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炮记录正演模拟检波点下延记录原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熊高君 贺振华 +4 位作者 张琳 阎贫 张毅祥 姜绍仁 桌碧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3-49,共7页
本文提出共炮记录正演模拟检波点下延记录原理,用单程声波方程实现了非零偏移距地震记录的正演模拟。这种方法突破了全波方程非零偏移距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限制,克服了全波方程处理中多次波、虚逝波和地表边界条件的问题,并且运算快... 本文提出共炮记录正演模拟检波点下延记录原理,用单程声波方程实现了非零偏移距地震记录的正演模拟。这种方法突破了全波方程非零偏移距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限制,克服了全波方程处理中多次波、虚逝波和地表边界条件的问题,并且运算快、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记录 正演模拟 检波点 下延记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反射可控制的波动方程共炮记录正演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熊高君 贺振华 +4 位作者 张琳 阎贫 张毅祥 姜绍仁 桌碧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83-590,共8页
本文首先把声波方程分解为两个分别适用于做正演和偏移的单向旁轴方程,然后用适合于做正演的单向方程来合成共炮记录。通过公式推导,提出合成共炮记录的时间一致性原理和两个过程──正过程和逆过程,即对于简单的水平各向同性层状介... 本文首先把声波方程分解为两个分别适用于做正演和偏移的单向旁轴方程,然后用适合于做正演的单向方程来合成共炮记录。通过公式推导,提出合成共炮记录的时间一致性原理和两个过程──正过程和逆过程,即对于简单的水平各向同性层状介质,仅用正过程就能精确地合成共地记录;而对于复杂介质,则需借鉴射线法两点问题和波动方程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原理,给定炮点和检波点,在时间一致性原理的基础上,应用道过程方法,以单向声波方程分别正向延拓震源波场和反向延拓检波器波场,然后按记录适合成共炮记录。并且,还能将其演变为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法、零偏移距正演模拟法以及叠后深度偏移法。数值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种方法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炮记录 波动方程 地震记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法VSP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3
3
作者 熊高君 庄志蕾 +2 位作者 张树林 张学工 贺振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56,165,共2页
VSP处理方法反演地下结构直接、精确,是寻找复杂构造的、隐蔽的油气藏的最重要的方法系列之一。文章提出的混合波场延拓法VSP共炮记录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就是一种VSP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方法。首先把波动方程分解为上行和下行... VSP处理方法反演地下结构直接、精确,是寻找复杂构造的、隐蔽的油气藏的最重要的方法系列之一。文章提出的混合波场延拓法VSP共炮记录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就是一种VSP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方法。首先把波动方程分解为上行和下行单程波,把波动方程解析解法(傅氏变换法)和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提出VSP偏移的混合波场延拓法,以使波场延拓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再结合VSP的特点,在波场外推过程中,当在某深度处继续下延波场时,把从上部延拓至此的波场加上此处埋置的检波器的记录结果作为此处的波场;借鉴地面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原理,提出了可适应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可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单程波动方程混合波场延拓VSP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纵、横向变速介质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精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垂直地震剖面 炮记录 叠前深度偏移 波动方程 混合延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面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叔伦 孙沛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33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允许部分相位值依赖频率 ,部分相位值不依赖频率的混合相位编码技术。将这一新的相位编码技术应用到目标照明的面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上 ,既可使面炮记录偏移效率成倍提高 ,又可降低因相位编码产生的人为误差 ,从而得到了... 本文提出了一种允许部分相位值依赖频率 ,部分相位值不依赖频率的混合相位编码技术。