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特性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鹏 丁天怀 +1 位作者 徐峰 覃元臻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我们对柔性挤压应力传感器 ,炭黑 /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其压力 -电阻的简化理论计算公式。实验研究表明 ,通过添加有机溶剂和SiO2 纳米粉可以有效地提高炭黑分布的均匀程度和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从而改善复合... 我们对柔性挤压应力传感器 ,炭黑 /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其压力 -电阻的简化理论计算公式。实验研究表明 ,通过添加有机溶剂和SiO2 纳米粉可以有效地提高炭黑分布的均匀程度和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压阻性能。用这种复合材料制备的力敏元件不受被测物体表面形状的限制 ,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规则和不规则曲面的挤压应力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 柔性传感器 压阻 挤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计算模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秀梅 高峰 +3 位作者 蔡文婷 刘平 缪伟 黄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9-672,共4页
以碳纳米管、炭黑为填料,硅橡胶为基体制备柔性压力敏感材料。将炭黑填充硅橡胶的压阻计算模型扩展应用于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配比下的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的渗流特性,并通过实验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碳纳米管、炭黑为填料,硅橡胶为基体制备柔性压力敏感材料。将炭黑填充硅橡胶的压阻计算模型扩展应用于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材料,研究了不同填料配比下的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的渗流特性,并通过实验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炭黑/硅橡胶体系中,选择适合的碳纳米管和炭黑组分配比,可获得较低的渗流阈值,且压阻实验结果与计算曲线偏差较小;由于碳纳米管和炭黑的协同效应和通用有效介质理论适用的边界条件,使得在碳纳米管/炭黑以一定的配比混合下,并用的导电填料体积分数略偏离阈值附近时,实验结果与计算模型曲线可以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导电复合材料 压阻计算模型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电阻-应变响应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万帮伟 杨洋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31-534,共4页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在隔震支座的应变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导电炭黑(CB)/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复合材料,通过场发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适量的CB能够均匀分散在VMQ中,形成三维隧穿导电网络,复合...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s)在隔震支座的应变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导电炭黑(CB)/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复合材料,通过场发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适量的CB能够均匀分散在VMQ中,形成三维隧穿导电网络,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为7.51wt%,传感范围大于150%,灵敏度GF大于2.87,在不同应变下多次循环中具有稳定的电阻-应变响应信号,特别是在5 000次循环中展现出优异的电阻信号稳定性,同时克服了电阻-应变响应信号中的肩峰现象。通过隧道效应理论模型分析,解释了复合材料的电阻-应变响应机理。该复合材料具有对大变形下隔震支座的应变监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 硅橡胶 电阻-应变响应性能 结构健康监测 智能传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石墨烯共混改性硅橡胶基复合材料电阻/应变响应特性优化
4
作者 赵艳芳 杨洋 +2 位作者 万帮伟 丁天雨 沙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3,共13页
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在减隔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在电阻/应变响应特性中通常表现出肩峰现象,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文中以炭黑(CB)和石墨烯(GR)共混改性硅橡胶(VMQ),分别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 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在减隔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在电阻/应变响应特性中通常表现出肩峰现象,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文中以炭黑(CB)和石墨烯(GR)共混改性硅橡胶(VMQ),分别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GR和CB,利用离子间静电引力产生协同效应,以自组装方式促进CB与GR分子交替分布,实现导电网络结构的均匀化和稳定化,消除肩峰现象,从而提高导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稳定性。通过和单掺CB/GR及非自组装CB-GR/VMQ复合材料性能对比,发现自组装复合材料的渗透阈值最低(0.49%),电阻/应变响应灵敏度最高(GF_(max)>8043.17),应变感知范围最大(ε_(max)>200%),信号稳定性最佳,且无肩峰现象,特别是在7000次循环加载实验后期展现出优异的电阻响应信号稳定性。根据扫描电镜的表征和渗流理论分析,自组装复合材料导电纳米粒子的均匀分布以及导电网络稳定的结构是其电阻/应变响应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为大变形结构实现实时应变监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石墨烯 硅橡胶 电阻-应变响应 大应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轮胎热解炭黑负载Fe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Ⅵ)吸附
5
作者 梁声振 殷进 +2 位作者 贾晓曼 李伟 尤兴萌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6,182,共8页
