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区炭质千枚岩冻-动联合损伤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傅鹤林 李欢 +1 位作者 李鲒 胡凯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4-284,共11页
由于寒区隧道围岩在冻融及动载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因此研究两者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劣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TS815加载系统对炭质千枚岩试样开展了0、30、60次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三轴多级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冻... 由于寒区隧道围岩在冻融及动载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因此研究两者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劣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TS815加载系统对炭质千枚岩试样开展了0、30、60次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三轴多级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冻融及循环荷载对炭质千枚岩力学参数及变形的影响,基于能量计算分析了不同冻融次数岩石在动载下的能量演化规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岩石在静载与冻-动耦合下的破坏形态,揭示了相应的破坏模式。试验研究表明:(1)与静载压缩强度相比,在冻融和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岩石的强度有明显的降低,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同时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该现象也越显著;(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弹性模量会逐渐减小而泊松比却逐渐增大;(3)在循环过程中,轴向和环向不可逆应变均逐渐增加,两者的应变增量均在每一级应力的初始循环内最大而后逐渐减小,而不可逆体积应变先增大后减小,即体积先以压实为主后逐渐转变为以膨胀为主;(4)岩石内部主要以弹性能为主,耗散能占比在第1个循环周期内迅速降低,在之后的循环周期内呈现阶梯式增加而后趋于稳定;(5)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单调加载与循环加载作用下两者的破坏机理不同,但均为斜截面的剪切破坏,但循环加卸载破碎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千枚岩 循环加载 冻融循环 变形特性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炭质千枚岩隧道新型支护结构长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原小帅 张庆松 +2 位作者 李术才 李利平 刘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56-561,共6页
针对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岩质软、跨度大的特点,采用加厚初喷、二衬和双层型钢拱架的新型支护方式。通过对现场岩样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研究炭质千枚岩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伯格斯蠕变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其长期流变行为。运用大型岩... 针对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岩质软、跨度大的特点,采用加厚初喷、二衬和双层型钢拱架的新型支护方式。通过对现场岩样的室内三轴蠕变试验,研究炭质千枚岩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伯格斯蠕变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其长期流变行为。运用大型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结合现场新型支护方式,模拟隧道建成后DK357+976处围岩的流变力学行为,分析隧道在运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隧道100 a的使用期限内,二次衬砌能有效地减小围岩蠕变变形,支护结构中仅拱顶初喷在后期产生破坏,现场支护方式可以保证隧道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炭质千枚岩 三轴蠕变试验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质千枚岩相似材料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志敏 冯亚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34-4241,共8页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变形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作为目标参数,以黄土和石英砂为主要成分,掺入适量的水泥、石膏和纯净水,经均匀拌合、静置和重型击实后,形成所需的炭质千枚岩相似材料。该相似材料能够较好地反映炭质千枚岩...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变形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作为目标参数,以黄土和石英砂为主要成分,掺入适量的水泥、石膏和纯净水,经均匀拌合、静置和重型击实后,形成所需的炭质千枚岩相似材料。该相似材料能够较好地反映炭质千枚岩的基本物理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千枚岩 相似材料 正交试验 物理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床与典型穆龙套式矿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彪 李以科 +4 位作者 杨轩 姜高珍 王安建 肇创 马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67-468,共2页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北山成矿带,它与南天山成矿带的穆龙套金矿床和萨瓦亚尔顿金矿床,同属于古亚洲洋成矿域。三者同属黑色岩系型金矿,并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因此,通过与典型的穆龙套式金矿床对比,能够增进对...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北山成矿带,它与南天山成矿带的穆龙套金矿床和萨瓦亚尔顿金矿床,同属于古亚洲洋成矿域。三者同属黑色岩系型金矿,并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因此,通过与典型的穆龙套式金矿床对比,能够增进对浩尧尔忽洞金矿矿床成因与成矿特征的理解,以更好地指导整装勘查区的金矿找矿工作。1典型矿床简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华北地台北缘 南天山 贵金属矿床 围岩蚀变 蚀变作用 含金石英脉 萨瓦亚尔顿 矿床对比 炭质千枚岩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笔山隧道围岩大变形特征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郝道明 李耀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35-543,共9页
为控制梦笔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大变形,避免出现掌子面垮塌、围岩变形侵限、初期支护开裂掉块、钢架扭曲失效等问题,总结梦笔山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发展特征,深入分析围岩大变形的作用机制和产生原因,结合隧道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分别... 为控制梦笔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大变形,避免出现掌子面垮塌、围岩变形侵限、初期支护开裂掉块、钢架扭曲失效等问题,总结梦笔山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发展特征,深入分析围岩大变形的作用机制和产生原因,结合隧道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分别从超前预报和超前支护、隧道开挖方法、合理的预留变形量以及隧道支护参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通过隧道变形监测验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梦笔山隧道围岩大变形主要表现为掌子面垮塌、围岩变形发展迅速、水平收敛显著、进出口段围岩变形突出等特征,特殊的地质构造、软弱的岩性和局部发育的地下水环境是导致梦笔山隧道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原因;2)根据围岩变化特征和实际施工情况,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能够尽量减小隧道开挖扰动,并充分释放围岩内部应力,配合合理的预留变形量和恰当的隧道支护结构,能够将隧道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累计值分别控制在400 mm和100 mm以内,大大降低围岩侵限的风险;3)隧道围岩大变形的控制应当在工程实践中找到合理的施工方法、适当的预留变形量以及适宜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大变形 炭质千枚岩 变形机制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西部宝兴-丹巴一带几个地质问题研究的初步结果
6
作者 《地质学报》 1966年第1期136-138,共3页
1965年我们在四川西部宝兴、丹巴一带进行了地质研究工作,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取得一些新的成果。现仅就几个问题简单报道如下。一、宝兴以北发现早志留世笔石在宝兴东大河硗碛一带,出露有黑色炭质千枚岩、灰黑色含炭质千枚岩、粉砂质... 1965年我们在四川西部宝兴、丹巴一带进行了地质研究工作,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取得一些新的成果。现仅就几个问题简单报道如下。一、宝兴以北发现早志留世笔石在宝兴东大河硗碛一带,出露有黑色炭质千枚岩、灰黑色含炭质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夹灰白色变质粉砂岩、暗灰色薄层灰岩及角砾状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石 宝兴 灰黑色含炭质千枚岩 丹巴 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