将这一新的相位编码技术应用到目标照明的面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上 ,既可使面炮记录偏移效率成倍提高 ,又可降低因相位编码产生的人为误差 ,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快速面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基于递归波场延拓 ,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由于既使用了比单炮记录偏移高效的面炮技术 ,又使用了相位编码技术 ,用相当于一个平面波震源的面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的计算量 ,近似地得到多个面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叠加结果 ,因此具有高效的特点。 Marm ousi模型数据和实际墨西哥湾海底电缆纵波数据试算结果表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面炮记录 叠前深度偏移 混合相位编码 MARMOUSI模型 纵波数据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相位编码面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沛勇 张叔伦 冯恩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1-714,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面炮记录相位编码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理论上证明了把相位编码的震源作为面积震源,可减少面炮记录合成的数量,是一种更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计算方法.运用声波方程解的性质,分析合成算子,可把面炮记录偏移的平面波震源推广为非... 提出一种新的面炮记录相位编码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理论上证明了把相位编码的震源作为面积震源,可减少面炮记录合成的数量,是一种更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计算方法.运用声波方程解的性质,分析合成算子,可把面炮记录偏移的平面波震源推广为非平面波震源,缩短了面炮记录长度,从而提高了相位编码面炮记录偏移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编码 炮记录 合成算子 叠前深度偏移 地质构造 地震 数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方程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8
6
作者 熊小兵 贺振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4,84,共8页
共炮记录叠前偏移对输入的速度非常敏感,要求偏移中所使用的延拓公式能较为精确地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因此,本文在推导共炮记录偏移公式时,特别把相位移加有限差分混合法引入,使整个延拓过程既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同时也能... 共炮记录叠前偏移对输入的速度非常敏感,要求偏移中所使用的延拓公式能较为精确地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因此,本文在推导共炮记录偏移公式时,特别把相位移加有限差分混合法引入,使整个延拓过程既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同时也能够得到陡倾地层的精确归位,从而较好地实现共炮记录叠前偏移。正因为共炮记录叠前偏移对偏移速度非常敏感,故本文提出的方法又可用作速度分析。任何形式的叠前偏移都需大量机时,特别是对于迭代的叠前偏移速度分析,计算量更大,为此,本文针对混合法共炮记录偏移的特点,从两个方面讨论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首先针对在频率、波数域中运算的相移法,引入F-K滤波,在波场延拓中,仅就有关的频率、波数进行运算,大大地减少了计算次数.同时又通过滤波提高了偏移的精度;然后针对整个混合法在频率域中的运算,讨论了减少频率循环次数来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最后,作为一个特例,把共炮记录叠前偏移稍作简化,得到精确、高效的叠后混合偏移方法。总之,本文提出的基于共炮记录的算法不仅成为较为精确的、高效实用的波动方程叠前偏移方法,而且还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用于偏移速度的分析之中。数值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各种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记录 叠前深度偏移 声波方程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沙漠区单炮记录间品质差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7
作者 张伟 宋智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8-566,共9页
南疆沙漠区地层平缓,同相轴连续,从浅到深层位也较齐全,但常会遇到“不同位置的原始单炮记录间同相轴信息相差较大”的现象,包括同相轴的数量、清晰度、相对能量关系等,表现为同一条同相轴在某些炮记录中有,而在另一些炮记录中不可见,... 南疆沙漠区地层平缓,同相轴连续,从浅到深层位也较齐全,但常会遇到“不同位置的原始单炮记录间同相轴信息相差较大”的现象,包括同相轴的数量、清晰度、相对能量关系等,表现为同一条同相轴在某些炮记录中有,而在另一些炮记录中不可见,或者在有的单炮记录中非常清晰,而在另外单炮记录中非常微弱,给人感觉这些同相轴在单炮记录间“上蹿下跳”,而且人们在整个工区都难以挑选到品质相当的典型单炮记录做展示。究其原因,本文分析认为,各个排列上的沙丘鸣震不同,导致单炮资料品质差异大。将沙丘鸣震压制之后,单炮记录的品质趋于统一。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对比分析,厘清了该区沙丘鸣震波场特征,并据此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压制沙丘呜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沙漠区 炮记录同相轴差异 不同地表位置 沙丘鸣震 共检波点道集 线性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采集现场实时输出附地质层位单炮记录的智能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峰 窝聿楷 +3 位作者 梁顺军 陈江力 张晓斌 敬龙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2-539,I0002,共9页
