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沈志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0,共6页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方面是否曾与苏联协商或通知即将采取的行动,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对当时中苏同盟关系状况的判断,以及对后来中苏分裂原因的探寻,需要做出准确的回答。作者利用中俄双方的档案文...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方面是否曾与苏联协商或通知即将采取的行动,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对当时中苏同盟关系状况的判断,以及对后来中苏分裂原因的探寻,需要做出准确的回答。作者利用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回忆录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得出结论:中国方面在炮击金门前的确没有与苏联进行协商,也没有向苏联通报这个意图。然而,毛泽东却有意给外界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采取的这个军事行动是中苏协商的结果。毛泽东在赫鲁晓夫秘密访华后不久便下令炮击金门,使美国认为中共对金门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中苏共同采取的一致行动。这正是毛泽东坚持赫鲁晓夫必须公开回国并发表会谈公报所期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九五八年
冷战史研究
史料
历史考证
毛泽东
赫鲁晓夫
炮击金门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九五八年台湾(地区)当局对炮击金门的反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本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1958年炮击金门是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涉及中、美、苏三国四方,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其中祖国内地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偏向于宏大的国际、国内政策分析;二是多从一方视角出发,缺乏全景观察,尤其缺少对台湾地区国民党当局或蒋介石、...
1958年炮击金门是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涉及中、美、苏三国四方,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其中祖国内地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偏向于宏大的国际、国内政策分析;二是多从一方视角出发,缺乏全景观察,尤其缺少对台湾地区国民党当局或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研究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当局
台湾(地区)当局
炮击金门
蒋经国
中共党史
台湾地区
三国四方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炮击金门始末(七)
3
作者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年第7期30-31,共2页
“双日不打单日打” 针对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矛盾,毛泽东主席再次亲自起草了《再告台湾同胞书》,仍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动笔之前,毛主席多次找军委领导同志研究,每次我都参加了。文告于10月25日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
“双日不打单日打” 针对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矛盾,毛泽东主席再次亲自起草了《再告台湾同胞书》,仍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动笔之前,毛主席多次找军委领导同志研究,每次我都参加了。文告于10月25日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前线广播站正式公布于世。文告指出,台湾当局和广大军民同胞“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甘心做美国人奴隶的只有极少数”,提议“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一时难于解决,可以从长商议”。文告谴责了杜勒斯,“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入的利益”,并告诚台湾当局,美国的做法是: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它都是可以拿出来的。文告接着宣布:逢双日,解放军炮兵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击金门
福建前线
台湾当局
告台湾同胞书
小
金门
料罗湾
杜勒斯
大金
艾森豪威尔
从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炮击金门始末(三)
4
作者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年第2期40-43,共4页
敌变我变,掌握最有利的战机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炮击金门的决策,各预定参战部队按时调整了部署,随时准备执行炮击任务。但是炮击的时间却有多次变更。因为此次军事行动不同寻常。以往作战,做到知已知彼,能大量歼灭敌人,又能...
敌变我变,掌握最有利的战机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炮击金门的决策,各预定参战部队按时调整了部署,随时准备执行炮击任务。但是炮击的时间却有多次变更。因为此次军事行动不同寻常。以往作战,做到知已知彼,能大量歼灭敌人,又能保存自己,即可果断下达实施命令。这次炮击则不同,除军事上考虑外,选择什幺时机更合适,要服从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要顾及到整个世界的反应,做到有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击金门
敌变我变
参战部队
国民党军
安业民
军事行动
海岸炮兵
炮兵部队
侦察航空兵
料罗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炮击金门始末(二)
5
作者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年第1期54-57,共4页
紧接着,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要求国会授权总统,为保护中东国家的“独立”,可以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由于美国随时准备武装介入,使得中东地区的局势十分紧张。当黎巴嫩、伊拉克出现突发事变...
