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结扎对小鼠肝脏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董玉芳 文阳安 +2 位作者 周倩云 罗丹 张莉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扎引起的胆汁淤积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手术制备胆汁淤积小鼠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用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原位缺口末端...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扎引起的胆汁淤积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手术制备胆汁淤积小鼠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用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胆总管结扎手术成功制备了梗阻性胆汁淤积小鼠模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小鼠肝脏功能受损,胆总管结扎手术成功;胆总管结扎引起胆汁淤积后,肝脏细胞凋亡和坏死明显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增强。结论:胆汁淤积导致肝脏细胞凋亡、坏死和炎症活动增强是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扎 胆汁淤积 细胞凋亡 炎症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响应型抗氧化TiO_(2)纳米阵列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学功能调控的研究
2
作者 董美玲 罗赵雅静 +5 位作者 吴仪 陈红 胡祖权 陈晋 王赟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4-264,共1页
目的材料与组织界面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过度累积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是导致钛种植体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清除过多的ROS,本研究在钛表面设计了一种具有ROS响应能力的抗氧化功能涂层,并探究其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 目的材料与组织界面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过度累积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是导致钛种植体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清除过多的ROS,本研究在钛表面设计了一种具有ROS响应能力的抗氧化功能涂层,并探究其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构建TiO_(2)纳米阵列,并将其植入大鼠胫骨侧软组织,评估植入体-组织界面的炎症细胞浸润和ROS水平。在TiO_(2)纳米管中负载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钛表面覆盖明胶/壳聚糖(Gel/Chi)凝胶涂层并接枝NBC分子使其有ROS响应性,获得功能化涂层。构建细胞培养模型,研究钛表面功能化涂层对DCs免疫表型分子的表达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钛植入会导致植入体-组织界面处炎性细胞浸润、DCs聚集及ROS水平升高。钛表面功能化涂层具有良好的ROS响应性,可使DCs免疫表型分子CD80、CD86、CD40与MHC-Ⅱ的表达降低,胞内ROS水平下降。在功能化涂层表面黏附后,DCs吞噬抗原的能力下降,且更倾向于促进naive CD4^(+)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结论钛表面的功能化涂层具有ROS响应性,能够在氧化应激环境中释放NAC清除ROS,促进DCs成为耐受型DCs,从而提供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利于钛植入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细胞浸润 组织界面 免疫表型 树突状细胞 乙酰半胱氨酸 CD86 免疫学功能 层层自组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肌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淑芬 陈丽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0-722,共3页
炎症性肌病为一组少见的、慢性炎症性肌肉病变,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广义上分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与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三类,以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为典型表现,肌肉... 炎症性肌病为一组少见的、慢性炎症性肌肉病变,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广义上分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与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三类,以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为典型表现,肌肉活检示肌肉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并可累及肺脏、心脏等内脏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病 康复治疗 POLYMYOSITIS 四肢近端肌 包涵体肌炎 多发性肌炎 肌肉活检 皮肌炎 肌肉病变 炎症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4
作者 张薇 张庆容 +2 位作者 马茂林 冷强华 韩飞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 目的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以异基因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行心脏移植,于术后1、2d给予腹腔注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水平、移植物病理学表现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异基因移植模型中,CTLA4-Ig治疗后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28.2±4.1)d比(7.0±0.7)d,P<0.01];术后第2、3、4周血清DSA-IgG水平升高,DSA-IgM水平不变;术后3周移植心脏心肌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毛细血管内C4d沉积,且术后第4周加重;移植物内浸润的免疫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结论利用小鼠异基因心脏移植加用CTLA4-Ig成功建立了CR模型,为后续CR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小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供者特异性抗体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新技术在创伤性脊髓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关珍珍 卢旭华 张东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5-888,共4页
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指由脊柱断裂和脱位引起的对脊髓的直接机械性损伤,主要由跌倒和交通事故导致,以颈部损伤最为常见。创伤引起的脊髓受压和断裂会导致轴突、胶质细胞、血管和神经元胞体等的不可逆损伤... 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指由脊柱断裂和脱位引起的对脊髓的直接机械性损伤,主要由跌倒和交通事故导致,以颈部损伤最为常见。创伤引起的脊髓受压和断裂会导致轴突、胶质细胞、血管和神经元胞体等的不可逆损伤[1],随后神经组织损伤区域会进一步扩大,发生炎症细胞浸润损伤部位、轴突脱髓鞘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瘢痕阻止再生等。其病理过程可根据时间分为急性期(48h内)、亚急性期(48h~14d)、中期(14d~6个月)和慢性期(6个月后)。TSCI常会导致患者永久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急需采取早期诊断、治疗及康复措施。临床上最常使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来评估TSCI严重程度,但其价值有限。而MRI相关新技术,如定量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可检测不同方面的微观脊髓病理,为TSCI后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及预后提供更全面的解释。笔者回顾近几年相关文献,对MRI相关新技术在TSCI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MRI在TSCI中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炎症细胞浸润 康复措施 神经元胞体 脊髓受压 磁共振波谱 机械性损伤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甲烷对CLP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庞庆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39-203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CLP 大鼠 氯甲烷 肺组织病理变化 工具药 分组处理 支气管肺泡灌洗 炎症细胞浸润 盲肠结扎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截肢腿动脉斑块成分研究
7
作者 郭茂娟 姜希娟 +3 位作者 范英昌 马东明 苏金玲 卢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96-1996,共1页
关键词 斑块面积 脂质核心 血管狭窄程度 高胆固醇血症 炎症细胞浸润 截肢手术 粥样硬化 粥样斑块 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中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的表达
8
