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分析及含量测定的炒蔓荆子标准汤剂质量评价
1
作者
邓淙友
王闽予
+4 位作者
徐文辉
邱嘉俊
刘轩霖
陈向东
何民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4-1113,共10页
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以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建立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18批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统计...
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以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建立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18批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其中7个成分开展含量测定研究,同时计算出膏率和转移率。18批样品炒蔓荆子标准汤剂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9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批样品被聚为3类,其中,不同产地独自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之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一步印证了分类结果,并筛选出12个质量差异成分。18批炒蔓荆子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在9.35%~15.76%之间,原儿茶酸、4-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异荭草苷、穗花牡荆苷、蔓荆子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97~7.96、3.22~11.22、0.72~13.79、1.03~2.72、2.10~6.46、2.35~21.02、0.81~4.57 mg/g,各化合物的转移率范围分别为66.20%~87.06%、51.76%~83.43%、20.85%~64.96%、51.44%~77.41%、29.22%~42.81%、54.03%~96.63%、11.48%~26.16%。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靠,能够为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蔓荆子
标准汤剂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区炒蔓荆子的质量比较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长强
李月英
+2 位作者
苏德民
张升爱
沈烈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7-17,共1页
对不同地区的炒蔓荆子进行了外观性状、醇浸出物、挥发油含量比较。表明因各地蔓荆子炒制程度不同,致使上述被分析指标均有差别。
关键词
炒蔓荆子
质量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售蔓荆子、炒蔓荆子质量考察及药典相关标准的商榷
被引量:
4
3
作者
石典花
张军
孙立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1,共4页
目的对市售蔓荆子、炒蔓荆子的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药典法对不同产地、批次蔓荆子、炒蔓荆子的TLC、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蔓荆子黄素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产地、批次蔓荆子、炒蔓荆子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建议药典中对...
目的对市售蔓荆子、炒蔓荆子的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药典法对不同产地、批次蔓荆子、炒蔓荆子的TLC、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蔓荆子黄素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产地、批次蔓荆子、炒蔓荆子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建议药典中对以上饮片的TLC鉴别由碱板改为硅胶G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炒蔓荆子
质量考察
药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分析及含量测定的炒蔓荆子标准汤剂质量评价
1
作者
邓淙友
王闽予
徐文辉
邱嘉俊
刘轩霖
陈向东
何民友
机构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企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4-1113,共10页
基金
国家工信部2022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技术服务平台(2022-230-221)
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专项(南科﹝2023﹞20号-18)。
文摘
本研究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以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建立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18批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其中7个成分开展含量测定研究,同时计算出膏率和转移率。18批样品炒蔓荆子标准汤剂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9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批样品被聚为3类,其中,不同产地独自归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之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一步印证了分类结果,并筛选出12个质量差异成分。18批炒蔓荆子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在9.35%~15.76%之间,原儿茶酸、4-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异荭草苷、穗花牡荆苷、蔓荆子黄素的含量分别为1.97~7.96、3.22~11.22、0.72~13.79、1.03~2.72、2.10~6.46、2.35~21.02、0.81~4.57 mg/g,各化合物的转移率范围分别为66.20%~87.06%、51.76%~83.43%、20.85%~64.96%、51.44%~77.41%、29.22%~42.81%、54.03%~96.63%、11.48%~26.16%。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靠,能够为炒蔓荆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炒蔓荆子
标准汤剂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Keywords
fried Viticis Fructus
standard decoction
fingerprint
content determination
chemometrics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区炒蔓荆子的质量比较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长强
李月英
苏德民
张升爱
沈烈行
机构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7-17,共1页
文摘
对不同地区的炒蔓荆子进行了外观性状、醇浸出物、挥发油含量比较。表明因各地蔓荆子炒制程度不同,致使上述被分析指标均有差别。
关键词
炒蔓荆子
质量
炮制
分类号
R283.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售蔓荆子、炒蔓荆子质量考察及药典相关标准的商榷
被引量:
4
3
作者
石典花
张军
孙立立
机构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1,共4页
基金
全国中药炮制技术规范研究项目(201207004-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0)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170)
文摘
目的对市售蔓荆子、炒蔓荆子的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药典法对不同产地、批次蔓荆子、炒蔓荆子的TLC、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蔓荆子黄素含有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产地、批次蔓荆子、炒蔓荆子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建议药典中对以上饮片的TLC鉴别由碱板改为硅胶G板。
关键词
蔓荆子
炒蔓荆子
质量考察
药典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分析及含量测定的炒蔓荆子标准汤剂质量评价
邓淙友
王闽予
徐文辉
邱嘉俊
刘轩霖
陈向东
何民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地区炒蔓荆子的质量比较
郭长强
李月英
苏德民
张升爱
沈烈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市售蔓荆子、炒蔓荆子质量考察及药典相关标准的商榷
石典花
张军
孙立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