紧接着,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要求国会授权总统,为保护中东国家的“独立”,可以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由于美国随时准备武装介入,使得中东地区的局势十分紧张。当黎巴嫩、伊拉克出现突发事变时,特别是伊拉克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击金门
艾森豪威尔
巴格达条约
国民党军
海岸炮兵
中东地区
小
金门
北戴河会议
中东国家
抗美援朝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炮击金门始末(五)
6
作者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年第5期29-31,共3页
炮击护航编队,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牌 在这场军事、外交斗争中,由于我国政府和美国政府都不轻易暴露在金门问题上的真实战略意图,台湾当局越发陷入慌乱之中。就在9月4日至9月7日我停止炮击的3天里,虽然金门、马祖驻军的供给中断,但台湾当...
炮击护航编队,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牌 在这场军事、外交斗争中,由于我国政府和美国政府都不轻易暴露在金门问题上的真实战略意图,台湾当局越发陷入慌乱之中。就在9月4日至9月7日我停止炮击的3天里,虽然金门、马祖驻军的供给中断,但台湾当局仍不敢冒昧前往加强补给,而是一味乞求美国动军舰为其运输舰队护航。台湾当局以为这样做,既可解金门守军之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击金门
台湾当局
国民党军
料罗湾
海岸炮兵
外交斗争
空投场
美国政府
水陆输送车
武装挑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炮击金门始末(四)
7
作者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年第3期56-57,共2页
在停止炮击的3天里,由于又发生了许多新的情况,致使这次炮击斗争所表现的特点,即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交织一起的特点就显得更加突出。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我国领海为12海里。公布了我福建沿海的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
关键词
炮击金门
军事斗争
马祖列岛
福建沿海
艾森豪威尔
台湾当局
大
金门
岛
沿海岛屿
参谋长联席会议
国民党空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炮击金门始末(六)
8
作者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年第6期56-59,共4页
实行“绞索”政策 我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诸岛,经过4次大打、80多次小打和上千次零炮射击以后,炮声突然沉寂下来。台湾当局和美国政府搞不清我军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岂不知,我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毅然决定要改变封锁金门的方法...
实行“绞索”政策 我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诸岛,经过4次大打、80多次小打和上千次零炮射击以后,炮声突然沉寂下来。台湾当局和美国政府搞不清我军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岂不知,我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毅然决定要改变封锁金门的方法从此,台湾海峡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复杂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击金门
国民党军
台湾当局
美国政府
杜勒斯
料罗湾
“两个中国”
福建前线
台湾国民党
沿海岛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门炮战中的辩证法
9
作者
陈立旭
建军
《人民论坛》
1996年第4期53-52,共2页
蒋介石跑到台湾后,国共之间最大的一次军事对抗,是金门炮战。此役我方最高统帅是毛泽东。回顾这段历史,会领略到毛泽东集五洲风云之大观,着眼祖国统一之未来的伟大战略胸怀,进而加深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理解。
关键词
毛泽东
金门
炮战
辩证法
炮击金门
蒋介石
反攻大陆
台湾当局
国民党军队
中国政府
周恩来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十年代中共中央在东南沿海斗争中的战略方针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2-60,共9页
从1949年夏秋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南沿海起,直至1958年年末,人民解放军在这一地区持续进行了10年之久的激烈军事斗争。这场斗争,既是国共长期内战的延续,也是造成当时中美对抗的一个焦点。近几年来,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况逐步公开,国...
从1949年夏秋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南沿海起,直至1958年年末,人民解放军在这一地区持续进行了10年之久的激烈军事斗争。这场斗争,既是国共长期内战的延续,也是造成当时中美对抗的一个焦点。近几年来,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况逐步公开,国内对这段历史的学术研究探讨已经有所开展。本文仅就中共中央于50年代在东南沿海斗争的战略方针问题,试做一专题论述。解放台湾计划的制定及其中止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南沿海和解放台湾的计划,是中共中央自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全面崩溃后根据形势的发展逐步拟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军
中共中央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
东南沿海
战略方针
中央军委
解放台湾
炮击金门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张有弛: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
被引量:
3
11
作者
陶文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6-104,共9页
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到1954年至1955年春的台海危机,从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及随后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到1958年下半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关系经历了缓和—紧张—又缓和—又紧张的过程。两次...