作者 唐志晗 屈顺林 +2 位作者 任重 刘录山 姜志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81-1981,共1页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 再灌注时间 实验终点 组织病理学改变 炎症细胞浸润 肌酶谱 损伤模型 缺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9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9
作者 韩丽娜 李铁岭 +1 位作者 张亚晶 丁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33-2033,共1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病理发展 活性表达 心肌病 米诺环素 心室重构 大鼠动物模型 炎症细胞浸润 心肌间质纤维化 明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囊肿一例
10
作者 林呈飞 陈荣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泪腺囊肿 病理诊断 炎症细胞浸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刺激与炎性肌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荣 廖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是一组异质性的骨骼肌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肌无力伴骨骼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根据不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炎性肌病可分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是一组异质性的骨骼肌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肌无力伴骨骼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根据不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炎性肌病可分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包涵体肌炎(inclusion—bodymyositis,IBM);其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广泛出现的毛细血管周围(DM)、肌束膜和肌内膜(PM,IBM)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力学刺激 INFLAMMATORY 相关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形态学特征 炎症细胞浸润 进行性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心肌炎猝死一例
12
作者 李坤雄 卢庆琪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4-34,共1页
1 案例报告李××,男性,某大学在校生.1990年4月某日晨上食堂打开水后回宿舍至三楼时倒地死亡.经案情调查,死者死前一天略感身体不适,有干咳,当天晚饭未吃.既往身体一向健康.尸检所见:全身外表及内脏无机械性损伤.心脏略大,重33... 1 案例报告李××,男性,某大学在校生.1990年4月某日晨上食堂打开水后回宿舍至三楼时倒地死亡.经案情调查,死者死前一天略感身体不适,有干咳,当天晚饭未吃.既往身体一向健康.尸检所见:全身外表及内脏无机械性损伤.心脏略大,重330克.心外膜有少数散在小点状出血.心内膜无增厚;各瓣膜无变厚,无赘生物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心肌炎 赘生物 点状出血 案例报告 机械性损伤 细胞浸润 炎症细胞浸润 肺淤血 脏器组织 检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杜建生 孙全才 +2 位作者 王瑞 林学武 邓宗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3-556,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学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现有的非手术治疗可使病人症状得以短期缓解,但不能使突出物回纳从而降低复发率。近年来微创手术的飞速发展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微创... 随着社会发展,工作、学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现有的非手术治疗可使病人症状得以短期缓解,但不能使突出物回纳从而降低复发率。近年来微创手术的飞速发展为病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微创治疗包括胶原酶溶解术、臭氧注射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椎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机制不仅包括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直接机械压迫,还包括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及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根充血、水肿、粘连,神经纤维变性,因此许多文献报道单一的治疗手段效果欠佳[1,2]。但采取多种微创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鲜见。为寻求一套更为安全、有效互补的综合治疗手段,近年来我科尝试采用低温等离子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胶原酶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细胞浸润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机械压迫 病人症状 臭氧治疗 低温等离子 椎间盘镜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冷强华 韩飞 黄正宇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4-520,共7页
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对于移植肾功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病理穿刺活组织检查是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金标准,但随之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肾实质损伤等并发症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不断提升... 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对于移植肾功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病理穿刺活组织检查是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金标准,但随之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肾实质损伤等并发症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不断提升,其中靶向超声微泡技术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的特异度,使其替代病理穿刺活组织检查成为可能。此外,在急性排斥反应治疗领域,空化的超声微泡可以通过诱发声孔效应,促进免疫抑制药局部传递而发挥其抗排斥反应作用。本文对超声造影技术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超声造影技术在肾移植中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超声造影 超声微泡 炎症细胞浸润 小干扰RNA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肾实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C影响小鼠移植肾存活的机制
15
作者 崔瀚文 张颖 +5 位作者 孙致强 李聪然 金海龙 李响 蔡明 袁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C在小鼠肾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Balb/c(H-2K^d)小鼠为供体,IL-17C基因敲除(IL-17CKO)小鼠(敲除组)、C57BL/6J(H-2K^b)小鼠(野生组)为受体,建立小鼠生命支持型肾移植模型。术后比较两组小鼠的体质量及...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C在小鼠肾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Balb/c(H-2K^d)小鼠为供体,IL-17C基因敲除(IL-17CKO)小鼠(敲除组)、C57BL/6J(H-2K^b)小鼠(野生组)为受体,建立小鼠生命支持型肾移植模型。术后比较两组小鼠的体质量及存活时间。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对移植肾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肾组织中颗粒酶B、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及IL-1β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肾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移植术后敲除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短于野生组小鼠(P=0.031),且体质量下降程度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分析发现敲除组小鼠移植肾损伤较野生组小鼠明显加重。敲除组小鼠移植肾组织中颗粒酶B、IFN-γ、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组(均为P<0.01),IL-1βmRNA表达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流式细胞分析发现敲除组小鼠移植肾组织中CD45^+CD11b^+Ly6G^+中性粒细胞和CD45^+CD11b^+Ly6C^hi单核细胞浸润较野生组小鼠明显增加(分别为P<0.05,P<0.01),而CD45^+Ly6C^hi F4/80^+巨噬细胞浸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L-17C参与肾移植后炎症反应的调控,可能通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来减轻急性排斥反应,改善移植肾存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7C 肾移植 移植物存活 促炎细胞因子 急性排斥反应 炎症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