通过VSP、合成记录对地震剖面进行地质层位标定,是常规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环节,且已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对单炮记录的层位标定方法尚属空白。在地震数据采集现场,通常采用“相面法”分析评价单炮记录质量,但对单炮记录上反射层同向轴对... 通过VSP、合成记录对地震剖面进行地质层位标定,是常规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环节,且已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对单炮记录的层位标定方法尚属空白。在地震数据采集现场,通常采用“相面法”分析评价单炮记录质量,但对单炮记录上反射层同向轴对应的地质层位并不清楚,从而影响对单炮记录质量的科学合理评价。本文通过建立“埋时T;图、地质层位、地形、炮点坐标”四维地震数据体,应用“地震单炮记录地质层位智能快速标定方法”,即依据观测系统进行地震采集,每放一炮,计算机自动输出带地质层位的单炮记录,有助于分析目的层的反射能量和信噪比,实时监控单炮记录质量,从而确保采集到高质量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炮记录 实时自动层位标定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共炮检距偏移和炮点记录偏移对宏观模型进行估算
9
作者 H.L.H.Cox 黄锡华 《石油物探译丛》 1993年第2期37-41,共5页
最近,人们提出了几种基于图象道集分析的宏观速度分析技术。图象道集可通过共炮检距(CO)偏移和炮点记录(SR)偏移得到。在本文中我们指出,这两种图象道集有着明显的区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作者在进行以速度分析法为基础的炮点记录... 最近,人们提出了几种基于图象道集分析的宏观速度分析技术。图象道集可通过共炮检距(CO)偏移和炮点记录(SR)偏移得到。在本文中我们指出,这两种图象道集有着明显的区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作者在进行以速度分析法为基础的炮点记录偏移中,隐式地采用了共炮检距校正方程。当然,这样做未必会导致错误的宏观模型,但一定会降低收敛速度。因此,要使基于速度分析法的共炮检距偏移或炮点记录偏移达到最佳,重要的是要采用相应的校正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模型 检距 偏移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方向波束定向的地震记录信噪比改善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海青 姜弢 +1 位作者 徐学纯 林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1-530,共10页
常规波束定向方法利用多炮地震记录、采用恒定延时差实现目标方向上地震波场的加强,所用的地震记录是由相同震源在不同位置激发得到的,由于不同地震记录的震源与大地的耦合程度不同,即震源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因而降低了波束定向的质量,同... 常规波束定向方法利用多炮地震记录、采用恒定延时差实现目标方向上地震波场的加强,所用的地震记录是由相同震源在不同位置激发得到的,由于不同地震记录的震源与大地的耦合程度不同,即震源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因而降低了波束定向的质量,同时,该方法未能实现全方向波束加强,波束定向结果的整体信噪比仍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方向波束定向方法(Omnidirectional Beam-forming,OB),该方法基于波场叠加原理,通过不同方向有效波场的叠加,实现地震记录全方向有效信号的增强。其具体实现包括5个步骤:单炮记录的复制、角度域划分、延时参数计算及波束定向、有效波场的提取和有效波场的合并。利用数值模拟的含随机噪声单炮记录,验证了OB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将OB方法应用于某地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使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得到明显压制,信噪比提高了6.7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向波束定向 炮记录 信噪比 随机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海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0-386,共7页
大量实践表明,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要比常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精度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叠前深度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采用相位编码方法产生合成炮,实现... 大量实践表明,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要比常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精度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叠前深度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起伏地表的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采用相位编码方法产生合成炮,实现多炮叠前深度偏移,提高了计算效率;用波动方程波场延拓取代浅地表的高程静校正,提高了偏移成像精度。