行精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识别并滤除实验环境中的大部分动态点云聚类;与LIO-SAM算法相比,四种场景下的定位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17.75%;平均精确率和召回率相比Removert分别提升14.81%和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同步定位与建图 动态环境 动态点云检测 筛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城区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成晓倩 樊良新 赵红强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了获取高精度的DEM数据,采用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方法对机载LiDAR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该方法针对原始激光点云数据,首先运用边缘检测技术进行点云分割,准确提取建筑物的边缘信息,确定地面种子点;然后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区域生长,... 为了获取高精度的DEM数据,采用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方法对机载LiDAR数据进行滤波处理。该方法针对原始激光点云数据,首先运用边缘检测技术进行点云分割,准确提取建筑物的边缘信息,确定地面种子点;然后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区域生长,最终得到裸露地面点集。针对几组不同地貌特征的城区实测数据进行滤波实验,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验证了该算法不但计算速度快、精度高,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边缘检测区域生长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图像重建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嘉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70,共4页
为了提高三维图像质量,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图像重建系统。首先,提取三维图像点云信息,通过虚拟现实和帧同步技术融合点云数据,利用中值滤波技术去除图像噪声;然后,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降噪后图像开展点云优化,自动检测图像点云... 为了提高三维图像质量,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图像重建系统。首先,提取三维图像点云信息,通过虚拟现实和帧同步技术融合点云数据,利用中值滤波技术去除图像噪声;然后,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降噪后图像开展点云优化,自动检测图像点云的特点,过滤掉噪声点,有效覆盖图像表面微小矩形面片集,提升图像三维重建完整度,通过匹配前景得到点云位置;最后,重建过程中调整点云数据为高斯正太分布项目,有效缩短图像前景和背景间重建差异,实现三维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帧跟踪能力强,重建三维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重建 虚拟现实技术 图像预处理 优化 检测 噪声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