热解是目前处理废轮胎最为高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固相产物热解炭黑(CB)的资源化再利用是废轮胎热解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以热解CB为载体,制备了一种CB负载硫化亚铁复合材料(CB/FeS-0.5),结合去除Cr(Ⅵ)性能进行分析,探究其反应... 热解是目前处理废轮胎最为高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固相产物热解炭黑(CB)的资源化再利用是废轮胎热解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以热解CB为载体,制备了一种CB负载硫化亚铁复合材料(CB/FeS-0.5),结合去除Cr(Ⅵ)性能进行分析,探究其反应机制。结果表明,CB/FeS-0.5既保留了CB的多孔结构,又分散了FeS。在反应时间360min,pH=2,反应温度25℃情况下,CB/FeS-0.5的吸附量达到92.93mg/g,比未负载FeS提高了5倍左右;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且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CB/FeS-0.5去除机制包括物理、化学吸附及还原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废轮胎热解CB的改性和资源化再利用及其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亚铁 复合材料 六价铬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含量对增材制造聚醚醚酮及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韩韩 宋文哲 +5 位作者 宋亚星 郑菁桦 陈意伟 范聪泽 单忠德 聂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64-669,共6页
基于熔融沉积增材制造方法,制备炭黑/聚醚醚酮(CB/PEEK)和炭黑/短碳纤维/聚醚醚酮(CB/SCF/PEEK)复合材料,探究炭黑含量对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电磁波吸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炭黑的引入可有效改善增材制造... 基于熔融沉积增材制造方法,制备炭黑/聚醚醚酮(CB/PEEK)和炭黑/短碳纤维/聚醚醚酮(CB/SCF/PEEK)复合材料,探究炭黑含量对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电磁波吸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炭黑的引入可有效改善增材制造聚醚醚酮的吸波性能。对于增材制造PEEK材料,炭黑质量分数为10%的CB/PEEK材料的反射损耗最小值由纯PEEK的-1.50 dB提升到-13.84 dB。对于增材制造SCF/PEEK材料,其反射损耗最小值为-54.26 dB。尽管炭黑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衰减常数,但吸波性能未出现显著改善,这是阻抗匹配性能不佳所致。此外,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增材制造PEEK和SCF/PEEK的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本实验研究可为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吸波和力学性能的协同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碳纤维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压阻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仇怀利 黄英 +2 位作者 向蓓 明小慧 张玉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可用于机器人传感器领域。在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中分别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三氧化二铝,用扫描电镜考察纳米粒子对导电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作用。测量其导电特性、压阻特性,考察了... 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可用于机器人传感器领域。在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中分别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三氧化二铝,用扫描电镜考察纳米粒子对导电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作用。测量其导电特性、压阻特性,考察了纳米粒子对该复合材料导电特性和压阻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适量添加纳米粒子,对炭黑具有分散作用和解离作用,可以得到具有导电性好、压阻特性线性好的导电橡胶复合材料,且添加二氧化硅效果优于三氧化二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 纳米掺杂 导电性 压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导电特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廖波 王英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3,共4页
对炭黑/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导电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液体硅橡胶为绝缘基体、纳米导电炭黑颗粒为填充材料制作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特性,通过实验测试获得了不同炭黑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当炭黑质量分数>4%时,可获... 对炭黑/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导电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液体硅橡胶为绝缘基体、纳米导电炭黑颗粒为填充材料制作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特性,通过实验测试获得了不同炭黑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当炭黑质量分数>4%时,可获得较好的导电性。利用电子扫描系统对炭黑颗粒在硅橡胶基体中的微观结构分布进行了观察,观察发现纳米炭黑颗粒主要以"团聚体"及与之相连的"链条"结构两种形式存在,并不是均匀规则的。将"团聚体"与"链条"结构简化为可变形的"大颗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导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型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柳学义 陈闯 杨艳宇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硅橡胶为基体,T60导电炭黑为填料,制备了填充型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炭黑填充量、硫化剂用量以及硫化时间对橡胶物理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填充量、硫化剂用量以及硫化时间均会对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导电性能产生影响。... 以硅橡胶为基体,T60导电炭黑为填料,制备了填充型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炭黑填充量、硫化剂用量以及硫化时间对橡胶物理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填充量、硫化剂用量以及硫化时间均会对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导电性能产生影响。其中,炭黑填充量对橡胶的导电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当炭黑用量为20份,硫化剂用量为7份,硫化时间为11 min时,所得橡胶的物理和导电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5.67 MPa,扯断伸长率为133.1%,撕裂强度为16.9 kN/m,邵尔A硬度为81,体积电阻率为165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硅橡胶导电敏感复合材料可重复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4-1168,共5页