文中给出了基于起伏地表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的统一算法和实现步骤。对Marmous模型和山峰形模型的试算及对四川山地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均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运算速度快、成像精度高;只是在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还残留少量由波场合成产生的互相关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合成炮记录 起伏地表 相位编码 波场延拓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合成平面波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被引量:14
12
作者 叶月明 李振春 +1 位作者 仝兆岐 安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2-628,共7页
基于波动方程的延拓方法保持了波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能很好地克服时移静校正法(使波场产生畸变)的不足,消除地表起伏的影响,将非水平观测界面记录改造为水平观测界面(新基准面)记录。在重建的水平基准面上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 基于波动方程的延拓方法保持了波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能很好地克服时移静校正法(使波场产生畸变)的不足,消除地表起伏的影响,将非水平观测界面记录改造为水平观测界面(新基准面)记录。在重建的水平基准面上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记录的合成,可克服以往由于地形起伏而无法进行平面波源和平面波源记录合成的问题,完成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平面波偏移。为了进一步提高运算效率,可按照将平面波的不同入射角、不同频率范围分配到各个节点的原则,进行MPI并行计算,可成倍地提高计算效率。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共炮集数据延拓至最低起伏面以下的新基准面;②从延拓后的共炮集数据中抽出共接收点道集;③将共接收点道集延拓至最低起伏面以下的新基准面;④从延拓至新基准面的接收点道集中抽出共炮集数据。上述整个过程相当于将观测系统下移至新的基准面。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准面重建后的并行平面波深度偏移结果与基于原始炮记录应用波场直接下延法得到的深度偏移数据的效果相当,但是前者的计算效率随着应用节点数的增多而成倍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叠前深度偏移 基准面重建 平面波偏移 合成炮记录 MPI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单程波方程的转换波模拟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大卫 李亚林 +1 位作者 尹成 陈国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3-588,487,共7页
采用脉冲或子波作为震源,利用单程波方程分别将炮点和检波点向下延拓,每延拓一个深度步长对两波场进行零延迟相关,进而采用相关值乘以相关点处的反射系数即得反射波场值。与此同时计算出两波场的时间之和,再根据等时叠加原理,将前面计... 采用脉冲或子波作为震源,利用单程波方程分别将炮点和检波点向下延拓,每延拓一个深度步长对两波场进行零延迟相关,进而采用相关值乘以相关点处的反射系数即得反射波场值。与此同时计算出两波场的时间之和,再根据等时叠加原理,将前面计算的反射波场值在对应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处进行叠加,即可实现P-S转换波资料的共炮记录正演模拟。若将炮点和检波点位置互换,则可以实现S-P转换波资料的共炮记录模拟。由于该模拟方法在处理过程中无需估算转换点位置,因此模拟资料更客观真实。通过该方法模拟的转换波具有无直达波、多次反射干扰等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动力学特征,是复杂构造模拟、多波多分量模拟等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波方程 转换波 延拓 等时叠加 炮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量地震采集资料现场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雷良 徐维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5-1213,I0001,共10页
随着高效采集和"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采集数据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这给地震采集资料现场质量评价带来了挑战。为此,研究了海量地震资料现场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在海量地震数据采集质控中的适应性。由于任何单属性模... 随着高效采集和"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采集数据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这给地震采集资料现场质量评价带来了挑战。为此,研究了海量地震资料现场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在海量地震数据采集质控中的适应性。由于任何单属性模型均难以完全表征地震资料品质,因此设计了多元属性单炮记录判别分析模型及其生产流程;针对多元属性单炮记录判别分析模型完全依赖标准记录和阈值存在主观性强的缺陷,提出了海量地震资料品质智能分类模型;结合海量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的单炮记录智能评价流程;利用三种样本增强技术,解决了单炮记录学习样本少及不平衡问题;研究了单炮记录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及其关键技术,包括连续性地震属性的分支节点构建、建模参数选取及分类结果评估方法。