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到1954年至1955年春的台海危机,从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及随后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到1958年下半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关系经历了缓和—紧张—又缓和—又紧张的过程。两次缓和都是由于中国方面的主动,而两次紧张都是由于台湾问题。但即使在危机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
艾森豪威尔
有张有弛
中美关系
中美大使级会谈
杜勒斯
炮击金门
亚非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共党史资料》第66辑目录
被引量:
1
12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中共党史
邓小平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辑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产国际
留守中央
建国初期
陈独秀
炮击金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沈志华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0,共6页
文摘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方面是否曾与苏联协商或通知即将采取的行动,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对当时中苏同盟关系状况的判断,以及对后来中苏分裂原因的探寻,需要做出准确的回答。作者利用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回忆录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得出结论:中国方面在炮击金门前的确没有与苏联进行协商,也没有向苏联通报这个意图。然而,毛泽东却有意给外界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采取的这个军事行动是中苏协商的结果。毛泽东在赫鲁晓夫秘密访华后不久便下令炮击金门,使美国认为中共对金门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中苏共同采取的一致行动。这正是毛泽东坚持赫鲁晓夫必须公开回国并发表会谈公报所期待的效果。
关键词
一九五八年
冷战史研究
史料
历史考证
毛泽东
赫鲁晓夫
炮击金门
事件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829.1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九五八年台湾(地区)当局对炮击金门的反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本意
机构
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文摘
1958年炮击金门是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涉及中、美、苏三国四方,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其中祖国内地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偏向于宏大的国际、国内政策分析;二是多从一方视角出发,缺乏全景观察,尤其缺少对台湾地区国民党当局或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研究①。
关键词
国民党当局
台湾(地区)当局
炮击金门
蒋经国
中共党史
台湾地区
三国四方
研究成果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E297.5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炮击金门始末(七)
3
作者
杨成武
出处
《人民论坛》
1994年第7期30-31,共2页
文摘
“双日不打单日打” 针对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矛盾,毛泽东主席再次亲自起草了《再告台湾同胞书》,仍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动笔之前,毛主席多次找军委领导同志研究,每次我都参加了。文告于10月25日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前线广播站正式公布于世。文告指出,台湾当局和广大军民同胞“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甘心做美国人奴隶的只有极少数”,提议“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一时难于解决,可以从长商议”。文告谴责了杜勒斯,“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入的利益”,并告诚台湾当局,美国的做法是: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它都是可以拿出来的。文告接着宣布:逢双日,解放军炮兵不打金门的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使大金门、小金门、大担、
关键词
炮击金门
福建前线
台湾当局
告台湾同胞书
小
金门
料罗湾
杜勒斯
大金
艾森豪威尔
从长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炮击金门始末(三)
4
作者
杨成武
出处
《人民论坛》
1994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摘
敌变我变,掌握最有利的战机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的炮击金门的决策,各预定参战部队按时调整了部署,随时准备执行炮击任务。但是炮击的时间却有多次变更。因为此次军事行动不同寻常。以往作战,做到知已知彼,能大量歼灭敌人,又能保存自己,即可果断下达实施命令。这次炮击则不同,除军事上考虑外,选择什幺时机更合适,要服从于政治斗争的需要,要顾及到整个世界的反应,做到有理。
关键词
炮击金门
敌变我变
参战部队
国民党军
安业民
军事行动
海岸炮兵
炮兵部队
侦察航空兵
料罗湾
分类号
E297.6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炮击金门始末(二)
5
作者
杨成武
出处
《人民论坛》
1994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摘
紧接着,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要求国会授权总统,为保护中东国家的“独立”,可以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由于美国随时准备武装介入,使得中东地区的局势十分紧张。当黎巴嫩、伊拉克出现突发事变时,特别是伊拉克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时。
关键词
炮击金门
艾森豪威尔
巴格达条约
国民党军
海岸炮兵
中东地区
小
金门
北戴河会议
中东国家
抗美援朝战争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炮击金门始末(五)
6
作者
杨成武
出处
《人民论坛》
1994年第5期29-31,共3页
文摘