利用溶剂法工艺制备了炭黑/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拉伸及压缩敏感试验,研究其可重复性。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方试样电阻-拉伸应变曲线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最大应变达到24%左右);C4与C6试样的可重复性略差于C8~C18试... 利用溶剂法工艺制备了炭黑/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拉伸及压缩敏感试验,研究其可重复性。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方试样电阻-拉伸应变曲线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最大应变达到24%左右);C4与C6试样的可重复性略差于C8~C18试样,这主要是由于炭黑含量小于6%时,复合材料内部导电网络不太稳定造成的。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压阻敏感性也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最大压力达到15 MPa左右)。总体看来,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压缩敏感性在较大拉伸应变及压应力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线性度,满足开发传感器的基本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敏感材料 力敏特性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炭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天娇 汪东 +5 位作者 李丽英 戴雪岩 许晓洲 李娜 柯红军 王国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33,共5页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展示出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其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在97%以上。此外,由于CB的光热效应,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具有快的响应速度及大的弯曲变形角度,在航空航天、智能驱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光响应 热响应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丁腈橡胶涂层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万影 熊传溪 +2 位作者 陈刚 余剑英 闻荻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48-150,153,共4页
将导电炭黑与丁腈橡胶混合制备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正温度系数( P T C)效应。讨论了不同的掺入炭黑粒子浓度、混炼和硫化及成膜溶剂对室温电阻率及 P T C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丁腈橡胶 复合材料 涂层 性能 导电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超微粉取代部分炭黑高强耐磨型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帮平 龙红明 +2 位作者 刘自民 张耀辉 张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采用乙二醇与三乙醇胺为改性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钢渣助磨剂,将钢渣助磨剂与钢渣混合后粉磨获得钢渣超微粉。利用钢渣超微粉取代部分炭黑制备一系列钢渣超微粉/丁苯橡胶复合材料。考察钢渣助磨剂配方与钢渣超微粉用量对钢渣超微粉/... 采用乙二醇与三乙醇胺为改性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钢渣助磨剂,将钢渣助磨剂与钢渣混合后粉磨获得钢渣超微粉。利用钢渣超微粉取代部分炭黑制备一系列钢渣超微粉/丁苯橡胶复合材料。考察钢渣助磨剂配方与钢渣超微粉用量对钢渣超微粉/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乙二醇用量为0.10 m L、三乙醇胺用量为0.10 m L、无水乙醇用量为0.10 m L、电炉渣质量为20 g、炭黑质量为30 g时,钢渣超微粉/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即拉伸强度为22.01 MPa、拉断伸长率为605.27%、撕裂强度为40.74 k N/m、邵尔A硬度为62。以乙二醇、三乙醇胺与无水乙醇为钢渣助磨剂可改善钢渣超微粉的粒度分布,有利于钢渣超微粉的物理吸附效果与分散效果,提高钢渣超微粉/丁苯橡胶结构的牢固度与丁苯橡胶包裹钢渣超微粉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超微粉 丁苯橡胶 高强耐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改性天然橡胶/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智贤 贾德民 周彦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98,共5页
分别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辊开炼机上采用马来酸酐(MAH)单体对天然橡胶(NR)进行接枝改性,再与高耐磨炭黑(HAF)混合,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炭黑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 分别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辊开炼机上采用马来酸酐(MAH)单体对天然橡胶(NR)进行接枝改性,再与高耐磨炭黑(HAF)混合,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炭黑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MAH改性NR/HAF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中MAH用量以1份为宜,引发剂DCP的引发效率比BPO略高,用量以0.5份为宜;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热稳定性较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碳黑在NR基体中的分散以及界面结合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马来酸酐 复合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液体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迟滞性和拉伸响应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瑾 龚云琪 梅顺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9,共5页