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说明,新方法结果正确且易于高度并行化处理。最后,通过对这些模型的相互关系及其适应性与时效性分析,说明多模型的联合应用可满足海量地震数据采集现场质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炮记录智能分类 多元属性评价模型 炮记录评价方法 现场质量评价 海量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源面波和体波成像在内蒙古浅覆盖区勘探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国峰 刘语 +4 位作者 孟小红 刘澜波 苏维俊 王永志 张致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7-948,共12页
地震勘探具有勘探深度和分辨率的优势,在矿产勘探中多被采用.但主动源反射地震具有成本高、在矿区采集困难等难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需主动源激发、利用天然噪声的被动源地震应用于勘探,可成为其低成本替代选项.本文在内蒙古浅覆盖区... 地震勘探具有勘探深度和分辨率的优势,在矿产勘探中多被采用.但主动源反射地震具有成本高、在矿区采集困难等难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需主动源激发、利用天然噪声的被动源地震应用于勘探,可成为其低成本替代选项.本文在内蒙古浅覆盖区矿区进行了被动源勘探试验,采用相关计算获得拟炮集记录,并基于频率域信噪比计算,在生成拟炮集前实现了面波和体波甄选,分离了面波和体波.应用面波反演的横波速剖面识别了覆盖层厚度.体波数据经反射波常规处理,获得了成像剖面.经与主动源反射剖面对比,主要结构的反射特征呈现了良好的一致性.本文试验验证了被动源勘探在内蒙浅覆盖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为低成本的面积性勘探实施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源地震 天然噪声 记录 面波反演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山区宽线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选 被引量:19
16
作者 于世焕 赵殿栋 秦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8-405,25-26,共8页
广西中部喀斯特地貌区地表非均质性强,每一条单线的共炮点记录和共接收点记录品质在不同岩性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单线叠加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进行了3线3炮宽线地震采集试验,分别对3条单线和单线相加的共炮点记录、共接收... 广西中部喀斯特地貌区地表非均质性强,每一条单线的共炮点记录和共接收点记录品质在不同岩性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单线叠加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为此,进行了3线3炮宽线地震采集试验,分别对3条单线和单线相加的共炮点记录、共接收点记录,以及单线和宽线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3条单线的信噪比曲线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时,单线相加或宽线的信噪比提高幅度不大,采用宽线方式的优势不明显;当3条单线的信噪比曲线变化趋势不一致或剧烈变化时,单线相加或宽线的信噪比提高幅度较大,这种情况下采用宽线方式的优势明显。但宽线方式多线接收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资料的频率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单线信噪比最低值和主频最高值计算剖面信噪比提高率和主频降低率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宽线方式的剖面信噪比和主频之间存在的近似反比关系,给出了近似拟合公式,据此选取桂中山区合理的宽线观测系统为3线2炮观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记录 共接收点记录 宽线观测系统 信噪比提高率 主频降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扬子中、古生界二维地震方法探讨
17
作者 何嘉璞 曹康云 俞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3-88,共16页
本文以黄桥、江阴地区为例,提出下扬子中、古生界二维地震方法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复杂地区 地区工作方法 炮记录 组合记录 S波剖面 中生界 古生界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棋基础知识(一)
18
作者 刘汉夫 《河北农业》 1996年第5期24-24,共1页
象棋基础知识(一)(一)象棋的定型象棋这一称谓在我国古已有之,但那时的象棋形式和现在通行的象棋截然不同。它有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直到北宋末年才定型为现在流行的棋制,距今约八百多年。不过那时的棋子分黑白两色,白子相当现... 象棋基础知识(一)(一)象棋的定型象棋这一称谓在我国古已有之,但那时的象棋形式和现在通行的象棋截然不同。它有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直到北宋末年才定型为现在流行的棋制,距今约八百多年。不过那时的棋子分黑白两色,白子相当现在的红子。(二)象棋的棋盘与棋子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知识 国际象棋 红方 阿拉伯数 炮记录 基本规则 与国际接轨 记录 北宋末年 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