炮击护航编队,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牌 在这场军事、外交斗争中,由于我国政府和美国政府都不轻易暴露在金门问题上的真实战略意图,台湾当局越发陷入慌乱之中。就在9月4日至9月7日我停止炮击的3天里,虽然金门、马祖驻军的供给中断,但台湾当局仍不敢冒昧前往加强补给,而是一味乞求美国动军舰为其运输舰队护航。台湾当局以为这样做,既可解金门守军之危。
关键词
炮击金门
台湾当局
国民党军
料罗湾
海岸炮兵
外交斗争
空投场
美国政府
水陆输送车
武装挑衅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炮击金门始末(四)
7
作者
杨成武
出处
《人民论坛》
1994年第3期56-57,共2页
文摘
在停止炮击的3天里,由于又发生了许多新的情况,致使这次炮击斗争所表现的特点,即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交织一起的特点就显得更加突出。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我国领海为12海里。公布了我福建沿海的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
关键词
炮击金门
军事斗争
马祖列岛
福建沿海
艾森豪威尔
台湾当局
大
金门
岛
沿海岛屿
参谋长联席会议
国民党空军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炮击金门始末(六)
8
作者
杨成武
出处
《人民论坛》
1994年第6期56-59,共4页
文摘
实行“绞索”政策 我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诸岛,经过4次大打、80多次小打和上千次零炮射击以后,炮声突然沉寂下来。台湾当局和美国政府搞不清我军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岂不知,我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毅然决定要改变封锁金门的方法从此,台湾海峡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复杂的阶段。
关键词
炮击金门
国民党军
台湾当局
美国政府
杜勒斯
料罗湾
“两个中国”
福建前线
台湾国民党
沿海岛屿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门炮战中的辩证法
9
作者
陈立旭
建军
出处
《人民论坛》
1996年第4期53-52,共2页
文摘
蒋介石跑到台湾后,国共之间最大的一次军事对抗,是金门炮战。此役我方最高统帅是毛泽东。回顾这段历史,会领略到毛泽东集五洲风云之大观,着眼祖国统一之未来的伟大战略胸怀,进而加深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理解。
关键词
毛泽东
金门
炮战
辩证法
炮击金门
蒋介石
反攻大陆
台湾当局
国民党军队
中国政府
周恩来总理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十年代中共中央在东南沿海斗争中的战略方针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焰
机构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2-60,共9页
文摘
从1949年夏秋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南沿海起,直至1958年年末,人民解放军在这一地区持续进行了10年之久的激烈军事斗争。这场斗争,既是国共长期内战的延续,也是造成当时中美对抗的一个焦点。近几年来,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况逐步公开,国内对这段历史的学术研究探讨已经有所开展。本文仅就中共中央于50年代在东南沿海斗争的战略方针问题,试做一专题论述。解放台湾计划的制定及其中止人民解放军进军东南沿海和解放台湾的计划,是中共中央自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全面崩溃后根据形势的发展逐步拟定的。
关键词
国民党军
中共中央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
东南沿海
战略方针
中央军委
解放台湾
炮击金门
台湾海峡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张有弛: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
被引量:
3
11
作者
陶文钊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6-104,共9页
文摘
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到1954年至1955年春的台海危机,从1955年4月的亚非会议及随后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到1958年下半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关系经历了缓和—紧张—又缓和—又紧张的过程。两次缓和都是由于中国方面的主动,而两次紧张都是由于台湾问题。但即使在危机时期。
关键词
毛泽东
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
艾森豪威尔
有张有弛
中美关系
中美大使级会谈
杜勒斯
炮击金门
亚非会议
分类号
D829.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共党史资料》第66辑目录
被引量:
1
12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中共党史
邓小平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辑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产国际
留守中央
建国初期
陈独秀
炮击金门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苏联?——兼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沈志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九五八年台湾(地区)当局对炮击金门的反应
郭本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炮击金门始末(七)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炮击金门始末(三)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炮击金门始末(二)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炮击金门始末(五)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炮击金门始末(四)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炮击金门始末(六)
杨成武
《人民论坛》
19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金门炮战中的辩证法
陈立旭
建军
《人民论坛》
199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五十年代中共中央在东南沿海斗争中的战略方针
徐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有张有弛: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
陶文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共党史资料》第66辑目录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