以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中,实际应用中需要其在不同外界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研究了炭黑含量、拉伸速率、拉伸率等因素对炭黑/液体硅橡胶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响应行为的影响。... 以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中,实际应用中需要其在不同外界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研究了炭黑含量、拉伸速率、拉伸率等因素对炭黑/液体硅橡胶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表现出逾渗现象并符合逾渗理论,其逾渗阈值(质量百分比)在3%。在不同拉伸速率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迟滞性(在50、250、500 mm/min拉伸速率下迟滞性系数分别为8.1%、8.47%、8.82%)。在不同拉伸率与拉伸速率条件的拉伸释放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ΔR/R0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2%、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复合材料 迟滞性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炭黑/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军 李双鑫 +1 位作者 李钰 他雪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2-97,共6页
采用乳液混合共沉得到天然橡胶(NR)/多壁碳纳米管(MWNTs)母胶,母胶依次与硅烷偶联剂、天然橡胶、炭黑(CB)、硫磺等混炼、硫化得到NR/CB/MWNTs复合材料。MWNTs分散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水溶液中,SDBS吸附在MWNTs表面使MWNTs稳定分散... 采用乳液混合共沉得到天然橡胶(NR)/多壁碳纳米管(MWNTs)母胶,母胶依次与硅烷偶联剂、天然橡胶、炭黑(CB)、硫磺等混炼、硫化得到NR/CB/MWNTs复合材料。MWNTs分散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水溶液中,SDBS吸附在MWNTs表面使MWNTs稳定分散在水中。MWNTs悬浮液与NR乳液混合后,MWNTs随NR一起絮凝沉淀。为提高MWNTs与NR基体的界面粘结,母胶与偶联剂混炼后再与其他组分混炼。分散在母胶中的MWNTs与各混炼组分充分混合使MWNTs均匀分布于NR/CB/MWNTs复合材料中。MWNTs的均匀分散、MWNTs与NR的界面粘结以及MWNTs与CB的协同增强效应使NR/CB/MWNTs复合材料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动态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导电性和导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SBS/橡胶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万影 闻荻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5-70,共6页
用炭黑填充SBS/橡胶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讨论了炭黑填充率、炭黑结构和性质以及SBS对复合材料导电性和电阻率-温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使用中等结构炭黑(N550)填... 用炭黑填充SBS/橡胶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讨论了炭黑填充率、炭黑结构和性质以及SBS对复合材料导电性和电阻率-温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指出,使用中等结构炭黑(N550)填充SBS/橡胶共混基体可获得一定强度的PTC复合材料;适量填充SBS可改善SBS/橡胶复合材料的高温ρ~T特性,硫化SBS/SBR可减轻其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橡胶 复合材料 PTC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高频介电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文琪 林宇 吴国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0-2326,共7页
研究了炭黑(CB)结构和橡胶基体极性对复合材料在高频区介电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极性较强的丙烯酸酯橡胶体系相比,非(弱)极性硅橡胶体系与CB相互作用较弱,渗流阈值较低,界面极化弱,高频区介电常数随频率增大衰减较小. CB粒径大且... 研究了炭黑(CB)结构和橡胶基体极性对复合材料在高频区介电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极性较强的丙烯酸酯橡胶体系相比,非(弱)极性硅橡胶体系与CB相互作用较弱,渗流阈值较低,界面极化弱,高频区介电常数随频率增大衰减较小. CB粒径大且比表面积小,虽不利于渗流网络的形成,但高频介电特性随频率衰减较小.比表面积小且结构度低的CB填充弱极性的硅橡胶体系在高频区具有较大介电常数,有望实现人体肌肉和脂肪的宽频化介电特性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极性 填充橡胶复合材料 渗流阈值 高频介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反应改性法制备炭黑填充型丁腈橡胶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卫青 罗远芳 贾德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10,共6页
在以丁腈橡胶 (NBR)胶乳、炭黑 (HAF)为主的体系中 ,通过引入适当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或丙烯酸丁酯 (BA) ,利用单体对橡胶乳液的接枝 ,与HAF表面产生化学结合 ,从而改善了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 ,加强了橡胶与炭黑之间的结... 在以丁腈橡胶 (NBR)胶乳、炭黑 (HAF)为主的体系中 ,通过引入适当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或丙烯酸丁酯 (BA) ,利用单体对橡胶乳液的接枝 ,与HAF表面产生化学结合 ,从而改善了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 ,加强了橡胶与炭黑之间的结合 ,制备出了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炭黑填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 .文中还考察了NBR、HAF与单体的接枝效果 ,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扫描电镜 (SEM)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单体 复合材料 反应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体系和配合剂对丁腈橡胶/炭黑复合材料导电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影 黄新堂 闻荻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将炭黑与丁腈橡胶混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其中炭黑(N550)/丁腈橡胶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一定强度的正温度系数(PTC)效应.讨论了不同炭黑填充率、硫化体系、配合剂等对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PTC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硫化体系 配合剂 复合材料 丁腈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